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后传》“海外立国”的思想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永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作为《水浒传》最早的续书,《水浒后传》李俊等英雄的"海外立国"是其特殊的内容,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意蕴。"海外立国"涉及远涉海外是忠义英雄的无奈之举、创建国家是忠义英雄对中华文化的承传、斥佛入道表现忠义... 作为《水浒传》最早的续书,《水浒后传》李俊等英雄的"海外立国"是其特殊的内容,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意蕴。"海外立国"涉及远涉海外是忠义英雄的无奈之举、创建国家是忠义英雄对中华文化的承传、斥佛入道表现忠义英雄神归故里等几个方面,形象地表现了《水浒后传》"乱世忠义的悲歌"这一主题,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对《水浒传》英雄结局的反思,从而说明作者对明末清初严酷现实的极度失望。解析"海外立国",是把握《水浒后传》主要思想意蕴、创作者思想指归与感情倾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水浒后传 “海外立国” 思想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的遗民心态与《水浒传》的接受
2
作者 高日晖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3,共5页
遗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群体。它出现于朝代更迭之际,表现出一种政治性特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的士人文化在特定时期的反映,并由此形成了遗民文学这一特殊的创作现象。清初出现了两部《水浒传》的续书,一是陈忱的《水浒后传》... 遗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群体。它出现于朝代更迭之际,表现出一种政治性特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的士人文化在特定时期的反映,并由此形成了遗民文学这一特殊的创作现象。清初出现了两部《水浒传》的续书,一是陈忱的《水浒后传》,二是署名清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与一般续书不同,这两种续书并非为了发扬、补足前书的内容,也不是为了商业上的利益,而是基于遗民心态下的遗民文学创作。从接受的角度看,这两种续书是遗民的期待视野与《水浒传》本文相遇的产物,作者和评点者都借小说的内容表达了亡国之痛、种族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遗民 水浒后传 《后水浒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1-63,共3页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顾农很晚才发现因此未及收入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鲁迅1923年12月28日致胡适的信(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2期)内容相当丰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关于《水浒后传》作者陈忱的一段———至...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顾农很晚才发现因此未及收入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鲁迅1923年12月28日致胡适的信(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2期)内容相当丰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关于《水浒后传》作者陈忱的一段———至于陈忱后书,其实倒是可印可不印。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后传 《鲁迅全集》 胡适 《中国小说史略》 《三侠五义》 《四库提要》 诚斋诗 文学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清时期历史小说家的悲剧意识
4
作者 纪德君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65-69,共5页
试论明清时期历史小说家的悲剧意识纪德君历史小说是明清小说中的一大门类,它通过敷演历史事件,褒贬历史人物,来揭示兴衰治乱的义理,以期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可是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纷纭复杂,并且充满了悲剧性。所以当作家戴... 试论明清时期历史小说家的悲剧意识纪德君历史小说是明清小说中的一大门类,它通过敷演历史事件,褒贬历史人物,来揭示兴衰治乱的义理,以期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可是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纷纭复杂,并且充满了悲剧性。所以当作家戴着儒家伦理道德的有色眼镜去观照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历史小说家 悲剧意识 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说岳全 水浒后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