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水湖泊平面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龚春生 姚琪 +2 位作者 赵棣华 吴云海 丰茂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1,共6页
从三维对流-扩散方程出发,推导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控制方程,并与浅水流动方程耦合,建立相应的浅水湖泊平面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的数学模型。运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推导出数学模型方程组的有限元公式,开发了实时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从三维对流-扩散方程出发,推导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控制方程,并与浅水流动方程耦合,建立相应的浅水湖泊平面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的数学模型。运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推导出数学模型方程组的有限元公式,开发了实时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玄武湖混合流、水质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从而为浅水湖泊混合流、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模拟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混合流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 被引量:82
2
作者 赵棣华 戚晨 +2 位作者 庾维德 徐葆华 裴中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8-374,共7页
根据研究工程、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水环境影响的需要 ,提出一个平面二维水流 -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的积分离散 ,把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局部的一维问题进行求解 ,模型具备有限单... 根据研究工程、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水环境影响的需要 ,提出一个平面二维水流 -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的积分离散 ,把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系列局部的一维问题进行求解 ,模型具备有限单元法及有限差分法两者的优点。由于模型采用黎曼近似解计算水量、动量及污染物输运等通量 ,不仅提高了数值模拟的精度 ,而且能模拟包括恒定、非恒定或急流、缓流等水流 -水质状态。应用若干理想条件下的精确解对模型精度进行了检验 ,并结合汉江中下游的水质问题验证了模型的实际应用能力。模型计算结果与精确解拟合极好 ,与汉江中下游实测的污染分布带也相当吻合 ,为中线南水北调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水质模型 有限体积法 黎曼解 浅水方程 对流扩散方程 无结构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GM(1,1)-小波变换-GARCH组合模型预测松花江流域水质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梅 晏福 +2 位作者 刘振忠 李高华 渠佩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142,共6页
为了研究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预测未来水质变化趋势以及对松花江流域水质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方案,通过对松花江抚远段2012年前15周的实测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数据分析,以灰色GM(1,1)... 为了研究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预测未来水质变化趋势以及对松花江流域水质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方案,通过对松花江抚远段2012年前15周的实测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数据分析,以灰色GM(1,1)模型、小波分解与重构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GARCH)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灰色GM(1,1)和灰色GM(1,1)-小波变换-GARCH组合的混合预测模型,并以抚远段实测DO、CODMn、NH3-N数据为实例进行验证,预测结果极显著(P<0.01),预测误差分别为3.39%、8.56%、7.83%,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适用于对水质变化的预测研究。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松花江抚远、黑河、嘉荫和同江段2013年前8周的4个污染指标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较小,基本符合水质未来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对松花江流域水质预测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模型 污染 预测 小波分解与重构 灰色GM(1 1)-小波变换 GARCH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流动有限体积法/Osher格式的二维水流-水质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蒋艳 杨珏 +1 位作者 赵棣华 何海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应用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 /Osher格式的二维水流 -水质耦合数值模型 ,采用黎曼近似解计算模拟区域水量、动量及污染物输送通量。通过对长江南京八卦洲江段浓度场的模拟计算 ,其结果与遥感卫星图片确定的污染带分布相吻合 。
关键词 水流 有限体积法 Osher格式 无结构网格 浅水方程 对流扩散方程 浅水动力学 水流-水质耦合数值模型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模型的星海湖生态补水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世强 石伟 +3 位作者 欧阳虹 邱小琮 赵增锋 李延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86,共7页
【目的】探明星海湖主要污染物指标,并研究分析不同水质目标下的生态补水量,为改善星海湖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各月采集水样检测水环境指标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星海湖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素,构建水量-水质模型... 【目的】探明星海湖主要污染物指标,并研究分析不同水质目标下的生态补水量,为改善星海湖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各月采集水样检测水环境指标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星海湖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素,构建水量-水质模型,并分析计算星海湖不同水质标准下的生态补水量.【结果】星海湖水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 Mn)、重铬酸盐指数(COD Cr).星海湖水质保持现状不再恶化所需补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 Cr决定;星海湖水质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Ⅳ类时,所需补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 Mn和COD Cr共同决定;星海湖水质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Ⅲ类水时,所需补水量由污染物指标COD Cr决定.星海湖水质保持现状、达到Ⅳ类、Ⅲ类水标准时,其所需补水量分别为7420万m 3、12496万m 3、15244万m 3.【结论】星海湖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指标为TN、TP、COD Mn、COD Cr,大量N、P元素及有机物进入星海湖中造成水体营养盐超标和有机污染;不同污染物指标需净化稀释的补水量差异较大,与N、P营养盐超标净化稀释所需水量相比,有机污染物的净化稀释是造成星海湖补水量大的主要原因,稀释补水应以降低水体有机物含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海湖 污染物指标 生态补水量 主成分分析法 水量-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耦合模型在农药对土壤包气带污染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惠芸 梁冰 +1 位作者 刘磊 薛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117-119,共3页
在综合考虑农药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环境中的水动力弥散、吸附解吸及微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的前提下,建立土壤中农药类化学污染物迁移的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溶质在土壤固体骨架上非平衡吸附作用,并对农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 在综合考虑农药类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环境中的水动力弥散、吸附解吸及微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的前提下,建立土壤中农药类化学污染物迁移的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溶质在土壤固体骨架上非平衡吸附作用,并对农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含水率、吸附速率和水动力弥散系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对农药类污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这对于定量化分析农药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对地下水污染的潜在性影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同时可为现场农药环境污染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解吸 土壤水分含量 农药污染 水质耦合模型 包气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重要水体降雨期管网溢流污染调控策略研究——以苏州河为例
7
作者 陈佳蕾 朱桂娥 +1 位作者 张枭鸣 毛颂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9-115,120,共8页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 城市重要水体面临的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面系统治理。鉴于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公众对于城市重要水体水环境迅速改善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探索了如何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排水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来减轻溢流污染的影响,在降雨期间应急改善城市重要水体的水环境质量。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建立了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典型大暴雨事件中排水系统溢流对水质的影响,并依据现行工程调度原则和水文条件,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与排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调度方案能够显著降低苏州河最高氨氮浓度,降幅达15%~63%,减少水质劣于Ⅲ类的时间达17~21 h,有效缓解了排水系统溢流造成的水质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溢流污染 降雨期水质应急改善 联合优化调度 河网-管网耦合数学模型 城市重要水体 苏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出对河口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乔飞 孟伟 +3 位作者 郑丙辉 雷坤 周刚 李子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26-1132,共7页
基于EFDC模型建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三维水质模型,模拟2004—2007年不同水期的ρ(CODMn)、ρ(DIN)、ρ(PO43--P)状况,分析水质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流域污染物输出对河口水质分布的影响.根据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长江口门以上ρ... 基于EFDC模型建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三维水质模型,模拟2004—2007年不同水期的ρ(CODMn)、ρ(DIN)、ρ(PO43--P)状况,分析水质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流域污染物输出对河口水质分布的影响.根据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长江口门以上ρ(CODMn)为Ⅱ类水质,ρ(DIN)、ρ(PO43--P)为劣Ⅳ类,并且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枯水期各指标等值线均向东北方向延伸,丰水期和平水期向东南延伸,丰水期流域污染物输出对河口水质的影响最大,不同类别水体的分布形态和水体面积年际变化不明显.按不同时期ρ(CODMn)、ρ(DIN)、ρ(PO43--P)分布面积进行统计,长江口ρ(CODMn)、ρ(DIN)、ρ(PO43--P)分布与流域污染物输出之间有显著关系,河口水质分布面积与流域污染物输出之间存在定量的压力-响应关系.ρ(CODMn)、ρ(DIN)、ρ(PO43--P)达Ⅳ类以上水体面积(y)与流域污染物输出通量(x)的关系分别为:yCODMn=2 061.4 ln xCODMn-15 357.0,yDIN=1 386.8 ln xDIN-6 546.1,yPO43--P=2 219.3 ln xPO43--P-6 1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污染物输出 水质模拟 压力-响应关系 EFD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岩体系质量传输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则民 杨立中 李宽良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0-46,共7页
文章介绍了水-岩体系质量传输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以(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点间化学组分及氧化还原状态变化为基础,确立质量传输模型并对其求解,从而揭示一定空间范围内水-岩土之间物质交换的内... 文章介绍了水-岩体系质量传输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以(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任意两点间化学组分及氧化还原状态变化为基础,确立质量传输模型并对其求解,从而揭示一定空间范围内水-岩土之间物质交换的内在过程和数量关系。水-岩土体系质量传输模拟在岩土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岩土化学淋滤、地下水水质的形成与演化及热水成矿等众多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系 质量传输模拟 模型辩识 污染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典型河段入江污染因子扩散模拟研究
10
作者 肖仲凯 卞佳琪 +1 位作者 蔡璇 查泽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8-24,32,共8页
基于长江下游一沿江企业扩建优化项目,采用CJK3D-WEM建立了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和评估不同水文条件下(枯水期和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COD、氨氮、总磷)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企业扩排后,污染因子扩散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局限于排口上下游... 基于长江下游一沿江企业扩建优化项目,采用CJK3D-WEM建立了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和评估不同水文条件下(枯水期和丰水期)主要污染因子(COD、氨氮、总磷)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企业扩排后,污染因子扩散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局限于排口上下游近岸水域;枯水期的最大扩散距离为2300 m,丰水期为350 m,均符合所在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要求;污染因子的影响距离与浓度增量之间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丰水期稀释作用明显,污染物浓度降低所需距离较短,而枯水期则相反。为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建议优化水功能区的排污总量控制,实时监测水质和排污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和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因子 扩散模拟 水动力-水质模型 CJK3D-WEM 数学模型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靖江河段入江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何良 肖仲凯 朱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5-32,共8页
长江流域靖江河段近年来总磷指标在考核值附近波动,水质存在偶发性降类风险。基于CJK3D-WEM建立了水动力-水质模型,旨在模拟和评估不同情况下的总磷扩散效果,制定合理的总减污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下国考断面的总磷浓度最大值与流量... 长江流域靖江河段近年来总磷指标在考核值附近波动,水质存在偶发性降类风险。基于CJK3D-WEM建立了水动力-水质模型,旨在模拟和评估不同情况下的总磷扩散效果,制定合理的总减污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流量下国考断面的总磷浓度最大值与流量呈正比关系,总磷浓度的峰值均出现在中潮、大潮期。九圩港汇入对国考断面平均总磷浓度增量贡献最大,可达到30.7%。在减污措施中,关闭九圩港闸的方案效果较明显,需要在丰水期和大中潮期间加强对九圩港闸的排放管理,以保证国考断面的水质符合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区域内解决总磷超标问题与合理确定疏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控制 水动力-水质模型 污染物扩散 CJK3D-WEM 长江下游靖江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水质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逄勇 赵棣华 +2 位作者 姚琪 丁训静 冉廷兵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平面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法的积分分离散,模型具备有限单元法及有限体积法两者的优点。采用同步遥感、水量、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在对长江水源地、沿江污... 采用平面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法的积分分离散,模型具备有限单元法及有限体积法两者的优点。采用同步遥感、水量、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在对长江水源地、沿江污染源调查以及岸线稳定段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污染源概化以及确定主要研究江段。在对概化的污染源计算出在设计条件下的污染带分布图,并计算出污染带长、宽随排污量变化曲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出长江各水源地及岸线稳定段的水质变化状况。对长江江苏段各主要排污口的污染带进行了计算,并对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可达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水质模型 长江江苏段 区域供水水源地 水质达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江苏段的水质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丽琼 崔广柏 肖俊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将以有限控制体积法(FVM)为基础的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应用于长江江苏段流场和浓度场模拟,结果表明:该二维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和有效的,FVM配合通量向量分裂格式(FVS)是一种高解析度的数值方法。此外,根据流场和浓度场4个特征时刻的分... 将以有限控制体积法(FVM)为基础的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应用于长江江苏段流场和浓度场模拟,结果表明:该二维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和有效的,FVM配合通量向量分裂格式(FVS)是一种高解析度的数值方法。此外,根据流场和浓度场4个特征时刻的分布特点,确定了污染带的最大范围,得到了各排污口排放量与污染带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水质模型 有限控制体积法 黎曼近似解 FVS数值方法 水流模拟 水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淮岗工程不同蓄水条件下的水质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开明 逄勇 +2 位作者 王华 屈健 田威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4期13-16,共4页
建立临淮岗工程淹没区在不同蓄水条件下的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基于水量、水质同步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区域水流水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域在最不利条件下对临淮岗坝前水质的影响... 建立临淮岗工程淹没区在不同蓄水条件下的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基于水量、水质同步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运用所建模型对研究区域水流水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域在最不利条件下对临淮岗坝前水质的影响程度。对不同库容条件下在库区北部农业用水时的库区水质浓度场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上游边界来水为功能区Ⅲ类,临淮岗坝前COD、NH3-N和TP浓度都能达到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当边界条件为枯水期水质时,临淮岗坝前的NH3-N浓度超标,超标率为28%,COD及TP均能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淮岗 蓄水条件 水质可达性 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改进型多链DRAM算法求解地下水污染反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双圣 强静 +2 位作者 刘汉湖 刘喜坤 孙韶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8,共7页
针对运用贝叶斯统计方法求解地下水污染反问题时,经典MCMC算法(Metropolis算法)求解结果受样本初始点影响且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的改进型多链延迟拒绝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DRAM)。将贝叶斯统计方法与二... 针对运用贝叶斯统计方法求解地下水污染反问题时,经典MCMC算法(Metropolis算法)求解结果受样本初始点影响且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的改进型多链延迟拒绝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DRAM)。将贝叶斯统计方法与二维水质对流-扩散方程相耦合,建立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模型。构建一个污染物在地下水含水层中瞬时排放的算例,分别运用Metropolis算法、多链Metropolis算法以及改进型多链DRAM算法对污染源信息(污染源强度、排放位置(x,y)和排放时长)进行反求。算例研究表明,Metropolis算法受样本初始点影响,容易出现反演结果局部最优或者反演结果难以收敛的问题;多链Metropolis算法虽然显著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反演效率相对低下;改进型多链DRAM在保证反演准确性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反演效率(相对于多链Metropolis算法提高68%),实现反演结果准确性与效率的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质模型 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 拉丁超立方抽样 延迟拒绝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 污染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河口污染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鸿星 褚君达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介绍潮汐河口污染物混合问题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应用贴体坐标和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水流水质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潮汐河口水域水力要素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与污染带范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水域水深、比降、纵向及横向混... 介绍潮汐河口污染物混合问题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应用贴体坐标和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水流水质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潮汐河口水域水力要素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与污染带范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水域水深、比降、纵向及横向混合系数,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开始时间及污染物降解系数等因素与污染带范围的定量关系,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水质模型 潮汐河口 水力因素 污染 灵敏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闸泵群联合调度水环境模拟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晓 唐洪武 +2 位作者 王玲玲 胡孜军 焦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9,共7页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现状调度方案下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ODCr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与水位呈负相关,且枯水期水质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特点。针对此特点,提出利用城市中心区闸泵群对西塘河引水量进行再分配,作为枯水期水质改善的调度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新的调度方案下,大部分区域的水质都能达到更优一级的标准,各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都有大幅减少,最多减少了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动力-水质模型 闸泵联合调度 污染源计算 水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甲藻水华与防治效果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木兰 陈飞勇 +1 位作者 金峰 黄明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7-159,165,共4页
基于水库甲藻水华的基本特征,选定涡鞭毛藻类的多甲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模拟水库甲藻水华的水流—水质—生态耦合数学模型。采用1996年和1997年两个不同类型的甲藻水华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再现性良... 基于水库甲藻水华的基本特征,选定涡鞭毛藻类的多甲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模拟水库甲藻水华的水流—水质—生态耦合数学模型。采用1996年和1997年两个不同类型的甲藻水华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再现性良好。此外,采用经过验证的模型对水华防治方案(即各种整流膜设置方案)进行了甲藻水华治理效果的模拟预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甲藻水华 涡鞭毛藻类 多甲藻 水流-水质-生态耦合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南通段大型排污口退水影响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小娟 肖玉兵 陈艳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2期48-52,共5页
根据长江南通段的水动力、污染物输移特征,建立了平面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模型,并利用实测的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流场的整体形态还是验证点的水位、流速都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以南通市观音山污水处理厂、开发区第一... 根据长江南通段的水动力、污染物输移特征,建立了平面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模型,并利用实测的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流场的整体形态还是验证点的水位、流速都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以南通市观音山污水处理厂、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入江整合排污口为研究实例,预测了该排污口在90%保证率下尾水对纳污江段的水环境影响,旨在为该类型河段的排污口退水影响预测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水流-水质模型 有限体积法 排污口 退水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段纳污能力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钱小娟 陈艳 顾爱辉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根据长江口北支水流、水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长江口北支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1000m污染带控制长度下长江北支自海门汤加镇至启东灯杆港江段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江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3... 根据长江口北支水流、水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长江口北支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1000m污染带控制长度下长江北支自海门汤加镇至启东灯杆港江段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江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3659t/a,对NH3-N的纳污能力为265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 水域 纳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