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天然水流模式的多目标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娜 梅亚东 于乐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9,共5页
充分考虑水流条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水流模式作为河流生态要求的重要目标进行量化。根据水流模式与常规水库兴利要求对水流的不同利用方式,从天然水流模式和水库的配水方式2个方面设立目标函数,建立兼顾水库兴利要求和河流生态... 充分考虑水流条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水流模式作为河流生态要求的重要目标进行量化。根据水流模式与常规水库兴利要求对水流的不同利用方式,从天然水流模式和水库的配水方式2个方面设立目标函数,建立兼顾水库兴利要求和河流生态环境要求的多目标水库调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丹江口水库中,采用非劣解分类遗传算法(NSGA-II)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对河流水流模式进行仿天然性优化后,可以有效改善水文模式中变化较大的指标,使其值尽量贴近天然流量的变化范围,进而降低河流生态环境所受水库调蓄作用的负面影响。优化结果对水库兴利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大,偏好于生态环境目标的调度方式更有利于南水北调实施调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调度 天然水流模式 河流生态目标 多目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水渗流分析及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对水流模式的影响
2
作者 袁绍国 杨万根 刘占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2,50,共3页
本文对随机裂隙岩体的水渗流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重点讨论了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对裂隙水渗流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 渗透系数 水头压力 水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池的几何形状和水流模式对鱼群分布的影响
3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2,共1页
在一个有三处水帘跌水设计的矩形水池和一个圆形水池中,研究了水动力学对鱼群(斑马鱼)分布的影响。矩形水池从进水口到出水口,鱼群分布呈强梯度形态;矩形水池的平均流速很低,在整个水池中鱼群分布的均匀性低。圆形水池从圆心到水... 在一个有三处水帘跌水设计的矩形水池和一个圆形水池中,研究了水动力学对鱼群(斑马鱼)分布的影响。矩形水池从进水口到出水口,鱼群分布呈强梯度形态;矩形水池的平均流速很低,在整个水池中鱼群分布的均匀性低。圆形水池从圆心到水池外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水池 鱼群 水流模式 几何形状 矩形水池 平均流速 水动力学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春光 姚令侃 杨庆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分析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索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交汇口支槽与主槽槽底之间的关系不同,泥石流入汇主槽后的运动形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潜入式交汇和分层交汇2种形式.潜入式... 分析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索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交汇口支槽与主槽槽底之间的关系不同,泥石流入汇主槽后的运动形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潜入式交汇和分层交汇2种形式.潜入式交汇中,泥石流龙头速度近似按线性关系衰减,龙头几何特征与异重流不同,它的高度与长度变化较小,横向宽度与长度可用线性关系表达;当支槽有回水时,泥石流头部受到水流的破坏,发生沙、石沉降,形成分层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模型试验 水流交汇模式 模型相似律 异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中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机理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佳琪 马瑞 孙自永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80,共11页
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水流途径、流速、滞留时间的差异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交换量从不同方面控制着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过程,并影响污染物在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通量。因此,精细刻画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的水流模式是研究氮素污染物... 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水流途径、流速、滞留时间的差异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交换量从不同方面控制着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过程,并影响污染物在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通量。因此,精细刻画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的水流模式是研究氮素污染物反应迁移及归宿的关键问题。受含水介质异质性、水流模式的复杂性及其与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作用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和归宿极为复杂,研究十分困难。水流和污染物反应迁移耦合模型可将地下水流、污染物的物理迁移过程及其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揭示氮素污染物反应迁移的过程和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研究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和归宿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 氮素污染物 水流模式 反应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