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船厂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邱居华 李阳 +1 位作者 朱士江 王海银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本文通过采用MIKE21模型软件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长江某船厂工程洪水的流势、流态变化,以及洪水对船厂工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经模拟分析,汛期遇100 a一遇洪水时,工程局部最大壅水值为0.43 cm,壅水影响长度为105 m,流速最大增... 本文通过采用MIKE21模型软件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长江某船厂工程洪水的流势、流态变化,以及洪水对船厂工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经模拟分析,汛期遇100 a一遇洪水时,工程局部最大壅水值为0.43 cm,壅水影响长度为105 m,流速最大增加值为0.06 m/s,工程前后河道水动力特性和流场的变化不大,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对防洪影响不大。结果表明,使用MIKE21模型软件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合理,为建设项目对防洪影响的计算与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为建设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MIKE21模型 船厂工程 防洪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Ⅱ:方案计算与反演计算 被引量:15
2
作者 夏军强 王光谦 +1 位作者 杨文俊 周厚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率定后的一、二维水流模型,详细计算了各种截流方案下明渠内局部的水流流态,不仅对不同上下口门配合宽度下的水位落差分担关系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还提出了不同截流流量下,在满足给定落差分担关系时上、下游戗堤的进占顺序以及相应的... 采用率定后的一、二维水流模型,详细计算了各种截流方案下明渠内局部的水流流态,不仅对不同上下口门配合宽度下的水位落差分担关系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还提出了不同截流流量下,在满足给定落差分担关系时上、下游戗堤的进占顺序以及相应的抛投块石粒径。各种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当截流流量为12200m3/s时,施工方案承担较大风险,宜优化;9010m3/s时,现有方案可以较好的满足。同时还反演计算了实际截流不同时刻明渠内的水力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当上游龙口宽度在140m之前或50m之后,主要由上戗堤承担截流落差;而此范围之内,由上、下戗堤共同承担截流落差,计算与实测结果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明渠截流 水流数学模型 上下戗堤进占 截流流量 落差分配 反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I:模型建立与率定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光谦 杨文俊 +1 位作者 夏军强 周厚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具有流量大、落差大、龙口流速大等特点。为保证截流顺利实施,将一维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紧密结合,先用一维模型推求明渠的过流量及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再用二维模型模拟戗堤进占时明渠内的水力条件。然后利用已...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具有流量大、落差大、龙口流速大等特点。为保证截流顺利实施,将一维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紧密结合,先用一维模型推求明渠的过流量及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再用二维模型模拟戗堤进占时明渠内的水力条件。然后利用已有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率定。率定结果表明:一维模型计算的明渠过流量、截流总落差、上下游戗堤承担的水位落差等结果与试验值相当接近;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不仅与试验值基本符合,同时又符合弯道水力学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明渠截流 水流数学模型 上下戗堤进占 截流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绍武 张弛 +1 位作者 杨学斌 李文善 《水道港口》 201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近岸水流数学模型中,单元交界面数值通量的计算精度、潜堤淹没和出露交替的模拟以及动边界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通过加入数值通量底坡补偿项对Osher格式的数值通量计算格式进行了改进;又提出单元淹没度的概念,提... 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近岸水流数学模型中,单元交界面数值通量的计算精度、潜堤淹没和出露交替的模拟以及动边界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通过加入数值通量底坡补偿项对Osher格式的数值通量计算格式进行了改进;又提出单元淹没度的概念,提高了模型在模拟潜堤出露和潮间带干湿变化中的适应性。利用典型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数学模型 底坡补偿项 有限体积法 潜堤 淹没度 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及泛区水流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白玉川 张效先 +1 位作者 顾元 于天一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6-50,共5页
针对长宽尺寸较为悬殊的河道及泛区,利用三角形和等参四边形相杂交的有限元方法,结合矩阵质量集中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水流数学模型,并在独流减河水流模拟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该方法克服了由于河道长宽尺寸悬殊引起的模拟困难,避免... 针对长宽尺寸较为悬殊的河道及泛区,利用三角形和等参四边形相杂交的有限元方法,结合矩阵质量集中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水流数学模型,并在独流减河水流模拟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该方法克服了由于河道长宽尺寸悬殊引起的模拟困难,避免了以往河道与边区一、二维衔接模拟所产生的误差,具有可适应复杂边界、可随意进行局部加密和计算省时的优点,所建模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及泛区 水流数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质量集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夏卫宁河段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乔明叶 陈丽刚 陈凯 《山西建筑》 2018年第7期215-217,共3页
黄河宁夏卫宁河段河势变化复杂,断面型式多为复式断面,漫滩水流的滩、槽水力要素存在明显差别。采用HEC-RAS软件划分主槽和左、右滩地,分滩、槽设定糙率等参数,建立卫宁河段一维水流数学模型,推求的主槽、滩地的水深、流速、分流比等反... 黄河宁夏卫宁河段河势变化复杂,断面型式多为复式断面,漫滩水流的滩、槽水力要素存在明显差别。采用HEC-RAS软件划分主槽和左、右滩地,分滩、槽设定糙率等参数,建立卫宁河段一维水流数学模型,推求的主槽、滩地的水深、流速、分流比等反映了河道实际水流结构,对河道整治工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黄河以及其他断面型式复杂的天然河道设计水面线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流数学模型 HEC-RAS 滩槽 卫宁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瀑布沟水电站截流水流数学模型研究
7
作者 肖桃李 魏文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3,共7页
在江河截流过程中,随着戗堤的移动,龙口处河床及河岸边界条件不断变化,给截流设计中的水力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以瀑布沟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计算,获得了截流期间设计流量Q=1 000m3/s,龙口宽度发生变化时,坝区附近... 在江河截流过程中,随着戗堤的移动,龙口处河床及河岸边界条件不断变化,给截流设计中的水力计算带来了很大困难。以瀑布沟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计算,获得了截流期间设计流量Q=1 000m3/s,龙口宽度发生变化时,坝区附近研究水域内流态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不同口门宽下龙口附近的水力参数,包括断面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水位、垂线平均流速等。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龙口处的平均流速、戗堤上下游水位落差、龙中最大流速等结果与试验值较接近,可为水电站的安全截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数学模型 截流 龙口 瀑布沟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班胭胭 金生 丁伟业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建立了考虑非静水压强影响,采用平面上非结构化网格、垂向分层动网格方法的三维水流计算模型,并应用到长江流域莱家铺河段。模拟计算所得的水深,垂向流速分布,平均流速均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流速沿程分布与实测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结果... 建立了考虑非静水压强影响,采用平面上非结构化网格、垂向分层动网格方法的三维水流计算模型,并应用到长江流域莱家铺河段。模拟计算所得的水深,垂向流速分布,平均流速均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流速沿程分布与实测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并反映了三维数值模拟的物理量守恒性,对三维水流运动特性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N-S方程 非结构化网格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码头工程防洪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娟 李杰 曹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2-64,共3页
数学模型是防洪评价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广西梧州市塘源综合码头防洪评价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码头建成后,工程区上游约1.7 km至工程区下游约1.1 km范围内流场发生了变化,... 数学模型是防洪评价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广西梧州市塘源综合码头防洪评价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码头建成后,工程区上游约1.7 km至工程区下游约1.1 km范围内流场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在各频率洪水条件下,流速最大增加值与减小值均不超过0.1 m/s,且分布在工程所在位置附近,说明工程对所在河道总体河势稳定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评价 码头 水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效率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波 岳志远 +1 位作者 雷国平 尹书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针对高性能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别开展了基于单机多核处理器(CPU)和显卡(GPU)的并行化研究,旨在提高模型计算效率。以长江下游福姜沙水道为例,对并行后模型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并行模式后,模型计算结果与... 针对高性能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别开展了基于单机多核处理器(CPU)和显卡(GPU)的并行化研究,旨在提高模型计算效率。以长江下游福姜沙水道为例,对并行后模型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并行模式后,模型计算结果与串行结果一致,可靠性好,且计算效率有所提高,特别是采用GPU并行模式后,模型计算效率提高6.7倍以上,大大缩短了模型计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高性能 计算效率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码头和取水口建筑物防洪影响计算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阙志夏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9期650-652,共3页
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襄樊河段水流运动以及襄樊电厂二期工程大件码头和取水口工程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上游河段最大壅水高度约0.02 m,最大壅水长度约为630 m,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 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襄樊河段水流运动以及襄樊电厂二期工程大件码头和取水口工程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上游河段最大壅水高度约0.02 m,最大壅水长度约为630 m,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对防洪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 码头 取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线宜昌—浏河口段一维河网水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有为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7,128,共8页
根据河道水流特点及模型计算精度和效率,长江干线一维水流数学模型通常以大通为界,将宜昌以下河道分为宜昌—大通、大通—浏河口两段,分别建立径流和潮流模型。而在当前新水沙条件及新型复杂江湖河网关系下,传统的两分段模型难以整体解... 根据河道水流特点及模型计算精度和效率,长江干线一维水流数学模型通常以大通为界,将宜昌以下河道分为宜昌—大通、大通—浏河口两段,分别建立径流和潮流模型。而在当前新水沙条件及新型复杂江湖河网关系下,传统的两分段模型难以整体解决长河段复杂河网的水流模拟问题。针对该问题,研发了基于高精度、高性能有限体积法的一维河网水流数学模型,其采用SLIC的数值格式求解相邻单元交界面通量,在处理河网交汇方面以控制体为计算单元,简化求解复杂河网系数矩阵。该模型物理过程更为清晰明了,计算更加方便快捷。将研发的一维河网水流数学模型应用于宜昌—浏河口段,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性强、精度高,有效解决了长江干线宜昌以下数模一体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浏河口 河网 有限体积法 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计算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盛建兴 徐骏 王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176-179,193,共5页
采用二维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工程前后河道水动力特性和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码头建成后对涨、落潮流的阻力较小,高潮位壅高值和低潮位抬高值均不超过0.01 m,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对防洪影响不大。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 码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澧水武圣宫滩航道改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斌 肖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3,共8页
湖南澧水武圣宫滩位于淞虎航线53 km航道内,是湖南省水路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为提高其通航标准以及航运价值,对该处航道进行改道处理。着重分析河段的演变趋势和碍航特性,提出澧水武圣宫滩航道的改道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航道改... 湖南澧水武圣宫滩位于淞虎航线53 km航道内,是湖南省水路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为提高其通航标准以及航运价值,对该处航道进行改道处理。着重分析河段的演变趋势和碍航特性,提出澧水武圣宫滩航道的改道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航道改道工程实施后,河段通航条件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来流条件下及最低通航水位时的参数变化趋势,以及开挖航道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澧水武圣宫滩左汊开挖区水流条件及航道稳定性满足需要,河段航道改道在技术上可行,为类似险滩的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圣宫滩 航道改道 整治方案 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壅水分析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璆 《湖南水利水电》 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
长沙市湘江巴溪洲综合整治利用工程建成后,使上下游河段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上游河段水位有不同程度的壅高,为了较精确地计算巴溪洲工程建设对湘江河道防洪的影响,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工程对河道行洪水位和流场影响的计算,... 长沙市湘江巴溪洲综合整治利用工程建成后,使上下游河段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上游河段水位有不同程度的壅高,为了较精确地计算巴溪洲工程建设对湘江河道防洪的影响,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工程对河道行洪水位和流场影响的计算,并对工程前后工程河段水位和流速等的变化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壅高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水位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江心洲防洪影响评价
16
作者 王少冰 吕辉 韩会明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11期17-21,共5页
在赣江某江心洲保护利用工程中,为评价该工程对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其兴建前后的河道水位、流速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峰型洪水P=5%条件下,拟建工程附近水位变化幅度为-4~5cm;拟建工程对计算河段... 在赣江某江心洲保护利用工程中,为评价该工程对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其兴建前后的河道水位、流速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峰型洪水P=5%条件下,拟建工程附近水位变化幅度为-4~5cm;拟建工程对计算河段的整体流场影响不大,对江心洲岛上及左、右汊局部流场有一定的影响,流速变化幅度为-26.3~22.5cm/s。该江心洲保护利用工程对其所处河段行洪安全的不利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评价 江心洲 水位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洪水串流区的应用
17
作者 杨彦军 李会 《海河水利》 2016年第5期52-54,共3页
以石铜府住宅小区项目防洪影响评价为例,建立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地形进行网格剖分,考虑入流、边界条件和糙率等因素,模拟串流区洪水运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可真实、客观地反映串流区域洪水的运动规律,... 以石铜府住宅小区项目防洪影响评价为例,建立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地形进行网格剖分,考虑入流、边界条件和糙率等因素,模拟串流区洪水运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可真实、客观地反映串流区域洪水的运动规律,能在防洪影响评价中对工程建设前后的水流、流速、流向、流态、水位、水深变化提供较为合理的依据,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洪水串流区 防洪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数学模型在防洪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伟波 包中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3,共5页
建立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黎曼近似解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通过各单元边的水流法向数值通量,并应用相关的悬移质、推移质河床变形计算公式计算冲淤变化。模型应用于浙江省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改建工程河... 建立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黎曼近似解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通过各单元边的水流法向数值通量,并应用相关的悬移质、推移质河床变形计算公式计算冲淤变化。模型应用于浙江省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改建工程河道水流状况的模拟,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工程段的中间部位以上以及外侧附近水位略有壅高,最大壅高值0.03 m;工程区附近流速减缓、靠近河道中央流速略微增大,最大增幅约0.12 m/s,河道冲淤幅度在0.3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有限体积法 黎曼近似解 浅水方程 防洪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三维水流数值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绍武 王建军 +1 位作者 郝品正 王相国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天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在空间上属三维问题,故提出一种三维明渠水流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黄河贵德水文站下游某河段,模拟的流速、水位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流量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物理量守恒性;给出的流速垂向分布、紊... 天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在空间上属三维问题,故提出一种三维明渠水流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黄河贵德水文站下游某河段,模拟的流速、水位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流量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物理量守恒性;给出的流速垂向分布、紊动能量等参数亦是合理的,为河道三维水流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河道水流数学模型 无结构三角网格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辛波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第3期53-56,共4页
采用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辽宁东部某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行洪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可实现糙率参数的变动选取,相比于传统糙率方法,变糙率下的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流态模拟精度得到... 采用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辽宁东部某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行洪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可实现糙率参数的变动选取,相比于传统糙率方法,变糙率下的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河道流态模拟精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河道整治后,同一流量下,河道的水面线较河道改造工程前有所下降,总体上下降约1.8m左右;在同一流量下,河道流速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在工程完成后,由于采用浆砌片石进行河底护岸,其河道部分区域冲刷明显,主要位于河底护岸与清淤后的河底交接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糙率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流态模拟精度对比 河道整治工程 行洪能力分析 辽宁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