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东线已招标泵站水泵模型装置试验成果及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关醒凡 伍杰 朱泉荣 《排灌机械》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介绍了万年闸站、解台站、刘山站、台儿庄站等泵站已进行招标后的水泵模型装置试验成果。分析模型泵段和模型泵装置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性能差别很大:最优效率点的叶片角度向小角度方向移动了2-4度;泵段效率高的模型水泵装置效率亦高,水... 介绍了万年闸站、解台站、刘山站、台儿庄站等泵站已进行招标后的水泵模型装置试验成果。分析模型泵段和模型泵装置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性能差别很大:最优效率点的叶片角度向小角度方向移动了2-4度;泵段效率高的模型水泵装置效率亦高,水泵模型装置最高效率和泵段相比约下降8-10百分点;水泵模型装置最高效率点的流量和泵段相比减小约为15%-20%; 水泵模型装置最高效率点的扬程和泵段相比大致相等,变化范围在±5%以内。这种差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人们定性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按水泵模型装置的试验成果进行水泵选型和按泵段性能进行水泵选型相比,准确性可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泵站 水泵模型装置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水泵模型同台测试评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关醒凡 杨敬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介绍在天津进行的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水泵模型同台测试结果、技术指标分析评价,并对试验中叶片轮毂侧间隙对性能的影响,降速试验流量、扬程符合相似定律,进口预旋以试验结果的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泵模型 同台测试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试验台
3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9-479,共1页
江苏大学开发的“多功能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试验台”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研究在水泵模型和装置模型试验台上将立式系统原理和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进一步降低系统误... 江苏大学开发的“多功能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试验台”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研究在水泵模型和装置模型试验台上将立式系统原理和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进一步降低系统误差,为进一步提高试验台的精度提供了硬件基础;采用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对水泵模型及装置模型试验台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作了深化研究;试验台效率测量的总不确定度优于水利部和水利行业标准.试验台主要用于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及其泵站工程适用的各种水泵水力模型和装置模型试验,可安装立轴、横轴、斜轴及贳流等各种水泵模型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台 水泵模型 模型装置 多功能 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 优化设计方法 南水北调工程 水利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试验台水泵装置模型试验过渡过程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新华 李浩 +1 位作者 施卫东 邵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5期392-396,共5页
为研究闭式试验台试验过程中水泵装置模型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特征,采用物理模拟试验的方法,在水泵立式试验台上对某泵站模型泵进行性能试验.通过在稳定转速的条件下逐步减小流量,同时采集装置进出口前后即试验台上下游处的平均压力以及... 为研究闭式试验台试验过程中水泵装置模型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和特征,采用物理模拟试验的方法,在水泵立式试验台上对某泵站模型泵进行性能试验.通过在稳定转速的条件下逐步减小流量,同时采集装置进出口前后即试验台上下游处的平均压力以及水泵运行时其他工况各参数,分析了试验过程中水泵装置模型的进出口前后的压力及其轴功率变化过程,探讨了试验系统在向稳定工况过渡过程中,水泵及系统内部各工况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水泵进口前的压力波动不大,相对稳定;出口后的压力在初始阶段呈上升趋势波动,波动幅度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趋于相对稳定;轴功率的变化与出口后的压力波动类似,初始阶段波动较大,但变化明显,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趋于稳定;过渡过程持续时间大于9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装置模型 过渡过程 闭式试验台 进出口压力 轴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水泵水轮机的尾水管旋涡空化流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怡心 周大庆 于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309,共7页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的空化性能,文章采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Zwart空化模型的两相流计算方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的模型水泵水轮机进行定常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不同导叶开度下3个非设计工况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 为研究水泵水轮机的空化性能,文章采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和Zwart空化模型的两相流计算方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的模型水泵水轮机进行定常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不同导叶开度下3个非设计工况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流量增大,涡带形状有所不同,小流量工况下涡带形状较为复杂,中流量工况下涡带为螺旋形,大流量工况下涡带为柱状;涡带半径越来越小,涡带中心的压力越来越低,当涡带内部压力低于汽化压力时,就会产生空腔空蚀,反而使得效率下降。当转轮出口处外侧存在圆周速度分量,中心区域速度较小时,会形成涡带,交界区域速度急剧变化的位置与涡带半径相对应,涡带形状与速度分布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水泵水轮机 Zwart空化模型 导叶开度 尾水管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永宏泵站机组选型分析及CFD验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丽 王乃刚 +3 位作者 彭兵 开华东 林旭 石丽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159,166,共6页
针对一些无法进行模型试验的中型泵站,合理的装置选型和水力模型选型对泵站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市永宏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泵站主要设计参数,采用基于同类型泵站试验数据的新型选型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来验... 针对一些无法进行模型试验的中型泵站,合理的装置选型和水力模型选型对泵站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市永宏泵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泵站主要设计参数,采用基于同类型泵站试验数据的新型选型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来验证选型结论。结果表明:对于无法进行泵装置模型试验的泵站来说,采用基于同类型泵站试验数据的选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水泵的运行角度,而且选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研究成果对国内外中小型泵站工程的水泵选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选型 水泵模型 数值模拟 永宏泵站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te heat water pumping model with direct contact cooling
7
作者 Kittiwoot Sutthivirode Naris Pratinthong +2 位作者 Pichai Namprakai Natthaphon Roonprasang Taveewat Suparo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896-3910,共15页
The performance of a patented water pumping model with steam-air power was presented, which operates automatically by direct contact cooling method.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study feasibility of a pumping model for u... The performance of a patented water pumping model with steam-air power was presented, which operates automatically by direct contact cooling method.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study feasibility of a pumping model for underground water. In this model, a heater installed within the heat tank represented sources of waste heat as energy input for finding appropriate conditions of the 10 L pump model. The system operation had five stages: heating, pumping, vapor flow, cooling, and water suction. The overall water heads of 3, 4.5, 6 and 7.5 m were tested.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ump with 50% air volume is sufficient for pumping water to a desired level. In the experiment, the temperatures in th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ges were 100-103 ℃and 80-90 ℃, respectively. The pressure in the pumping stage was 12-18 kPa, and the pressure in the suction stage was about-80 kPa, sufficient for the best performance. It could pump 170 L of water at a 2 m suction head, 120 L at a 3.5 m suction head, 100 L at a 5 m suction head, and 65 L at a 6.5 m suction head in 2 h.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larger pumps was also presented, which operates nearly the same as the present system.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10 L pump was also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contact cooling driving tank steam-air power liquid piston waste he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