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IPA和C-S-H-PCEs复掺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早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驰 郭君渊 +2 位作者 杨晓杰 陈雪婷 李好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9-795,共7页
为提高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早期性能,将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和水化硅酸钙晶核(C-S-H-PCEs)这2种早强剂进行复掺,研究其对水泥-粉煤灰体系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 为提高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早期性能,将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和水化硅酸钙晶核(C-S-H-PCEs)这2种早强剂进行复掺,研究其对水泥-粉煤灰体系凝结时间、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和扫描电镜(SEM)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EIPA和C-S-H-PCEs复掺可缩短水泥-粉煤灰净浆的凝结时间,增加其流动度,提高砂浆抗压强度;0.03%DEIPA和2.00%C-S-H-PCEs复掺效果最优,净浆流动度增加217.5 mm,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缩短120、127 min,砂浆1、3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6.6、6.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体系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 水化硅酸钙晶核 早强剂 早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氯离子固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周岭 罗英 +4 位作者 马保国 谭洪波 刘晓海 陈偏 张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97-2003,共7页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NS)对于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氯离子固化能力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分析了NS对于氯离子固化不同因素的影响:采用MIP和抗压强度评价了氯离子阻迁能力;使用XRD和DTG分析了水泥中的氯铝酸盐含量;采用NMR和EDS测...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NS)对于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氯离子固化能力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分析了NS对于氯离子固化不同因素的影响:采用MIP和抗压强度评价了氯离子阻迁能力;使用XRD和DTG分析了水泥中的氯铝酸盐含量;采用NMR和EDS测试表征了C-S-H凝胶含量和Ca/Si比。实验结果表明,0.5%掺量的NS可以提升氯离子固化率;而高于1%后,将导致氯离子固化率下降。根据微观测试结果,NS加入水泥-粉煤灰体系,其积极作用在于:增加C-S-H凝胶含量,降低孔隙率,即改善物理吸附和阻迁;消极作用在于:阻碍氯铝酸盐的生成,降低C-S-H凝胶的钙硅比,即降低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水泥-粉煤灰体系 氯离子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醇胺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进程与强度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史懿 龙广成 +2 位作者 贺炯煌 马聪 曾晓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为掌握三乙醇胺(TEA)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与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促进粉煤灰的有效利用,采用等温量热法测试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TEA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放热行为和体系活化能的变化,通过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掺TEA水泥-粉煤灰体... 为掌握三乙醇胺(TEA)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与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促进粉煤灰的有效利用,采用等温量热法测试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TEA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放热行为和体系活化能的变化,通过热重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掺TEA水泥-粉煤灰体系的物相组成及其变化,研究了TEA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进程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EA和温度均水泥-粉煤灰体系水化放热和强度发展存在较大影响。TEA提高了粉煤灰在72 h内的反应热,促进了水泥-粉煤灰体系早期的水化放热,并且在高温下更加明显,水泥-粉煤灰体系活化能随着TEA掺量增加而降低,TEA对水泥熟料矿物铝酸三钙(C3A)、硅酸三钙(C3S)和硅酸二钙(C2S)在不同龄期内的水化进程影响不同,TEA在早期对C3A熟料的水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C3S和C2S的水化则有延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醇胺(TEA) 水泥-粉煤灰体系 水化放热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养护条件下甲酸钙/纳米C-S-H复合对粉煤灰-水泥体系早期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兰兰 梅军鹏 +5 位作者 李海南 牛寅龙 李雨浓 徐智东 王智鑫 何香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54-3161,共8页
本文研究了蒸汽养护条件下,甲酸钙/纳米C-S-H(NC)复合对粉煤灰-水泥体系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结合XRD、DSC-TG、MIP、SEM及FTIR等手段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蒸汽养护条件下掺入甲酸钙能显著提高粉煤灰-水泥体系的早期抗压强度,... 本文研究了蒸汽养护条件下,甲酸钙/纳米C-S-H(NC)复合对粉煤灰-水泥体系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结合XRD、DSC-TG、MIP、SEM及FTIR等手段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蒸汽养护条件下掺入甲酸钙能显著提高粉煤灰-水泥体系的早期抗压强度,且掺量为1.5%(质量分数)时效果最佳;甲酸钙能促进水泥和粉煤灰水化,提高水化产物的生成速率,降低粉煤灰-水泥体系的孔隙率和总孔容;在掺入甲酸钙的基础上掺入NC可进一步提高体系抗压强度,且随着NC掺量的增加而提高;NC能促进水化产物生成,提升水化程度,细化孔结构,提高体系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钙 纳米C-S-H 粉煤灰-水泥体系 水化机理 孔结构 蒸汽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丽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9-53,共5页
通过在粉煤灰掺量比例为50%的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中加入Na2SO4和碱石灰复合激发进行粉煤灰火山灰活性激发试验,研究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的早期强度,并采用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Na2SO4和碱石灰复掺... 通过在粉煤灰掺量比例为50%的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中加入Na2SO4和碱石灰复合激发进行粉煤灰火山灰活性激发试验,研究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的早期强度,并采用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Na2SO4和碱石灰复掺具有明显的活性作用,水泥石早期强度显著提高;水泥石中形成了较多的CSH和AFt,未发现AFm生成,说明加入Na2SO4和碱石灰共同激发可有效破坏粉煤灰的玻璃微珠外壳及硅铝网络结构,可增强粉煤灰的潜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 碱激发 活性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