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基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何佳俊 梁超锋 +3 位作者 高玮烽 邵晓蓉 潘艺倩 杨金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117,122,共4页
阻尼是表征材料耗能能力的重要动力特征参数,对工程结构在地震、风振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损伤有重要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对水泥基混凝土阻尼性能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阻尼产生机理、材料组分对阻尼的影响、应力与位移水平对阻尼影响、阻... 阻尼是表征材料耗能能力的重要动力特征参数,对工程结构在地震、风振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损伤有重要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对水泥基混凝土阻尼性能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阻尼产生机理、材料组分对阻尼的影响、应力与位移水平对阻尼影响、阻尼与力学指标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指出了尚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混凝土 阻尼性能 阻尼机理 阻尼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0水泥基彩色地坪混凝土的制备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芬莲 赵晚群 +2 位作者 姜雷山 吴小强 王明月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1,共3页
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组成与用量、选用优质粉煤灰、掺入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优选性能稳定的无机颜料,研制出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良好、颜色均匀一致的C30水泥基彩色地坪混凝土,并通过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将该混凝土成功应用于成都东区... 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组成与用量、选用优质粉煤灰、掺入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优选性能稳定的无机颜料,研制出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良好、颜色均匀一致的C30水泥基彩色地坪混凝土,并通过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将该混凝土成功应用于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彩色混凝土 地坪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基建材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巧玲 刘保华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4期448-450,共3页
人们对秸秆资源利用方式的研究已有多年,通过系统地总结秸秆作为建筑材料利用的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分为三大类:(1)是通过物理方法压实秸秆系,形成满足致密要求的秸秆砖,即生物质固化,然后直接使用;(2)是利用空心混凝土砖体,在空心混凝... 人们对秸秆资源利用方式的研究已有多年,通过系统地总结秸秆作为建筑材料利用的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分为三大类:(1)是通过物理方法压实秸秆系,形成满足致密要求的秸秆砖,即生物质固化,然后直接使用;(2)是利用空心混凝土砖体,在空心混凝土砖体内设有捆扎在一起的秸秆压实体,在秸秆压实体内位于秸秆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混凝土;(3)是将秸秆细化添加到混凝土里。在详细阐述各类研究成果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砖 空心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砖砌块 秸秆水泥基混凝土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混凝土与锈蚀钢筋间粘结-滑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庄彬彬 萧超雄 +2 位作者 刘强 邓嘉辉 汪大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67-2773,共7页
采用中心拉拔法对普通混凝土(PC)、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混凝土(CCCW)、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FRC)与热轧带肋钢筋进行粘结-滑移试验。通过电化学锈蚀方法对钢筋进行加速锈蚀,研究锈蚀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引入适量... 采用中心拉拔法对普通混凝土(PC)、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混凝土(CCCW)、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FRC)与热轧带肋钢筋进行粘结-滑移试验。通过电化学锈蚀方法对钢筋进行加速锈蚀,研究锈蚀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引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能够显著提升其对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分别提高了20.8%、6.8%;无论是否添加掺合料,钢筋-混凝土拉拔试件的极限粘结力均随着锈蚀率的增大呈线性下降趋势。基于锈蚀构件拉拔试验结果,拟合出不同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与锈蚀率计算公式,发现随着锈蚀率的增大,聚丙烯纤维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能减缓钢筋-混凝土极限粘结强度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混凝土 中心拉拔 粘结性能 电化学锈蚀 钢筋锈蚀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ural respons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ost-poured 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layer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楠 徐世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932-939,共8页
Four-point bend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up to failure on eleven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and strengthening beams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ly pouring 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 Four-point bend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up to failure on eleven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and strengthening beams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ly pouring 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CC) on improving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existing RC beams.The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included UHTCC and high strength grade concrete.The parameters,such as thickness and length of strengthening layer and reinforcement in post-poured layer,were analyzed.The flexural behavior,failure mode and crack propagation of composite beams were investigate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ening layer improves the cracking and ultimate load by increasing the cross section area.Introducing UHTCC material into strengthening not only improv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original specimens,but also disperses larger cracks in upper concrete into multiple tightly-spaced fine cracks,thus prolonging the appearance of harm surface cracks and increasing the durability of existing structures.Compared with post-poured concrete,UHTCC is more suitable for working together with reinforcement.The load?deflection plots obtain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 (FEM) analyse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and show close cor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ies strengthening beams flexural behavior post-poured lay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