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饱和地基水泥土复合桩近场主动隔振的BEM-FEM耦合分析
1
作者 时刚 郜新军 张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64,282,共14页
人工振动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单排或多排桩是人工振动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基桩施工容易造成泥浆污染、振动等各种负面环境问题,而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低振动、低噪声、无挤土、少排泥浆的新型基桩,特别适... 人工振动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单排或多排桩是人工振动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基桩施工容易造成泥浆污染、振动等各种负面环境问题,而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低振动、低噪声、无挤土、少排泥浆的新型基桩,特别适合在城区构建排桩屏障。针对饱和地基中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近场主动隔振问题,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环境振动影响的半解析BEM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半解析BEM对饱和地基、FEM对水泥土复合桩进行建模,根据饱和地基-水泥土桩接触面的平衡和相容条件,建立了水泥土复合桩近场主动隔振的半解析BEM-FEM耦合方程,给出了耦合方程稀疏矩阵的存储策略,并对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近场主动隔振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排水泥土复合桩能够有效地对动力机器基础引起环境振动进行隔振;等长芯桩复合桩的隔振效果要优于短芯桩。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隔振效果随着桩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较小桩间距并不一定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建议相邻桩桩间净距取2.0~2.5λ_(R)(Rayleigh波波长)。随着单排水泥土复合桩距振源距离的增加,屏障隔振效果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相对较小。此外,对水泥土复合桩而言,当内插预制桩的外轮廓尺寸相同时,预制芯桩型式对水泥土复合桩隔振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可根据实际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芯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水泥土复合桩 近场主动隔振 隔振效果 半解析BEM-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笛 段冰 +4 位作者 吴健 王金昌 杨仲轩 龚晓南 徐荣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基于Euler梁理论和状态空间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非线性芯桩-水泥土-桩周土界面作用的双层叠合直梁分析模型及其状态方程,推导了成层土中不同组合形式的复合桩截面内力与变形的统一解析解,有效地考虑了复合桩分析中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结构... 基于Euler梁理论和状态空间法,建立了综合考虑非线性芯桩-水泥土-桩周土界面作用的双层叠合直梁分析模型及其状态方程,推导了成层土中不同组合形式的复合桩截面内力与变形的统一解析解,有效地考虑了复合桩分析中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结构局部参数发生变化等难点。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桩径比、芯长比和水泥土弹性模量对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桩径比增大,可提供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增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基本呈线性增长;(2)芯长比增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的增长幅度逐渐增大;(3)水泥土弹性模量对于桩竖向承载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 竖向受荷 -土相互作用 Euler梁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承载机理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俊才 邓亚光 +1 位作者 宋桂华 凌国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在软基中先施打半刚性水泥土类桩(M桩),水泥未硬凝时再施打劲性桩,形成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MC桩)。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现场静载试验、应力监测及ABAQUS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了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受力性状,分析总结了素混凝... 在软基中先施打半刚性水泥土类桩(M桩),水泥未硬凝时再施打劲性桩,形成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MC桩)。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现场静载试验、应力监测及ABAQUS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了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受力性状,分析总结了素混凝土劲性复合桩的承载机理。通过与常规劲性桩的比较表明:(1)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呈现复合地基性状;(2)素混凝土桩身应力集中显著,沿深度急剧减小,至桩端接近为"0",通过劲芯传递到侧壁和桩端的水泥土体中,增大了荷载作用于水泥土体的面积,使复合桩全长范围内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得到充分发挥;(3)素混凝土桩芯比常规劲性桩更能与水泥土协调匹配,不会刺入水泥土外芯的底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混凝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MC) 复合地基 应力监测 有限元 承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混凝土-水泥土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俞建霖 徐嘉诚 +1 位作者 周佳锦 龚晓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104,117,共13页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是由高强度混凝土芯桩和水泥土组成的新型复合桩。芯桩-水泥土以及水泥土-桩周土之间的界面摩擦特性是影响复合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关键因素,目前对芯桩-水泥土界面摩擦特性的研究还较少,而且常规的二维平面剪切试验...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是由高强度混凝土芯桩和水泥土组成的新型复合桩。芯桩-水泥土以及水泥土-桩周土之间的界面摩擦特性是影响复合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关键因素,目前对芯桩-水泥土界面摩擦特性的研究还较少,而且常规的二维平面剪切试验也无法研究芯桩的直径和截面形状等因素对界面特性的影响。文章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桩土接触面剪切试验装置,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对预制混凝土芯桩-水泥土界面摩擦特性进行研究。剪切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水泥土界面在剪切试验过程中经历了弹性阶段、脆性破坏阶段和剪切滑移三个阶段,采用三折线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其本构关系;界面极限侧摩阻力与芯桩含芯率(或直径)密切相关,随含芯率增加表现为先大幅减小而后逐步趋于稳定;界面极限侧摩阻力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其值约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0.064~0.259倍,而界面残余侧摩阻力受含芯率和水泥土养护龄期的影响相对小;在芯桩侧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芯复合桩界面极限侧摩阻力约为方芯复合桩的1.329倍;界面极限相对位移受含芯率、水泥土龄期及芯桩截面形状影响较小,基本在1.23~2.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芯水泥土复合桩 三维界面剪切试验 极限侧摩阻力 界面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砼芯水泥土复合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海骏 陈征宙 章建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8-72,共5页
砼芯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方法,即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钢筋混凝土预制小方桩,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桩体,兼有受力和止水的双重作用,并采用两排中间用圈梁相连的门型结构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该支护方案在南京某深基坑工... 砼芯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方法,即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钢筋混凝土预制小方桩,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桩体,兼有受力和止水的双重作用,并采用两排中间用圈梁相连的门型结构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该支护方案在南京某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分析了该新方法的结构特点、简要介绍了其设计计算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际的监测数据与排桩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基坑支护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和经济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砼芯水泥土复合桩 门型结构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杰 郭端伟 +3 位作者 宋德新 刘孟鑫 张磊 文奇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3-1362,1374,共11页
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桩,为探究其在公路、铁路等长期承受循环荷载下工程应用的工作性状,对4根不同桩芯楔角、静荷载比和循环荷载比的复合桩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了静载极限承载力及循环荷载下累计沉降、桩身轴力分布、桩... 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桩,为探究其在公路、铁路等长期承受循环荷载下工程应用的工作性状,对4根不同桩芯楔角、静荷载比和循环荷载比的复合桩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了静载极限承载力及循环荷载下累计沉降、桩身轴力分布、桩端阻力和侧摩阻力。试验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楔形内芯复合桩的承载能力要优于等截面内芯复合桩;复合桩累计沉降会随着静荷载比和循环荷载比的增大而增大,并在不同动静荷载组合下可分为稳定型、发展型和破坏型3种类型,同时给出满足各类型的荷载取值范围;芯桩与水泥土外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未发生明显弱化现象,楔形芯桩复合桩能充分发挥桩侧上部土体的侧摩阻力,并能有效减弱芯桩端部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其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要优于等截面芯桩的复合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劲芯水泥土复合桩 循环荷载 极限承载力 累计沉降 身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劲性水泥土组合桩内界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7
作者 吴学震 夏亚歆 +4 位作者 李大勇 游先辉 单宁康 肖贞科 陈祥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传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内芯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仅依靠内外芯的摩擦和黏结来传递荷载。现场调研发现,水泥土桩与管桩界面的胶结力较小,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时,内界面抗剪强度往往取值很低。针对此种情况,将内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替... 传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内芯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仅依靠内外芯的摩擦和黏结来传递荷载。现场调研发现,水泥土桩与管桩界面的胶结力较小,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时,内界面抗剪强度往往取值很低。针对此种情况,将内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替换为钢管桩,探寻其与外芯水泥土桩间界面的抗剪强度,同时又提出将外表面具有螺旋叶片的钢管桩作为新型内芯桩。针对内芯为无肋钢管及螺旋叶片钢管的桩段试样进行了内界面剪切试验,分析了内界面极限剪切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定量数据表征。获得了新型组合桩的内外芯剪切破坏模式及内界面抗剪强度参数的演化规律和计算方法,从而对《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T023-2007)桩体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内界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水泥土复合桩 钢管 螺旋叶片 内界面抗剪强度 模型试验 规范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春霞 韩爱民 +2 位作者 隋志龙 肖向军 王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102,共4页
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对多个搅拌桩工程的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工程中的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中如何确定... 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本文通过对多个搅拌桩工程的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工程中的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值。在此基础上,对工程中如何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土搅拌复合地基 承载力 载荷试验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抗拔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施胜挺 李俊才 +1 位作者 陆忠 邓亚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129,142,共7页
为研究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桩身荷载传递规律,结合现场荷载试验及桩身光纤光栅应力测试,研究各级荷载下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及变形量的变化特征。经分析得出:管桩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上拔量(P-S)曲线变化较缓;管桩主要... 为研究管桩水泥土复合基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桩身荷载传递规律,结合现场荷载试验及桩身光纤光栅应力测试,研究各级荷载下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及变形量的变化特征。经分析得出:管桩水泥土复合桩荷载-上拔量(P-S)曲线变化较缓;管桩主要承担竖向抗拔荷载,在端部上拔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在桩端最大,沿桩身向上逐渐减小,管桩主要依靠桩身下部和中部承担上拔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复合桩 抗拔荷载 布拉格光纤光栅 荷载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杰 张可能 +2 位作者 刘杰 吴有平 李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0-1925,共6页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圆柱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这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桩-土平均沉降差、桩体应力、平均桩-土应力比、平均沉降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夯实...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圆柱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这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桩-土平均沉降差、桩体应力、平均桩-土应力比、平均沉降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在一定荷载范围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大;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体所分担的荷载是有限的,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增长趋于稳定或下降,即楔形桩的倾斜侧壁能有效地缓解桩体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 夯实泥土复合地基 -土沉降差 体应力 -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中桩的合理楔角范围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杰 何杰 闵长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基于剪切位移法,引入Mylonakis & Gazetas桩-土相互作用及E.Winkler地基模型,导出复合地基中桩-桩、桩-土及土-土相互作用柔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垫层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分析方法,并利用Matlab... 基于剪切位移法,引入Mylonakis & Gazetas桩-土相互作用及E.Winkler地基模型,导出复合地基中桩-桩、桩-土及土-土相互作用柔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垫层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分析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和圆柱形桩复合地基进行模型对比试验,并利用该方法对模型试验进行计算分析,试验及理论结果均表明,对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在置换率相同的条件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随楔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从平均直径与圆柱形桩直径相等的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同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相比提高的幅度来看,存在一个合理的楔角,合理的楔角范围约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实泥土楔形复合地基 剪切位移法 承载力 Mylonakis&Gazetas及E.Winkl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水泥土桩复合体动力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观宝 秦粮凯 +2 位作者 张振 郑文强 陈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水泥土桩被广泛应用于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然而,人们对水泥桩与桩间土形成的加固体的动力特性尚缺乏认识,无法合理评价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长期性能。基于此,本文开展水泥土桩复合体大型动三轴试验,研究围压、静偏应力、置换率及分级加... 水泥土桩被广泛应用于软土路基加固工程中。然而,人们对水泥桩与桩间土形成的加固体的动力特性尚缺乏认识,无法合理评价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长期性能。基于此,本文开展水泥土桩复合体大型动三轴试验,研究围压、静偏应力、置换率及分级加卸载路径对其动力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动力参数的波动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静偏应力增加,复合单元体的动弹模量减小,阻尼比增大,临界动应力比减小。随着置换率增加,动弹模量略有增加,阻尼比略有减小。逐级卸载造成复合单元体的动力参数劣化。阻尼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复合单元体阻尼比的变异系数是动弹模量的2.8~7.0倍。相比于软土,复合体动弹模量提高了2~6倍,静偏应力越大,提高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土复合 循环荷载 大型三轴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忠贤 王占雷 杨志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3-768,773,共7页
为研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垫层、地基土的共同作用及其工作性状,进行了不同桩长、不同配比单桩载荷试验,不同桩长的单桩及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不同面积置换率的9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通过专门的测试元件对复合地基中的地基... 为研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垫层、地基土的共同作用及其工作性状,进行了不同桩长、不同配比单桩载荷试验,不同桩长的单桩及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不同面积置换率的9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通过专门的测试元件对复合地基中的地基土反力分布、桩侧摩阻力等进行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复合地基破坏模式,探讨了桩体、垫层、地基土的相互作用特性。对地基土反力分布特征、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单桩及复合地基中桩侧摩阻力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实泥土复合地基 垫层 荷载分担比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雅珍 李卿辰 +2 位作者 耿琳 魏少伟 姚建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8-1095,共8页
目的 研究荷载下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DJC桩)的承载特性,为该新型桩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3种方法研究该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PLAXIS软件分析芯长比、含... 目的 研究荷载下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DJC桩)的承载特性,为该新型桩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3种方法研究该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PLAXIS软件分析芯长比、含芯率和界面参数对DJC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 竖向荷载下管桩承担主要荷载,管桩轴力约是水泥土桩轴力的1.8倍,管桩轴力与水泥土轴力分布规律相似;内侧摩阻力和外侧摩阻力均随深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内侧摩阻力约是外侧摩阻力的1.75倍;桩基整体质量较好,芯长比、含芯率和界面参数对桩基承载特性均有影响,但含芯率的影响更大,合理的含芯率在0.5~0.6。结论 DJC桩能有效地解决复杂地层下的地基处理问题,芯长比和含芯率取值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孔冲击泥土复合预制(DJC) 承载特性 荷载传递机理 界面接触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载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军 秦艳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7,共3页
通过现场试验 ,研究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得到环形边载、单侧边载、无载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自由单桩、桩周土的承载力变化曲线。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法计算单侧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 通过现场试验 ,研究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得到环形边载、单侧边载、无载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单桩复合地基、自由单桩、桩周土的承载力变化曲线。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法计算单侧边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侧向变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载作用 泥土搅拌复合地基 承载力 侧向变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复合预制桩荷载传递机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岩峻 姚建平 +1 位作者 魏少伟 耿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6,共5页
针对常用混凝土预制桩桩体不易植入、挤土效应严重、桩周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桩身强度无法发挥的问题,改用水泥土复合预制桩进行地基处理和桩基础施工。建立有限元模型,在可靠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泥土复合预制桩的荷载传递... 针对常用混凝土预制桩桩体不易植入、挤土效应严重、桩周土发生剪切破坏而桩身强度无法发挥的问题,改用水泥土复合预制桩进行地基处理和桩基础施工。建立有限元模型,在可靠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泥土复合预制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土复合预制桩可以充分结合水泥土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桩型的优势,能够利用水泥土桩侧表面积大的优势提供较大的侧摩阻力从而提高的承载力;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高强度混凝土预制桩能有效控制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地基 地基处理 数值模拟 泥土复合预制 荷载传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在复杂地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建平 耿琳 +2 位作者 魏少伟 戴斌 李卿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47,157,共5页
针对浙江省一大桥及接线工程在复杂地层的傍山路段使用预应力管桩出现边坡滑移、路面裂缝等问题,采用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对该路段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堤边坡滑动模型对比加固前后的路基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 针对浙江省一大桥及接线工程在复杂地层的傍山路段使用预应力管桩出现边坡滑移、路面裂缝等问题,采用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对该路段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堤边坡滑动模型对比加固前后的路基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潜孔冲击水泥土复合预制桩加固后能有效约束周围土体变形,分担上部路堤荷载,提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在复杂地层地区,潜孔冲击高压旋喷工艺不仅能解决施工难的问题,并且成桩质量高,加固效果好;对于不均匀软土分布,桩基应打穿软土层,减小路堤的填高,提高上部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孔冲击泥土复合预制 地基处理 数值模拟 复杂地层 边坡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玉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4期122-123,共2页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一种基于普通土钉支护技术发展形成的深基坑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加强对基坑变形问题的控制,提升基坑边坡整体的稳定性,主要应用在土质不佳、基坑较浅的工况,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抗剪强度,实现...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一种基于普通土钉支护技术发展形成的深基坑技术手段,该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加强对基坑变形问题的控制,提升基坑边坡整体的稳定性,主要应用在土质不佳、基坑较浅的工况,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抗剪强度,实现超前支护,减少变形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土搅拌复合土钉支护 稳定性:FLAC有线差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加固对单桩侧向动力响应的影响机制分析
19
作者 柳鸿博 戴国亮 张瑞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7-182,228,共7页
水泥土复合桩常被用作近海桥梁或风机基础以抵抗自然环境下水平动力荷载引起的基础侧向振动。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侧向动力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复合桩-桩侧土体耦合振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解析求解得到了桩顶水平和摇摆动阻抗。最后,通... 水泥土复合桩常被用作近海桥梁或风机基础以抵抗自然环境下水平动力荷载引起的基础侧向振动。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侧向动力荷载作用下水泥土复合桩-桩侧土体耦合振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解析求解得到了桩顶水平和摇摆动阻抗。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和参数分析讨论了水泥土参数对桩顶动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加固厚度增大会提高桩顶水平和摇摆动阻抗,但不利于高频振动时的水平动阻抗;水泥土加固深度不宜超过其有效加固深度;水泥土弹性模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桩顶动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复合桩 侧向动力响应 动刚度 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软基边坡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春梅 李守德 +1 位作者 柯倩雯 贺祖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257-263,共7页
针对传统的复合地基加固软基边坡时水泥土桩身易拉裂破坏和弯折破坏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水泥土高抗压强度的特点,对新型边坡加固结构水泥土连拱抗滑墙设计并实施了大比例模型试验。分析了各级荷载下软硬土层所分担的水平推力,发现水泥... 针对传统的复合地基加固软基边坡时水泥土桩身易拉裂破坏和弯折破坏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水泥土高抗压强度的特点,对新型边坡加固结构水泥土连拱抗滑墙设计并实施了大比例模型试验。分析了各级荷载下软硬土层所分担的水平推力,发现水泥土连拱抗滑墙能够有效地把推力传递到下层硬土中。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水泥土连拱抗滑墙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两种边坡加固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平应力、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及土体塑性区分布的对比,比较两者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复合地基中的水泥土桩易发生弯折,水泥土连拱抗滑墙能够有效发挥水泥土抗压性能,避免桩身出现拉裂破坏和弯折破坏。水泥土连拱抗滑墙加固效果明显优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土连拱抗滑墙 泥土搅拌复合地基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