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杭州湾口门中部水沙输运机制初探——以岱衢洋为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宋泽坤
张俊彪
施伟勇
许雪峰
俞亮亮
杨万康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4,共8页
-
基金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JG1408
JG1409)
-
文摘
根据2012年9月在杭州湾口门中部外侧海域岱衢洋主槽内获得的包括大、中、小潮的垂向流速和悬浮泥沙观测资料,利用机制分解方法计算了岱衢洋的水沙输移通量等特征,分析并讨论了各个输沙项对总输沙量的贡献,解释了杭州湾水沙进出外海的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单宽涨潮量大潮为小潮的2.3倍,单宽落潮量大潮为小潮的1.6倍。从小潮到大潮的余流和单宽净输水量由向海变为向陆;单宽涨潮输沙量大潮为小潮的4.5倍,单宽落潮输沙量大潮为小潮的2.7倍。单宽输沙量表现为小潮和中潮向海,大潮向陆的特点,大潮单宽净输沙量约为小潮和中潮的2倍;在各输沙项中,平流输沙主要来自水体净输移(拉格朗日余流决定)对悬沙输移的贡献,平流输沙方向小潮向海,中潮和大潮向陆,其中大潮和小潮时平流输沙在各项中贡献率最大;潮泵输沙小潮和中潮向海,大潮输沙向陆,中潮时潮泵输沙贡献率在各项中贡献率最大;垂向净环流输沙方向均向陆,大中小潮悬沙含量的垂向的差异是导致小潮垂向净环流输沙量大,大潮输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杭州湾中部通过岱衢洋通道与外海泥沙交换的主要形式是大进大出、反复搬运,而在一个完整的半月周期内外海泥沙净进杭州湾的量相对较小。
-
关键词
杭州湾中部
岱衢洋
水动力
水沙通量
水沙输运机制
-
Keywords
middle outlet of Hangzhou
Daiquyang Sea
hydrodynamic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
mechanism of water and sediment transport
-
分类号
P34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