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祖厉河流域水沙模拟及归因分析
1
作者 梁丽霞 宋铮 +1 位作者 张忠扬 王一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5,共6页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利用祖厉河流域4个典型水文站2001—2020年的水沙过程及气候实测资料,在流域尺度进行水沙动态模拟及归因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祖厉河流域的水沙模拟有很好的适用性,模拟精度高,绝大多数水文站的纳什效率系数(...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利用祖厉河流域4个典型水文站2001—2020年的水沙过程及气候实测资料,在流域尺度进行水沙动态模拟及归因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祖厉河流域的水沙模拟有很好的适用性,模拟精度高,绝大多数水文站的纳什效率系数(N_(SE))大于0.5,但对于数据峰值的模拟较差。2001—2020年,祖厉河流域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趋势,径流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年输沙量呈现下降趋势。2010—2020年,祖厉河流域的径流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其贡献率为197.59%;泥沙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减少,其贡献率为16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水沙模拟 归因分析 祖厉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及出湖水沙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香天元 孙思瑞 +1 位作者 王超 吴绍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发生显著变化,人类活动日益频繁,降水、产流能力和产沙能力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鄱阳湖流域“五河”入湖控制站以及湖口水文站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确定了年输沙量突变时间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鄱阳湖流域气候发生显著变化,人类活动日益频繁,降水、产流能力和产沙能力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鄱阳湖流域“五河”入湖控制站以及湖口水文站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双累积曲线法确定了年输沙量突变时间点,再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量化降水、产流能力和产沙能力对鄱阳湖入湖沙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分模态分解、LSTM神经网络和完全逐步抽样技术等多方法耦合的水沙模拟模型及其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研究区域鄱阳湖湖口站水沙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还是湖区泥沙淤积量变化,以降水变化为代表的气候变化因素对其影响较小,主要影响还是来自人类活动因素;但在具体的变化规律上却存在差异,人类活动对入湖沙量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但对同期鄱阳湖湖区淤积沙量的影响贡献率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水沙模拟分析表明,湖口站出湖月径流量、出湖月输沙量的模拟过程与实测过程较为吻合,取得了较高模拟精度,湖口、星子站水位对模拟精度的提升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水沙模拟 归因分析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虚拟仿真中水沙模拟时空过程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冶运涛 蒋云钟 梁犁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9-257,共9页
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粒子系统引入数字流域研究,研发了基于通用网格的水沙模拟时空过程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建立数据结构描述粒子信息和计算或者虚拟网格单元信息传递关系;采用网格控制粒子随机生成;提出局部搜索定位方法来快速确... 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粒子系统引入数字流域研究,研发了基于通用网格的水沙模拟时空过程三维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建立数据结构描述粒子信息和计算或者虚拟网格单元信息传递关系;采用网格控制粒子随机生成;提出局部搜索定位方法来快速确定粒子位置;通过反距离加权平方插值提取水流信息;利用自适应龙格-库塔方法实现粒子的动态变化;设计了附有更多水流属性的水体粒子;研究了流场变化过程中粒子分布不均的问题。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三峡与葛洲坝间河道水流的动态可视化模拟,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水沙模拟 动态可视化 非结构网格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伶仃洋茅洲河口滩槽演变水沙模拟及治导线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永军 莫思平 +2 位作者 王志力 季荣耀 顾继一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0-780,共11页
为适应伶仃洋茅洲河口治理开发条件,以保证行洪顺畅为泄洪纳潮的首要原则,同时顺应水沙运动和河势发展规律,对河口进行治导线比选和优化。该河口治导线方案分单、双通道,两类通道不同扩宽率下设计有围填、围填加开挖2种方案,开展水动力... 为适应伶仃洋茅洲河口治理开发条件,以保证行洪顺畅为泄洪纳潮的首要原则,同时顺应水沙运动和河势发展规律,对河口进行治导线比选和优化。该河口治导线方案分单、双通道,两类通道不同扩宽率下设计有围填、围填加开挖2种方案,开展水动力泥沙数学模拟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河口治导线各方案对伶仃洋涨、落潮流速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交椅湾及其附近海域;方案实施后,周边海区冲淤变化较小,未对河势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对水动力、河口泄洪、河势稳定影响的综合分析,单双通道相比较而言,对洪水位、纳潮量、高低潮位、流速、河床冲淤的影响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同扩宽率下各方案的影响程度均在同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泄洪纳潮 治导线 水沙模拟 单双通道 伶仃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在黄土区域水沙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包为民 顾雨薇 +3 位作者 司伟 侯露 卢金利 落全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8-538,共11页
采用水沙模型对流域水沙过程进行计算是目前分析和研究黄土地区水土流失、水沙锐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降雨的时段均化和缺测、漏测、误测等问题,导致水沙模型的重要输入项和动力因子——降雨资料存在误差,进而影响水流和泥沙过程模... 采用水沙模型对流域水沙过程进行计算是目前分析和研究黄土地区水土流失、水沙锐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降雨的时段均化和缺测、漏测、误测等问题,导致水沙模型的重要输入项和动力因子——降雨资料存在误差,进而影响水流和泥沙过程模拟精度.因此,本研究将降雨动态系统响应曲线的误差修正方法与概念性水沙模拟模型相结合以提高水沙过程模拟精度.此方法将水沙模型的水流模拟部分看作响应系统,通过修正水沙模型的重要输入项——面平均雨量,利用修正之后的面平均雨量系列,通过模型重新计算以提高模型对产汇流和产汇沙过程的模拟精度.通过理想案例验证该方法可行性后,选择黄土地区曹坪流域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水流和泥沙过程模拟精度均有显著提高,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7.56%和1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模拟概念模型 降雨误差修正 动态系统响应 曹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鹤海湾的演变特征及水沙模拟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志林 龚玉萌 +3 位作者 许丹 向文罡 罗居元 胡余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为准确把握新鹤海湾的演变特征和水动力条件,采用现场观测和GIS技术对其地形变化、冲淤分布和冲淤量进行探讨,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波浪、潮流和泥沙共同作用对海湾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湾演变对连续台风的响应不同,表现为先冲后淤,其... 为准确把握新鹤海湾的演变特征和水动力条件,采用现场观测和GIS技术对其地形变化、冲淤分布和冲淤量进行探讨,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波浪、潮流和泥沙共同作用对海湾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湾演变对连续台风的响应不同,表现为先冲后淤,其中苏拉作用下的冲刷量为台风过境后全年的2倍左右;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春夏冲淤幅度较大,海湾冲淤分布为南冲北淤,波高分布不均与涨潮流入湾时的向北偏转是其主要原因;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底床切应力约为潮流单独作用时的10倍,波浪是导致海湾冲刷的主要因素,常浪下底床切应力小于临界冲刷应力,泥沙不易起动,因此海湾冲刷主要是由极端天气时的大浪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特征 水沙模拟 波浪 潮流 底床切应力 新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SM的流域水沙模拟计算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慧明 曹文洪 +1 位作者 张岳峰 王小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采用模块化开发方法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DWSM的流域水沙模拟计算系统,用以研究宁夏和内蒙黄河段(下河沿至头道拐)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及水沙输移规律。该系统主要针对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及其相关流域,借助DWSM模型在流域计算模拟方面的... 采用模块化开发方法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DWSM的流域水沙模拟计算系统,用以研究宁夏和内蒙黄河段(下河沿至头道拐)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及水沙输移规律。该系统主要针对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及其相关流域,借助DWSM模型在流域计算模拟方面的优点,系统集成数据库模块、河网提取模块、DWSM伺服模块、DWSM模型模块以及水文成果对比与显示模块等主要功能模块并调节计算参数。在介绍系统框架结构、模型原理和计算流程的基础上,采用宁蒙河段的实测资料对其进行应用验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宁蒙黄河流域水沙模拟计算系统在该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模拟计算系统 DWSM 宁蒙黄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和土地利用分辨率对SWAT水沙模拟效果的影响——以泾河流域为例
8
作者 李睿智 吴磊 +3 位作者 杜佰林 郭宗俊 王妍 许鎏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9,共10页
DEM和土地利用的数据精度影响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以泾河流域为对象,选取毛家河、杨家坪和张家山3个水文站作为控制站,分别利用9组不同分辨率的DEM和土地利用数据(分辨率范围均为30~3000 m)构建了100个SWAT模型,探究输入数据精度对水... DEM和土地利用的数据精度影响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以泾河流域为对象,选取毛家河、杨家坪和张家山3个水文站作为控制站,分别利用9组不同分辨率的DEM和土地利用数据(分辨率范围均为30~3000 m)构建了100个SWAT模型,探究输入数据精度对水沙模拟效果的影响,并采用TOPSIS理论方法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DEM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的边界和河网提取,且流域特征信息会随分辨率的降低而发生丢失;当DEM分辨率低于1000 m时,需使用SWAT中的Burn in工具,才能完成流域边界与河网的准确提取;HRU的数量随DEM分辨率的下降而减少,而土地利用分辨率对HRU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当分辨率变化较大时,DEM对参数敏感性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土地利用;在构建的毛家河、杨家坪和张家山3个站点的模型中,DEM和土地利用分辨率的最优组合分别为750和300 m、30和90 m以及150和3000 m。该研究可为流域水沙模型构建与模拟精度提升提供方法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土地利用分辨率 SWAT模型 水沙模拟效果 TOPSIS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乌斯满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园园 牧振伟 +1 位作者 徐乐 贾亚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5,96,共5页
由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乌斯满河段每年汛期泥沙含量及洪水流量均不相同,因此原型观测既耗时又耗力,针对该河段的泥沙特点,基于CCHE2D河流泥沙模型,对乌斯满河段汛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问题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首先在为期92d的汛期下对乌斯... 由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乌斯满河段每年汛期泥沙含量及洪水流量均不相同,因此原型观测既耗时又耗力,针对该河段的泥沙特点,基于CCHE2D河流泥沙模型,对乌斯满河段汛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问题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首先在为期92d的汛期下对乌斯满河段泥沙形态进行数值模拟,提取W2断面泥沙形态计算结果与原型观测结果做比较从而率定泥沙参数;然后在后续28d的汛期,采用该模型对同河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W2和W5典型断面的水流水位、纵向水面线水位、河床泥沙淤积形态结果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水流水位和河床冲淤形态与原型观测资料吻合较好,由此提取河床形变结果,通过模拟计算汛期河床冲淤深度及位置,可为该河段日后建立拦河枢纽工程及河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E2D 乌斯满河段 水沙模拟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重庆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建 张为 张先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0期6086-6091,共6页
针对长江重庆河段复杂的水沙运动特点和地形条件,考虑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建立了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对重庆河段的水流运动和泥沙冲淤进行了模拟。模型中针对长江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李义天提出的分组挟沙力级... 针对长江重庆河段复杂的水沙运动特点和地形条件,考虑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建立了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对重庆河段的水流运动和泥沙冲淤进行了模拟。模型中针对长江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李义天提出的分组挟沙力级配计算方法以及床沙质范围界定方法,对现有三峡库区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重庆河段原型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沿程水位、断面流速分布和河床冲淤变化与资料符合较好,此模型可以用于重庆河道的水沙变化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河段 平面二维 有限体积法 水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长系列水沙运动模拟
11
作者 刘卓颖 倪广恒 +1 位作者 雷志栋 王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2,共2页
应用改进后的小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TH IHM s-SW),对相对天然状态下的岔巴沟流域进行了连续8年的水沙运动模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模型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同时,模型... 应用改进后的小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TH IHM s-SW),对相对天然状态下的岔巴沟流域进行了连续8年的水沙运动模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模型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同时,模型中预留了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下的水沙调蓄计算模块,以便在今后进一步研究工作中分析人类活动(尤其是淤地坝建设)对水沙运动规律及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HMs-SW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沙模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沙数值模拟的某水库典型洪水过程冲淤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富强 张晓雷 +2 位作者 毛羽 陈浩 韩力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6-50,共5页
汛期洪水过程中的水沙运动规律及河床变形调整特点,对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库区防淤及电站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利用一维水沙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典型洪水过程的河床变形研究。介绍了MIKE11水动力模块的计算原理与泥沙输移... 汛期洪水过程中的水沙运动规律及河床变形调整特点,对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库区防淤及电站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利用一维水沙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典型洪水过程的河床变形研究。介绍了MIKE11水动力模块的计算原理与泥沙输移模块的处理方法,构建了库区模型。根据电站对库水位周期性调节的要求,进行了模型参数调试与验证。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20年一遇洪水过程的水沙数值模拟,给出了洪水中水力要素的变化、河床的冲淤发展及淤积的沿程分布。结果表明:库区上游有冲有淤,泥沙淤积重心在拦河坝上游600-1 500 m的范围内;库区泥沙淤积总量约为18.6万t,排沙比约为11%。同时,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优化电站运行方式提高水库的排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水库 水沙模拟 淤积分布 洪水过程 排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岸变形的三维水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假冬冬 邵学军 +1 位作者 王虹 周刚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将粘性河岸崩塌模拟力学方法与水沙模型相结合,构建了考虑河岸变形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非正交网格,采用局部网格可动技术处理由河岸崩塌引起的河道摆动过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采用与动量插值技术相结合的SIMPLEC算法... 将粘性河岸崩塌模拟力学方法与水沙模型相结合,构建了考虑河岸变形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非正交网格,采用局部网格可动技术处理由河岸崩塌引起的河道摆动过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采用与动量插值技术相结合的SIMPLEC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通过弯道发展过程的计算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出河道的复杂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崩塌 三维模型 水沙数值模拟 河床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平面二维水沙运动模拟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东风 张红武 +1 位作者 许雨新 张俊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63,共5页
本文以水流和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导出了本模型的离散方程式,用质量集中和预估校正法处理、迭代求解方程组。以黄河济南河段1976年汛期的洪水演进和河床演变为例从水位过程、流量... 本文以水流和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导出了本模型的离散方程式,用质量集中和预估校正法处理、迭代求解方程组。以黄河济南河段1976年汛期的洪水演进和河床演变为例从水位过程、流量过程、断面平均流速和最大流速、全域流速场和河床断面冲淤形态等方面,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或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从而证明了本模型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有限元 验证 水沙运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沙床耦合的滩槽冲淤模拟与疏浚量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鹏 邓芍怡 +3 位作者 赵自雄 曹志先 刘怀汉 贺治国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3-741,共9页
为了提高疏浚量的预报准确度,将平面二维水沙床耦合数值模型应用于长江下游东流水道的滩槽演变和疏浚量计算,成功复演了2010年大水作用下主要的滩槽冲淤特征,西港航槽内计算疏浚量与实测疏浚施工方量的误差较小.分析影响疏浚量计算不确... 为了提高疏浚量的预报准确度,将平面二维水沙床耦合数值模型应用于长江下游东流水道的滩槽演变和疏浚量计算,成功复演了2010年大水作用下主要的滩槽冲淤特征,西港航槽内计算疏浚量与实测疏浚施工方量的误差较小.分析影响疏浚量计算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计算网格尺寸对计算疏浚量有较大的影响,当网格尺度约等于或小于实测地形数据间隔时,计算疏浚量较一致,否则网格给疏浚量计算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进口泥沙体积分数对计算疏浚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床耦合模拟 疏浚量 长江航道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什米里克弯道式引水枢纽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乐 牧振伟 +1 位作者 李园园 贾亚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针对新疆盖孜河塔什米里克弯道式引水枢纽工程上下游泥沙淤积及冲沙过程中大量推移质泥沙磨蚀建筑物的问题,运用CCHE2D软件构建了塔什米里克引水枢纽工程平面二维水沙运动模型,据此研究了泥沙输移情况及其颗粒分布规律,并对模型进行了... 针对新疆盖孜河塔什米里克弯道式引水枢纽工程上下游泥沙淤积及冲沙过程中大量推移质泥沙磨蚀建筑物的问题,运用CCHE2D软件构建了塔什米里克引水枢纽工程平面二维水沙运动模型,据此研究了泥沙输移情况及其颗粒分布规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河床推移质自上而下输移过程粒径分布呈上粗下细的分布规律、推移质单宽输沙率与上游来流量呈正相关性;同时针对引水口的泥沙淤积问题,计算并提出"间歇冲沙"的闸门优化运行方式,有效降低了河床泥沙淤积量,为解决类似引水枢纽工程泥沙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E2D 弯道式引水枢纽工程 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泥沙冲淤变化 闸门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IC模型的岔巴沟流域水沙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昭敏 吴志勇 +3 位作者 何海 徐征光 张宇亮 倪用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97,共5页
针对流域水沙模拟问题,在可变下渗能力(VIC)模型的产流单元和河道汇流中分别耦合物理概念的产沙和汇沙结构,构建了能够模拟水沙时空变化的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并应用于黄土高原岔巴沟流域1987~2006年10场洪水的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水... 针对流域水沙模拟问题,在可变下渗能力(VIC)模型的产流单元和河道汇流中分别耦合物理概念的产沙和汇沙结构,构建了能够模拟水沙时空变化的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并应用于黄土高原岔巴沟流域1987~2006年10场洪水的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水沙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对流域输沙量模拟的平均绝对值误差为22.2%,对输沙率过程模拟的确定性系数达到0.61,同时耦合模型能够模拟流域产沙汇沙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模型 水沙耦合模拟 岔巴沟流域 水沙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性聚类分析的半干旱流域水文模拟与预报研究
18
作者 蒋春源 张汉辰 +1 位作者 徐小涵 孙袁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小流域降雨特征复杂、下垫面特征多变,水文模拟精度较低。为提高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在旱区模拟预报精度,基于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黄家河流域1981~2017年水沙数据,考虑前期雨量和最大雨量对超渗地面径流量的影响,以多...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小流域降雨特征复杂、下垫面特征多变,水文模拟精度较低。为提高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在旱区模拟预报精度,基于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黄家河流域1981~2017年水沙数据,考虑前期雨量和最大雨量对超渗地面径流量的影响,以多个时段前期累积雨量特征值、最大雨量特征值和不同洪水重现期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对洪水进行分类,利用CASC2D-SED模型进行水沙模拟,预报场次通过直接移植各类别模型敏感参数进行模拟预报。结果表明,基于CASC2D-SED模型的黄家河流域水沙模拟精度较好,平均纳什效率系数洪量值为0.74,平均纳什效率系数沙量值为0.67,模型产流模拟精度要高于产沙模拟精度。基于聚类分析后,预报场次直接移植各类别模型参数预报结果较好,平均纳什效率系数洪量值、沙量值精度分别提高了0.07、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家河流域 CASC2D-SED模型 K-均值聚类 水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石首河弯河势演变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假冬冬 邵学军 +2 位作者 王虹 肖毅 周刚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9,共7页
采用考虑河岸坍塌的三维水沙数值模型,对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石首河弯的河势演变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模型中采用基于非正交网格的局部网格可动技术,将传统水沙模型与二元结构河岸坍塌力学模型相结合。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2002~2004年... 采用考虑河岸坍塌的三维水沙数值模型,对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石首河弯的河势演变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模型中采用基于非正交网格的局部网格可动技术,将传统水沙模型与二元结构河岸坍塌力学模型相结合。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2002~2004年石首河段冲淤演变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模型不仅能模拟出河道的垂向冲淤过程,而且还可模拟出由河岸坍塌所引起的河道横向摆动过程。计算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至2016年末河段的河势演变情况,结果可为河段的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石首河弯 河势演变 河岸坍塌 三维 水沙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分汊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余新明 谈广鸣 +1 位作者 赵连军 王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基于无结构化网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分汊河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质量集中的简化处理和预估校正的时间推进算法,较好地解决有限元计算存储量和计算速度。并以武汉天兴洲汊道段为例,进行水沙验证计算,验证结... 基于无结构化网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分汊河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质量集中的简化处理和预估校正的时间推进算法,较好地解决有限元计算存储量和计算速度。并以武汉天兴洲汊道段为例,进行水沙验证计算,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证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因此可为分汊型河道的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有限元 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