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地区秋季水汽输送特征及水汽源地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周长艳 李跃清 +1 位作者 李薇 陈隆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用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秋季东亚地区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的气候特征以及主要水汽源地,结果表明:秋季各个月东亚大陆的主要水汽来源地并不相同,9月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10~11月主要来源于... 用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秋季东亚地区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的气候特征以及主要水汽源地,结果表明:秋季各个月东亚大陆的主要水汽来源地并不相同,9月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10~11月主要来源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从夏季型到冬季型水汽输送的转换特征表现为: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输送的显著减弱、消失直至转向,东亚南支偏西风水汽输送的逐渐建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偏东风水汽输送的加强西进。秋季亚洲季风区范围最大的强水汽源地位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115~120°E,15~2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垂直积分水汽输送 季节转换 水汽输送通量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长艳 何金海 +1 位作者 李薇 陈隆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7,共10页
使用 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夏季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的气候特征及偏南风水汽输送在中国区域内的推进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各支大尺度水汽输送汇合成一条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大值带,它从南半球出发,经过亚洲季风区,... 使用 1980—1997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分析了夏季大尺度水汽输送演变的气候特征及偏南风水汽输送在中国区域内的推进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各支大尺度水汽输送汇合成一条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大值带,它从南半球出发,经过亚洲季风区,进入北太平洋;东亚夏季偏南风水汽输送所能到达的北界为东北北部50°N附近;西太平洋副高南侧的东南风水汽输送所能到达的西界为甘肃东南部100°E附近。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强辐合区大多位于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大值带中,与降水大值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垂直积分水汽输送 推进 水汽输送通量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旱涝年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霍贝 陆桂华 何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16,共4页
基于1951~2007年6~8月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淮河流域夏季旱涝年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散度,以揭示旱涝年相对于正常年的异常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洪涝年与干旱年的异常水汽输送通量及散度场均呈反相位变化,洪涝... 基于1951~2007年6~8月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淮河流域夏季旱涝年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散度,以揭示旱涝年相对于正常年的异常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洪涝年与干旱年的异常水汽输送通量及散度场均呈反相位变化,洪涝年降水的偏多得益于西南水汽输送的增强和向北输出水汽的减弱及整层水汽输送通量散度辐合,而干旱年降水的偏少是西南水汽输送减弱、大量异常水汽向北输出及整层水汽输送通量辐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洪涝年 干旱年 水汽输送通量 水汽输送通量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区域西风指数对中国西北地区水汽场特征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冯文 王可丽 江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1-275,共5页
利用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设计了区域西风指数。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夏季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发现该地区水汽平流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极小,而风场辐合(辐散)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却很大,在西... 利用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设计了区域西风指数。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夏季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发现该地区水汽平流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极小,而风场辐合(辐散)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却很大,在西北地区区域西风指数较强年份风场辐合比区域西风指数较弱年份强。由此可知,西风年际变化对西北地区的风场辐合(辐散)的影响是我国西北地区水汽场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区域西风指数 水汽输送通量散度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的大气水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小锋 陆桂华 何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6,共4页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天山南北的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影响,天山南北各有一个水汽含量的高值中心,其分布与环状地形的分布一致;新疆北部、内蒙古和蒙古国地区形成了相对的水汽输送高值中心,而...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天山南北的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影响,天山南北各有一个水汽含量的高值中心,其分布与环状地形的分布一致;新疆北部、内蒙古和蒙古国地区形成了相对的水汽输送高值中心,而新疆南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形成相对的水汽输送低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含量 水汽输送通量 水汽输送通量散度 NCEP/NCAR 天山南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