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高压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上层水汽异常分布的动力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斌 徐祥德 施晓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471,共8页
正确认识对流层上层水汽以及其他大气痕量成分的分布和形成机理对于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说明亚洲季风区为全球的一个特殊的区域。基于最新的卫星微波临边探测仪(EOS-MLS)资料,首先定性地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对... 正确认识对流层上层水汽以及其他大气痕量成分的分布和形成机理对于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说明亚洲季风区为全球的一个特殊的区域。基于最新的卫星微波临边探测仪(EOS-MLS)资料,首先定性地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上层水汽分布异常特征,然后,利用2005年夏季NCEP/NCAR的GFS资料和大气拉格朗日输送-扩散模式(FLEXPART),采用空气粒子群前向轨迹模拟方法,对夏季南亚高压在夏季对流层上层物质输送和大气成分水平异常分布中的动力作用和影响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对卫星反演数据资料分析显示,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上层存在水汽分布的大值异常区,在215 hPa高度,水汽分布异常中心和深对流位置相吻合,在147 hPa高度,水汽异常大值位置不再和深对流中心相吻合,而是位于南亚高压反气旋内部。一氧化碳等其他大气痕量成分亦有类似分布特征,这说明南亚高压闭合反气旋可能对水汽等其他大气痕量成分产生影响。集合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南亚反气旋闭合环流对大气痕量成分异常分布的动力效应主要表现在12—15 km高度,而水平方向上,反气旋闭合环流可以使得内部空气粒子滞留时间超过一个月,因此,南亚高压的输送屏障作用所产生的动力效应是亚洲季风区对流层上层的水汽大值中心存在并得以维持异常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高压 对流层上层 水汽异常分布 动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