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补偿政策的流域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决策优化
1
作者 姚黎明 贺林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8,共15页
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助于新形势下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推进。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单主体单层级的水污染负... 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助于新形势下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推进。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单主体单层级的水污染负荷分配,而如何在环境政策下优化流域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决策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该研究构建了多主体-多层级-多周期的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理论框架,结合水环境容量不确定性,提出了一个考虑生态补偿政策的流域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双层决策模型,运用可调整鲁棒优化和基于满意度的双层交互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优化流域水污染负荷在区域之间的总量配置,并通过对长江一级支流沱江流域的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发现:(1)双层优化模型相较于传统的单层优化模型,强调流域多主体多层级间的协同决策,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流域水污染负荷总量,实现更加合理的水污染负荷配置方案,为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2)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框架下,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优化配置不仅有助于缓解区域间环境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引入经济政策激励机制,促使区域减少水污染负荷排放,实现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3)可调整鲁棒优化方法能有效应对流域水环境容量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提升决策方案的稳健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增强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的适应性和长期稳定性,为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负荷 生态补偿 双层优化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污染负荷输入量的中国工业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燕贞 雷玉桃 《水利经济》 2011年第3期10-14,75,共5页
在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水污染负荷和虚拟水污染负荷输入量概念,通过对我国工业产品出口虚拟水污染负荷输入量的计算和分析,得出我国应该鼓励产品出口的8个工业行业和应该限制产品出口的8个工业行业;提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出口... 在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水污染负荷和虚拟水污染负荷输入量概念,通过对我国工业产品出口虚拟水污染负荷输入量的计算和分析,得出我国应该鼓励产品出口的8个工业行业和应该限制产品出口的8个工业行业;提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结构不太合理,存在工业产品出口贡献率大小与应限制或鼓励出口产品不相匹配等问题,并提出优化调整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结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污染负荷 工业产品 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负荷分配双层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璇 王盼 +3 位作者 何洋 杜志水 罗军刚 解建仓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485,共11页
由于现有的水污染负荷分配模型难以在每一级都兼顾公平与效益原则,并且很少考虑环境保护税法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考核的实施对水污染负荷分配产生的影响,使得现有负荷分配模型难以应用于流域各级管理机构。本文提出一种双层多目标优化... 由于现有的水污染负荷分配模型难以在每一级都兼顾公平与效益原则,并且很少考虑环境保护税法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考核的实施对水污染负荷分配产生的影响,使得现有负荷分配模型难以应用于流域各级管理机构。本文提出一种双层多目标优化模型,以解决不同管理层级的负荷分配问题。上层分配以最小环境基尼系数和最小单位污染物排放成本为目标,同时考虑环境保护税的影响;下层分配以工业产值最大化和削减率不均匀性最小为目标,同时满足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将该模型应用于渭河干流陕西段,结果表明,双层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在环境保护税法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考核实施背景下的水污染负荷分配问题,从而可以为各级决策者提供更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负荷分配 双层模型 多目标优化 水功能区 环境保护税 渭河干流陕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与效益原则的流域水污染负荷分配研究
4
作者 周天宇 俞阳 +2 位作者 赵锐 闵雪峰 冯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26,共8页
为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以乡镇单元为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单元,基于公平与效益原则构建了多目标水污染负荷分配模型,分别采用理想点法与基于淘汰算子的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Ⅲ(NSGA-Ⅲ-EO)求解分配模型。以眉山市东坡区江东片区为研究区... 为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以乡镇单元为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单元,基于公平与效益原则构建了多目标水污染负荷分配模型,分别采用理想点法与基于淘汰算子的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Ⅲ(NSGA-Ⅲ-EO)求解分配模型。以眉山市东坡区江东片区为研究区,对研究区COD入河总量进行分配,分析了两种求解算法的优化性能,并制定了兼顾公平与效益的污染物排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理想点法获得的优化分配方案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削减率(16.65%);NSGA-Ⅲ-EO得到的综合最优分配方案的效益与公平性更佳,其中污染物削减率为12.70%,综合环境基尼系数为2.4898,环境效益为37.84亿元,污染排放成本为89.89亿元。证实了流域污染总量控制中存在兼顾社会公平和效益的均衡策略,构建的优化模型可为流域污染防治提供多种可选的污染防控方案,为各利益主体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负荷分配 多目标优化 公平 效益 污染排放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水污染物排放负荷与贡献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斌 张剑 +1 位作者 邵志江 汪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4-607,613,共5页
运用源强系数法,估算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不同来源水污染物的排放负荷,并评估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结果表明:(1)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COD排放负荷为97533.43 t/a;氨氮排放负荷为10596.73 t/a;总磷排放负荷为1389.11 t/a。(2)COD主要来自... 运用源强系数法,估算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不同来源水污染物的排放负荷,并评估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结果表明:(1)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COD排放负荷为97533.43 t/a;氨氮排放负荷为10596.73 t/a;总磷排放负荷为1389.11 t/a。(2)COD主要来自畜禽养殖业和城镇生活污水,分别占总排放负荷的53.66%和31.41%;氨氮主要来自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分别占总排放负荷的40.15%和27.04%;总磷主要来自畜禽养殖业和城镇生活污水,分别占总排放负荷的28.99%和26.54%。(3)从空间上看,宣化区COD、氨氮、总磷排放负荷均为最大,宣化区是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地区水污染的主要贡献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上游 源强系数法 水污染负荷 贡献 污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源地表水污染优先控制治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墩福 张孝金 +1 位作者 彭欣 黄红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7,68,共8页
将东江源沿线18个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成寻乌控制单元、安远控制单元和定南控制单元,2011~2012年间进行东江源地表水水质监测和污染负荷核算,结果表明,影响最广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化加剧的区域生活污染和矿产企业工业点源... 将东江源沿线18个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成寻乌控制单元、安远控制单元和定南控制单元,2011~2012年间进行东江源地表水水质监测和污染负荷核算,结果表明,影响最广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化加剧的区域生活污染和矿产企业工业点源污染,东江源地表水水质污染趋重,污染物以COD、氨氮和总氮为主,这些污染物指标均值分别为21.86mg·L^-1、0.90mg·L^-1、0.96mg·L^-1,污染负荷分别达1 235.9t·a^-1、622.8t·a^-1和3 361.8t·a^-1;筛选确定了寻乌、定南控制单元2个优先治理单元,以及寻乌县石排下游、定南下历河砂头下游2个重点监控点。其中寻乌控制单元主要污染物的年污染输出最大,分别占东江源流域的56.5%、51.5%、44.9%;安远控制单元的水质监测和年污染负荷量相对较低;定南控制单元主要污染物指标分别为26.4mg·L^-1、1.41mg·L^-1和1.13mg·L^-1,劣Ⅴ类水质的功能区2个,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单元 水质监测 水污染负荷 东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的灰色有效性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晗 张峰 薛惠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6,共5页
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预测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的GM(1,1)模型、Verhulst模型和SCGM(1,1)c模型,并利用预测有效度计算各单预测模型的权重,进而建立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的灰色GM-Verhulst-SCG... 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预测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的GM(1,1)模型、Verhulst模型和SCGM(1,1)c模型,并利用预测有效度计算各单预测模型的权重,进而建立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的灰色GM-Verhulst-SCGM组合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3年期间工业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历史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利用其2014-2016年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研究发现,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呈现出更低的预测误差,符合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高精度预测需求;而通过对水资源污染负荷强度实证预测发现,其负荷强度整体上呈逐步削弱的态势,但可能会出现其高速下降向稳步趋缓转变的速率"拐点",预示着水污染防治将由"浅水区"向"深水区"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负荷 强度预测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曼 王彤 +1 位作者 夏广锋 王东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78-7380,7449,共4页
对辽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分布特征及短缺程度\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程度高;辽河流域水质污染总体情况虽有所减轻,但氨氮污染仍较严... 对辽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分布特征及短缺程度\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程度高;辽河流域水质污染总体情况虽有所减轻,但氨氮污染仍较严重;辽河流域属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COD,浑太流域污染情况较重。辽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质 水污染负荷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