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学文思湖水污染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玉红 潘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45-47,51,共4页
根据三峡大学文思湖近几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对其水质状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W值水质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有机污染评价4种方法对文思湖进行了水体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文思湖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 根据三峡大学文思湖近几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对其水质状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W值水质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有机污染评价4种方法对文思湖进行了水体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文思湖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污染评价 单因子指数评价 W值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有机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征 刘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37,共3页
在总结分析现有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污染指数评价法,并对其定义、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唐海县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例,运用水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唐海县水质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价,进而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水污染指数 水污染指数评价 水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区域水污染度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南祥 王恩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
传统的评价法数据量大且操作复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北省建安市3个区的水污染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好,并能较好地对区域水污染度进行评价,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灰色理论 关联分析 水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尚 刘国东 +2 位作者 王亮 邱云翔 胡立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85,共4页
评价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以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河流为风险源、傍河区水源地地下水为风险受体,构建以河流风险性H、地下水脆弱性V、地下水水质容量指数C、水源地价值W为评价指标的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 评价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以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河流为风险源、傍河区水源地地下水为风险受体,构建以河流风险性H、地下水脆弱性V、地下水水质容量指数C、水源地价值W为评价指标的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榆次区西窑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西窑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为"中",西窑水源地地下水越流补给和侧向补给强烈,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可为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风险评价 傍河水源地 地下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崔文祥 靳春玲 +2 位作者 贡力 刘晶晶 苏旸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72,共7页
[目的]科学评价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为提高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科学性、整体性、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通过PSR模型遴选16个与黄河兰州段相关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兰州段2014—2019... [目的]科学评价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为提高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科学性、整体性、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通过PSR模型遴选16个与黄河兰州段相关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兰州段2014—2019年数据为基础,采用GRA-PCA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得到其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等级。[结果]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2014年为Ⅱ级(重大危险);2016年为Ⅰ级(特别重大危险);2015,2017—2019年为Ⅲ级(较大危险)。整体有从Ⅱ级(重大危险)向Ⅲ级(较大危险)降低的趋势。这与近年来甘肃省对黄河治理取得的效果基本一致。[结论]GRA-PCA物元可拓评价模型方法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对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进行准确评价,同时也为其他流域的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安全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物元可拓模型 黄河兰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W-正态云模型的黑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梦含 靳春玲 +2 位作者 贡力 逯晔坤 王婧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突发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水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体系中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正态云模型运用于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中,建立MCW-正态云评价模型对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2012-2017年突发水污染安全情况进行评价... 突发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水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体系中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将正态云模型运用于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中,建立MCW-正态云评价模型对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2012-2017年突发水污染安全情况进行评价。遴选15个指标利用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利用混合交叉赋权法(MCW)和正向云发生器分别求出权重和隶属度,将两者结合对突发水污染安全程度进行评价,最终与改进密切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张掖祁连山黑河流域突发水污染安全处于Ⅱ级重大危险,2013-2017年处于Ⅲ级较大危险,结果与改进密切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一致。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定性定量的转化,对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 水污染安全评价 混合交叉赋权 正态云模型 祁连山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南充段水污染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7
作者 徐丹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为了解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现状,选取研究区域内4个省级监测点进行水体质量评价。从四川省南充市水文监测站网站获取监测站的实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分担率计算法对研究区域的水体质量进行污染等级分析... 为了解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现状,选取研究区域内4个省级监测点进行水体质量评价。从四川省南充市水文监测站网站获取监测站的实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分担率计算法对研究区域的水体质量进行污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4个监测点的水体质量污染程度大致相同,小渡口监测点是4个监测点中污染程度最严重的监测点;②以Ⅲ级水质环境标准为评价标准,单因子评价法表明溶解氧污染程度严重;综合污染指数法的结果显示4个监测点的氨氮、总磷和挥发酚指标都没有超标,只有小渡口监测点的pH值属于重度污染。为此,提出了如下建议:根据水体的污染程度、不同污染物防治标准来科学合理划分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优先等级,制定一套完善的流域环境污染治理监督机制,建设社会共治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以期为嘉陵江南充段水污染治理以及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南充段 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评价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模型的水污染风险评价——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匡佳丽 唐德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37,45,共7页
为科学评价流域水污染风险,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从社会经济、污染源危险性、水资源质量、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污染防控5个角度建立了包含21个指标的流域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 为科学评价流域水污染风险,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从社会经济、污染源危险性、水资源质量、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污染防控5个角度建立了包含21个指标的流域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2~2018年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风险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6年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风险表现为中度风险,2017~2018年转为轻度风险,风险等级整体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氨氮排放总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湖泊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这几个指标对鄱阳湖流域水污染风险的影响较大,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在这些方面做出积极响应。研究成果对于鄱阳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PSR模型 熵权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陕西段河流水质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引鸽 史鹏英 张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51-54,共4页
依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河流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加权评价和熵值法确定了多个监测序列指标权重,给出了5级水质污染风险等级,评价了渭河干流陕西段污染物序列风险以及区间水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渭河主干河流中下游水质污染风险较大,上游... 依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河流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加权评价和熵值法确定了多个监测序列指标权重,给出了5级水质污染风险等级,评价了渭河干流陕西段污染物序列风险以及区间水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渭河主干河流中下游水质污染风险较大,上游风险相对较轻。这些研究为河流水质控制与恢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评价模型 水污染风险评价 渭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东河流域水功能区环境容量分析及污染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宁 冯春红 段尚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16,20,共5页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为保护保山市东河水环境打下基础,采用流域内北庙和柯街水文站的水文水质监测资料,运用水质分析模型分析了东河目前的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现状,并与区内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河...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为保护保山市东河水环境打下基础,采用流域内北庙和柯街水文站的水文水质监测资料,运用水质分析模型分析了东河目前的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现状,并与区内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河目前水质未达到水功能区的水质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保山市东河的水污染控制措施,以期对保山市水污染控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环境容量 水质分析模型 水污染评价 水污染控制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for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risk assessment in a little town, Central China 被引量:2
11
作者 祝慧娜 袁兴中 +4 位作者 梁婕 刘永德 尹娟 江洪炜 黄华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44-1050,共7页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risk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a little town, Central China. In this system, randomness of t...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randomness and fuzziness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risk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a little town, Central China. In this system, randomness of the parameters and the fuzziness of the risk wer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exceeding standard probability of contamina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 due to the contamination were integrated. The contamination risk was defined as a combination of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vulnerability",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was simulated by MODFLOW with random input variables and a new modifi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MRA)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level of "hazard". The limit concentra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guideline and health risk due to manganese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o obtain the general risk levels through a fuzzy rule base. The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we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of "high", "medium-high", "medium", "low-medium" and "low", respectively. Then, "vulnerability" and "hazard" were firstly combined by integrated eval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cenarios under deterministic methods, the risk obtained in the proposed system is higher. This research illustrated that ignoring of uncertainties in evaluation process might underestimate the risk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evaluation RANDOMNESS FUZZINESS modifi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uncertainty MANGANE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