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的环境水污染化学
1
作者 汤鴻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79年第Z1期212-222,共11页
一、重金属的环境污染特色1.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基础性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它着重从分子、原子水平来研究环境污染现象的微观本质规律,以及其监测和控制技术的化学原理。在组成环境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中,... 一、重金属的环境污染特色1.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基础性学科,是环境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它着重从分子、原子水平来研究环境污染现象的微观本质规律,以及其监测和控制技术的化学原理。在组成环境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中,如果比喻说环境地学是骨骼,环境生物学和医学是肉体,环境工程学是四肢,则环境化学可以算是血液,它普遍渗透于整个环境科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水污染化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地学 环境污染化学 环境化学 单核络合物 金属离子 天然水体 胶体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DS的流域突发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动态优选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玉兰 刘颖 +2 位作者 陈青松 杜倩颖 程之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3,共7页
因化学品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如何结合事故现场情况科学高效地选择最适宜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是当前应急响应的关键问题。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 因化学品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如何结合事故现场情况科学高效地选择最适宜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是当前应急响应的关键问题。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构建了流域突发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动态优选体系。首先在利用IAHP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中,结合D-S证据理论引入专家权重,可客观地综合不同专家的意见,解决专家意见间的冲突性;然后采用加权秩和比(WRSR)法对应急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最后以浙江建德苯酚水污染事故为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成功筛选出活性炭筑坝拦截技术,与本案例实际采用的应急处理技术方案一致,表明该优选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能够快速实现应急处理技术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化学水污染事故 应急处理技术评估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BS及腐殖酸对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水解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戴树桂 承雪琨 +1 位作者 刘广良 张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研究了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可以促进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随着SDBS的浓度由0增加为1200mg/L... 研究了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可以促进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随着SDBS的浓度由0增加为1200mg/L,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增加了约8倍,7倍和6倍.腐殖酸可抑制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在pH值为12的水溶液中,当F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83%,50%,68%;随着H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45%,56%,22%.研究结果对受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BS 腐殖酸 氧化产物 涕灭威 涕灭威亚砜 涕灭威砜 水解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农药 土壤 水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度对林丹水解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相梅 彭平安 +2 位作者 黄伟林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林丹的环境行为,采用安瓿瓶-震荡器研究水体系,对不同酸度条件下林丹水解反应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酸度是影响林丹转化速率的重要因素.以pH值~7.4为界分为两部分,pH值<~7.4为酸性和中性催化,反应周期长(半衰期>1000d),... 为了更好地理解林丹的环境行为,采用安瓿瓶-震荡器研究水体系,对不同酸度条件下林丹水解反应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酸度是影响林丹转化速率的重要因素.以pH值~7.4为界分为两部分,pH值<~7.4为酸性和中性催化,反应周期长(半衰期>1000d),检测到的产物少(只有五氯环己烯),是与酸度无关的零级反应;pH值>~7.4为碱性催化,随着pH值的升高,水解速率从pH8.30的0.0057d-1增加到pH12.02的46.58d-1, 是OH-的一级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产物的分布也与酸度相关,1,2,4-三氯苯和1,2,3-三氯苯是中间产物五氯环己烯和OH-的二级反应产物, 1,3,5-三氯苯的形成受pH值影响最大,从pH8.30的次要产物(1%)成为pH12.02的主要水解产物之一(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度 林丹 水解 环境行为 非生物转化 水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景婵 郭治安 袁红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 ( HDTMA)和四甲基铵离子 ( TMA)对土壤进行修饰 ,制得改性土壤。探讨了改性土壤对苯系物的适宜吸附条件 ,研究了它们对水中苯系物的吸附作用及相互影响行为及对苯系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 ( HDTMA)和四甲基铵离子 ( TMA)对土壤进行修饰 ,制得改性土壤。探讨了改性土壤对苯系物的适宜吸附条件 ,研究了它们对水中苯系物的吸附作用及相互影响行为及对苯系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 :HDTMA改性土壤可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吸附系数是原土的几十倍 ,对苯系物的吸附等温线呈近似线性 ,其机理为分配作用 ,被吸附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吸附愈大 ;TMA改性土壤对水中苯系物的吸附效果较前者差 ,但仍比原土壤好 ,对苯系物的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 ,主要以表面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土壤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吸附 苯系物 水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活化过硫酸盐-亚硫酸盐降解三溴苯酚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波 许妙玲 +1 位作者 陈辉煌 杨梦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6-392,共7页
较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构建化学氧化-还原同步协同反应体系,可能具有更高的有机物降解效率.通过紫外光辐照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构建氧化还原同步作用的反应体系,深度降解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三溴苯酚(tribromophenol,TBP),并对... 较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构建化学氧化-还原同步协同反应体系,可能具有更高的有机物降解效率.通过紫外光辐照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构建氧化还原同步作用的反应体系,深度降解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三溴苯酚(tribromophenol,TBP),并对该协同反应体系进行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和机理解析.结果发现,相比单独紫外辐照、紫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以及紫外-亚硫酸钠还原体系,紫外-过硫酸钠-亚硫酸钠氧化还原体系具备更强的降解和脱溴效能,在过硫酸钠和亚硫酸钠用量均为1.0 mmol/L、pH=7.0的中性反应体系中,反应1 h后,5.0 mg/L的TBP去除率达99.9%以上,脱溴率为83.9%.自由基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反应体系具有显著的氧化还原作用,为典型卤代新污染物的深度去除提供了新的降解方法和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化学 氧化还原协同作用 卤代有机污染 硫酸根自由基 亚硫酸根自由基 三溴苯酚 污染物深度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