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水模拟试验台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忠兴 金光 +2 位作者 王永臣 王连琪 刘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2-43,45,共3页
研制了一套多功能水模拟试验台 ,适用于重力铸造及低压铸造浇注系统和充型过程的水模拟试验。经各种系统模型的试验分析 ,表明所研制的水模拟试验台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水模拟试验 重力铸造 低压铸造 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变化的土地利用调控规律——贵州普定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辉 曾成 +2 位作者 刘再华 曾庆睿 李玲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5,共6页
针对野外监测面临的岩溶流域边界难以确定以及多种土地利用混杂在一起的问题,在贵州普定建设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监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系数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 针对野外监测面临的岩溶流域边界难以确定以及多种土地利用混杂在一起的问题,在贵州普定建设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岩溶水-碳通量大型模拟试验场,监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系数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系数和岩溶作用碳汇强度差异明显,径流强度强烈影响着岩溶作用碳汇强度,模拟裸岩地、荒地、农耕地、草地、灌木地的碳汇强度分别为14.31、12.27、11.79、9.17和12.24 t/(km2·a)。与传统认识不同的发现是,生物量最大的草地,其岩溶作用碳汇强度最小,而裸岩地的岩溶作用碳汇强度最大。这表明:在试验场尺度下,不同土地利用通过改变径流强度和土壤CO2含量这两个因素,对岩溶作用碳汇强度产生影响,且因水化学的恒定行为,径流强度决定碳汇强度,因此在考虑生态系统修复时,不仅需要考虑生物量增加带来的增汇效应,还要考虑到径流强度降低带来的减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碳汇强度 土地利用调控 普定岩溶-碳通量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定岩溶水-碳循环模拟试验场水体双碳同位素特征(δ^(13)C-Δ^(14)C)与碳足迹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栋 赵敏 +1 位作者 刘再华 陈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河流输送到海洋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有机碳(OC)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了解DIC和OC的年龄、来源和转化,有助于掌握全球碳收支和提高现在以及未来自然和人类对河流碳循环影响的估算精度。本研究以普定岩溶水碳循环试验场泉(地下水)... 河流输送到海洋的溶解无机碳(DIC)和有机碳(OC)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了解DIC和OC的年龄、来源和转化,有助于掌握全球碳收支和提高现在以及未来自然和人类对河流碳循环影响的估算精度。本研究以普定岩溶水碳循环试验场泉(地下水)池(地表水)耦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碳同位素(^(13)C-^(14)C)方法,结合水生植物生长和传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地下水地表水系统中DI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来源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1)泉池系统中DIC和POC的Δ^(14)C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泉水中Δ^(14)C值低于池水中Δ^(14)C值,反映后者可能有“较年轻”的CO_(2)的加入;(2)池水水化学和碳同位素变化由土地利用类型和池中水生植物共同控制;(3)池水中颗粒有机碳(POC)浓度明显高于泉水,且其Δ^(14)C值表现出与沉水植物和DIC的一致性(表观年龄均为3200~900 a),说明池水POC主要源于池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利用了碳酸盐风化产生的老碳(DIC),使新形成的有机质在表观年龄上“偏老”;(4)池水水体内源有机碳对水体POC的贡献在75%以上,内源有机碳通量(以C计)在250 t·km^(-2)·a^(-1)至660 t·km^(-2)·a^(-1)之间,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草地对应的地表水系统具有最大的内源有机碳占比和通量,指示了沉水植物控制型浅水水体初级生产对有机碳循环的重要作用。综上,我们认为在岩溶区通过土地利用调整来调控水生植物群落对于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颗粒有机碳 内源有机碳 双碳同位素 碳足迹 普定岩溶碳循环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缝隙式浇注系统充型过程水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邹鹑鸣 魏尊杰 +1 位作者 王宏伟 曾松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15-617,621,共4页
为研究铝合金低压铸造中使用垂直缝隙式浇注系统的充型过程以及立筒与立缝尺寸变化对液体充型形态的影响,设计了透明有机玻璃模型,采用水模拟试验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充型初期和充型后期,型腔内分别形成旋转方向相反的环流,两种... 为研究铝合金低压铸造中使用垂直缝隙式浇注系统的充型过程以及立筒与立缝尺寸变化对液体充型形态的影响,设计了透明有机玻璃模型,采用水模拟试验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充型初期和充型后期,型腔内分别形成旋转方向相反的环流,两种环流之间的转变是通过流路外移完成的;稳定充填时,液体首先沿立筒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角度和一定宽度充填进型腔;随立筒截面尺寸增大和立缝变宽变薄,液体沿立筒上升的临界高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型过程 浇注系统 低压铸造 铝合金 水模拟试验 型腔 尺寸变化 立筒 液体 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的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天飞 刘国齐 王新福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采用水模拟试验,研究了宽板坯用浸入式水口的出口面积比(分别为1.2、1.5、1.8、2.1)和出口倾角(分别为0°、15°、30°)对结晶器内流场和表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口出口面积比对射流在结晶器窄壁的冲击强弱影响显著... 采用水模拟试验,研究了宽板坯用浸入式水口的出口面积比(分别为1.2、1.5、1.8、2.1)和出口倾角(分别为0°、15°、30°)对结晶器内流场和表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口出口面积比对射流在结晶器窄壁的冲击强弱影响显著,随出口面积比变大,对窄壁的冲击逐渐减弱;液面波动随水口出口面积比变大而减弱。(2)水口出口倾角对上回流强弱影响显著,随水口出口倾角变大,上回流主涡旋强度逐渐减弱,当出口倾角为向下30°时,上回流大涡旋消失;液面波动随水口倾角变大而显著减弱。(3)综合分析后认为,水口出口面积比为1.8,出口倾角为0°时,液面较活跃,且下涡心位置较高,有利于钢液中夹杂物上浮及凝固壳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模拟试验 宽板坯结晶器 浸入式 流场 液面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微机测控实现水稳剂的在线评选
6
作者 史旭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9期75-76,共2页
水稳剂的评价和筛选是工业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装置是专用的水稳剂评选设备,通过在线获取污垢热阻的变化趋势,能够对水质稳定配方效果及操作工艺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在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为该装置... 水稳剂的评价和筛选是工业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装置是专用的水稳剂评选设备,通过在线获取污垢热阻的变化趋势,能够对水质稳定配方效果及操作工艺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在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为该装置开发的微机测控系统,内容包括:微机测控系统的硬件组成框架、软件结构、功能及开发思想。实践证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能满足长周期、高性能的测控要求,用户可直接根据污垢热阻的变化趋势进行水稳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测控 稳剂 在线评选 处理 污垢热阻 循环动态模拟试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苇子水水库大坝渗漏分析与治理建议 被引量:9
7
作者 陈丽 谢定松 +1 位作者 张守臻 李少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4-200,共7页
苇子水水库自第一次蓄水至今,存在较为严重的坝肩渗漏,致使其一直未能正常发挥工程效益。地勘资料显示,大坝坝基渗漏量较大,可能与断层、坝肩部分区域岩石破碎有关。为探明水库主要渗漏部位,指导后续渗漏处理,采用地质勘查与数值模拟相... 苇子水水库自第一次蓄水至今,存在较为严重的坝肩渗漏,致使其一直未能正常发挥工程效益。地勘资料显示,大坝坝基渗漏量较大,可能与断层、坝肩部分区域岩石破碎有关。为探明水库主要渗漏部位,指导后续渗漏处理,采用地质勘查与数值模拟相互结合的方法,借助于钻孔压水试验来分析水库严重渗漏的主要部位及范围,并通过坝址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坝址区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地质勘察结果表明:左坝肩347.954~336.354 m高程存在顺河断层破碎岩,断层岩体渗透系数增大至1×10-3 cm/s和4×10-3 cm/s时,坝基渗流量分别增大为356.60 m 3/d和606.44 m 3/d,且增加部分几乎全来自左岸区域,可见左岸断层岩体是水库主要的渗漏通道,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断层条件变化下水库的渗漏量。研究结果可为大坝渗漏后续处理和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渗漏 数值模拟 试验 苇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钢包吹氩系统的生产实践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江 魏文晖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4-226,233,共4页
围绕提高氩站钢水成分内控命中率通过改进钢包透气砖的布置、改善吹氩操作等措施 ,使氩站钢水成分内控命中率由 84 .2 %提高到了 96 .2 5 %。
关键词 钢包吹氩系统 生产实践 系统优化 内控命中率 成分 透气砖 吹氩处理 水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verification of modified cam-clay model and discussion on its problems 被引量:1
9
作者 戴自航 秦志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305-3313,共9页
Isotropic consolidation test and consolidated-undrained triaxial test were first undertaken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ified cam-clay(MCC)model and the behavior of natural clayey soil.Then,for the first time,n... Isotropic consolidation test and consolidated-undrained triaxial test were first undertaken 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ified cam-clay(MCC)model and the behavior of natural clayey soil.Then,for the first time,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wo tests was performed by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using ABAQUS program.The consolidated-drained triaxial test was also simulated by FEM and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results of MCC model.Especially,the behaviors of MCC model during unloading and reloading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by FEM.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ndicate that the MCC model is able to accurately describe many features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oil in isotropic consolidation test and consolidated-drained triaxial test.And the MCC model can well describe the variation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xial strain in consolidated-undrained triaxial test,but its ability to predi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xial strain and shear stress is relatively poor.The comparison also shows that FEM solutions of the MCC model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to the theoretical ones.In addition,Mandel-Cryer effect unable to be discovered by the conventional triaxial test in laboratories was disclosed by FEM.The analysis of unloading-reloading by FEM demonstrates that the MCC model disobeys the law of energy conservation under the cyclic loading condition if the elastic shear modulus is linearly pressure-depen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cam-clay (MCC) model isotropic consolidation test consolidated-undrained triaxial test consolidated-drained triaxial test Mandel-Cryer effect energy conver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