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水栖寡毛类EST、LDH和MDH同工酶电泳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智芳 曹文明 张德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738-746,共9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颤蚓科(Tubificidae)中的三种—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 Beddard)、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garedianus Ratz.)和奥特开水丝蚓(Limnodrilus udekemianus Clap.)的EST...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颤蚓科(Tubificidae)中的三种—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 Beddard)、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garedianus Ratz.)和奥特开水丝蚓(Limnodrilus udekemianus Clap.)的EST、LDH和MDH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具有多态现象,EST同工酶谱复杂,EST和MDH同工酶均准确反映出种属间的差异。因此,EST同工酶和MDH同工酶电泳酶谱可能成为寡毛类分类学上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栖寡毛类 同功酶 电泳 EST L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栖寡毛类的研究 Ⅳ.仙女虫科和颤蚓科的新记录和稀有种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彦龄 王洪铸 谢志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61,共8页
本文共记载仙女虫科和颤蚓科的9个种,其中6个种是国内新记录,即森珀头鳃虫(Branchiodrilussemperi)、三齿尾盘虫(Derotrifida)、平叉吻盲虫(Pristinasynclites)、坦氏泥蚓(Ilyodrilustempletoni)、美洲管水蚓(Aulodrilusamer... 本文共记载仙女虫科和颤蚓科的9个种,其中6个种是国内新记录,即森珀头鳃虫(Branchiodrilussemperi)、三齿尾盘虫(Derotrifida)、平叉吻盲虫(Pristinasynclites)、坦氏泥蚓(Ilyodrilustempletoni)、美洲管水蚓(Aulodrilusamericanus)、维氏沼丝蚓(Telmetodrilusvejdovskyi);同时将一亚种[昌都两栖吻盲虫(Pristinaamphibiorticachangtuensis)]提升为种[昌都小吻盲虫(Pristinellachangtuenssisstat.etcomb.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栖寡毛类 仙女虫科 颤蚓科 新记录 环节动物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水栖寡毛类霍夫水丝蚓的繁殖周期 被引量:2
3
作者 杞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68-71,共4页
对产于亚热带地区广州的霍夫水丝蚓的繁殖周期作了13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其繁殖高峰出现在2至4月份,较产于欧洲者提前2至3个月.根据所得数据,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其繁殖过程作了预测,同时测量了生殖鞘长度,未发现与繁殖周期有直接的... 对产于亚热带地区广州的霍夫水丝蚓的繁殖周期作了13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其繁殖高峰出现在2至4月份,较产于欧洲者提前2至3个月.根据所得数据,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其繁殖过程作了预测,同时测量了生殖鞘长度,未发现与繁殖周期有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水丝蚓 繁殖 周期 水栖寡毛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若干水体寡毛类区系组成及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志才 王骥 梁彦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研究了长江流域十余个水体水栖寡毛类的区系组成及分布。共鉴定水栖寡毛类53种,隶3科27属,其中仙女虫科15属31种(占58.49%);颤蚓科11属20种(占37.74%);线蚓科1属2种(占3.77%)。在河流、草型湖泊和藻型湖泊这三类水体中,以草型湖泊... 研究了长江流域十余个水体水栖寡毛类的区系组成及分布。共鉴定水栖寡毛类53种,隶3科27属,其中仙女虫科15属31种(占58.49%);颤蚓科11属20种(占37.74%);线蚓科1属2种(占3.77%)。在河流、草型湖泊和藻型湖泊这三类水体中,以草型湖泊的物种数最多,达36种;其次为长江干流,34种;藻型湖泊仅24种。对寡毛类的种间关系及不同生境寡毛类种类组成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寡毛类的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据此可将其划分为6类(A—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栖寡毛类 物种组成 区系相似性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颤蚓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仁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20,共7页
在实验室饲养的条件下 ,研究了正颤蚓在 1 5℃、2 0℃、2 5℃水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结果表明正颤蚓从其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 ,孵出生长到产卵 ,在 1 5℃水温需 1 0 0— 1 2 3d ,在 2 0℃水温需 70— 90d ,在 2 5℃水温需 48— 64d... 在实验室饲养的条件下 ,研究了正颤蚓在 1 5℃、2 0℃、2 5℃水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结果表明正颤蚓从其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 ,孵出生长到产卵 ,在 1 5℃水温需 1 0 0— 1 2 3d ,在 2 0℃水温需 70— 90d ,在 2 5℃水温需 48— 64d。蚓自蚓茧内孵出后的 1 65d生长期内 ,其1 5℃、2 0℃、2 5℃水温的体重生长回归方程分别是 :W =6 87/ [1 +1 36 48·exp(- 0 0 61 2·t) ];W =5 99/ [1 +1 1 8 8·exp(- 0 0 91 8·t) ];W =6 82 / [1 +1 35 2 8·exp(- 0 1 389·t) ]。其1 5℃、2 0℃、2 5℃水温的体长生长回归方程分别是 :L =58 3/ [1 +1 3 58·exp(- 0 0 384·t) ];L=51 3/ [1 +1 1 83·exp(- 0 0 566·t) ];L =54 4/ [1 +1 2 6·exp(- 0 0 872·t) ]。其 1 5℃、2 0℃、2 5℃水温的体重与体长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是 :W =3 1 0 72·L1 .9486;W =2 92 2 8·L1 .9781 ;W =2 672 5·L1 .9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纲 水栖寡毛类 正颤蚓 生长发育 繁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正颤蚓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仁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水栖寡毛类 正颤蚓 水温 繁殖 环节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水蚯蚓的高产技术(上)
7
作者 吴江 张泽芸 《农家科技》 1996年第5期22-23,共2页
水蚯蚓是水栖寡毛类中的一个类群,又名水丝蚓,群众俗称其为“红线虫”、“沙子虫”等,它是饲养名优特水产品如鳖、龟、娃娃鱼(大鲵)、江团(长吻鲍)、大口鲶(鲶巴郎)、鲟鱼、胭脂鱼、虾、蟹、鳗鲡(青鳝)、黄鳝、牛蛙、美国青蛙、叉尾(鱼... 水蚯蚓是水栖寡毛类中的一个类群,又名水丝蚓,群众俗称其为“红线虫”、“沙子虫”等,它是饲养名优特水产品如鳖、龟、娃娃鱼(大鲵)、江团(长吻鲍)、大口鲶(鲶巴郎)、鲟鱼、胭脂鱼、虾、蟹、鳗鲡(青鳝)、黄鳝、牛蛙、美国青蛙、叉尾(鱼回)、金鱼、热带鱼等苗种的最好饲料,它的无与伦比的优点是营养全面、适口性好、不坏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技术 人工养殖 水蚯蚓 水栖寡毛类 美国青蛙 水产品 红线虫 胭脂鱼 大口鲶 娃娃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蚯蚓繁殖条件优化试验
8
作者 崔春燕 陈德举 +1 位作者 韩晓磊 徐建荣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6期5-8,共4页
水蚯蚓是环节动物中水栖寡毛类中的一大类群,又名红丝虫、水丝蚓、赤线虫、丝蚯蚓等[1],体长60~121mm,体质量0.7~4.0g,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边或河底的污泥中^([2-9])。水蚯蚓一年四季都可繁殖,其繁殖是通过异体受精方式来进行的^([... 水蚯蚓是环节动物中水栖寡毛类中的一大类群,又名红丝虫、水丝蚓、赤线虫、丝蚯蚓等[1],体长60~121mm,体质量0.7~4.0g,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边或河底的污泥中^([2-9])。水蚯蚓一年四季都可繁殖,其繁殖是通过异体受精方式来进行的^([10])。每年7—9月份繁殖最快,其生长、繁殖适温范围为20~32℃,适宜水深3~5cm,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以5.6~9.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蚯蚓 水栖寡毛类 适温范围 异体受精 江河流域 水丝蚓 微流水 养殖池 繁殖条件 卵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