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柽柳科(Tamaricaceae Link)水柏枝属(Myricaria)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为揭示疏花水柏枝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法对疏花水柏枝的根、茎、叶进行解剖,研究...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柽柳科(Tamaricaceae Link)水柏枝属(Myricaria)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为揭示疏花水柏枝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法对疏花水柏枝的根、茎、叶进行解剖,研究其适应两栖环境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1)疏花水柏枝根部周皮形成阻隔屏障,皮层中的通气组织能够通过生理调节适应干旱和水淹的环境,大而多的导管能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增加疏导能力。2)茎中木质纤维和发达的韧皮纤维可以提高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能力,同时增大机械强度,皮层厚壁细胞和髓细胞中具有大量的固状内含物可以提高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3)叶有双层高度发育的栅栏组织、厚的角质膜和大的透明表皮等旱生植物特征,可以适应强光和寒冷的环境。因此,疏花水柏枝的解剖结构特征表明其能够适应水淹和干旱的环境。展开更多
本文以分布于枝江关洲岛的濒危物种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种群开花和结果性状沿高程的变化,分析该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修...本文以分布于枝江关洲岛的濒危物种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种群开花和结果性状沿高程的变化,分析该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修建所引起生境地水位消涨节律的变化,分析其对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残存疏花水柏枝种群的有性繁殖在不同高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消涨带上部植株的每株花枝数、每枝花朵数、每株花朵数分别比消涨带中部植株高66.09%、50.14%和98.63%,比消涨带下部植株高79.50%、283.33%和461.05%。消涨带上部植株的每株果枝数、每枝结果数、每株结果数、每果种子数和种子发芽率分别比消涨带中部高60.17%、25.26%、88.05%、6.96%和30.69%,比消涨带下部高97.39%、82.45%、208.31%、19.12%和45.9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株的开花结果特性与高程、出露时期、土壤含水量以及温度变化极显著相关。环境因子对有性繁殖的影响强度依次为出露时间>高程>日均温度>土壤含水量。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疏花水柏枝残存种群的有性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展开更多
通过野外调查及人工授粉实验,对三峡大坝下游宜昌点军胭脂坝残存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居群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显示:(1)疏花水柏枝残存居群花期较长(9月至次年4月),群体...通过野外调查及人工授粉实验,对三峡大坝下游宜昌点军胭脂坝残存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居群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显示:(1)疏花水柏枝残存居群花期较长(9月至次年4月),群体盛花期为10-11月,单花花期2~7 d,单花雌雄蕊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重叠,有利于自花授粉;(2)杂交指数(OCI)为2,花粉胚珠比(P/O)为329,均显示疏花水柏枝为兼性自交(异交)系统;(3)人工控制授粉实验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具有部分自交亲和性,但异交处理的结实率显著高于自交处理。推测该残存居群存在自交成分偏高的现象,保护措施应以减少人为干扰和保护生境为主,并加强对残存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监测。展开更多
文摘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是柽柳科(Tamaricaceae Link)水柏枝属(Myricaria)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为揭示疏花水柏枝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法对疏花水柏枝的根、茎、叶进行解剖,研究其适应两栖环境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1)疏花水柏枝根部周皮形成阻隔屏障,皮层中的通气组织能够通过生理调节适应干旱和水淹的环境,大而多的导管能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增加疏导能力。2)茎中木质纤维和发达的韧皮纤维可以提高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能力,同时增大机械强度,皮层厚壁细胞和髓细胞中具有大量的固状内含物可以提高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3)叶有双层高度发育的栅栏组织、厚的角质膜和大的透明表皮等旱生植物特征,可以适应强光和寒冷的环境。因此,疏花水柏枝的解剖结构特征表明其能够适应水淹和干旱的环境。
文摘本文以分布于枝江关洲岛的濒危物种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种群开花和结果性状沿高程的变化,分析该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修建所引起生境地水位消涨节律的变化,分析其对残存种群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残存疏花水柏枝种群的有性繁殖在不同高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消涨带上部植株的每株花枝数、每枝花朵数、每株花朵数分别比消涨带中部植株高66.09%、50.14%和98.63%,比消涨带下部植株高79.50%、283.33%和461.05%。消涨带上部植株的每株果枝数、每枝结果数、每株结果数、每果种子数和种子发芽率分别比消涨带中部高60.17%、25.26%、88.05%、6.96%和30.69%,比消涨带下部高97.39%、82.45%、208.31%、19.12%和45.9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株的开花结果特性与高程、出露时期、土壤含水量以及温度变化极显著相关。环境因子对有性繁殖的影响强度依次为出露时间>高程>日均温度>土壤含水量。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疏花水柏枝残存种群的有性繁殖具有一定的影响。
文摘通过野外调查及人工授粉实验,对三峡大坝下游宜昌点军胭脂坝残存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居群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显示:(1)疏花水柏枝残存居群花期较长(9月至次年4月),群体盛花期为10-11月,单花花期2~7 d,单花雌雄蕊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重叠,有利于自花授粉;(2)杂交指数(OCI)为2,花粉胚珠比(P/O)为329,均显示疏花水柏枝为兼性自交(异交)系统;(3)人工控制授粉实验结果表明,疏花水柏枝具有部分自交亲和性,但异交处理的结实率显著高于自交处理。推测该残存居群存在自交成分偏高的现象,保护措施应以减少人为干扰和保护生境为主,并加强对残存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