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在镍(Ⅱ)与水杨醛谷氨酸配合物修饰的碳黑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培红 张军 +1 位作者 熊祥 黎拒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4-536,539,共4页
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在JP-303极谱分析仪上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多巴胺在该修饰电极上其峰电流增强达3倍之多。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0.14... 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在JP-303极谱分析仪上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多巴胺在该修饰电极上其峰电流增强达3倍之多。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0.14V处峰电流与DA浓度在2.0×10^-7~1.0×10^-3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1.0×10^-7mol·L^-1,应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剂中多巴胺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n=7)值小于3.5%,回收率为9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多巴胺 水杨醛谷氨酸合镍配合物 修饰碳黑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分子桥联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俊 杨光 +1 位作者 李翠勤 施伟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6-1540,共5页
合成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新型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Ni(Ⅱ)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氢核磁共振谱(1HNMR)和碳核磁共振谱(1CNMR)对其结构进行... 合成了一种具有超支化结构的新型水杨醛亚胺配体及其Ni(Ⅱ)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氢核磁共振谱(1HNMR)和碳核磁共振谱(1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考察了超支化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活性及聚合条件(A1/Ni摩尔比、聚合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Al/Ni摩尔比为500时,该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达到5.59×10^5g/(molNi·h),得到的聚合产物为全馏分烯烃,其中高碳烯烃C10~C18的含量最高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分子 水杨醛亚胺配体 配合 乙烯齐聚 高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5-氯水杨醛Schiff碱配体的镍和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琼洁 陈小华 +1 位作者 蔡碧琼 谢勇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1-206,共6页
合成了2个含三齿Schiff碱配体和单齿N-杂环分子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1个含5-氯水杨醛缩对硝基苯甲酰腙(H2L1)和吗啡啉(Mf)的镍髤配合物[Ni(L1)(Mf)](1),1个含5-氯水杨醛缩水杨酰腙(H2L2)和吡啶(Py)的铜髤配合物[Cu2(L2)2(Py)2](2),并... 合成了2个含三齿Schiff碱配体和单齿N-杂环分子的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1个含5-氯水杨醛缩对硝基苯甲酰腙(H2L1)和吗啡啉(Mf)的镍髤配合物[Ni(L1)(Mf)](1),1个含5-氯水杨醛缩水杨酰腙(H2L2)和吡啶(Py)的铜髤配合物[Cu2(L2)2(Py)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在配合物1中,中心Ni髤与酰腙配体(L12-)的酚氧、亚胺氮、去质子酰胺氧原子以及中性吗啡啉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形的N2O2配位构型,相邻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筑成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含有2个晶体学上独立的双核铜髤配合物,相邻配合物分子的酚氧原子分别桥联2个[Cu(L2)(Py)]基本单元,形成2个含有Cu2(μ-O)2核心的配合物。每个Cu髤原子具有五配位的NONO(O)四角锥配位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u)te 铜(Ⅱ)配合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氧化石墨烯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Anti-IgG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赖丽燕 刘峥 +2 位作者 李巍 周昱 黄红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4,共4页
应用物理吸附法将羊抗人IgG抗原直接固定于3,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适合检测Anti-IgG浓度。同时探讨了缓冲液pH... 应用物理吸附法将羊抗人IgG抗原直接固定于3,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镍配合物-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适合检测Anti-IgG浓度。同时探讨了缓冲液pH值、扫描速度、免疫反应温度、抗原与抗体配比对循环伏安峰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0mV/s扫速范围内,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孵育最优条件为25℃,h-IgG与Anti-IgG配比为1∶1。循环伏安法研究还表明Anti-IgG浓度在0.01-26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3,检出限(S/N=3)为0.006μg/L,据此建立了检测Anti-IgG浓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3 5-二溴水杨醛席夫碱配合 Anti—IgG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在甲苯中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春宾 袁荞龙 黄葆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28,共6页
研究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在甲苯中催化乙烯聚合。在膦捕捉剂乙酰丙酮乙烯基铑[Rh(acac) (C_2H_4)_2]存在下,聚合活性和聚乙烯(PE)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随乙烯压力的升高呈递增趋势,但随聚合温度升高而降低。由双(1,5-环辛二烯)合镍[Ni(... 研究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在甲苯中催化乙烯聚合。在膦捕捉剂乙酰丙酮乙烯基铑[Rh(acac) (C_2H_4)_2]存在下,聚合活性和聚乙烯(PE)的相对分子质量均随乙烯压力的升高呈递增趋势,但随聚合温度升高而降低。由双(1,5-环辛二烯)合镍[Ni(COD)_2]作助催化剂,乙烯聚合的活性较高,但所得PE的相对分子质量、熔点和结晶度较低。动态流变研究表明,助催化剂可增加PE的支化度和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以提高其高温加工性能。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广角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不同助催化剂所得PE的结构类似,而支化度分别为每1000个C中8和16个支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聚 乙烯 水杨醛亚胺配合 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羧基水杨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单核镍配合物的微波辅助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牛永盛 李红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12-13,共2页
以3-羧基水杨醛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辅助液相合成法合成了N-3-羧基水杨醛缩乙二胺配体;然后将该配体与四水醋酸镍络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Schiff碱单核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对Schiff碱配体及其镍配合物进行了... 以3-羧基水杨醛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辅助液相合成法合成了N-3-羧基水杨醛缩乙二胺配体;然后将该配体与四水醋酸镍络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Schiff碱单核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对Schiff碱配体及其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单核配合 微波 乙二胺 3-羧基水杨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吩双水杨醛希夫碱铜、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玲 杨小兰 钟国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0-824,共5页
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缩-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希夫碱(L)和乙酸铜或乙酸镍为原料,合成了含噻吩双水杨醛希夫碱铜(Ⅱ)、镍(Ⅱ)配合物,用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 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缩-2-(2-氨基苯胺基)-3-氰基-5-甲基噻吩希夫碱(L)和乙酸铜或乙酸镍为原料,合成了含噻吩双水杨醛希夫碱铜(Ⅱ)、镍(Ⅱ)配合物,用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该双核配合物的组成为[M_2L(H_2O)_2](M=Cu^(2+),Ni^(2+)),中心离子与来自配体的亚胺基氮原子、酚羟基氧原子和氨基氮原子以及来自配位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了4配位的双核对称希夫碱配合物,其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反应包括脱水、配体的氧化分解过程,最后残余物为CuO或N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希夫碱 铜(Ⅱ)配合 (Ⅱ)配合 热分解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丹枫 张玉军 +1 位作者 喻国聪 高文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2-2088,共7页
以4种基于水杨醛亚胺配体的镍配合物bis[N-(2,6-diisopropylphen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1),bis[N-(2,6-diisopropylphenyl)-3-meth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2),bis[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 以4种基于水杨醛亚胺配体的镍配合物bis[N-(2,6-diisopropylphen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1),bis[N-(2,6-diisopropylphenyl)-3-meth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2),bis[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Ⅱ)(C3)和[N-(2,6-diisopropylphenyl)-3-isopropylsalicylaldiminate]-nickel(Ph)(PPh3)(C4)为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对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催化共聚.以C3为模型催化剂,研究了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在最佳的聚合条件下,探索了不同的催化剂结构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2的活性高于C1和C3,为13.1 kg/(mol Ni·h),而C3的插入率最低,为14.1%.对于具有相同配体不同结构的配合物C3和C4,含双水杨醛亚胺配体的C3的催化活性高于含单水杨醛亚胺配体的C4,而两者在共聚单体MMA的插入率方面差别不大.对所得共聚物微观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配合 聚烯烃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9
作者 邓培红 张军 匡云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7-379,382,共4页
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试验了修饰电极对一氧化氮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中,一氧化氮在该电极上的线性范围为4.0×10^-8~1.0×10^-5mol·L^-1;检出限(3σ)为1.0×1... 制备了水杨醛谷氨酸合镍修饰碳黑微电极,试验了修饰电极对一氧化氮的电催化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中,一氧化氮在该电极上的线性范围为4.0×10^-8~1.0×10^-5mol·L^-1;检出限(3σ)为1.0×10^-8mol·L^-1。将此电极用于3种模拟样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作回收率试验,测得RSD(n=8)值在1.90~2.8%之间,回收率在97%~105%间。在一氧化氮浓度1.0×10^-6mol·L^-1的水平上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得RSD(n=10)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水杨醛谷氨酸 微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氨基脲、水杨醛缩氨基硫脲的铜(Ⅱ)、锌(Ⅱ)、镍(Ⅱ)配合物热行为的研究
10
作者 房喻 姜心田 孙作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铜(Ⅱ)、锌(Ⅱ)、镍(Ⅱ)与水杨醛缩氨基脲、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形成的7种配合物脱水过程及第一个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第一个热分解反应活化能和分解温度表明,缩氨基硫脲配合物没有相应缩氨基脲配合物稳定.热重、微分热... 本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铜(Ⅱ)、锌(Ⅱ)、镍(Ⅱ)与水杨醛缩氨基脲、水杨醛缩氨基硫脲形成的7种配合物脱水过程及第一个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第一个热分解反应活化能和分解温度表明,缩氨基硫脲配合物没有相应缩氨基脲配合物稳定.热重、微分热重图谱表明所有配合物的分解都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结构类似的配合物具有类似的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 硫脲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类镍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国敏 孙悦 +3 位作者 王筱玲 张丹枫 陈谦 董宝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8,共6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水杨醛亚胺配体L1~L5,及相应镍配合物C1~C5,并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质谱(Mass)和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C3为单组分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聚合条件下单组分催化...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水杨醛亚胺配体L1~L5,及相应镍配合物C1~C5,并用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质谱(Mass)和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C3为单组分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聚合条件下单组分催化剂对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性溶剂二氯甲烷中单组分催化剂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甚至在二氯甲烷与水的混合溶剂中也具有一定的聚合活性。以C1~C5为单组分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发现当水杨醛亚胺氧的邻位含大位阻取代基时,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当水杨醛亚胺氧的邻、对位含吸电子基时,则显示出低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配体 配合 催化剂 乙烯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 被引量:4
12
作者 居卫 于栋萍 +4 位作者 徐晨斐 韩亦钦 高宜健 李冬亚 张丹枫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0-347,共8页
研究了3个在苯胺基邻位含有不同位阻效应的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1~C3的合成及其结构的分析与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C3为主催化剂,考察了Al与Ni物质的量之比(nAl/nNi)、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甲基丙烯酸甲... 研究了3个在苯胺基邻位含有不同位阻效应的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1~C3的合成及其结构的分析与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C3为主催化剂,考察了Al与Ni物质的量之比(nAl/nNi)、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浓度、时间等对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影响,得到最佳聚合条件为:nAl/nNi为150,温度25℃,压力2MPa,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评价了C1、C2和C3催化剂结构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苯胺基邻位的取代基位阻较小时,催化活性较好,但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低,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1 H-NMR、13C-NMR、FT-IR等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配体 配合 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工艺对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催化乙烯溶液聚合的影响
13
作者 朱平 曹慧佳 袁荞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2-667,共6页
合成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和双(1,5-环辛二烯)合镍[Ni(COD)2]催化体系。研究了聚合工艺对催化体系在甲苯中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研究表明:随乙烯压力和搅拌速率的增加,聚合活性和聚乙烯的黏均分子量均增加,使得聚乙烯片的拉伸强度提... 合成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和双(1,5-环辛二烯)合镍[Ni(COD)2]催化体系。研究了聚合工艺对催化体系在甲苯中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研究表明:随乙烯压力和搅拌速率的增加,聚合活性和聚乙烯的黏均分子量均增加,使得聚乙烯片的拉伸强度提高;室温下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黏均分子量也最大,聚乙烯晶体结构也较完善。用DSC、WAXD、GPC、动态流变仪以及力学性能测试仪对室温下聚合所得聚乙烯进行了分析,表明聚乙烯是支化的线性高分子量聚乙烯,熔体呈假塑性流体特征。乙烯压力和搅拌速率对聚乙烯的晶体结构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催化聚 水杨醛亚胺配合 中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L-天冬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0
14
作者 史卫良 陈德余 吴清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61-765,共5页
合成了新的水杨醛天冬氨酸席夫碱配体及其铜、锌、钴、镍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及顺磁共振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K[ML]·nH2O,式中L= C11H7NO, M=... 合成了新的水杨醛天冬氨酸席夫碱配体及其铜、锌、钴、镍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及顺磁共振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K[ML]·nH2O,式中L= C11H7NO, M= Cu2+ 、Zn2+ 、Co2+ 、Ni2+ ,相应地n= 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配合 水杨醛 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Ⅱ)-3,5-二氯水杨醛缩氨基甲磺酸席夫碱-邻菲咯林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秀英 李光照 +1 位作者 张淑华 刘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48-1452,共5页
采用Ni(Ⅱ)盐和氨基甲磺酸缩3,5-二氯水杨醛席夫碱(H2L)以及1,10-邻菲咯林(phen)在甲醇和水溶液中合成了三元配合物[Ni(Ⅱ)(C8H7O4NCl2S)(Phen)(H2O)]3(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结构。结... 采用Ni(Ⅱ)盐和氨基甲磺酸缩3,5-二氯水杨醛席夫碱(H2L)以及1,10-邻菲咯林(phen)在甲醇和水溶液中合成了三元配合物[Ni(Ⅱ)(C8H7O4NCl2S)(Phen)(H2O)]3(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墿,晶胞参数为:a=1.5640(3)nm,b=1.5650(3)nm,c=1.5650(3)nm;α=94.84(3)°,β=94.73(3)°,γ=94.80(3)°,V=3.7881(13)nm3,Z=6,Dc=1.420g.cm-3,F(000)=1602,μ=1.100mm-1,最终偏差因子(对I>2σ(I)的衍射点),R1=0.0769,ωR2=0.1306,对全部衍射点R1=0.1323,ωR2=0.1468,ω-1=[σ2(Fo)2+(0.1977P)2],P=(Fo2+2Fc2)/3。配合物1通过卤卤作用(Cl-Cl0.3574(8)nm)堆积成3D无限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磺酸3 5-二氯水杨醛 席夫碱 晶体结构 (II)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硫代卡巴腙及其Ni(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6
作者 谢静 冯丽娟 +1 位作者 胡学步 祝心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0-322,共3页
合成了水杨醛硫代卡巴腙配体及其金属镍、锌的配合物,所得化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对配体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关键词 水杨醛 硫代卡巴腙 、锌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钴配合物中性载体高选择性水杨酸根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柴雅琴 刘艳 +2 位作者 袁若 许文菊 徐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4-816,共3页
基于经典的离子交换剂如季铵盐、季盐和邻菲罗啉配合物等的溶剂聚合膜电极对阴离子呈现出Hofmeister选择性序列[1]. 目前,研究反Hofmeister行为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已成为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 配合 中性载体 选择性 水杨酸根电极 水杨醛缩二亚丙基三胺 电位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氨基酸基Schiff碱配体的锌、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晶 邢永恒 +3 位作者 张兴晶 周光华 安悦 葛茂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31-1433,共3页
Two new complexes,C9H7NO3)Zn(C3H4N2)2(1) and(C9H7NO3)Ni(C3H4N2)2(C4H5N2O)·CH3OH·0.5H2O(2),with salicylideneglycinyl as the ligands,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at room temperature in methanol solution,and c... Two new complexes,C9H7NO3)Zn(C3H4N2)2(1) and(C9H7NO3)Ni(C3H4N2)2(C4H5N2O)·CH3OH·0.5H2O(2),with salicylideneglycinyl as the ligands,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at room temperature in methanol solution,and characterized via elemental analyses,IR spectra,UV-V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and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 were also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氨基乙酸配体 配合 配合 晶体结构 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席夫碱配合物中性载体水杨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艳 袁若 +3 位作者 柴雅琴 梁文斌 张丽娜 叶光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3,共5页
报道了以Cu(Ⅱ)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al^-,ClO^- 4,SCN^-,I^-,NO^- 2,Cl^-,F^-,Br^-,H2PO^- 4.在pH=4.... 报道了以Cu(Ⅱ)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次序为Sal^-,ClO^- 4,SCN^-,I^-,NO^- 2,Cl^-,F^-,Br^-,H2PO^- 4.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6~1.0×10^-1mol/L Sal^-,斜率为-58.7mY/dec(20℃),检测下限为1.5×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电极可用于药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根 邻-N-水杨醛烯基苯酚-咪唑Cu(Ⅱ)配合 中性载体 离子选择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对降冰片烯聚合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曼 杨敏 +2 位作者 曲佳燕 刘宾元 刘盘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57,162,共4页
合成了3种5,5′-亚甲基-双-水杨醛亚胺配体,利用它们和trans-[NiCl(Ph)(PPh3)2]反应得到Cat1、Cat2和Cat3三种双核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并通过红外(FT-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甲苯为溶剂,MAO为助催化剂下,催化降冰片烯(NBE)... 合成了3种5,5′-亚甲基-双-水杨醛亚胺配体,利用它们和trans-[NiCl(Ph)(PPh3)2]反应得到Cat1、Cat2和Cat3三种双核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并通过红外(FT-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甲苯为溶剂,MAO为助催化剂下,催化降冰片烯(NBE)单体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条件,如温度、Al/Ni物质的量比对降冰片烯的催化活性、单体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当在n(Al)/n(Ni)为1000,聚合温度为80℃的条件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值1.16×105g of PNB/(mol of Ni.h)。聚合产物的核磁共振(1H-NMR)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是以单体的乙烯基加成聚合机理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亚胺配合 双核非茂催化剂 降冰片烯 加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