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欢迎订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双月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海洋地质等学科领域创刊较早、发行面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 海洋地质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热地质 地质环境监测 学术刊物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4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结果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为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领域优秀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加强学术交流,培育和鼓励青年学生撰写高质量科技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决定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遵守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 为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领域优秀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加强学术交流,培育和鼓励青年学生撰写高质量科技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决定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遵守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则,重点考虑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热地质 环境地质 优秀科技论文 学术交流 客观公正 评选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为感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突出贡献编委”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为感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突出贡献编委”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菲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何庆成研究员、吉林大学赵勇胜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曹文庚研究员、长安大学李培月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孔彦龙研究员。编辑部向获奖专家和编委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感谢所有老师对期刊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为期刊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学术质量 期刊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 选题策划 地质研究所 水文地质工程 水文地质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
4
作者 于扬 王登红 +7 位作者 王伟 高娟琴 王成辉 于沨 刘善宝 阚磊 岑况 秦燕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44,共18页
【研究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影响着地质生态有机系统研究理念,了解和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研究方法】围绕地质工作需求,从整体着眼,通过大量调研、野外采样和... 【研究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影响着地质生态有机系统研究理念,了解和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有助于提升锂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研究方法】围绕地质工作需求,从整体着眼,通过大量调研、野外采样和理化特性测试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最大程度地反映锂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研究结果】①阐明了锂在水圈(海洋底部、地下水、河流、湖泊、冰川融水、雪水、雨水)、岩石圈(大陆地壳、岩石、土壤)、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的区域性及多场耦合作用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锂在不同地质环境区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区域性差异。②初步总结了各圈层锂元素庞大而复杂的生物、地质和地球化学过程及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③充实完善了锂在陆地生物圈关键层中的分布特征,完善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系统化、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估了人为活动(采矿)影响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优势生物个体(植物、动物骨骼)锂含量的变化特征,揭示了锂的“关键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梳理了锂缺乏与过剩的生物健康效应,为关键性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大型资源基地环境安全提供了科学支撑。【结论】不同地质环境中锂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伟晶岩型锂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安全可控,黏土型、卤水型锂资源清洁、高效的开发利用目前仍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随着锂成因机制理论难题的深入研究、交叉学科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模拟技术的应用,将使锂元素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理量的锂对健康有益,但生物体内锂过剩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因此,有必要持续开展不同类型锂资源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安全合理开发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效应 生物健康效应 关键性矿产资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质量调查结果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沉积相元素组成特征与物质来源
5
作者 周亚龙 郭志娟 +3 位作者 王乔林 刘飞 王成文 宋云涛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26,共13页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 【研究目的】探讨雄安新区第四系不同沉积相内土壤元素含量及其组成分布规律、控制影响因素及其沉积物质来源,为研究区域古地理、表生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监测获取的表层土壤元素含量数据,通过元素含量或比值示踪等多元统计方法,揭示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与表生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冲湖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低SiO_(2)和Na_(2)O,高Al_(2)O_(3)、Fe_(2)O_(3)、MgO、CaO、K_(2)O和Na/Rb特征;冲洪积平原亚区土壤具有高SiO_(2)和Na_(2)O,低Al_(2)O_(3)、Fe_(2)O_(3)和Ca/Ba特征。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常量元素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源源区化学风化程度的控制,同时表生环境对常量元素的贫化富集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源区目前处于以斜长石风化为主的中等化学风化程度阶段,风化产物未遭受钾交代影响。区内各沉积相土壤样品成土母质物源主要来自雄安新区西侧太行山隆起的成熟大陆石英质物源区,同时在冲湖积平原亚区的洼地小区内还存在部分少量的样品成土母质来源于基性火山岩物源区和中性岩火成物源区。【结论】土壤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组合(Rb–U–Ga、Fe–Mg–Ni–V均一化累加和)等地球化学指标特征能有效指示区内各沉积相环境,对成土母质特性具有示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指标 沉积相 物源示踪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路乔 郭利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
对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矿床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矿床充水强度不大,属富水性弱的矿床。小河-石门坎矿段矿床岩体稳定性较好,矿床工程地质复杂... 对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矿床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矿床充水强度不大,属富水性弱的矿床。小河-石门坎矿段矿床岩体稳定性较好,矿床工程地质复杂程度较为简单。调查区及矿床开拓区环境地质灾害不发育,属地质环境质量不良矿区。地质调查研究为矿山小河-石门坎矿段未来整体工程建设布置及矿床开采方法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十大问题与展望:基于60年来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尹立河 张俊 +2 位作者 张鹏伟 顾小凡 李小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5-880,共16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相关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结合国内外其他沙漠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地下水水量、水质及地下水循环等方面梳理调查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绿洲区地下水侧向补给、降水入渗与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是蒸散发,还有少量的人工开采;地下水贮存量巨大,约有80多万亿m^(3);但目前补给量与排泄量的估算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沙漠地下水的水质较差,除个别地区小于5 g/L外,大部分地区在5~10 g/L;在垂向上地下水水质具有上咸下淡的特点。地下水的区域运动规律是先从南向北流动,至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后折向东流,地下水平均流速为55.94 m/a。【结论】下一步建议针对本文提出的十大问题,采用定量化的手段,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排泄量进行估算;通过分层试验以及监测等技术获取更多的地下水循环信息,系统研究地下水的循环规律,提出沙漠区地下水循环的模式,定量总结各个循环系统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对沙漠区淡水寻找和高矿化地下水开发利用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循环 回顾与展望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揭宇(摄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夏日元首席专家)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计划之一的“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该工程由9个项目组成,分别是“红水河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夏日元、张庆玉)...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夏日元首席专家)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计划之一的“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该工程由9个项目组成,分别是“红水河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夏日元、张庆玉);“西江中下游峰林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覃小群、黄奇波);“川渝鄂峡谷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邹胜章、樊连杰);“湘江上游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苏春田、罗飞);“长江南岸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周宏);“陕中南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申豪勇);“长江、珠江、黄河碳循环综合环境地质调查”(曹建华、张春来);“纳木错等湖泊全球气候变化沉积记录地质调查”(王喜生、乔彦松);“准噶尔等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综合地质调查”(李旭峰)。该工程在岩溶动力系统理论和有效解决重大岩溶资源环境问题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推动全球岩溶合作研究与岩溶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 岩溶地区 工程 地质灾害隐患 全球气候变化 动力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夏日元 邹胜章 +3 位作者 唐建生 梁彬 曹建文 卢海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通过总结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6个方面成果,得出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具有10个特性:岩溶发育受层组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格局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的综合性,岩溶地下水分布的非均一性... 通过总结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6个方面成果,得出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具有10个特性:岩溶发育受层组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格局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的综合性,岩溶地下水分布的非均一性,岩溶含水介质由孔、隙、缝、管、洞构成的多重性,岩溶地下水流运动的多相性,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剧变性,岩溶水资源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干旱与洪涝的交替性,岩溶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岩溶地下水的深埋性,岩溶地下水与生态经济的相关性;论述了对碳酸盐岩层组结构类型、构造演化与岩溶发育期次、岩溶形态组合关系、表层岩溶带、岩溶地下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8个关键科学问题调查研究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岩溶地区 水文地质调查 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河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以工程环境为重点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启兴 文锦明 +4 位作者 梅刚 易军 秦宇龙 庞仁俊 杨学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02-1010,共9页
针对1∶25万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涉及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运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字填图。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宜于以工程与... 针对1∶25万阿坝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涉及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的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问题,运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对该区域进行了数字填图。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宜于以工程与环境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 工程环境地质调查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之一,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按调查监测内容不同在全国部署了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之一,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按调查监测内容不同在全国部署了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工程以及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6个工程。文章简要介绍了该计划自2016年实施以来,各工程在解决基础地质与资源环境问题、服务国家需求、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地质灾害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遥感图像看人文工程对港口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以连云港拦海大坝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则健 吴曙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对江苏省连云港拦海大坝分析研究后认为 ,拦海大坝在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彻底改变了港口的水文地质环境 ,改变了近岸海流、泥沙流运移路径和对港池的冲刷作用 ,引起港池淤积加剧和周边水文地质环境向不... 通过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对江苏省连云港拦海大坝分析研究后认为 ,拦海大坝在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彻底改变了港口的水文地质环境 ,改变了近岸海流、泥沙流运移路径和对港池的冲刷作用 ,引起港池淤积加剧和周边水文地质环境向不良方向发展 ,并提出了治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人文工程 港口 水文地质环境 连云港 拦海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工程工作方法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社斌 徐友宁 +1 位作者 何芳 袁汉春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157-160,共4页
简介了霍尔和切克兰德两种系统工程工作方法模式.并以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2002年所完成的《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为例,阐述了系统工程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系统工程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工作方法 工作模式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优秀科技论文评选结果 被引量:1
1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为了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学科的学术交流,提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编辑部开展了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遵循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 为了鼓励广大作者撰写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学科的学术交流,提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办刊质量与影响力,编辑部开展了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遵循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则。基于上一年度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依据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量、发表时间和受资助情况,编辑部初选推荐论文;青年编委团队统揽全年文献,根据编辑部制定的优秀科技论文评选细则进行评分;主编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和评分结果提出获奖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引频次 下载量 办刊质量 优秀科技论文 学术质量 水文地质工程 环境地质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和优秀青年编委
1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为感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3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优秀青年编委”和“特邀学术编委”。... 为感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3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优秀青年编委”和“特邀学术编委”。“突出贡献编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训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文冬光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邵景力教授。“优秀青年编委”:吉林大学张敏教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周福军正高级工程师。“特邀学术编委”:上海大学徐金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小倩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任兴伟副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彭令正高级工程师。编辑部向获奖专家和编委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感谢所有老师对期刊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为期刊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学术质量 期刊工作 选题策划 上海大学 勘察设计院 中国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工程 环境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技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瑞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3,共6页
本文讨论了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科技发展趋势和10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包括隧道工程;基岩陡坡;围湖或填海造田;基坑和边坡稳定;干旱区、黄土和岩溶区及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地下水比学及其应用;为现划提供地质信... 本文讨论了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科技发展趋势和10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包括隧道工程;基岩陡坡;围湖或填海造田;基坑和边坡稳定;干旱区、黄土和岩溶区及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地下水比学及其应用;为现划提供地质信息;采矿沉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球物理与现代水文、工程、环境地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裴正林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8-60,共3页
本文论述了地球物理学与现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进而,阐述了现代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主要问题及其地球物理探查的新方法、新手段。
关键词 地球物理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总干线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敬泽 徐胜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5-210,共6页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解决山西能源基地及省会太原市供水短缺的战略性工程 ,总干线引水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引水隧洞 ,总长 42 .1km。该区为黄土覆盖的岩溶高原地区 ,地表严重缺水 ,生态环境脆弱。隧洞工程主要是在天桥泉域区域岩溶地下...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是解决山西能源基地及省会太原市供水短缺的战略性工程 ,总干线引水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引水隧洞 ,总长 42 .1km。该区为黄土覆盖的岩溶高原地区 ,地表严重缺水 ,生态环境脆弱。隧洞工程主要是在天桥泉域区域岩溶地下水的包气带通过 ,虽然对区域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影响不大 ,但对浅层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有一定影响 ,表现为对岩溶区各种上层滞水及浅层地下水产生疏干作用 ,从而对岩溶高原区的农村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本文探讨隧洞工程对浅层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的形势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引黄工程 浅层地下水 岩溶环境 环境水文地质 包气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物探的现状、任务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东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9期26-29,共4页
我国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物探工作约始于50年代初,但当时队伍的规模甚小,涉及工程项目不多,发挥作用有限;60~70年代,水、工物探渐渐普及,除地矿、铁道、水电部门外,工交各部门、农业、商业乃至文化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应用... 我国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物探工作约始于50年代初,但当时队伍的规模甚小,涉及工程项目不多,发挥作用有限;60~70年代,水、工物探渐渐普及,除地矿、铁道、水电部门外,工交各部门、农业、商业乃至文化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应用物探方法进行水、工地质调查和指导考古发掘工作.至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贯彻实施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工、环物探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物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必须立足于基础地质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裕淇 乔作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发展壮大起来,同时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一个地质分枝学科,广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以往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基础地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