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一类典型联通汊河的航道水文泥沙特性分析——以劳龙虎水道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郁达
周作付
罗敬思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77-81,共5页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典型联通汊河之一——劳龙虎水道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其水流流态、泥沙输移规律等各方面水文泥沙情况,以充分认识其独特且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并期能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劳龙虎水道
水文泥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舟山群岛峡道水动力及沉积特性
被引量:
26
2
作者
蒋国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2-91,共10页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 ,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 ,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 ,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 .文章指出 ,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 ...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 ,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 ,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 ,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 .文章指出 ,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 ,受峡道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下的泥沙运动作用 ,在峡道中所形成的沉积特点和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不同于受单向水流作用的河流环境 ,也不同于受盐淡水共同作用的河口环境 ,也有别于开敞的海岸环境 .峡道沉积的重要特点在于 ,在垂直于水流运动方向的横向上 ,存在显著的沉积相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相变
沉积效应
峡道
舟山群岛
水动力
水文泥沙特性
沉积相变
沉积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
被引量:
7
3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1 位作者
白志刚
王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24-28,34,共6页
研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按照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取值范围的不同,明显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2个区,其单...
研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按照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取值范围的不同,明显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2个区,其单位治理度的减沙效益基本相等。减沙效益低值区的治理度小于15%时,基本没有减沙效益。“两川两河”要想取得10%以上的减沙效益,治理度应超过30%。2)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关系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减沙效益中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3个区后,减沙效益高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可以提高约8%;减沙效益中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提高8%;减沙效益低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只能提高3.4%。因此,构筑减少黄河粗泥沙的第一道防线,建议首选位于减沙效益低值区的窟野河和皇甫川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泥沙特性
治理度
减沙效益
河龙区间
窟野河
皇甫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江南昌段东西河分流处河床演变与航道整治
被引量:
10
4
作者
陈雄波
唐洪武
林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赣江是长江水系中的第二大支流 ,它发源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区 ,其主支流—西支在永修县吴城镇注入鄱阳湖 ,再经星子湖口入长江。介绍了赣江尾闾地区南昌段的水系特点和水文泥沙基本情况 ,对 1987~ 1992年四级航道整治后南昌段东西河分...
赣江是长江水系中的第二大支流 ,它发源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区 ,其主支流—西支在永修县吴城镇注入鄱阳湖 ,再经星子湖口入长江。介绍了赣江尾闾地区南昌段的水系特点和水文泥沙基本情况 ,对 1987~ 1992年四级航道整治后南昌段东西河分流处的河床演变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 ,着重分析了东西河分流比随上游来流量而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对赣江主航道—西河进口的两个浅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赣江南昌至吴城段河面宽阔 ,比降平缓 ,来水量丰富 ,含沙量很小 ,具有发展水运的优越条件 ,赣江南昌—湖口航道整治成为三级航道是完全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航道整治
水文泥沙特性
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湫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武晓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3期56-59,共4页
根据湫水河流域林家坪水文站47年降水、径流、泥沙资料,利用水文法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和降雨产沙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降雨资料建立模拟天然径流量和模拟天然输沙量序列,对因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
根据湫水河流域林家坪水文站47年降水、径流、泥沙资料,利用水文法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和降雨产沙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降雨资料建立模拟天然径流量和模拟天然输沙量序列,对因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流域内主要的人类活动类型分析了水沙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水文泥沙特性
河川径流
输沙量
湫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一类典型联通汊河的航道水文泥沙特性分析——以劳龙虎水道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郁达
周作付
罗敬思
机构
广东省航道局基建处
广东省航道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77-81,共5页
文摘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典型联通汊河之一——劳龙虎水道的实测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其水流流态、泥沙输移规律等各方面水文泥沙情况,以充分认识其独特且复杂的水动力特性,并期能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劳龙虎水道
水文泥沙特性
Keywords
Laolonghu waterway
hydrology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V14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舟山群岛峡道水动力及沉积特性
被引量:
26
2
作者
蒋国俊
机构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2-91,共10页
文摘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 ,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 ,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 ,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 .文章指出 ,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 ,受峡道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下的泥沙运动作用 ,在峡道中所形成的沉积特点和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不同于受单向水流作用的河流环境 ,也不同于受盐淡水共同作用的河口环境 ,也有别于开敞的海岸环境 .峡道沉积的重要特点在于 ,在垂直于水流运动方向的横向上 ,存在显著的沉积相变 .
关键词
横向相变
沉积效应
峡道
舟山群岛
水动力
水文泥沙特性
沉积相变
沉积
特性
Keywords
transversal facies change
sedimentation effect
strait channel
Zhoushan Islands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
被引量:
7
3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白志刚
王宏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24-28,34,共6页
基金
黄河水利委员会重大项目"黄河河情年度咨询及跟踪研究"
文摘
研究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按照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取值范围的不同,明显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2个区,其单位治理度的减沙效益基本相等。减沙效益低值区的治理度小于15%时,基本没有减沙效益。“两川两河”要想取得10%以上的减沙效益,治理度应超过30%。2)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关系分为减沙效益高值区、减沙效益中值区和减沙效益低值区3个区后,减沙效益高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可以提高约8%;减沙效益中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提高8%;减沙效益低值区的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只能提高3.4%。因此,构筑减少黄河粗泥沙的第一道防线,建议首选位于减沙效益低值区的窟野河和皇甫川流域。
关键词
水文泥沙特性
治理度
减沙效益
河龙区间
窟野河
皇甫川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logy and sediment
control degree
sediment reduction benefit
region from Hekouzhen to Longmen
Kuyehe River
Huangfuchuan River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江南昌段东西河分流处河床演变与航道整治
被引量:
10
4
作者
陈雄波
唐洪武
林军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水电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文摘
赣江是长江水系中的第二大支流 ,它发源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区 ,其主支流—西支在永修县吴城镇注入鄱阳湖 ,再经星子湖口入长江。介绍了赣江尾闾地区南昌段的水系特点和水文泥沙基本情况 ,对 1987~ 1992年四级航道整治后南昌段东西河分流处的河床演变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 ,着重分析了东西河分流比随上游来流量而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对赣江主航道—西河进口的两个浅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赣江南昌至吴城段河面宽阔 ,比降平缓 ,来水量丰富 ,含沙量很小 ,具有发展水运的优越条件 ,赣江南昌—湖口航道整治成为三级航道是完全有可能的。
关键词
河床演变
航道整治
水文泥沙特性
赣江
Keywords
river bed evolution
navigation channel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logy and sediment
Ganjiang river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湫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武晓林
机构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3期56-59,共4页
文摘
根据湫水河流域林家坪水文站47年降水、径流、泥沙资料,利用水文法建立降雨径流模型和降雨产沙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降雨资料建立模拟天然径流量和模拟天然输沙量序列,对因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流域内主要的人类活动类型分析了水沙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水文泥沙特性
河川径流
输沙量
湫水河
Keywords
water-sediment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raphic sediment
runoff in river
transporting sediment capacity
Qiushuihe River
分类号
TV143.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一类典型联通汊河的航道水文泥沙特性分析——以劳龙虎水道为例
郁达
周作付
罗敬思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舟山群岛峡道水动力及沉积特性
蒋国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龙区间减沙效益与水土流失治理度的关系
冉大川
刘斌
白志刚
王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赣江南昌段东西河分流处河床演变与航道整治
陈雄波
唐洪武
林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湫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武晓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