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涛 张利平 +2 位作者 沈铁元 殷志远 李武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从定量降水预报与估算、实时洪水预报、水文气象耦合等三个方面总结和回顾了现代洪水预报技术的研究现状,认为:如何融合雷达降水信息与雨量计资料,获取更为准确的降水信息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还有待完善;水文气象预报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 从定量降水预报与估算、实时洪水预报、水文气象耦合等三个方面总结和回顾了现代洪水预报技术的研究现状,认为:如何融合雷达降水信息与雨量计资料,获取更为准确的降水信息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还有待完善;水文气象预报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缩小两者之间的时空尺度差异、如何在水文模式中考虑预见期降水;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许多物理过程、数学处理方法以及数据不足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技术 水文模型 洪水预报 气象预报 水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水文气象预报业务技术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20
2
作者 包红军 张恒德 +6 位作者 许凤雯 狄靖月 王蒙 曹爽 杨寅 李宇梅 刘海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1-684,共14页
近年来,国家级水文气象预报业务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水文气象预报业务现状和技术进展,目前国家级的技术支撑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计划。目前,水文气象预报技术... 近年来,国家级水文气象预报业务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水文气象预报业务现状和技术进展,目前国家级的技术支撑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计划。目前,水文气象预报技术主要是以基于统计学的致灾阈值模型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等为主,结合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的气象—水文—地质耦合预报模式将在水文气象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流域天—空—地基监测、水文气象灾害机理研究和多尺度分析是水文气象预报的重要基础;基于无缝隙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的水文气象预报技术及水文集合预报模式是水文气象预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 业务预报技术 进展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中期水文气象耦合预报应用试验及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文发 周新春 段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62,共5页
长江三峡河道因水库建设已成为水库库区,三峡河道原有产汇流规律的改变,造成水情预报有效预见期大幅缩短。随着近年来降雨预报水平逐渐提高,利用定量降水预报增长有效预见期已成为可能。因此,以探讨如何更好开展中期水文气象耦合应用为... 长江三峡河道因水库建设已成为水库库区,三峡河道原有产汇流规律的改变,造成水情预报有效预见期大幅缩短。随着近年来降雨预报水平逐渐提高,利用定量降水预报增长有效预见期已成为可能。因此,以探讨如何更好开展中期水文气象耦合应用为目的,以三峡入库日平均流量预报为对象,利用中期降雨预报信息,提出一种开展中期水文气象预报耦合试验方案及影响中期耦合预报试验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方向。试验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的应用是可接受的,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可供大中型水库开展中期预报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 中期预报 耦合预报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10.07”洪水水文气象耦合预报调度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宝飞 高袁 +1 位作者 陈瑜彬 段唯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2010年7月中下旬,汉江上游发生两次较大洪水,安康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丹江口水库发生建库以来第2大入库洪水。在本次洪水过程中,采用水文气象耦合技术方案进行洪水预报,提高了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了预见期。根据水... 2010年7月中下旬,汉江上游发生两次较大洪水,安康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丹江口水库发生建库以来第2大入库洪水。在本次洪水过程中,采用水文气象耦合技术方案进行洪水预报,提高了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了预见期。根据水雨情预报成果,制定了丹江口水库预报调度方案,并经长江防总批准实施,取得了既没有使丹江口水库承担过度防洪风险,又避免了下游杜家台分洪区分洪的"双赢"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水文气象耦合 预报 调度 丹江口水库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启动“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洪水预报预警关键技术”课题
5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5,共1页
2007年4月30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洪水预报预警关键技术”课题启动暨技术大纲研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该课题由河海大学主持,水利部水文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北京大学共... 2007年4月30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洪水预报预警关键技术”课题启动暨技术大纲研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该课题由河海大学主持,水利部水文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北京大学共同参与,重点就攻克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洪水预报模型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洪水预报技术是利用动力一统计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模型 预报技术 耦合模型 河海大学 预报预警 水文 水力学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启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洪水预报预警关键技术”课题
6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7-77,共1页
2007年4月24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气象-水文-水力学耦合模型洪水预报预警关键技术”课题启动暨技术大纲研讨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关键词 洪水预报 耦合模型 科技支撑 河海大学 水力学 技术 课题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气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赵琳娜 包红军 +2 位作者 田付友 梁莉 刘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从面向流域的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流域水文模型、水文气象耦合预报三个方面系统介绍水文气象研究进展。研究指出,融合天气雷达、卫星遥感及实况降水等多源信息是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多模式降水预报集成技术是提... 从面向流域的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流域水文模型、水文气象耦合预报三个方面系统介绍水文气象研究进展。研究指出,融合天气雷达、卫星遥感及实况降水等多源信息是精细化定量降水估测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采用多模式降水预报集成技术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精度的重要途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方向;引入定量降水预报的水文气象耦合预报模式可以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水文集合预报是水文预报方法的有效解决途径,而数值预报模式与水文模型的双向耦合模式是另一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 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 水文模型 水文气象耦合预报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家山堰塞湖水文气象预报应急保障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静 杨文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6-39,共4页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过程中的水文气象预报存在监测站网稀缺、监控和预报手段受限等困难。通过深入分析流域特征,利用多种气象预报手段,借用临近水文站北川站的产流预报方案,参照临近流域的雨洪对应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了降雨预报和产...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过程中的水文气象预报存在监测站网稀缺、监控和预报手段受限等困难。通过深入分析流域特征,利用多种气象预报手段,借用临近水文站北川站的产流预报方案,参照临近流域的雨洪对应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定了降雨预报和产汇流预报方案,并应用静库容调洪演算方法,库水位涨差预报相关图、水力学计算方法等技术手段开展唐家山水位的预报。阐述了唐家山堰塞湖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特点和应急预报途径,总结了开展堰塞湖水文气象预报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预报 应急预报技术 预报实践 唐家山堰塞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报耦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庆斋 刘晓伟 许珂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黄河下游防洪需要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四座水库联合调度,客观要求花园口站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不少于30小时。要实现这一目标,惟一途径是通过暴雨洪水预报耦合技术的研究,建立暴雨预报和洪水预报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模型,直接应用降水... 黄河下游防洪需要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四座水库联合调度,客观要求花园口站洪水预报的预见期不少于30小时。要实现这一目标,惟一途径是通过暴雨洪水预报耦合技术的研究,建立暴雨预报和洪水预报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模型,直接应用降水预报的结果进行洪水预报。通过分析国内外气象预报、洪水预报和暴雨洪水预报耦合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预报耦合技术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确立了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预报 洪水预报 耦合技术 小浪底-花园口区间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水文模型耦合研究及在西苕溪流域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鑫 金建平 +1 位作者 蒯志敏 包云轩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9-1171,共13页
为了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洪水预见期,利用WRF模式和HEC-HMS水文模型对太湖西苕溪流域2009年8月的一次典型暴雨洪水过程进行了降雨模拟和流量耦合预报,并与实测降雨和径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1)WRF模式能够较好模拟出位于天目山的... 为了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洪水预见期,利用WRF模式和HEC-HMS水文模型对太湖西苕溪流域2009年8月的一次典型暴雨洪水过程进行了降雨模拟和流量耦合预报,并与实测降雨和径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1)WRF模式能够较好模拟出位于天目山的强降水中心,位置较实况略偏北;预报子流域面雨量时空分布与实况较一致,定量检验合格率达50%左右。(2)HEC-HMS模型对西苕溪流域日径流过程和场降雨洪水过程均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模型参数验证和率定期间,确定性系数、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和峰现时差等指标均小于业务预报许可误差。(3)采用单向耦合法,将WRF模式(5 km网格)48 h预见期的滚动预报降雨场输入HEC-HMS水文模型进行流量滚动预报,耦合预报结果明显优于不考虑预见期内降雨的传统预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延长了洪水预见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HEC-HMS模型 水文气象耦合 洪水预报 预见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水文预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建华 舒卫民 王文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2-58,共7页
简要回顾了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三峡梯调)成立20 a以来的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各发展阶段的情况,并总结概括了20 a来所取得的一些预报技术创新成果。研究包括:(1)综合气象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程度、预见期的尺度... 简要回顾了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三峡梯调)成立20 a以来的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各发展阶段的情况,并总结概括了20 a来所取得的一些预报技术创新成果。研究包括:(1)综合气象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程度、预见期的尺度、预报的范围等要素,将三峡梯调水文预报技术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特点、阶段间的发展与联系做阐述;(2)总结概括了三峡梯调水文预报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研究及应用;(3)结合实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水文预报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三峡梯调未来水文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水文预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技术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集合概率预报 三峡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俊 郭生练 +1 位作者 陈桂亚 陈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40,81,共5页
在简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数值预报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耦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将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应着重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进... 在简介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述了数值预报与水文模型的耦合模式在洪水预报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耦合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将大气水文耦合模式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应着重提高降水预报的精度、进一步完善降水预报的评定方法及增加预报的不确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水文模型 耦合模式 洪水预报 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降水预报 不确定性分析 研究进展 数值预报 评定方法 模式应用 关键技术 型发展 精度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与Topmodel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耦合预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殷志远 王志斌 +2 位作者 李俊 杨芳 彭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2-684,共13页
基于空间分辨率90 m×90 m的湖北荆门漳河水库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数据,并从2012—2015年选取了20场洪水过程(其中16场用于模拟,4场用于检验),将华中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WRF提供的三重嵌套空间分辨率3 km×3 km、9 km... 基于空间分辨率90 m×90 m的湖北荆门漳河水库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数据,并从2012—2015年选取了20场洪水过程(其中16场用于模拟,4场用于检验),将华中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WRF提供的三重嵌套空间分辨率3 km×3 km、9 km×9 km和27 km×27 km预报降雨与集总式新安江模型以及半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耦合进行洪水预报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得到以下结论:当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比较均匀时,集总式新安江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报出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而当降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时,预报误差也会随之增大。基于DEM数据建立的Topmodel模型可以反映不同降雨时、空分布下洪水预报结果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 km×3 km和9 km×9 km洪水预报的输出结果比较接近,且在确定性系数和洪峰相对误差上要优于27 km×27 km的洪水预报结果,而在峰现时差的预报上,则是27 km×27 km的洪水预报结果与实测较吻合。通过研究还发现,虽然当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时,3种空间分辨率的WRF预报降雨均无法预报出与实测一致的降雨分布,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当降雨的时间分布误差和空间分布误差相抵消时,仍然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洪水预报结果。因此,高时、空分辨率的模式预报降雨并不一定就能对洪水预报结果产生正贡献,需要通过反复尝试寻找水文模型和数值模式耦合的最佳时、空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耦合预报 WRF TOPMODEL 半分布式 漳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气耦合环流模式及耦合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闵锦忠 孙照渤 朱伟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气耦合环流模式的研究、发展趋势 ,对不同模式的耦合技术及其预报试验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 ENSO预测与耦合环流模式的组成分类、模式的气候漂移及其处理技术 (耦合方案 )的特点、模式的季节、年际、年代际预报能力...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海气耦合环流模式的研究、发展趋势 ,对不同模式的耦合技术及其预报试验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 ENSO预测与耦合环流模式的组成分类、模式的气候漂移及其处理技术 (耦合方案 )的特点、模式的季节、年际、年代际预报能力等方面评述了当前海气耦合环流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影响耦合模式预报能力的有关问题 ,指出目前发展海气耦合模式的难点所在 ,并就我国现状提出了进行针对性研究的具体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气候漂移 耦合技术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多尺度水文预报应用进展及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文发 王乐 张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4-94,共11页
水文预报作为一项非工程措施,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流域水文预报技术应用进展,梳理了流域多尺度水文预报的概念,系统性地阐述了多尺度水文... 水文预报作为一项非工程措施,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流域水文预报技术应用进展,梳理了流域多尺度水文预报的概念,系统性地阐述了多尺度水文预报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了流域水文预报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水文气象耦合方面的不匹配性等问题。最后,基于对流域水文预报适用性的分析,强调了在拓展流域不同预见期水文预报新业务实践中考虑水文预报适用性的重要性,提出了现状条件下拓展多尺度流域水文预报业务的指导性原则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水文预报 水文气象耦合 不确定性 预报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歌 孙亚军 +2 位作者 徐智敏 刘钦 冯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5,共9页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和预测预报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对于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间接、无损、实时、连续的地球物理方法,已经被写入《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版)。首先阐述了微震监... 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和预测预报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对于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间接、无损、实时、连续的地球物理方法,已经被写入《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版)。首先阐述了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应用原理;然后讨论了微震探查地下水强径流带、导水通道(裂隙、断层和陷落柱)、突水通道、浆液扩散过程和采空区未知水体突水的可行性及预测预报规律,通过将人工扰动(如井下钻孔放水、注浆、采掘等)过程中产生的微震事件与音频电透视、瞬变电磁、应力场、瓦斯监测、钻屑量、声电磁、渗流、岩石损伤等场理论进行多场耦合分析和相互验证,分析了对矿井水害进行主动监测和预测预报的可行性;最后对现阶段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科学布置监测网络,优化定位算法,准确分析煤、岩、水活动规律,实现多场耦合,研究煤岩体微震活动性前兆规律,是微震监测技术在矿井水害防治领域的应用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 矿井水害 人工扰动 预测预报 多场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长江第1,2号洪水三峡入库洪峰预报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晶 邢文慧 许银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8-22,共5页
2018年7月上中旬,长江上游连续发生了2次编号洪水(2018年长江第1,2号洪水),其中2号洪水期间长江上游部分支流发生超50 a一遇特大洪水,沱江、涪江、嘉陵江下游及长江上游干流寸滩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60 000 m3/s... 2018年7月上中旬,长江上游连续发生了2次编号洪水(2018年长江第1,2号洪水),其中2号洪水期间长江上游部分支流发生超50 a一遇特大洪水,沱江、涪江、嘉陵江下游及长江上游干流寸滩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三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60 000 m3/s。采用水文气象耦合及多模型多方法并用模式成功开展了洪峰预报。从短中期定量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两方面开展了预报精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均提前7 d做出了强降雨预报及预警相关工作,且分别提前4,3 d预报出三峡水库将出现50 000,60 000 m3/s量级的入库洪水。分析表明,所采用方法洪水预报精度较高,有效预见期长,为精细科学的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 降水预报 入库洪峰流量预报 水文模型 水文气象耦合 长江2018年第2号洪水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