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数理统计法推求PMF是一种概念性失误
1
作者 王国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5,8,共3页
针对199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的条文说明及2004年出版的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中关于可能最大洪水估算方法仍采用数理统计法的错误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早已过时的一种具有概念性错误的认... 针对199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的条文说明及2004年出版的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中关于可能最大洪水估算方法仍采用数理统计法的错误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早已过时的一种具有概念性错误的认识,在1993年修订颁布的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和1994年颁布的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中已得到了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统计 水文气象法 PMP/PMF 上限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降水数据的金沙江流域可能最大降水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成兴 李国芳 +3 位作者 杨百银 夏传清 高洁 康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共4页
为探索缺资料地区可能最大降水计算方法,以金沙江巴塘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依据该流域测站降水资料,对MSWEP卫星降水数据进行精度评定。选取MSWEP自1979年以来的数据,采用统计估算法计算得到该流域1、3、7、15d可能最大降水量分别为2... 为探索缺资料地区可能最大降水计算方法,以金沙江巴塘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依据该流域测站降水资料,对MSWEP卫星降水数据进行精度评定。选取MSWEP自1979年以来的数据,采用统计估算法计算得到该流域1、3、7、15d可能最大降水量分别为25.2、49.1、86.1、150.9mm;同时,基于该流域及邻近地区的测站资料,采用水文气象法计算得到对应历时的可能最大降水量。对比两套结果发现,相同历时下前者计算结果与后者的相对偏差均在16%以内,表明在该流域基于MSWEP数据,采用统计估算法计算可能最大降水是有效可行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该流域的可能最大洪水计算奠定了基础,更为缺资料地区的可能最大降水计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降水 卫星降水数据 缺资料地区 统计估算 水文气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分割技术SDOIF的改进
3
作者 陈晓旸 林炳章 +2 位作者 王敏 林智琛 兰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5,共6页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是适用于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暴雨分割技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极值降雨系列对山区地形增强因子估算成果的影响以及分析SDOIF的不确定性,基于香港71个站点历史雨量资料,应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各站...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是适用于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暴雨分割技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极值降雨系列对山区地形增强因子估算成果的影响以及分析SDOIF的不确定性,基于香港71个站点历史雨量资料,应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各站点不同重现期(100 a一遇、200 a一遇和500 a一遇)的24 h降雨频率估计值,比较24 h年最大降雨系列和同时段的降雨稀遇频率估计值对定量推求香港地区平均地形增强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降雨稀遇频率估计值系列,譬如100 a一遇,能够更稳定和合理地估算地形增强因子的空间分布。另外,基准雨量站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形增强因子的估算成果,所以使用SDOIF时需要有足够的资料和对研究地区进行充分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降水(PMP) 暴雨分割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SDOIF) 地形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