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章水流域输沙变化对水文气象因素的响应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婷
刘士余
盛菲
王艳艳
余敏琪
卢静媛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尺度上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31960331)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泥沙演变规律研究”(202223YBKT28)。
-
文摘
输沙是流域关键水文要素之一,深入探究其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上游章水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61—2018年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输沙变化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输沙变化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利用通径分析量化各因素对输沙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呈单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4—6月;年际上,输沙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周期变化上,主要存在3~7、11~19和21~30 a这3种时间尺度的变化周期,第1主周期为16 a;(2)输沙量减少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为径流量、风速和气温,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52.5%、28.8%和-18.7%;(3)径流量、风速和气温对输沙减少的直接影响排序为径流量>风速>气温,间接影响排序为风速>径流量>气温,综合影响排序为径流量>气温>风速。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沙调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
关键词
输沙变化
水文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间接影响
-
Keywords
sediment variation
hydrological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tepwise regression
path analysis
indirect impact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浅谈水文气象因素对辽宁海域赤潮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胡宝强
李锡华
-
机构
辽宁省海洋预报台
-
出处
《海洋预报》
2005年第3期64-66,共3页
-
文摘
当今社会,沿海地区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多,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海水中富营养化程度增高,赤潮频繁发生。辽宁沿海的黄海北部和辽东湾已成为赤潮的多发区。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水产养殖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监测资料表明:黄海北部、辽东湾的赤潮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研究赤潮发生的原因、机制则显得特别的重要,而赤潮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变化过程,是由许多的水文、气象、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拟从水文、气象的角度,分析影响辽宁海域赤潮发生的原因,为以后做好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工作积累经验,为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辽宁海域
水文气象因素
赤潮的发生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宁东北部NDVI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
-
-
作者
田华
李金芳
杨嘉懿
谢祖锋
张晴
蒲芳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10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2176,41672250)
地质勘查基金资助项目(S17-2-XJ07)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SF-445)。
-
文摘
为探究宁东北部植被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明确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水文气象因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应用MODIS NDVI数据结合同时期气象和区域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宁东北部植被指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68.41%增长率);区域内植被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西北部NDVI大于0.3的面积增加了15.63%;NDVI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地下水位埋深和蒸发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地下水位埋深为3~4 m时,植被指数达到最大。研究区植被指数变化受地下水位埋深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因素对NDVI的影响程度表现为蒸发量>地下水位埋深>降水量>气温。
-
关键词
宁东北部
NDVI
时空变化
地下水位埋深
水文气象因素
-
Keywords
Northern Ningdong
NDVI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water depth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