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的淮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邵月红 吴俊梅 李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3,共8页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区线性矩法进行站点极值降雨的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象成因和水文统计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通过异质性和不和谐性检测的水文气象一致区。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均方根误差和线...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区线性矩法进行站点极值降雨的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象成因和水文统计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通过异质性和不和谐性检测的水文气象一致区。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均方根误差和线性矩系数的相关图综合判断得出各时段下6个一致区下的最优分布。其中,24h时段下的最优分布分别为:GEV、GNO、GLO、GEV、GLO、GEV。利用最优分布计算出淮河流域各站点一整套(多时段多重现期)的频率估计值。其中,最大值分布在沂蒙山区,这与站点的实际观测相一致。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是一种稳健可靠的频率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分区 线性 极值降雨 频率估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在广西暴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希 林炳章 +1 位作者 吴俊梅 李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9,共5页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时段的年最大值降雨量资料,以3h为代表,首先利用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将其划分为2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然后采用三种拟合优度判别方法,判断每个一致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得出GEV和GNO线型在广西是较优的选择;最后根据...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时段的年最大值降雨量资料,以3h为代表,首先利用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将其划分为2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然后采用三种拟合优度判别方法,判断每个一致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得出GEV和GNO线型在广西是较优的选择;最后根据地区分析法得到各站对应重现期下的暴雨频率估计值,发现同一时段暴雨频率估计值空间分布形态大致相同,而在同一重现期下不同时段估计值空间分布形态会随设计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 地区分析 水文气象一致区 暴雨频率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矩法在天山北坡水文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磊 李诚 任少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7-49,共3页
线性矩法是目前洪水频率计算的最新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稳健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水文频率分析,但却很少用于水文区识别。为进一步研究天山北坡区暴雨洪水规律,运用线性矩法估算该区内24个站点统计参数,将其作为聚类因子,运用模糊聚类法对... 线性矩法是目前洪水频率计算的最新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稳健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水文频率分析,但却很少用于水文区识别。为进一步研究天山北坡区暴雨洪水规律,运用线性矩法估算该区内24个站点统计参数,将其作为聚类因子,运用模糊聚类法对该区进行二级划分,并对成果进行了一致性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此次二级划分是合理的,为子区域内建立流量经验公式或进行区域综合分析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 模糊聚类 分区 一致性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线性矩法估算的暴雨频率设计值空间连续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敏 林炳章 +2 位作者 邵月红 陈宏 吴俊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地区线性矩法(Regional L-moments Analysis,RLMA)是目前最先进的频率估算方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分析计算中;我国近年也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成功地采用推广了这一水文气象途径... 地区线性矩法(Regional L-moments Analysis,RLMA)是目前最先进的频率估算方法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防洪设计标准的分析计算中;我国近年也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成功地采用推广了这一水文气象途径的频率计算方法,积累了实际经验。但是,由于地面雨量站点有限、资料长度有限以及站点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等问题,研究区中相邻水文气象一致区之间暴雨频率估算值会出现空间不连续性的现象,这个空间不一致的问题尚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在简要介绍地区线性矩法推求频率估计值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并介绍一种概念清楚、简单易操作的基于空间往返二次内插的校正方法,来解决频率估算值空间不连续的问题。这种空间内插平差主要通过构造一个与研究区实测站点控制面积相应分辨率的虚拟网格站网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平差后校正的研究区内各站点的频率估计值的经验频率与理论概率更加接近,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也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线性 水文气象一致区 频率估计值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线性矩法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俊梅 林炳章 邵月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2,96,共9页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分为8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综合考虑三种拟合优度检测方法,选择1~8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分别为:GEV、GLO、GEV、GEV、GNO、GNO、GEV、GNO;根据地区分析法原理,估算各雨量站的暴雨频率设计值。分析表明:太湖流域各重现期下的年极值降雨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一致,西南山区是太湖流域的暴雨高风险区,应该在地区防洪规划中引起重视。结果表明:地区线性矩法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为防洪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工作,以满足工程防洪设计、地区防洪规划、山洪预警和城市防涝防洪规划等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暴雨频率分析 线性 地区分析 水文气象一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大汶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玖跃 郭成 +2 位作者 王沁 胡义明 王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4,共5页
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法对6、12、24 h和3 d的年极值降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站点暴雨设计值,将区域设计值结果与单站线性矩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了大汶河流域50年一遇暴雨设计值的... 以山东省大汶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法对6、12、24 h和3 d的年极值降雨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站点暴雨设计值,将区域设计值结果与单站线性矩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了大汶河流域50年一遇暴雨设计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可将大汶河流域划分为3个水文气象一致区,最优分布线型以广义极值分布(GEV)为主;单站线性矩法与地区线性矩法结果的差距(平均绝对相对误差)随样本系列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重现期越大差距越大;大汶河流域暴雨设计值的空间分布不均,但各时段分布态势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线性 水文气象一致区 极值降雨设计值时空分布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分割技术SDOIF的改进
7
作者 陈晓旸 林炳章 +2 位作者 王敏 林智琛 兰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5,共6页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是适用于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暴雨分割技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极值降雨系列对山区地形增强因子估算成果的影响以及分析SDOIF的不确定性,基于香港71个站点历史雨量资料,应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各站...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是适用于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暴雨分割技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极值降雨系列对山区地形增强因子估算成果的影响以及分析SDOIF的不确定性,基于香港71个站点历史雨量资料,应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各站点不同重现期(100 a一遇、200 a一遇和500 a一遇)的24 h降雨频率估计值,比较24 h年最大降雨系列和同时段的降雨稀遇频率估计值对定量推求香港地区平均地形增强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降雨稀遇频率估计值系列,譬如100 a一遇,能够更稳定和合理地估算地形增强因子的空间分布。另外,基准雨量站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形增强因子的估算成果,所以使用SDOIF时需要有足够的资料和对研究地区进行充分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降水(PMP) 暴雨分割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SDOIF) 地形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近60a降水极值的频率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邵月红 刘玲 +1 位作者 刘俊杰 吴俊梅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1-391,共11页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MK和F检验对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趋势、突变和跳跃分析。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进行一致区的划分、最优分布的选择和降水极值的频率估计值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K趋势和突变检验显...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MK和F检验对站点的年最大日降雨序列进行趋势、突变和跳跃分析。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进行一致区的划分、最优分布的选择和降水极值的频率估计值计算,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K趋势和突变检验显示只有8个站点(22.9%)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通过了信度为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特别是京津唐区域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时段主要发生在1980-1990年。均值和方差的跳跃性显示大部分站点都呈现出显著的向下跳跃,主要分布在流域的滦河子流域和北三河水系;趋势和跳跃的综合分析能够对降水极值有可能引起的旱涝灾害进行更全面合理的判断。不同重现期下的频率估计值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势一致,从东南到西北、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并与地形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降水极值空间分布的中心主要集中在滦河子流域的遵化和青龙附近;大部分站点50 a一遇的估计值和AMP序列的最大观测值能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间接反映了估计值的合理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极值 线性 水文气象一致区 频率估计值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