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的淮河流域极值降雨频率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邵月红 吴俊梅 李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3,共8页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区线性矩法进行站点极值降雨的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象成因和水文统计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通过异质性和不和谐性检测的水文气象一致区。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均方根误差和线...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区线性矩法进行站点极值降雨的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象成因和水文统计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通过异质性和不和谐性检测的水文气象一致区。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均方根误差和线性矩系数的相关图综合判断得出各时段下6个一致区下的最优分布。其中,24h时段下的最优分布分别为:GEV、GNO、GLO、GEV、GLO、GEV。利用最优分布计算出淮河流域各站点一整套(多时段多重现期)的频率估计值。其中,最大值分布在沂蒙山区,这与站点的实际观测相一致。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是一种稳健可靠的频率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分区 线性矩法 极值降雨 频率估计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HMS模型在不同水文气象分区中的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子菁 刘攀 +3 位作者 王起峰 李致家 黄迎春 童睿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4,共9页
采用前期影响雨量Pa替换前5 d降水量以评估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线性内插增加CN值的分级以及根据不同水文气象分区选用适宜初损率λ等改进措施对HEC-HMS半分布式水文模型产流模块中的SCS-CN方法进行改进,并于县北沟、呈村、平和3个中小流... 采用前期影响雨量Pa替换前5 d降水量以评估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线性内插增加CN值的分级以及根据不同水文气象分区选用适宜初损率λ等改进措施对HEC-HMS半分布式水文模型产流模块中的SCS-CN方法进行改进,并于县北沟、呈村、平和3个中小流域进行验证,探讨了反算法率定SCS模型参数的局限性;通过率定不同流域前期影响雨量下的最适宜CN值(C_(x))并回归C_(x)-P_(a)关系,分析了实际湿润程度随前期影响雨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流域初损率取值0.05和0.20时HEC-HMS模型能取得较好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法 HEC-HMS模型 径流曲线数 初损率 反算法 水文气象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分割技术SDOIF的改进
3
作者 陈晓旸 林炳章 +2 位作者 王敏 林智琛 兰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5,共6页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是适用于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暴雨分割技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极值降雨系列对山区地形增强因子估算成果的影响以及分析SDOIF的不确定性,基于香港71个站点历史雨量资料,应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各站...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是适用于山区可能最大降水(PMP)估算的暴雨分割技术。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极值降雨系列对山区地形增强因子估算成果的影响以及分析SDOIF的不确定性,基于香港71个站点历史雨量资料,应用地区线性矩法推求各站点不同重现期(100 a一遇、200 a一遇和500 a一遇)的24 h降雨频率估计值,比较24 h年最大降雨系列和同时段的降雨稀遇频率估计值对定量推求香港地区平均地形增强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降雨稀遇频率估计值系列,譬如100 a一遇,能够更稳定和合理地估算地形增强因子的空间分布。另外,基准雨量站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形增强因子的估算成果,所以使用SDOIF时需要有足够的资料和对研究地区进行充分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降水(PMP) 暴雨分割 水文气象分区线性矩法 分时段地形增强因子法(SDOIF) 地形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