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水文模式模拟(Ⅱ):模拟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范广洲 吕世华 程国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2-310,共9页
利用PRMS水文模式系统 ,模拟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丰、枯水年不同季节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 ,滦河流域蒸发量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且湿润季节变化绝对值较大 ,干旱季节变化百分率较大。而地表径流... 利用PRMS水文模式系统 ,模拟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丰、枯水年不同季节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 ,滦河流域蒸发量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且湿润季节变化绝对值较大 ,干旱季节变化百分率较大。而地表径流量、次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及河川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湿润季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高 ,干旱季节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滦河流域 水资源 水文模式 蒸发量 降水量 气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炭沼泽化类型、控制因素及聚炭水文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格林 刘光华 +1 位作者 伍大茂 张则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B05期125-132,共8页
水体沼泽化与陆地沼泽化这2种基本类型,已为众多学者公认,但它们的组合类型即水一陆转换式沼泽化类型,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导致某泥炭层形成过程中泥炭沼泽化类型及其转换的直接原因是水文条件,特别是覆水深浅的变化与稳定... 水体沼泽化与陆地沼泽化这2种基本类型,已为众多学者公认,但它们的组合类型即水一陆转换式沼泽化类型,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导致某泥炭层形成过程中泥炭沼泽化类型及其转换的直接原因是水文条件,特别是覆水深浅的变化与稳定程度,而引起后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质构造、气候或二者的综合。马来西亚沙捞越巴兰河三角洲泥炭地和广东湛江遂溪下某泥炭地是第3种泥炭沼泽化(水-陆转换式)类型的现代实例。根据对泥炭沼泽化作用控制因素和国内外古今泥炭沼泽演化类型实例分析,归纳了3种聚炭水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煤 沼泽化类型 控制因素 聚炭水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与水文模式耦合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红平 周锁铨 +1 位作者 薛根元 孙琪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建立不均匀的地表径流算法,修改RegCM2的径流方案,设计了一个适合与气候模式RegCM2耦合、能模拟水文站流量的汇流模式,模拟了1998年6、7、8月降水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该径流方案对降水、地表热量通量、地表径流、土壤湿度产生的影响。结... 建立不均匀的地表径流算法,修改RegCM2的径流方案,设计了一个适合与气候模式RegCM2耦合、能模拟水文站流量的汇流模式,模拟了1998年6、7、8月降水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该径流方案对降水、地表热量通量、地表径流、土壤湿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方案在模拟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降水量的模拟,其影响大致是总降水量的10%;(2)地表径流方案改变了地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通量,这种作用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地表水分的再分配有关;(3)本方案计算的土壤渗透率较强,在暴雨初期,产生径流较少,而在暴雨后期土壤湿度增大,产生的地表径流较大,这一点更符合洪水形成的特点;(4)水文—气候耦合模式模拟了两个长江水文站的流量,模拟值基本反映了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也表明耦合模式基本能反映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大暴雨期间的地表水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水文模式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模式D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守荣 黄荣辉 +3 位作者 丁一汇 L.R.Leung M.S.Wigmosta L.W.Vail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1-427,共7页
本研究在改进水文 -土壤 -植被模式DHSVM ,用气候观测资料驱动DHSVM进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2 /China与水文模式DHSVM的嵌套系统 ,将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和东亚地区控制试验 (目前气候情景 )和敏感性试验 (未来 2&... 本研究在改进水文 -土壤 -植被模式DHSVM ,用气候观测资料驱动DHSVM进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2 /China与水文模式DHSVM的嵌套系统 ,将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和东亚地区控制试验 (目前气候情景 )和敏感性试验 (未来 2×CO2 气候情景 )结果用双线性插值方法降尺度 (downscaling)到滦河、桑干河流域的 8个气象站点 ,然后再用数字高程模式DEM插值到DHSVM的细网格点 ,驱动水文模式进行嵌套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滦河、桑干河流域在未来大气中CO2 浓度加倍情况下 ,地面气温呈一致的增加趋势 ,年平均气温增加2 .8℃ ;两流域未来降水也呈增加趋势 ,滦河、桑干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别增加 6mm和 4 6mm ;两流域未来蒸发量有所增加 ,年均蒸发量增加 2 9mm ;未来滦河流域年径流深减少 2 7mm ,流量减少 14 .72× 10 8m3 ,桑干河流域径流深增加 2 6mm ,流量增加 12 .2 2× 10 8m3 ,两流域合计 ,流量减少 2 .5× 10 8m3 ;未来滦河、桑干河流域径流深趋向一致 ,分别为 74和 71mm ,约为全国目前平均径流深 2 84mm的 1/ 4。可见 ,两流域未来总体上仍呈现暖干化趋势。本研究发展的嵌套模式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而且通过参数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VM RegCM2/China 区域气候模式 水文模式 嵌套试验 预测分析 气候变率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水文模式模拟 (Ⅰ)降水径流模式系统(PRMS)介绍及其在滦河流域的移植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广洲 吕世华 程国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简单介绍了引进美国地质勘查中心发展的降水径流模式系统 (PRMS)。认为PRMS模式具有多种模拟功能 ,包含的物理过程也较全面 ,是当前世界上较好的水文学模式。将PRMS模式系统移植到滦河流域 ,并对其模拟能力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 ,... 简单介绍了引进美国地质勘查中心发展的降水径流模式系统 (PRMS)。认为PRMS模式具有多种模拟功能 ,包含的物理过程也较全面 ,是当前世界上较好的水文学模式。将PRMS模式系统移植到滦河流域 ,并对其模拟能力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 ,模式系统在我国滦河流域的移植比较成功 ,而且能够较真实地再现滦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及水资源其它分量的年际及季节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式 PRMS介绍 滦河流域 气候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径流模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陆面水文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德良 沈卫明 李家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统一体内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复杂特性,形成一个能比较反映真实情况,定量模拟这些交换过程模式的重要性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早在1969年Philip ̄[1]就强调用这种统一体现观点去研究陆地与大气... 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统一体内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复杂特性,形成一个能比较反映真实情况,定量模拟这些交换过程模式的重要性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早在1969年Philip ̄[1]就强调用这种统一体现观点去研究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生态工作者过去的许多工作 ̄[2,3]都已说明发生在陆气交界面上的水热交换过程同覆盖陆地的植被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不同陆面生物圈结构物理及植杨生理性质将对这种交换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对气候与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强调建立一个真实可行的陆地生物圈模型的重要性。Lin发展了包含植被效应的土壤分层陆地水文模式。其中,植被与土壤随空间与时间的分布和表层与深层平均性质差异对这种交换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反映。本文在前人 ̄[4-6]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旱区陆气水热交换土壤分层模式,分析了数学模型中温度变化与水分运动分层的物理原因,特别是详细分析了气候状况对地表面能量交换的影响,改进了强迫恢复法,提出了有限差分计算中的具有二阶精度的Euler隐式格式,采用了新的计算净辐射,地表温度,土壤蒸发以及水分变化(文献7中有详细介绍)的计算公式,尽量减少对测量数据的依赖性,使模式更趋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模式 陆-气水热交换 数值模拟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分布水文模式TOPMODEL之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瑞赋 李锦育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TOPMODEL(Topography MODEL)为一半分布水文模式,是由英国兹里大学的Beven及Kirkby于1979年所发展,可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模式,其概念简单、参数少、操作方便,近年来模式不断修正改进,更可与数值高程模型与地理资讯系统相配合... TOPMODEL(Topography MODEL)为一半分布水文模式,是由英国兹里大学的Beven及Kirkby于1979年所发展,可以数学方式表示水文循环过程的模式,其概念简单、参数少、操作方便,近年来模式不断修正改进,更可与数值高程模型与地理资讯系统相配合,因此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而广泛使用。TOPMODEL的应用范围甚广,由文献中得知其应用领域包括:模式评估、气候水文、原理探讨、网格分析与灾害预测等。本文介绍了TOPMODEL模式的原理与应用,并收集相关的文献(2001~2010年),就研究现况予以统计分析,为日后应用此模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MODEL 地形指数 水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陆面与水文耦合模式在中国西北典型流域径流模拟中的新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孟现勇 王浩 +2 位作者 蔡思宇 龙爱华 殷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2,38,共9页
水文模式在较长的发展阶段由简单的概念模型逐步演变复杂的分布式物理模型,大气学科的各类气候模式在近年来迅猛发展同时也逐步带动了水文学的发展。从大气、水文两个学科发展角度纵向开展研究,通过分析以往研究成果认为,虽然大气、水... 水文模式在较长的发展阶段由简单的概念模型逐步演变复杂的分布式物理模型,大气学科的各类气候模式在近年来迅猛发展同时也逐步带动了水文学的发展。从大气、水文两个学科发展角度纵向开展研究,通过分析以往研究成果认为,虽然大气、水文模式在其各自的发展已经到达了较为完善的地步,然而其相互耦合并取长补短的优势并未发挥。在探讨大气、陆面及水文模式发展的基础上,选取XJLDAS(Xinjiang Land Data Assimilate Datasets)大气陆面同化系统,CLM3.5(Community Land Model,Version 3.5)公用陆面模式及快速汇流模式RAPID(Routing Application for Parallel computation of Discharge)作为关键耦合对象,利用以上耦合系统对新疆精博河流域径流过程进行模拟。通过研究分析,认为:XJLDAS+CLM3.5+RAPID模式可较好地重现流域地表径流年内分布状况,然而,由于陆面参数化方案选取等原因,研究区径流量出现一定偏差。此外,在本研究中发现,陆面模式径流汇流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将这种偏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进行大尺度水文模拟时,需要在考虑在研究区相关地理特性(如地质构造、地表覆被)基础上进行模式相应改进,以最大限度的重现大尺度径流真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水文模式 陆面模式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式的改进及气候水文Off-line模拟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守荣 黄荣辉 +3 位作者 丁一汇 L.R.Leung M.S.Wigmosta L.W.Vail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文中对引进的高分辨率 (94 2 .5m× 94 2 .5m)分布式水文 土壤 植被模式 (DHSVM) ,针对海、滦河流域的特点进行了改进 ,主要包括 :(1)改变蒸散发模拟方法 ,用改进的Penman Monteith模式模拟海滦河流域的蒸发 ,较好地模拟出 1a内的... 文中对引进的高分辨率 (94 2 .5m× 94 2 .5m)分布式水文 土壤 植被模式 (DHSVM) ,针对海、滦河流域的特点进行了改进 ,主要包括 :(1)改变蒸散发模拟方法 ,用改进的Penman Monteith模式模拟海滦河流域的蒸发 ,较好地模拟出 1a内的两个峰值 ,最大值出现在 4~ 6月 ,次大值出现在 7~ 8月 ;(2 )改变水文模式结构 ,用多站点气候观测资料内插到模式网格点 ,充分实现了分布式水文模拟 ;(3)发展新的水文、植被、土壤参数化方案 ,对 33个参数分区计算和确定 ,并重点对土壤孔隙度 φ、土壤蓄水能力θfc、叶面指数LAI、随机阻抗γs 等 11个参数进行调试和修订 ,提高了水文模拟精度。用改进的DHSVM模式分别对滦河、桑干河流域蒸散发、地下水位、土壤湿度、土壤水下渗、产流、汇流与径流等水文过程进行Off line模拟试验 ,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 ,滦河流域 1979~ 1991年、桑干河流域 1979~ 1987年水文模拟效率系数分别为 0 .89和 0 .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 改进 水文模式 Off-line模拟试验 模拟效率系数 地下水位 气候 土壤湿度 产流 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统计模式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产流计算中的分布式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常斌 杨文瑾 +2 位作者 李文艳 王雄师 杨致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5,共6页
以半干旱陇西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并集成水文统计模式对不同利用类型土地进行分布式次降雨—产流模拟.经检验,模型的总体误差为12.6%,模拟精度较好.根据模拟结果,不同地类对次降雨过程水量分配的影响迥异,阴坡入渗量整体大... 以半干旱陇西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并集成水文统计模式对不同利用类型土地进行分布式次降雨—产流模拟.经检验,模型的总体误差为12.6%,模拟精度较好.根据模拟结果,不同地类对次降雨过程水量分配的影响迥异,阴坡入渗量整体大于阳坡的,而林地和草地地表产流量小于其他地类的.表明良好的地表覆被条件使降雨蓄渗增加,有利于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次降水过程 水文统计模式 安家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永楠 林朝晖 郝振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新陆面水文模式所需的下垫面参数数据库,建立适合于珠江流域的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系统,并利用该模式开展了1963~2006年流域水文水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流量比较,系统考察了陆面水文耦合... 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新陆面水文模式所需的下垫面参数数据库,建立适合于珠江流域的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系统,并利用该模式开展了1963~2006年流域水文水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流量比较,系统考察了陆面水文耦合模型对珠江流域水循环各分量的模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陆面水文耦合模式对珠江流域年平均各水循环要素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模式对珠江流域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也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模式模拟的水量平衡系数均接近1,相关系数均高于0.84,IOA相似度系数均高于0.9;相对而言,模式对流量峰值的模拟能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珠江流域 水文过程模拟 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的参数率定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敏 林朝晖 +2 位作者 邵亚平 杨传国 刘少锋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53,共13页
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形、岩石地质类型等空间分布特征,对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1.0(Coupled Land Surface?Hydrological Model version 1.0)的河道曼宁糙率系数、水力传导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率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CLHMS1.0的... 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形、岩石地质类型等空间分布特征,对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1.0(Coupled Land Surface?Hydrological Model version 1.0)的河道曼宁糙率系数、水力传导度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率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CLHMS1.0的多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河道曼宁糙率系数、水力传导度对CLHMS1.0模拟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上游王家坝子流域曼宁糙率系数的减小,可以显著提高模式对王家坝水文控制站上游模拟的水流流速,减小了模式对王家坝洪峰来临时间模拟偏迟的误差;依据淮河不同子流域的岩石地质类型选定更为合理的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河道流量等水文过程的模拟更为准确。利用参数率定后的CLHMS1.0对淮河流域1980~1987年逐日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与观测实况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了新的河道曼宁糙率系数和水力传导度参数后,模式对淮河流域逐日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显著提高,且可以更合理地模拟出地表产流和地下水补给对流域河道流量的相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水力传导度 曼宁糙率系数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的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评估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伟 林朝晖 +1 位作者 杨传国 骆利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76,共14页
利用最新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及观测的降水和地表气温资料驱动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Coupled Landsurface and Hydrologic Model System),对淮河流域1980-2003年共24年的水文水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 利用最新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及观测的降水和地表气温资料驱动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Coupled Landsurface and Hydrologic Model System),对淮河流域1980-2003年共24年的水文水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系统评估了CLHMS对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CLHMS模式对淮河流域水文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模式尤其对湿润年份流域的水量平衡以及河道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具有很强的模拟能力,而对降水偏少的干旱年份,模式模拟的河道流量通常会高于观测实况,与实况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这也是导致CLHMS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能力存在显著年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三组不同降水强迫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结果比较表明,降水驱动资料准确与否是陆面水文模拟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正是由于CFSR再分析降水与观测降水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CFSR降水驱动下模式模拟的淮河流域河道流量与观测存在较大的偏差,其模拟性能相对较差。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可以保持较强降水日变化的时间解集方法,也是保证合理模拟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水文模拟不确定性 河道流量 时间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4
作者 林朝晖 刘辉志 +2 位作者 谢正辉 王爱慧 刘少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5-949,共15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陆面水文过程的观测、模式发展以及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首先概述了近年来在中国区域所开展的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通过资料分析揭示了国际上现有陆面模式对干...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陆面水文过程的观测、模式发展以及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首先概述了近年来在中国区域所开展的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通过资料分析揭示了国际上现有陆面模式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陆气相互作用模拟的偏差,指出典型干旱/半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修正的必要性;随后重点描述了陆面过程模式中积雪覆盖度和冻土参数化方案的发展,中国区域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以及中国区域大尺度水文模式的研制和应用等;最后给出了陆面水文过程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过程 水文模式 陆气相互作用 土壤湿度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无定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莫兴国 林忠辉 刘苏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99-5007,共9页
建立分布式生态水文过程模式,模拟分析了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近40a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循环和植被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无定河流域近40a来温度上升,而降水量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年际波动幅度变小。与之相应,地表蒸散量也... 建立分布式生态水文过程模式,模拟分析了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近40a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循环和植被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无定河流域近40a来温度上升,而降水量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年际波动幅度变小。与之相应,地表蒸散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然而,因大气CO2浓度的上升,植被净生产力明显增加,速率约为0.6gCm-2a-1,水分利用效率随之提高。该流域生态系统对HadCM3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显著,蒸散、地表径流和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均增加,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模式 气候变化响应 水循环 植被生产力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水库群参数化方案的区域陆面水文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宁澎 余钟波 +5 位作者 王浩 严登华 杨明祥 杨传国 毕吴瑕 郝少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0-682,共13页
中国水库数目众多,密集的水库运行和调蓄影响着陆地水循环和陆气间的水分能量交换过程,给高强度开发地区水文规律认知和水文模拟及预报带来了挑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及流域内千余座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库水量平衡方程、... 中国水库数目众多,密集的水库运行和调蓄影响着陆地水循环和陆气间的水分能量交换过程,给高强度开发地区水文规律认知和水文模拟及预报带来了挑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及流域内千余座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库水量平衡方程、水库蓄泄规则、多阻断扩散波汇流等方面构建了水库群参数化方案,并从地表水、地下水、蒸散发、能量通量等角度实现了其与陆面水文双向耦合模式(CLHMS)的动态耦合。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库群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地模拟水库的蓄泄过程,提高了耦合模式在鄱阳湖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水库群可以使赣江、信江、抚河丰水期径流减少3.7%~6.0%,枯水期径流增加5.9%~12.6%,多年平均径流减少0.6%~1.5%;在空间分布上,水库群对流域中部和北部径流的调蓄作用相对显著。本研究所改进的陆面水文模式可以为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气象、水文、水资源交叉领域的研究提供分析工具和模型基础,从而支撑变化环境下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参数化方案 陆面水文模式 扩散波方程 蓄泄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在水文预报领域的应用——实时水文预报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黎平 钱永甫 王致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8-514,共7页
根据1980—1987年巴家咀水库流域各水文站及雨量站的流量和降雨强度资料,建立了一个利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平凉雷达站的双线偏振雷达实时遥测降雨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实时水文预报的模式。当接收到以无线电方式... 根据1980—1987年巴家咀水库流域各水文站及雨量站的流量和降雨强度资料,建立了一个利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平凉雷达站的双线偏振雷达实时遥测降雨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实时水文预报的模式。当接收到以无线电方式传输来的雷达资料后,该模式可进行包括各子流域的降雨总量、径流、汇流及到达水库的流量、洪峰流量和时间等水文参量的预报,并在计算机监视器上显示,在打印机上打印并存盘。这一方法与普通水文预报方法相比具有及时并能了解云发展趋势等优点。这一模式的建立及应用为防汛指挥、水库的调度提供了可靠、直观的依据,它将气象部门的高科技成果用于水文领域,开拓了气象雷达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模式 双线偏振雷达 水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双月刊2009年(第29卷)总目录
18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水文 水文频率分析 水文模型 水文模式 郭生练 水文时间序列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双月刊2010年(第30卷)总目录
19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2010 杨桂 赵昕 分析计算 气候变化 气候变动 水文模型 水文模式 蒋云 地下水水质 蒋蓉 杨建 干旱演变 长江口 扬子江口 静怡 水文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双月刊2012年(第32卷)总目录
20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水文模式 杨桂 杨建 松柏 趋势分析 趋势面分析 数学分析 水文 水文序列 长江 陈晓 李祚 平原区 广西 变化规律 河道 鄱阳湖 水文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