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研究
1
作者 卢兴超 徐宗学 周玉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4,共9页
为了提升海绵设施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效能,提出了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方法.以迁安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例,借助容积法量化海绵设计方案,利用水文模型设置海绵设施控制雨水的优选路径,分别选... 为了提升海绵设施布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海绵设施的效能,提出了基于容积法和水文模型法的海绵设施效能评估方法.以迁安市某海绵型建筑小区为例,借助容积法量化海绵设计方案,利用水文模型设置海绵设施控制雨水的优选路径,分别选用2、5、10 a的短历时(2 h)设计降雨情景对海绵设施建设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与排水口演算和不透水区演算模式相比,透水区演算模式更契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在2、5、10 a的短历时(2h)设计降雨情景下,相对于海绵设施布设前,布设后场地雨水径流总量削减率分别为86.9%、82.4%、79.6%,径流峰值流量平均削减为94.57%、87.89%、86.45%,雨水管道中最大充满度80%以上的管道长度分别降低了86.55%、85.27%、64.48%;3)在10 a一遇设计降雨重现期下,溢流节点J31在海绵设施布设后,井内最高水位降低了1.332 m,且其他9个溢流风险节点其水位也明显降低.上述研究表明,在低重现期短历时(2h)设计降雨情景下,海绵设施对场地径流总量、峰值流量有很好的削减作用,对雨水管道排水压力有显著减轻作用,对节点溢流风险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为今后开展海绵城市源头减排设施的布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 水文模型法 径流路径 优化 径流总量 峰值流量 溢流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文模型法计算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方法初探
2
作者 郝建忠 熊运阜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8-41,共4页
合理计算流域综合治理后的减水减沙效益,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水文法、水保法虽已广泛应用,但都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本文应用水文模型法,计算了韭园沟流域减水减沙效益。通过与水保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这... 合理计算流域综合治理后的减水减沙效益,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水文法、水保法虽已广泛应用,但都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本文应用水文模型法,计算了韭园沟流域减水减沙效益。通过与水保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这种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法 减水效益 减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地貌法模型的城市湿地水环境功能评估——以南京仙林典型湿地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一鸣 刘红玉 +2 位作者 李玉凤 蔡春晓 李玉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32-3041,共10页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许多湿地被改造利用成为城市湿地。如何科学评估城市湿地功能及其改变程度,是科学认识城市湿地的重要内容。基于水文地貌法,通过选取区域受城市化影响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接近于自然湿地的湿地作为...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许多湿地被改造利用成为城市湿地。如何科学评估城市湿地功能及其改变程度,是科学认识城市湿地的重要内容。基于水文地貌法,通过选取区域受城市化影响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接近于自然湿地的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利用遥感和GIS的手段以及野外实地调查方法,从湿地水环境功能角度,对南京仙林区域内典型城市湿地的水环境特征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城市湿地水环境功能明显降低,其蓄水功能、净水功能、水文调节功能明显低于参考湿地;(2)受城市化景观复杂性影响,城市湿地水环境功能的改变程度呈现个性化特征,纪家边、采月湖和西湖西这3个湿地可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湿地改造的典范。这一结论可为城市化区域内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湿地的保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水环境 参考湿地 水文地貌功能评估模型 南京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冲涧小流域降水与植被恢复对径流的影响--经验统计分析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士余 邓文平 +1 位作者 欧阳磊 胡小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9,共9页
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小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经验统计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计算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径... 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小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经验统计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计算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结果显示:2003年为降水与径流的一致突变点;因此,以1983—2003年为基准期,2004—2014年变化期的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分别减少8.7%和29.2%,年平均减少幅度分别为12.7和22.1 mm。相对于基准期,春季、夏季及年尺度上变化期的平均径流深分别减少100.2、105.8和243.0 mm。经验统计分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和植被恢复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58.9%、41.1%,71.6%、28.4%和57.1%、42.9%;而水文模型模拟法的研究结果分别为61.0%、39.0%,81.6%、18.4%和70.0%、30.0%。可知,尺度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降水变化的贡献率均大于植被恢复。同时,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总体上较接近,说明均比较可信,能为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植被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植被恢复 经验统计分析 水文模型模拟 彭冲涧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种方法的径流变化贡献率对比分析--以彭冲涧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盛菲 刘士余 +2 位作者 刘政 叶晶萍 杨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69,75,共5页
小流域径流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定量评价两者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彭冲涧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文模型模拟法、经验统计分析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的径流变化贡献率计算结果,并... 小流域径流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定量评价两者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彭冲涧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文模型模拟法、经验统计分析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的径流变化贡献率计算结果,并归纳分析3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在春、夏季及年尺度上,水文模型模拟法计算的降水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61.00%,81.60%,70.00%,大于另外2种方法;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考虑了蒸散发的贡献率,其降水变化和植被恢复的贡献率在春、夏季及年尺度上分别为50.88%,42.60%,31.26%和16.23%,16.69%,26.10%,均为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水文模型模拟 经验统计分析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 彭冲涧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排涝泵站设计流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台衡 谢文俊 曹国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47,共4页
平原河网地区汛期受外江水位顶托,区域涝水常难以自排,需新建排涝泵站解决内涝问题。以盐卡泵站为例,根据排区的降水、下垫面条件,分别采用平均排除法、水文水动力模型法确定平原河网地区外排泵站规模,以满足区域的排涝要求。经分析,传... 平原河网地区汛期受外江水位顶托,区域涝水常难以自排,需新建排涝泵站解决内涝问题。以盐卡泵站为例,根据排区的降水、下垫面条件,分别采用平均排除法、水文水动力模型法确定平原河网地区外排泵站规模,以满足区域的排涝要求。经分析,传统的平均排除法和新型的水文水动力模型法各有优势,结合运用可以科学合理的确定排涝泵站设计流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研究成果可为平原湖区排涝泵站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泵站 平均排除 水文水动力模型 设计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哲 钟文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4期229-230,共2页
指出了目前水资源量减少、水质受污的现象日益严峻,研究对其影响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两大因素尤为重要。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应用对比分析法综述了国内外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研究方法上国内与国外还... 指出了目前水资源量减少、水质受污的现象日益严峻,研究对其影响的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两大因素尤为重要。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应用对比分析法综述了国内外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研究方法上国内与国外还存在差距,研究内容中以往更偏重于气候或土地利用变化中某一单因子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序列趋势分析 水文模型法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