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率定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凯荣 郭生练 +3 位作者 张文华 陈华 庞博 肖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7,共6页
本文在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伊河东湾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集总式、半集总式、半分布式三种率定方案进行模型率定和径流模拟,并与传统的集总式水文模型进行成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分布式模型的... 本文在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以伊河东湾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集总式、半集总式、半分布式三种率定方案进行模型率定和径流模拟,并与传统的集总式水文模型进行成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分布式模型的模拟结果略好于集总式模型;由于考虑了不同子流域参数变异性,半分布式方案要优于其他方案;但随着模型结构的复杂性增加,参数率定的难度增大,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多,分布式水文概念模型的模拟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水文概念模型 率定方案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的新乡某地下水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细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志红 王广才 +2 位作者 康飞 严建飞 黄丹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2,共6页
构建合理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对于地下水数值模拟至关重要,概念模型如果确定不合理,整个数值模拟将毫无意义。通常水文地质调查可以大致确定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然而对于一些不易被发现的补给源,通过水文地质调查也无法确定。水化学和同位... 构建合理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对于地下水数值模拟至关重要,概念模型如果确定不合理,整个数值模拟将毫无意义。通常水文地质调查可以大致确定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然而对于一些不易被发现的补给源,通过水文地质调查也无法确定。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对地下水的补给源及水流路径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进行细化。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取样,分析地下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确定出研究区内不易识别的地下水补给源及顶层黏土-粉质黏土的透水性,最终细化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边界条件。这对于后期得到正确的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特征 补给源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茂省 胡伏生 尹立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5-1122,共8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地下水模拟与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为了构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以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翔实的勘查资料为依据,从白垩系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水文地质结构、水流系统、水文地质参数、源汇项等方...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地下水模拟与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为了构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以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翔实的勘查资料为依据,从白垩系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水文地质结构、水流系统、水文地质参数、源汇项等方面进行概化,联合采用ArcGIS、RS、GMS、同位素、基流分割、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建立了一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相应的空间离散表达,并讨论了地下水模拟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盆地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地下水数值模拟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地下水监测井布设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承军 商照荣 +2 位作者 程吉吉 魏国良 王韶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1,51,共5页
为了做好核电厂附近地下水放射性监测,首先必须在分析厂址附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厂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条件和补、径、蓄、排关系,然后概化水文地质条件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最后模糊判别地下水径流带,... 为了做好核电厂附近地下水放射性监测,首先必须在分析厂址附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厂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条件和补、径、蓄、排关系,然后概化水文地质条件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最后模糊判别地下水径流带,并以此指导厂址附近地下水找水方向和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位的布设。按上述思路,结合某核电厂址的水文地质条件,详述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井位的布设原则及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基岩裂隙水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地下水放射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矿山地下水通道精细探查与地质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蓝建 陈世万 +2 位作者 田浪 余会云 吴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目的】岩溶区矿山岩溶通道发育,叠加强烈采矿改造作用,矿山地下水系统可发生显著改变。为查明岩溶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以贵州岩溶发育区紫木凼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地质模型构建工作。【方法】提出地球物理勘... 【目的】岩溶区矿山岩溶通道发育,叠加强烈采矿改造作用,矿山地下水系统可发生显著改变。为查明岩溶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以贵州岩溶发育区紫木凼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地质模型构建工作。【方法】提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融合矿区勘探钻孔、地质剖面图和物探成果等多源数据,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区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刻画了该矿区岩溶通道空间展布,建立了融合岩溶通道的矿山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结果】结果显示,矿区内受采矿作用影响的一中段暗河流向与矿区外未受采矿影响的太平洞暗河流向相反;矿区内F3断层和F6断层分别为矿区东西方向的隔水边界。【结论】结果表明:采矿活动显著改变了紫木凼矿区地下水系统,导致地下水流向改变;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地下水岩溶通道与水文地质边界,厘清了矿区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实现了岩溶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可视化。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矿山地下水污染科学防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通道 地下水污染 物探 三维地质模型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水质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特长隧道地区同位素水文地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丹 杨立中 李晓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5,共6页
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 ,秦岭特长隧道地区地下水可分为浅层风化裂隙水和下部构造裂隙水两类 ,两者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但前者还接受部分地表水补给。下部水平均补给高度在 2 1 0 0 m(岭南 )和 2 2 0 0 m(岭北 )左右。浅层水的循环深度... 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 ,秦岭特长隧道地区地下水可分为浅层风化裂隙水和下部构造裂隙水两类 ,两者均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但前者还接受部分地表水补给。下部水平均补给高度在 2 1 0 0 m(岭南 )和 2 2 0 0 m(岭北 )左右。浅层水的循环深度在 5 0 m以内 ,水交替作用强烈 ;而下部水通常可达 80 0 m范围 ,局部更深 ,水交替缓慢。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表明 , 线平行导坑绝大部分集中涌水点的水量主要来自其自身所在下部含水系统的储存量 ,另一部分来自浅部含水系统地下水的补给量 ,两者的贡献目前大约分别为 66%和 3 4%。综合同位素研究结果 ,概化出隧址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隧道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模型在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秋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1-554,共4页
通过对河北平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充分分析研究,利用连续10 a的开采和动态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和线性规划建立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深层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水量模型、预报模型及水资源管理模型,并优选出合理水位降深条件下的深层水允... 通过对河北平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充分分析研究,利用连续10 a的开采和动态资料,采用有限单元法和线性规划建立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深层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水量模型、预报模型及水资源管理模型,并优选出合理水位降深条件下的深层水允许开采量。在2001—2030年30 a优化期内,确定了京津以南平原采用年水位降深为零、冀东平原采用年水位降深为0.5 m时深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 地下水管理模型 允许开采量 河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外水压力计算的解析—数值法 被引量:49
8
作者 王建秀 杨立中 何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19,28,共4页
在高水头富水区 ,抗水压衬砌设计的关键在于外水压力的计算。深埋隧道排水时 ,沿轴线方向上流入隧道的水量来自于隧道掌子面的前方 ,当隧道施工足够长度后 ,可以认为已施工断面的地下水只从隧道两侧向断面内运动 ,此时可将三维问题处理... 在高水头富水区 ,抗水压衬砌设计的关键在于外水压力的计算。深埋隧道排水时 ,沿轴线方向上流入隧道的水量来自于隧道掌子面的前方 ,当隧道施工足够长度后 ,可以认为已施工断面的地下水只从隧道两侧向断面内运动 ,此时可将三维问题处理为二维。对于深埋隧道 ,当其断面远小于水头时 ,可处理为一个点井 ;隧道全断面排水时 ,隧道断面线可处理为定流量边界。首先建立隧道排水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采用经验解析法预测隧道的涌水量 ,然后将涌水量代入隧道围岩渗流的剖面二维模型 ,模拟隧道排水时围岩渗流场的分布 ,再采用作用系数的方法计算出隧道衬砌的外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经验解析法 深埋隧道 外水压力 涌水量 解析-数值法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侯保俭 翟家齐 +1 位作者 侯红雨 王林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0,126,共5页
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为例,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依托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通过2010~2014年实测月地表径流过程系列及典型观测井信息对模型进行了... 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为例,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依托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通过2010~2014年实测月地表径流过程系列及典型观测井信息对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发现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性好,满足精度要求,为研究平原区地下水补排演变特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数值模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分布式水循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含水层系统结构的体视化表达及地下水位预测——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玉飞 束龙仓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4,共4页
本文结合宿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实际状况,利用GMS对宿迁市区域含水层系统结构进行了体视化表达,使建立的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更加直观,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Visual MODFLOW对宿迁市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 本文结合宿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实际状况,利用GMS对宿迁市区域含水层系统结构进行了体视化表达,使建立的区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更加直观,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Visual MODFLOW对宿迁市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末将出现两个较大的水位降落漏斗区。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提出了该区地下水合理开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迁市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体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区泉域地下水时空分布规律及污染物运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奔 贾超 +2 位作者 刘新宇 孙嘉璘 张国荣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988,共8页
泉水作为济南市的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把握泉域内突发污染质泄漏对其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概化建立了济南市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对济南市区泉群附近范围的地下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济... 泉水作为济南市的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把握泉域内突发污染质泄漏对其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概化建立了济南市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对济南市区泉群附近范围的地下水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济南市区泉域内地下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污染物运移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某新建项目污染质泄漏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横纵向弥散度对污染物运移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泉群附近区域内,污染物纵向运移过程中对流起主要作用,纵向弥散度的取值影响较小;而污染物横向运移过程中弥散起主要作用,横向弥散度的取值影响较大。本研究成果对泉群附近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区泉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地下水 时空分布规律 污染物运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地下水流模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霍传英 朱瑾 +2 位作者 魏文慧 周仰效 李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5,共8页
本文运用数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的地下水流模型,并用流量边界与柴窝堡盆地和河谷区的地下水流模型相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流域地下水模型,为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利用提供了模拟分析工具。北部... 本文运用数字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北部平原的地下水流模型,并用流量边界与柴窝堡盆地和河谷区的地下水流模型相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流域地下水模型,为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整体规划利用提供了模拟分析工具。北部平原的南部倾斜平原为砂卵砾石组成的大厚度潜水含水层,北部细土平原为多层结构。地下水总体上由南向北径流,天然状态下在交界地带溢出成泉或流入沙漠。目前,地下水循环基本上由人为控制。农田灌溉回归补给量与河流和山前侧向补给量持平;而开采量已是绝对的排泄量。季节性开采造成地下水位季节性大幅度变化。水位的下降使蒸发蒸腾量减少,减轻了由于灌溉造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北部平原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稳定流模型 非稳定流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广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70,共4页
地下水负效应分析是隧道风险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均有关系。本文以山岭长大深埋燕山隧道为例,通过合理概化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涌水位置及涌水量进行预测。通... 地下水负效应分析是隧道风险控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均有关系。本文以山岭长大深埋燕山隧道为例,通过合理概化隧道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涌水位置及涌水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针对燕山隧道,预测精度从高到底依次为数值法、经验公式法、裘布依公式法、佐藤邦明公式法;佐藤邦明公式法预测值严重偏大,是实测值的2~3倍;裘布依公式法预测值不足实测值的一半,严重偏小;数值法预测精度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仅相差10%左右。建议山岭隧道涌水量预测采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涌水量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公式法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沙洋地区地下水系统分析
14
作者 杜凤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7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本文运用系统化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江汉平原沙洋地区地下水系统结构与功能,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系统处理模型——耦合模型。该模型把系统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评价系统最优化和设计系统最优开采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资源评价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