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井井筒检查孔水文方法探讨
1
作者 杨云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介绍了深井井筒检查孔施工的水文方法和成功实例。采用该方法 ,不仅可以使获得的各种水文资料更为齐全、详细、可靠 ,而且简化了工艺 ,降低了成本 ,缩短了工期。
关键词 深井井筒检查孔 水文方法 压水试验 成本 工期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市河流生态流量阈值与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鲁程鹏 高齐泽 袁珍欢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8-318,共11页
以日喀则市年楚河、多雄藏布和湘河为研究对象,构建河流-生物-社会耦合框架,以确定河流适宜生态流量阈值;采用水生态偏离指数对不同水文学法计算的河流生态流量结果进行评价,并基于河流健康指数对频率曲线法进行改进,最终得到维持日喀... 以日喀则市年楚河、多雄藏布和湘河为研究对象,构建河流-生物-社会耦合框架,以确定河流适宜生态流量阈值;采用水生态偏离指数对不同水文学法计算的河流生态流量结果进行评价,并基于河流健康指数对频率曲线法进行改进,最终得到维持日喀则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流量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年楚河、多雄藏布和湘河枯水期适宜生态流量下限分别为3.06、12.91、1.16 m^(3)/s,其中湘河在4—5月为保障鱼群繁殖产卵,需将生态流量最小值提升为1.25 m^(3)/s;汛期为确保河流输沙过程的正常运行,需水量阈值分别确定为1.5亿~1.8亿m^(3)、4.3亿~5.4亿m^(3)和0.5亿~0.6亿m^(3);年楚河、多雄藏布及湘河基于频率曲线法的水生态偏离指数分别为0.76、1.27、0.11,与当地生态环境特征的契合度较高;通过对频率曲线法所得每月生态流量的结果进行调整,改进后的频率曲线法可使每月的河流健康指数均达到0.4以上,符合当地河流生态流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适宜生态流量阈值 水文方法 水生态偏离指数 河流健康指数 日喀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文估算方法 被引量:82
3
作者 陈友媛 惠二青 +2 位作者 金春姬 邱汉学 吴德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从水文学出发 ,考虑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运移规律 ,结合当前水文水质资料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流域污染负荷划分的估算方法 ,并应用到莱州湾的小清河流域。结果表明 ,该估算方法对小清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文估算方法 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污染负荷划分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赣江下游生态流量估算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彬彬 田芳 +1 位作者 吴绍飞 康传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858-7864,共7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配过程,水文情势的改变成为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生态流量研究,可为赣江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VA(range of variability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配过程,水文情势的改变成为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生态流量研究,可为赣江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运用RVA(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90%保证率下月最小日平均流量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NGPRP法、Texas法、多年日流量排频法(90%)6种水文学方法对赣江流域60多年的逐日流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赣江流域的生态流量过程,利用Tennant法对比分析,最终选择结合汛期RVA和非汛期多年日流量排频法(90%)下的适宜生态流量为赣江下游各月的适宜生态流量值。其中4—6月为赣江的主汛期,所需生态流量值最大,分别为1520、1988、1924 m^3/s。与外洲站实测流量对比发现,赣江下游枯水期河道生态流量难以得到保障,不达标比例高于13%,尤其以1月和11月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方法 赣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岩溶区下组煤开采水害防治的水文地质勘查方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曦滨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2-15,19,共5页
为了满足华北型煤田岩溶区的下组煤开采对煤矿安全生产、防治水及水害治理的要求,以黄河北矿区邱集煤矿11煤层西一采区综合水文地质勘查为例,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充分利用矿井现有井下生产和排水系统,研究水文地质勘查方法... 为了满足华北型煤田岩溶区的下组煤开采对煤矿安全生产、防治水及水害治理的要求,以黄河北矿区邱集煤矿11煤层西一采区综合水文地质勘查为例,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充分利用矿井现有井下生产和排水系统,研究水文地质勘查方法,突出物探先导,井上下钻探结合,井下放水试验为主,井上下同步观测,同时辅以水化学、环境同位素测试及示踪试验等手段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带压开采下组煤、含水层注浆改造及加固的防治水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下组煤开采 水害防治水文地质勘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滦河典型断面生态基流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姚云泽 姜翠玲 万福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1-949,共9页
利用1980—2016年郭家屯水文站和三道河子水文站逐月流量数据,综合运用QP法、Tenant法、频率曲线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NGPRP(norther great plains resources program)法、近10年最枯月月平均流量法、TEXAS法等7种水文学方法,根据滦... 利用1980—2016年郭家屯水文站和三道河子水文站逐月流量数据,综合运用QP法、Tenant法、频率曲线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NGPRP(norther great plains resources program)法、近10年最枯月月平均流量法、TEXAS法等7种水文学方法,根据滦河丰水时段和枯水时段内不同月份径流量的特点,精细划分出相关断面每个月份生态基流取值的上限和下限,对相关断面的生态基流量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三道河子断面生态基流取值1.10~6.06 m^(3)/s为宜,郭家屯断面生态基流取值0.78~5.66 m^(3)/s为宜。用上述确定的生态基流值对2个断面37年的逐月流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个断面37年大部分月份生态基流都能得到保证,12月、1月和2月2个断面生态基流保证率相对较低,而对于生态基流保证率低的月份,建议通过合理划分水权、科学调度工程、建立监控体系等措施保障生态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水文方法 保证率 改善措施 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健康流量重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兵 高凡 +1 位作者 覃姗 黄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采用多种水文学方法重构叶尔羌河河流健康过程,以期为基于河流健康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干旱内陆河流叶尔羌河为研究对象,选取卡群水文站1957—2015年逐月实测流量资料,基于叶尔羌河包括河流形态、水文条件、河... [目的]采用多种水文学方法重构叶尔羌河河流健康过程,以期为基于河流健康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干旱内陆河流叶尔羌河为研究对象,选取卡群水文站1957—2015年逐月实测流量资料,基于叶尔羌河包括河流形态、水文条件、河流生态系统等河流修复目标,兼顾目标的功能需求性与可达性,将河流保护目标分为保守目标和最优目标,采用改进Tennant法、Texas法、月保证率法、河流输沙需水经验公式等水文学方法,重构叶尔羌河各时段健康流量过程。[结果](1)保守河流保护目标下枯水时段、平水时段和丰水时段的平均健康流量分别为4.93,13.35,80.49m^3/s,折算成水量依次为5.20×10~7,1.41×10~8,8.48×10~8 m^3。考虑输沙需水情况,年健康需水量为1.19×10~9 m^3。(2)最优河流保护目标下枯水时段、平水时段和丰水时段的健康流量分别为14.95,24.14,182.12m^3/s,折算成水量依次为1.56×10~8,2.54×10~8,1.92×10~9 m^3。考虑输沙需水情况,年健康需水量为2.33×10~9 m^3。[结论]通过对比相关文献、资料,认为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健康流量重构成果基本合理,可为后续河流健康的水资源调控界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重构 河流健康 水文方法 叶尔羌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960-2018年实测径流与水文学方法的开都河生态流量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季小兵 马玉其 +2 位作者 王新友 杨疆卫 朱成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17-23,30,共8页
为科学地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流域水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基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60-2018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采用Tennant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Qp法等4种水文学方法计算了河流的生态流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基于Tenn... 为科学地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流域水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基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60-2018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采用Tennant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Qp法等4种水文学方法计算了河流的生态流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基于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最为适宜。计算结果表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0-翌年3月的平均生态流量应不小于15.60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47×108m3;4-9月的平均生态流量应不小于46.15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7.30×108m3,全年生态流量平均不小于30.88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77×108m3。该生态流量目标可满足开都河大山口至博斯腾湖河段的河道径流损失,保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与水生态安全。计算分析结果可为开都河河流生态流量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径流 水文方法 开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巡测方法与水量平衡计算洱海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东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5-628,共4页
根据洱海流域1998、2004-2006年入湖、出湖水量监测成果,通过实测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对入湖、出湖水量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发现,应用水文巡测方法与水量平衡方法计算出的2004-2006年洱海水资源量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2427×108m3,相... 根据洱海流域1998、2004-2006年入湖、出湖水量监测成果,通过实测流量、降水量、蒸发量对入湖、出湖水量进行对比计算,结果发现,应用水文巡测方法与水量平衡方法计算出的2004-2006年洱海水资源量绝对误差最大值为0.2427×108m3,相对误差为4.8%,<5%,说明两种方均可行.分析水量平衡方法的误差来源是枯期受湖面蒸发和农业提水灌溉的影响,提高洱海水资源量计算精度所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湖面蒸发量观测精度和还原水量计算精度.分析水文巡测方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是巡测的监测断面距入湖口有一定距离,主要以面积比拟与降水修正进行计算,以及点据数量较少.针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四种措施:加强环洱海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洱海水面蒸发观测手段和方法;加强环湖生产生活用水的监督性监测;加强入湖河流水质水量并重监测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为洱海水环境、水资源保护和出入湖水量预测分析提供更准确的科学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水文巡测方法 水量平衡计算 入湖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刻画裂隙网络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焦婷婷 邓亚平 +1 位作者 钱家忠 骆乾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 刻画裂隙含水层在地下水污染、地热、油气资源开采等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裂隙介质的强非均质性,其渗透率场一般呈现出显著的非高斯特性,该特性给水文地质参数的推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解决裂隙介质参数推估难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推估裂隙介质参数场,设计多个数值算例,探究该数据同化框架刻画裂隙介质参数场的有效性,分析同化3种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对参数推估结果的影响,并探讨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对参数推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集合平滑数据同化与直接采样法融合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可有效地推估裂隙介质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分布;(2)对比3种类型的观测数据推估结果,可知同时融合水头和自然电位观测数据(水文地球物理数据)的参数推估效果最佳;(3)研究区的裂隙密度以及观测井的数量同样对数据同化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理的观测井数量从而获得最优的参数推估方案。该研究可为裂隙介质参数场的刻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进一步为裂隙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水文地球物理方法 数据同化 多点地质统计 参数推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水文学方法研究”通过科技部验收
11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7-37,共1页
2011年6月21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同承担的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水文学方法研究”进行结题验收。科技部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 2011年6月21日,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同承担的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水文学方法研究”进行结题验收。科技部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周元副主任主持验收会,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马晋并处长、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霍竹副处长等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方法 创新方法 科技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21世纪议程 科研条件 管理中心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学方法》框架研究编制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水文方法 编制工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框架 中国21世纪议程 北京师范大学 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水文要素数据提取方法的研究
13
作者 满丽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7期59-60,共2页
在实际研究中,很多现有的水文资料数据并不能直接用于当前水资源研究工作中,这时就需要从已有数据中提取部分水文要素数据构成新的水文数据层。作者通过介绍GIS的技术特点,分析其在水文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以水系图为应用案例,介绍了基于A... 在实际研究中,很多现有的水文资料数据并不能直接用于当前水资源研究工作中,这时就需要从已有数据中提取部分水文要素数据构成新的水文数据层。作者通过介绍GIS的技术特点,分析其在水文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以水系图为应用案例,介绍了基于ArcGIS软件对水文要素数据提取的五种处理方法和工具,即通过属性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ArcCatalog模块实现数据提取;利用追踪工具提取水文要素数据;利用导出数据提取相关水文要素;利用select工具通过属性提取相关要素。为利用ArcGIS软件平台研究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初学者提供操作参考,加深对GIS水文运用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以便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水文水资源科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水文水资源数据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述评 被引量:32
14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2 位作者 张晓涛 张宝忠 李思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7,共6页
评述了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法、植物生理学方法、红外遥感法等4类植物蒸发蒸腾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优缺点及误差来源等;给出了合理选择测定方法的参考标准;指出目前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蒸发蒸腾量 水文方法 微气象学法 植物生理学方法 红外遥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区划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静怡 何惠 陆桂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水文分区是水文站网规划、布设、调整和补充的基础。为了提高水文站网的整体功能,迫切需要进行水文区划问题的研究。通过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的水文区划方法,提出水文区划分析实质上属模式识别范畴。为此,选取最优的样本特征向量(分区指标... 水文分区是水文站网规划、布设、调整和补充的基础。为了提高水文站网的整体功能,迫切需要进行水文区划问题的研究。通过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的水文区划方法,提出水文区划分析实质上属模式识别范畴。为此,选取最优的样本特征向量(分区指标)、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高效合理的分类器以及对研究区域的深入了解将是保证分类结果合理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站网 水文区划方法 模式识别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13
16
作者 芮孝芳 梁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分析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及还原论的缺陷,探讨水文学发展的动力,总结现行水文学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指出流域水文模型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最后,对水文学必须从"线性"向"非线性"拓展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水文现象 水文方法 还原论 非线性流域 水文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科学的基本问题及当代前沿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5-689,共5页
回顾了新中国70年来水文科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水文科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当代前沿:水圈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的界面过程;水文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扰动;水文学研究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水文知识的应用等。提出了划分水文科学分支学科的... 回顾了新中国70年来水文科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水文科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当代前沿:水圈及其与地球其他圈层的界面过程;水文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扰动;水文学研究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水文知识的应用等。提出了划分水文科学分支学科的科学基础,建议将水文科学划分为普通水文学、水文气象学、陆地水文学、生态水文学和应用水文学5个分支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科学 水圈 水文循环 地球圈层 人类活动影响 水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剧烈背景下的海河流域水文修订成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太文 田水娥 刘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92,共5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近几十年来未发生较大洪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城镇化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海河流域产汇流特性持续产生明显影响,为七大流域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流域之一。分析了海河流域下垫面变化趋势及对产汇流影响...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近几十年来未发生较大洪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城镇化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海河流域产汇流特性持续产生明显影响,为七大流域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流域之一。分析了海河流域下垫面变化趋势及对产汇流影响,研究了水文成果修订方法,提出了水文修订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河流域水文修订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变化 水文成果修订方法 修订成果 人类活动影响 水文修订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法的生态基流计算——以西江大湟江口河段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恒 徐宗学 +2 位作者 李鹏 叶陈雷 王京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6,共8页
基于西江大湟江口站1960-2017年逐日流量数据,运用Mann-Kendall等3种突变点检验方法将该站流量序列划分为人类活动干扰前(1960-1991年)和干扰后(1992-2017年)2个时段.以干扰前流量序列为基础,采用Tennant、NGPRP等6种水文学方法对该河... 基于西江大湟江口站1960-2017年逐日流量数据,运用Mann-Kendall等3种突变点检验方法将该站流量序列划分为人类活动干扰前(1960-1991年)和干扰后(1992-2017年)2个时段.以干扰前流量序列为基础,采用Tennant、NGPRP等6种水文学方法对该河段逐月生态基流进行计算,并与相关研究中基于该河段鱼类产卵期生境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GPRP法在该河段适用性更强.将NGPRP法计算所得各月生态基流值作为基准,分析比较干扰前后河段生态基流保证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干扰后9-11月生态基流保证程度有所下降,其余月份均有所提高,但由于西江规划水利设施较多,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一定挑战.本研究为计算该河段生态基流筛选、确定适用程度较高的水文学计算方法,以及为该河段生态基流计算提供一定参考,并据此对该河段干扰前后生态基流保证程度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为该河段生态保护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西江 水文方法 突变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区防洪特征水位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恒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1-16,共6页
阐述了南平市区洪水特性、灾害及防洪工程状况,分析了防洪特征水位的比选方案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各比选方案的洪水要素、河道断面流速、洪水频率、洪水地区组成、河道水面线等进行分析计算,为警戒水位、危险水位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防洪特征水位 .水文分析方法 南平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