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在生态水文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5
1
作者 程俊翔 徐力刚 姜加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2,共9页
回顾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所包含的水文改变指标、变化范围法和环境流量成分3部分内容,总结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在水文情势改变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环境流量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指出水文改变... 回顾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所包含的水文改变指标、变化范围法和环境流量成分3部分内容,总结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在水文情势改变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生态环境流量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指出水文改变指标体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估工具,在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估和水资源管理实践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水文改变指标体系也存在参数冗余问题,未来发展可以耦合生态水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 水文改变指标 变化范围法 环境流量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流水文改变指标优选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星宇 黄晓荣 赵洪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水文改变指标法(IHA)在评价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时各指标间相关性和数据冗余造成整体评价偏差的问题,收集了金沙江流域华弹水文站1952~2017年的日径流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IHA的32个指标中优选出7个能够较为全面... 为了克服传统水文改变指标法(IHA)在评价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时各指标间相关性和数据冗余造成整体评价偏差的问题,收集了金沙江流域华弹水文站1952~2017年的日径流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IHA的32个指标中优选出7个能够较为全面评价水文情势变化的代表性指标:30 d最小流量、基流指数、落水率、涨水率、最大流量日、高流脉冲次数和最小流量日,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结果发现:①这7个代表性指标间相关性较弱,用其对河流水文情势变化进行评价的结果与传统IHA法的结果基本一致;②优选出的指标能够提供较为全面合理的水文情势变化评价。研究成果对河流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水文改变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 优选指标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文改变生态指标的丹江口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何予 田晶 +2 位作者 郭生练 王俊 钟斯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1-1051,共11页
对水文改变指标进行分类、筛选并赋权,构建流量等级和流量波动2个生态指标;使用高斯径向基函数拟合水库调度规则,以供水量、发电量和水文改变生态指标为目标函数,在丹江口水库开展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分析供水、发电与生态效益各指标间... 对水文改变指标进行分类、筛选并赋权,构建流量等级和流量波动2个生态指标;使用高斯径向基函数拟合水库调度规则,以供水量、发电量和水文改变生态指标为目标函数,在丹江口水库开展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分析供水、发电与生态效益各指标间的竞争关系,寻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均较佳的调度方案,论证生态流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调度的供水、发电和生态效益之间存在目标冲突;同时考虑供水、发电、流量等级、流量波动4个目标的推荐方案,可在确保防洪安全并维持供水和发电量不变的前提下,保证流量等级和流量波动水文改变生态指标与天然状态相近;推荐方案尽可能达到适宜生态流量,满足了汉江中下游水生物自然繁衍需求。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水库优化调度以及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改变指标 生态流量 多目标 优化调度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的优选及其在洞庭湖环境流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俊翔 徐力刚 姜加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5-1245,共11页
水文改变指标(IHA)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水文状况,在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及其生态系统影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尽管该指标体系较为完善,但是数量众多的水文变量仍然存在信息冗余问题.根据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1955-2014年的径流量数据,采用主... 水文改变指标(IHA)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水文状况,在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及其生态系统影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尽管该指标体系较为完善,但是数量众多的水文变量仍然存在信息冗余问题.根据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1955-2014年的径流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筛选了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ERHIs),结合ERHIs改进了用于估算环境流量的变化范围法(RVA),并将其应用在洞庭湖出口的环境流量估算中.基于PCA选取了年最大90日流量、年最小3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3月流量、6月流量、流量逆转次数和低流量年内平均历时7个变量作为洞庭湖出口的ERHIs.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都表明选取的ERHIs是合理的.ERHIs不仅有效缓解了IHA的冗余性问题,还有利于抓住最关键的生态水文变量.根据ERHIs改进的RVA方法在设定洞庭湖出口环境流量时,极大地简化原来的众多管理目标,对生态水文研究、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 水文改变指标 冗余性 主成分分析 环境流量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动范围法(RVA)的信江水文改变及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贵花 朱婧瑄 +2 位作者 熊梦雅 王点 齐述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7,共7页
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 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梅港站流域生态水文指标改变度,并分析了信江下游生态流量。研究表明:33个水文指标有22个发生中高度改变,11个指标发生低度改变,其水文综合改变度为0.51,属于中度改变;梅港站生态流量值均在RVA阈值内,基本能够保持河流稳定流量,但2月、7~9月及12月河道生态流量大于RVA下限。可适量增大水库下泄水量,降低对下游河段生态系统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改变指标 变动范围法 水文情势 信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相关水文指标的优选及其演变归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乐 王瑞 +3 位作者 江善虎 王孟浩 刘亚婷 任立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068-7079,共12页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文情势自然变化是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进行变化环境下水文情势演变归因研究。以老哈河流域为例,基于1964—2016年水文气象资料,利用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确定径流序列突变点,划...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文情势自然变化是维持河流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进行变化环境下水文情势演变归因研究。以老哈河流域为例,基于1964—2016年水文气象资料,利用趋势及突变检验方法,确定径流序列突变点,划分研究期,并结合可变下渗容量模型重建天然径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ERHIs),并利用变化范围法评估水文指标的改变程度;基于“观测-模拟”对比分析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和ERHIs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年径流序列呈现显著减少趋势,突变点为1979年和1999年,将研究期划分为基准期、变化期Ⅰ和变化期Ⅱ;筛选出7个ERHIs,分别为2月流量、6月流量、最大7日流量、年最小流量出现时间、低流量年内发生次数、高流量年内平均历时、上升率;7个ERHIs中,大部分表现为下降趋势,综合改变度在变化期Ⅰ和变化期Ⅱ分别为0.45和0.74;定量归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ERHIs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在变化期Ⅱ对水文情势的影响较变化期Ⅰ更为剧烈。研究提供了生态相关水文指标优选及其演变归因的综合方法,揭示了不同时期流域ERHIs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河流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水文改变指标 主成分分析 演变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水文情势改变度综合估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何予 郭生练 +1 位作者 田晶 邓乐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7-456,479,共11页
基于33个水文改变指标,分别采用变化范围法、直方图匹配法、直方图比较法和修正变化范围法4种方法,计算汉江中下游黄家港水文站的水文变异性,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变化范围法忽略了水文指标在极值和目标范围的具体变化;直方图匹... 基于33个水文改变指标,分别采用变化范围法、直方图匹配法、直方图比较法和修正变化范围法4种方法,计算汉江中下游黄家港水文站的水文变异性,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变化范围法忽略了水文指标在极值和目标范围的具体变化;直方图匹配法和比较法考虑了水文指标在各范围的分布;修正变化范围法涵盖了形态变化的概念。通过主客观组合赋权,融合直方图比较法和修正变化范围法的结果,提出一种新的综合估算法,既保留水文情势的分布、频率和时空变化信息,又避免数据冗余。综合估算法结果表明:各月月均流量和极端流量大小的改变度均为中度改变,分别为41.28%和64.83%;流量增减变化率的改变度为高度改变(80.53%);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整体改变度为中度改变(55.70%)。该法可降低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避免水文变异性结果出现异常,从而更加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水文改变指标 综合估算法 汉江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A的水库工程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42
8
作者 张洪波 王义民 +1 位作者 黄强 雷艳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2-267,共6页
应用变化范围法(RVA)评估水库运行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通过对水库出库站水文序列进行水文改变指标(IHA)评价,量化河流流量受影响的程度,进而分析水库建坝前后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情况,说明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的水文影响。以龙羊峡水... 应用变化范围法(RVA)评估水库运行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通过对水库出库站水文序列进行水文改变指标(IHA)评价,量化河流流量受影响的程度,进而分析水库建坝前后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情况,说明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的水文影响。以龙羊峡水库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龙羊峡水库调节后,其出库站-贵德站的水文年极值出现时间变化不大,而对月流量、年极值、频率、延时和变化率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改变了黄河干流贵德站原来的水文条件,加剧了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水文条件 变化范围法 水文改变指标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蔡文君 殷峻暹 王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5,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的影响,应用变化范围法(RVA法)评估了三峡水库运行后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利用三峡水库以下6个水文站1961~1985年和2003~2008年的日均流量作为建库前后的资料进行IHA指标计算,分析了32个水文... 为了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对河道径流的影响,应用变化范围法(RVA法)评估了三峡水库运行后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利用三峡水库以下6个水文站1961~1985年和2003~2008年的日均流量作为建库前后的资料进行IHA指标计算,分析了32个水文改变指标的中值及离差系数。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后,在不同的丰枯水期,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且影响分布沿河流流向逐渐减弱。总体来说,三峡水库运行对长江中下游的径流影响属于中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A法 水文改变指标 水文情势 影响程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生态水文联系变异分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洪波 顾磊 +1 位作者 陈克宇 俞奇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220,共11页
【目的】对生态水文联系分区以表征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变异情势,进而为流域生态水文联系的良性维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统计渭河流域21个站点水文序列的水文改变指标(IHA),应用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法对其不同... 【目的】对生态水文联系分区以表征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变异情势,进而为流域生态水文联系的良性维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统计渭河流域21个站点水文序列的水文改变指标(IHA),应用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法对其不同时间段的生态水文联系改变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基于IHA构建分区指标体系,依据不同站点的生态水文联系变异程度,运用层次聚类法进行分区,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合理性。【结果】依据渭河流域内各站点的生态水文联系变异情况,将渭河流域划分为强烈变异区、中度变异区与轻度变异区3个变异区,不同分区可反映其生态水文联系综合变异的变异情势。根据各分区内的主导变异成分,可将3个分区再细化成5个变异小区,在强烈变异区中,将高、低脉冲流量和丰水期流量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强烈变异区Ⅰ,极端流量和流量变化率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强烈变异区Ⅱ;在中度变异区中,将高、低脉冲流量和流量变化率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中度变异区Ⅰ,将最小极端流量、高脉冲流量和丰水期流量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中度变异区Ⅱ;由于轻度变异区各主导变异成分均较轻,故未进一步细分。基于层次聚类法的生态水文联系的变异分区结果较为合理,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各变异分区可表征不同分区的综合变化强度和主导变异成分,通过该分区可基本了解渭河流域不同区域河流生态水文联系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联系 变异分区 水文改变指标 层次聚类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丽莉 马细霞 +1 位作者 焦瑞峰 张炳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4,56,共5页
为评价小浪底水库运行对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据黄河下游花园口站1960~2010年日均流量资料,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评价了水文条件改变程度,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库前后黄河下游水文条件变化,评价了下游河道泥沙及生态... 为评价小浪底水库运行对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据黄河下游花园口站1960~2010年日均流量资料,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评价了水文条件改变程度,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库前后黄河下游水文条件变化,评价了下游河道泥沙及生态环境的改变。结果表明,与建库前相比,小浪底水库的运行使下游河道水文情势发生了高度改变,整体水文改变度为71.6%,而对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的黄河下游,小浪底水库的运行极大地改善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呈有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范围法 水文改变指标 调水调沙 生态环境 黄河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变异下洞庭湖四水环境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鸿翔 朱永卫 +1 位作者 查胡飞 郭文献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7,共8页
探究水文变异前后环境流组成成分的变化特征,可为洞庭湖四水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湘、资、沅、澧四水(湘潭、桃江、桃源、石门)4个水文站1959-2016年逐日流量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确定长时间序列径流的突变年... 探究水文变异前后环境流组成成分的变化特征,可为洞庭湖四水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湘、资、沅、澧四水(湘潭、桃江、桃源、石门)4个水文站1959-2016年逐日流量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确定长时间序列径流的突变年份,并辅以累积距平和滑动T检验法校核检验,将时间径流序列划分为水文变异前后两个阶段,并以IHA软件为平台,分析四水流域在水文变异前后环境流的组成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文变异前后,四水流域各水文站环境流的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湘潭站环境流组成中,小洪水极大值出现次数的偏移度最大,为77%,其环境流组成呈单一化趋势,整体流量过程逐渐并入到小洪水、高流量脉冲时间和枯水流量这3种事件中,流量事件发生的多样性减少;在桃江站环境流组成中,小洪水极大值出现时间偏移度最大,为150%;在桃源站环境流组成中,大洪水极大值出现次数偏移度最大,为150%;在石门站环境流组成中,特枯流量极小值出现次数偏移度最大,为252%;与水文变异前相比,桃江、桃源和石门站的环境流较为多样化,流量过程年内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流 水文变异 水文改变指标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VA法的水利工程对塔里木河生态水文情势影响评估 被引量:44
13
作者 薛联青 张卉 +2 位作者 张洛晨 迟艺侠 孙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9-196,共8页
采用水文变异指标及变化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塔里木河上游水库运行后,干流代表站的水文指标改变程度及其生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导致塔里木河干流水文情势发生高度改变,改变度高达60%以上;指标体系中3月和6月平均流量,最小... 采用水文变异指标及变化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塔里木河上游水库运行后,干流代表站的水文指标改变程度及其生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导致塔里木河干流水文情势发生高度改变,改变度高达60%以上;指标体系中3月和6月平均流量,最小1 d和3 d流量、最大30 d和90 d流量,年发生低流量次数及逆转次数等指标发生严重变异。水库运行对塔里木河周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迫切需要对河流的流量进行适时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IHA/RVA方法 水文指标改变程度 生态水文情势 水利工程影响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A-RVA法的渭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鞠琴 吴佳杰 +3 位作者 姚婷月 陈泽钜 赵雯颉 郝振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2,共7页
选取渭河流域咸阳站1961—2015年的逐日流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流量演变规律,并基于水文改变指标的变化范围法对渭河流域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咸阳站年均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77... 选取渭河流域咸阳站1961—2015年的逐日流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流量演变规律,并基于水文改变指标的变化范围法对渭河流域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咸阳站年均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77年发生突变。分析突变前后咸阳站水文指标可知:渭河流域整体水文改变度为29%,仅呈低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水文改变指标 变化范围法 水文情势 水文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下游生态水文情势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金金 张汶海 +1 位作者 渠晓东 赵树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2,共6页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湄公河下游河段生态水文情势发生改变。为定量评价湄公河下游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程度,基于湄公河下游桔井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文数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年均流量趋势特征分析,并应用RV...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湄公河下游河段生态水文情势发生改变。为定量评价湄公河下游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程度,基于湄公河下游桔井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文数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年均流量趋势特征分析,并应用RVA法综合评价了湄公河下游生态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影响。结果表明:①桔井站年均流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突变年份出现在1996年,表明1996年以来人类活动对湄公河下游水文影响加剧;②湄公河下游桔井站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57.99%,属于中度改变,其中旱季水文指标受影响最高;③人类活动的干预增加了湄公河下游的旱季流量,对丰水期流量影响较小,需要增加对水生态的监测,防止水文情势变化对生态产生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探究湄公河下游水文情势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水文指标改变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滑动t检验法 桔井水文 湄公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A法评估枫树坝水库对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兴拼 黄国如 江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1,共4页
针对河道径流易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水资源紧张,以变化范围法(RVA)评估枫树坝水库建成后对东江上游河川径流特性的影响。利用龙川站1952~2005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通过分析32个水文改变指标的中值及离差系数,结果表明水库建设后径流年... 针对河道径流易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水资源紧张,以变化范围法(RVA)评估枫树坝水库建成后对东江上游河川径流特性的影响。利用龙川站1952~2005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通过分析32个水文改变指标的中值及离差系数,结果表明水库建设后径流年内分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根据Richter建议的分类法评估得知枫树坝水库的建设对径流的影响属于中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范围法 水文改变指标 径流 水文综合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态流量分级约束的跨流域引水与供水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磊 郭鑫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30,36,共8页
针对大型引水工程由于改变了河流自然流态,受水城区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将大伙房输水工程与大伙房水库供水联合优化调度作为典型案例,以浑江下游与大伙房水库地区用水需求、环境流态因子为优化子目标,引入3个引... 针对大型引水工程由于改变了河流自然流态,受水城区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将大伙房输水工程与大伙房水库供水联合优化调度作为典型案例,以浑江下游与大伙房水库地区用水需求、环境流态因子为优化子目标,引入3个引水比例与36个旬水库蓄水量共39个决策变量,采用遗传算法搜寻引水比例与水库蓄水量最佳解。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平均年引水量为17 242万m3,比原计划引水量少638万m3,对浑江流域生产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与大伙房水库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有显著改善;依据整体生产生活缺水与整体环境流态因子的权重,设定了多种模型子目标的权重分配组合,能够恰当地反映缺水量与环境流态因子两者间的相关性,水库调度运行管理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权重,获得满足需水条件的引水比例与水库蓄水规线。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工程 水库调度优化 生态流量分级 环境流态因子 水文改变指标 生态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分级的生态流量过程线确定方法——以东江水库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速艇 陈森林 +1 位作者 艾学山 董前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22-27,共6页
河流生态流量是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部分。鉴于不同等级流量有其特殊生态作用,本文借鉴水文变化指标体系(IHA)评价参数及环境流量组成(EFC)分类方法,将河道流量分为特枯流量、低流量、高流量、洪水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绘制生态流量过程线... 河流生态流量是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部分。鉴于不同等级流量有其特殊生态作用,本文借鉴水文变化指标体系(IHA)评价参数及环境流量组成(EFC)分类方法,将河道流量分为特枯流量、低流量、高流量、洪水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绘制生态流量过程线。最后以东江水库为例,绘制其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的年生态流量过程线。结果来看:1高流量过程发生于3-10月,但不同典型年有所差异,年径流越大,高流量量级相应变大,并且首次发生高流量时刻也有所提前。2特枯流量主要发生于11、12、1、2月,来流越大其持续时间越短,但其量级基本不变。3在相同典型年内,高流量有个先增后减的过程,在5月或6月达到最大值;特枯流量持续时间则在1月或12月取得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改变指标 生态流量 环境流量组成 流量过程线 东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与径流情势的水库群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钦 王银堂 +4 位作者 胡庆芳 李伶杰 刘勇 张野 吴海燕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7,共9页
针对目前水库生态调度研究重点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障单一目标,忽略河道天然径流情势恢复的问题,将水文改变指标(IHA)分为两类,分别量化河道内生态需水与径流情势,定义河道内生态缺水量最小和河道天然径流情势贴合度最大双生态目标,... 针对目前水库生态调度研究重点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障单一目标,忽略河道天然径流情势恢复的问题,将水文改变指标(IHA)分为两类,分别量化河道内生态需水与径流情势,定义河道内生态缺水量最小和河道天然径流情势贴合度最大双生态目标,结合河道外社会经济供水目标,构建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对我国南方某水库群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双生态目标调度模型优选的均衡调度方案可在保障河道外主要用水对象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的同时,使河道内目标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91.67%;构建的模型能有效兼顾社会经济和河流生态环境效益,提升河道天然径流情势贴合度,与只考虑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水库群调度模型相比,更有利于河流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内生态需水 径流情势 水文改变指标 水库群优化调度 南方水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A分析的小水电工程对黄尾河水沙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楠 高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7,59,共5页
为研究小水电工程对黄尾河流域生态水文效应的影响,以黄尾河水文站1972~2011年逐日平均流量和输沙率资料为基础,利用M-K法、滑动T检验法和差积曲线法确定突变年份为1998年,并用IHA法评价小水电工程修建后黄尾河下游河道径流的变化,利用... 为研究小水电工程对黄尾河流域生态水文效应的影响,以黄尾河水文站1972~2011年逐日平均流量和输沙率资料为基础,利用M-K法、滑动T检验法和差积曲线法确定突变年份为1998年,并用IHA法评价小水电工程修建后黄尾河下游河道径流的变化,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水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水电工程的修建使黄尾河下游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有所减小,水沙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水文指标整体改变度为63.2%,为中度改变,且各月生态流量皆低于RVA下限。研究结果为黄尾河流域生态水文变化需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A M-K检验法 水文指标改变 双累积曲线法 小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