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梅港站流域生态水文指标改变度,并分析了信江下游生态流量。研究表明:33个水文指标有22个发生中高度改变,11个指标发生低度改变,其水文综合改变度为0.51,属于中度改变;梅港站生态流量值均在RVA阈值内,基本能够保持河流稳定流量,但2月、7~9月及12月河道生态流量大于RVA下限。可适量增大水库下泄水量,降低对下游河段生态系统的威胁。展开更多
【目的】对生态水文联系分区以表征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变异情势,进而为流域生态水文联系的良性维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统计渭河流域21个站点水文序列的水文改变指标(IHA),应用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法对其不同...【目的】对生态水文联系分区以表征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变异情势,进而为流域生态水文联系的良性维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统计渭河流域21个站点水文序列的水文改变指标(IHA),应用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法对其不同时间段的生态水文联系改变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基于IHA构建分区指标体系,依据不同站点的生态水文联系变异程度,运用层次聚类法进行分区,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合理性。【结果】依据渭河流域内各站点的生态水文联系变异情况,将渭河流域划分为强烈变异区、中度变异区与轻度变异区3个变异区,不同分区可反映其生态水文联系综合变异的变异情势。根据各分区内的主导变异成分,可将3个分区再细化成5个变异小区,在强烈变异区中,将高、低脉冲流量和丰水期流量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强烈变异区Ⅰ,极端流量和流量变化率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强烈变异区Ⅱ;在中度变异区中,将高、低脉冲流量和流量变化率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中度变异区Ⅰ,将最小极端流量、高脉冲流量和丰水期流量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中度变异区Ⅱ;由于轻度变异区各主导变异成分均较轻,故未进一步细分。基于层次聚类法的生态水文联系的变异分区结果较为合理,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各变异分区可表征不同分区的综合变化强度和主导变异成分,通过该分区可基本了解渭河流域不同区域河流生态水文联系的变化情况。展开更多
文摘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梅港站流域生态水文指标改变度,并分析了信江下游生态流量。研究表明:33个水文指标有22个发生中高度改变,11个指标发生低度改变,其水文综合改变度为0.51,属于中度改变;梅港站生态流量值均在RVA阈值内,基本能够保持河流稳定流量,但2月、7~9月及12月河道生态流量大于RVA下限。可适量增大水库下泄水量,降低对下游河段生态系统的威胁。
文摘【目的】对生态水文联系分区以表征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变异情势,进而为流域生态水文联系的良性维持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统计渭河流域21个站点水文序列的水文改变指标(IHA),应用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法对其不同时间段的生态水文联系改变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基于IHA构建分区指标体系,依据不同站点的生态水文联系变异程度,运用层次聚类法进行分区,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其合理性。【结果】依据渭河流域内各站点的生态水文联系变异情况,将渭河流域划分为强烈变异区、中度变异区与轻度变异区3个变异区,不同分区可反映其生态水文联系综合变异的变异情势。根据各分区内的主导变异成分,可将3个分区再细化成5个变异小区,在强烈变异区中,将高、低脉冲流量和丰水期流量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强烈变异区Ⅰ,极端流量和流量变化率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强烈变异区Ⅱ;在中度变异区中,将高、低脉冲流量和流量变化率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中度变异区Ⅰ,将最小极端流量、高脉冲流量和丰水期流量为主导变异成分的站点划为中度变异区Ⅱ;由于轻度变异区各主导变异成分均较轻,故未进一步细分。基于层次聚类法的生态水文联系的变异分区结果较为合理,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各变异分区可表征不同分区的综合变化强度和主导变异成分,通过该分区可基本了解渭河流域不同区域河流生态水文联系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