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化环境下赣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乔时雨 李国芳 +2 位作者 李国文 陈静 冻芳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为揭示赣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根据赣江外洲站1953~2020年实测流量和水位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累积距平检验、Mann-Kendall检验、滑动秩和检验、Pettitt检验和有序聚... 为揭示赣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根据赣江外洲站1953~2020年实测流量和水位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累积距平检验、Mann-Kendall检验、滑动秩和检验、Pettitt检验和有序聚类检验法分析该站流量和水位的变化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残差分析法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流量及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洲站年尺度和月尺度平均流量均呈现不显著的增大趋势,年平均流量增幅为10.5%,增大速率为3.2 (m^(3)·s^(-1))/a;年尺度和月尺度平均水位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年平均水位降幅为-14.3%,下降速率为-0.04 m/a。(2) 1991年为外洲站年平均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影响期较基准期增大了205 m^(3)/s;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其中气候变化占92.8%,赣江流域降水增多是使外洲站流量略有增大的主要原因。(3) 2002年为外洲站年平均水位序列的突变年份,影响期较基准期下降了2.20 m,人类活动对水位变化的贡献率占93.8%;水利工程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了河流天然的水沙规律,外洲站断面受冲淤变化和人工采砂等影响,河床逐年下切趋势明显,这是造成外洲站水位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演变 非一致性分析 随机森林 残差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以来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演变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曾凌 陈金凤 刘秀林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8,30,共7页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文情势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为研究工程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选取黄家港等6个干流水文站长序列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GAMLSS模型进行趋势性检验,对引起工程前后水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文情势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为研究工程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选取黄家港等6个干流水文站长序列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GAMLSS模型进行趋势性检验,对引起工程前后水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工程运行后中下游水量较历史时期显著减少,受降水偏少影响水量减幅高于年均调水量,其中黄家港站水量减小幅度达31.8%;各水文站实测水位显著下降,皇庄站以下河段平均水位较调水前降幅在1 m以上;径流年内分配进一步均化,由于大量拦蓄夏汛、秋汛初期洪水,径流量月最大值出现时间延迟至10月。(2)经趋势检验分析,黄家港、襄阳、皇庄和仙桃站年径流、汛期径流序列均值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序列标准差尚无明显趋势变化。(3)工程运行以来天然降水减少、外调水量增加、沿江取用水量增大等是引起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中下游 水文情势演变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