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文地质剖面分析在岩溶水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以鄂西响水洞岩溶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朱静静 周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1-7,19,共8页
探讨了水文地质剖面分析在圈定岩溶含水系统和判定岩溶水流系统边界方面的应用。选取湖北鄂西响水洞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剖面分析,结合主排泄点水化学、同位素信息,确定了响水洞岩溶含水系... 探讨了水文地质剖面分析在圈定岩溶含水系统和判定岩溶水流系统边界方面的应用。选取湖北鄂西响水洞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1∶5万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剖面分析,结合主排泄点水化学、同位素信息,确定了响水洞岩溶含水系统边界结构和岩溶水流系统边界,并在岩溶水系统圈划的基础上,得出响水洞岩溶水系统的发育主要受地形、弱透水层和断层控制,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局部、中间、区域三级水流系统,不同级次对应的主排泄点分别为水磨溪泉、响水洞地下河、钻孔ZK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剖面 岩溶水系统 系统边界 控制因素 响水洞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View插件在绘制水文地质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化准 温忠辉 +3 位作者 束龙仓 张晓祥 董贵明 康彦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
针对水文地质剖面图绘制工作中常用的商业绘图软件和各种基于AutoCAD、GIS等二次开发软件存在的问题,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ArcGIS的剖面图绘制插件CrossView,结合ArcMap工作空间实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制图简单、快捷,可在水文... 针对水文地质剖面图绘制工作中常用的商业绘图软件和各种基于AutoCAD、GIS等二次开发软件存在的问题,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ArcGIS的剖面图绘制插件CrossView,结合ArcMap工作空间实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制图简单、快捷,可在水文地质图绘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CrossView 插件 水文地质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底河流域煤矿酸性矿井水野外监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春雷 梁永平 +6 位作者 晋华 赵春红 申豪勇 王志恒 赵一 谢浩 梁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酸性矿井水在我国鲁西南、山西、内蒙、云南和贵州等煤矿区普遍存在,酸性矿井水其pH往往在2~5之间,高SO_(4)^(2−)、HB、TDS、Fe、Mn。这些物质进入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后,会对其造成严重危害。文章选择山西阳泉市典型废弃煤矿区山底河... 酸性矿井水在我国鲁西南、山西、内蒙、云南和贵州等煤矿区普遍存在,酸性矿井水其pH往往在2~5之间,高SO_(4)^(2−)、HB、TDS、Fe、Mn。这些物质进入地下水、地表水或土壤后,会对其造成严重危害。文章选择山西阳泉市典型废弃煤矿区山底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剖面等方法阐述山底流域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得出受煤矿开采影响,与天然条件下相比山底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均发生了根本变化。补给通过破坏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运移,以垂向运动为主;径流通过坑道,导水裂隙带运移,以横向运动为主;排泄以矿坑排水和泉水溢出方式为主。并简述山底河流域煤矿酸性矿井水试验站观测站分布情况与水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山底河流域 水文地质剖面 水文地球化学 娘子关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娘子关泉群及其水的来源 被引量:5
4
作者 唐春雷 梁永平 +6 位作者 晋华 申豪勇 赵春红 王志恒 谢浩 赵一 王士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4-182,共9页
娘子关泉域群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泉域汇水面积达7436 km2,前人认为:泉域内岩溶水由北、西、南3面向娘子关一带径流汇集,由于娘子关一带下奥陶系燧石团块或条带白云岩相对隔水层隆起,并被桃河侵蚀出露,使岩溶地下水溢出地表成泉群... 娘子关泉域群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泉域汇水面积达7436 km2,前人认为:泉域内岩溶水由北、西、南3面向娘子关一带径流汇集,由于娘子关一带下奥陶系燧石团块或条带白云岩相对隔水层隆起,并被桃河侵蚀出露,使岩溶地下水溢出地表成泉群,其主要含水层为中奥陶系含石膏碳酸盐岩。但各泉的水化学、同位素特征有差异,娘子关泉群并不是出自统一源。文章通过水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等方法研究得出:娘子关泉域存在两个含水层、三个子系统:中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中上寒武系白云岩含水层;西部奥陶系岩溶水系统、东部奥陶系岩溶水系统和东部中上寒武系岩溶水系统。泉域内城西泉与程家泉出露于中奥陶系下马家沟组泥灰岩之上,含水层为中奥陶系灰岩裂隙、溶隙水,由于区域下马家沟组泥灰岩隆起隔水出露地表成泉,属于东部奥陶系岩溶水系统;坡底泉、五龙泉、河北泉、水帘洞泉、苇泽关泉其补给主要来源于中上寒武系含水岩组,为承压上升泉,属于东部中上寒武系岩溶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子关泉群 水文地质剖面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地下水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阳南江大峡谷岩溶地下水补径排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一萍 向喜琼 杨根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9,共7页
贵州开阳南江大峡谷景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独特的岩溶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了查明该区地下水径流特征,特开展此次研究。在野外1∶10 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剖面,结合NaCl示踪试验以及13组地下水样的水化学离子与总溶解... 贵州开阳南江大峡谷景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独特的岩溶峡谷喀斯特地貌,为了查明该区地下水径流特征,特开展此次研究。在野外1∶10 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剖面,结合NaCl示踪试验以及13组地下水样的水化学离子与总溶解性固体(TDS)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研究区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结果显示:(1)区内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具有就地补给、就近泉点排泄循环的特点;(2)兰家寨段地下水受构造控制强烈,火龙潭(SQ2)上升泉同时作为F2断层两盘地下岩溶水的排泄点;(3)梯子岩泉作为断裂带泉也接受顶部洼地与落水洞处地表水的补给,并且存在一条地下岩溶管道;(4)大新场-屯上段鱼梁河与白安河同时作为峡谷两岸的排泄基面,不存在水力联系;(5)坡顶上-老河沟段之间地层的凸起转折对SW向与NE向地下水具有分流作用,构成地下水分水岭并使NE向地下水向老河沟方向径流。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供水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补径排 水文地质剖面 示踪实验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