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荒漠化防治(英文)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梦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西北干旱区分布的巨大内陆盆地,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被认为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由冰雪融水与降水补给形成的山区河流,流入山前平原,在戈壁带入渗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并在绿洲带溢出地表,...
西北干旱区分布的巨大内陆盆地,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被认为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由冰雪融水与降水补给形成的山区河流,流入山前平原,在戈壁带入渗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并在绿洲带溢出地表,成为绿洲耕地的主要灌溉水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的水利化建设,导致水资源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终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因此,重点论述干旱区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水文系统的演变及其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系统
地表径流
地下水
绿洲
荒漠化
盆地系统
水文地质分带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响应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保建
高宗军
+3 位作者
张凤禹
郝栓虎
刘福义
臧建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226,共10页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对水文地质动力分带有着积极的响应特征和很好的指示作用,自周边山区至华北盆地内部,自浅部向深部,地下热水的水质逐渐变差,18 O漂移程度越来越大,2 H过量参数d值越来越小,指示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对水文地质动力分带有着积极的响应特征和很好的指示作用,自周边山区至华北盆地内部,自浅部向深部,地下热水的水质逐渐变差,18 O漂移程度越来越大,2 H过量参数d值越来越小,指示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地下热水高矿化度带的分布特征说明西部、北部的太行山、燕山为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主要补给区,鲁西南山区的补给比例相对较小。水化学的分布特征说明,在盆地平面和垂向上,存在砂岩类地下热水的向心流(渗入成因水)与离心流(沉积成因水)的水动力平衡带,反映了向心流与离心流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地球化学
分带
水文地质
动力
分带
响应
地下热水
华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荒漠化防治(英文)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梦熊
机构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文摘
西北干旱区分布的巨大内陆盆地,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被认为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由冰雪融水与降水补给形成的山区河流,流入山前平原,在戈壁带入渗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并在绿洲带溢出地表,成为绿洲耕地的主要灌溉水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的水利化建设,导致水资源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终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因此,重点论述干旱区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水文系统的演变及其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关键词
水文
系统
地表径流
地下水
绿洲
荒漠化
盆地系统
水文地质分带
生态环境
Keywords
hydrologic system
surface runoff
groundwater
oasis
desertification
basin system
hydrogeologic zonation
eco-environment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响应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保建
高宗军
张凤禹
郝栓虎
刘福义
臧建军
机构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226,共1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地区博士后人才资助计划"(2014M552531XB)
文摘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对水文地质动力分带有着积极的响应特征和很好的指示作用,自周边山区至华北盆地内部,自浅部向深部,地下热水的水质逐渐变差,18 O漂移程度越来越大,2 H过量参数d值越来越小,指示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地下热水高矿化度带的分布特征说明西部、北部的太行山、燕山为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主要补给区,鲁西南山区的补给比例相对较小。水化学的分布特征说明,在盆地平面和垂向上,存在砂岩类地下热水的向心流(渗入成因水)与离心流(沉积成因水)的水动力平衡带,反映了向心流与离心流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
关键词
水文
地球化学
分带
水文地质
动力
分带
响应
地下热水
华北盆地
Keywords
hydrochemical zonation
hydrodynamic zoning
response
geothermal water
North China Basin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荒漠化防治(英文)
陈梦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响应
张保建
高宗军
张凤禹
郝栓虎
刘福义
臧建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