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荒漠化防治(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梦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西北干旱区分布的巨大内陆盆地,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被认为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由冰雪融水与降水补给形成的山区河流,流入山前平原,在戈壁带入渗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并在绿洲带溢出地表,... 西北干旱区分布的巨大内陆盆地,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被认为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由冰雪融水与降水补给形成的山区河流,流入山前平原,在戈壁带入渗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并在绿洲带溢出地表,成为绿洲耕地的主要灌溉水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的水利化建设,导致水资源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终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因此,重点论述干旱区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水文系统的演变及其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系统 地表径流 地下水 绿洲 荒漠化 盆地系统 水文地质分带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响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保建 高宗军 +3 位作者 张凤禹 郝栓虎 刘福义 臧建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226,共10页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对水文地质动力分带有着积极的响应特征和很好的指示作用,自周边山区至华北盆地内部,自浅部向深部,地下热水的水质逐渐变差,18 O漂移程度越来越大,2 H过量参数d值越来越小,指示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 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对水文地质动力分带有着积极的响应特征和很好的指示作用,自周边山区至华北盆地内部,自浅部向深部,地下热水的水质逐渐变差,18 O漂移程度越来越大,2 H过量参数d值越来越小,指示循环交替条件逐步变差。地下热水高矿化度带的分布特征说明西部、北部的太行山、燕山为华北盆地地下热水的主要补给区,鲁西南山区的补给比例相对较小。水化学的分布特征说明,在盆地平面和垂向上,存在砂岩类地下热水的向心流(渗入成因水)与离心流(沉积成因水)的水动力平衡带,反映了向心流与离心流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分带 水文地质动力分带 响应 地下热水 华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