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2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透明水文地质模型的工作面顶板水害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连会青 晏涛 +4 位作者 尹尚先 徐斌 康佳 周旺 闫国成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71,共13页
我国西部矿区因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日渐突出,传统水害预警手段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为解决水害预警中指标选取、预警方法及标准构建等核心问题,系统开展了顶板水害预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平台建设工作... 我国西部矿区因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日渐突出,传统水害预警手段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为解决水害预警中指标选取、预警方法及标准构建等核心问题,系统开展了顶板水害预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平台建设工作。首先,在传统透明地质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透明水文地质模型的概念,引入动态更新功能并明确其设计实现思路;其次,基于顶板水害发育“3阶段”机理分析,提出指标选择应遵循约束性、独立性和持续性“3原则”,确定了地表水特征、含水层结构及性质、隔水层结构及性质、采动影响围岩运移特征及水文要素动态变化特性5大类主要影响因素,共从中提取出14项可量化指标构成顶板水害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已有事故案例、现场水文观测数据变化规律和相关标准规范,提出由4个预警指标参与的智能水害预警方法,划分出4个等级的预警级别、标准和应对措施;以透明水文地质模型为逻辑底层,内嵌预警指标、方法、标准和多态接口,集成开发了具备3个层级、6个核心功能的顶板水害智能化预警平台,该平台通过触发器和轮询的混合预警机制,实现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与预警;最后,平台在西部某煤矿进行了为期1 a的示范应用,期间成功发出15次预警信息,其中10次为监测设备异常预警,5次为水害信息预警,所有预警均提前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该平台的应用验证了预警指标、方法、标准和平台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优化预警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提升平台的预警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水文地质模型 顶板水害 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方法 智能化预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2
作者 朱琳 钱陈之皓 +3 位作者 宫辉力 郭涛 李帅 叶淼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共13页
【目的】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中,传统机理数值模型在模拟复杂物理过程时存在建模精度低、不确定性等问题,机器学习模型则存在数据需求量大和可解释性差的不足。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PINNs)作为一种... 【目的】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中,传统机理数值模型在模拟复杂物理过程时存在建模精度低、不确定性等问题,机器学习模型则存在数据需求量大和可解释性差的不足。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PINNs)作为一种结合物理定律和机器学习的新方法,能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方法】首先,通过整理近四年文献,系统梳理机理数值模型、机器学习模型以及机理-学习耦合模型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深入分析PINNs在该领域的最新应用;最后,阐述了PINNs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给出相关建议。【结果】研究发现,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领域,PINNs部分解决了数值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中存在的数据稀缺、可解释性差和泛化性不足的问题,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其在鲁棒性、自适应权重分配和初边界条件处理方面的问题,深入挖掘其潜力。【结论】在未来研究中,建议耦合生成式模型或强化学习等模型,减少因数据质量和噪声对模型的影响,提高PINNs的鲁棒性;使用自适应学习算法和动态权重平衡机制,平衡损失函数各项权重,使PINNs模型输出矩阵满足正交条件,提高PINNs模型的计算效率;综合实际情况,选择优化激活函数、约束方式等,使PINNs模型收敛速度更快,结果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数值模型 机器学习 耦合模型 地下水 水文地质 数值模拟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为感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突出贡献编委”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为感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突出贡献编委”。“突出贡献编委”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菲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何庆成研究员、吉林大学赵勇胜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曹文庚研究员、长安大学李培月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孔彦龙研究员。编辑部向获奖专家和编委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感谢所有老师对期刊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为期刊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学术质量 期刊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 选题策划 地质研究所 水文地质工程 水文地质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天文 《当代农机》 2025年第1期65-66,共2页
指出了水文地质问题成为阻碍各种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岩土工程项目均处于水文地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深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介绍了水文地质研究... 指出了水文地质问题成为阻碍各种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岩土工程项目均处于水文地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深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尤为重要。介绍了水文地质研究的价值、特点。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与施工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4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结果
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为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领域优秀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加强学术交流,培育和鼓励青年学生撰写高质量科技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决定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遵守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 为推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领域优秀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加强学术交流,培育和鼓励青年学生撰写高质量科技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决定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遵守客观公正、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的原则,重点考虑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热地质 环境地质 优秀科技论文 学术交流 客观公正 评选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审稿专家
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2024年,216位审稿专家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为本刊审读稿件,为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所有参与审稿的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期刊学术质量 审稿专家 水文地质工程 审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双月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海洋地质等学科领域创刊较早、发行面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海洋地质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热地质 地质环境监测 学术刊物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征稿简则
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专业领域创刊较早、发行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连续入编历版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专业领域创刊较早、发行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连续入编历版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收录为《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WJCI)来源期刊;被Scopus、DOAJ、EBSCO、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GeoRef等国外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化学文摘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征稿简则
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专业领域创刊较早、发行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连续入编历版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创刊于1957年,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等专业领域创刊较早、发行较广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连续入编历版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被收录为《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WJCI)来源期刊;被Scopus、DOAJ、EBSCO、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GeoRef等国外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化学文摘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碧云湖岩溶渗漏水文地质条件与渗漏管道位置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洁 潘晓东 +3 位作者 任坤 刘伟 彭聪 郑智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8,共8页
查找岩溶区湖泊水库渗漏通道是岩溶区湖库建设和渗漏灾害治理的“卡脖子”问题。文章以碧云湖为例,分析湖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示踪试验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确定了碧云湖渗漏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漏主管道位置,并通过钻探验证。结果表明... 查找岩溶区湖泊水库渗漏通道是岩溶区湖库建设和渗漏灾害治理的“卡脖子”问题。文章以碧云湖为例,分析湖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示踪试验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确定了碧云湖渗漏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漏主管道位置,并通过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碧云湖渗漏主要为岩溶管道型,渗漏点和地下河管道主要发育在靠近八步复式向斜轴的部位,位于物探测线测点540 m处,管道深约40 m,渗漏段相对较窄,灌浆堵漏可行。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地形地貌条件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建议在水库下游方向的物探测线开展帷幕灌浆,以测点540 m为中心向两边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云湖 岩溶渗漏 水文地质 渗漏管道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十大问题与展望:基于60年来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立河 张俊 +2 位作者 张鹏伟 顾小凡 李小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5-880,共16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近6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成果,从地下水补给排泄、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循环等三方面总结主要的成果与认识,指出目前调查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展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收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相关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结合国内外其他沙漠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地下水水量、水质及地下水循环等方面梳理调查研究进展。【研究结果】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绿洲区地下水侧向补给、降水入渗与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是蒸散发,还有少量的人工开采;地下水贮存量巨大,约有80多万亿m^(3);但目前补给量与排泄量的估算均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沙漠地下水的水质较差,除个别地区小于5 g/L外,大部分地区在5~10 g/L;在垂向上地下水水质具有上咸下淡的特点。地下水的区域运动规律是先从南向北流动,至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后折向东流,地下水平均流速为55.94 m/a。【结论】下一步建议针对本文提出的十大问题,采用定量化的手段,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对地下水的补给量、排泄量进行估算;通过分层试验以及监测等技术获取更多的地下水循环信息,系统研究地下水的循环规律,提出沙漠区地下水循环的模式,定量总结各个循环系统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对沙漠区淡水寻找和高矿化地下水开发利用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循环 回顾与展望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万昊 冯庆高 +2 位作者 蔡兵华 冯晓腊 肖明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74,共11页
落底式止水帷幕在具有典型二元结构地层的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存在改变了二元结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渗流环境,为此提出了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武汉园... 落底式止水帷幕在具有典型二元结构地层的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存在改变了二元结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渗流环境,为此提出了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武汉园林路地铁站深基坑现场抽水连通试验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根据新建立的考虑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的解析法公式计算得出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17.47~25.55 m/d,平均值为20.722m/d,而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反演得到承压含水层的水平向渗透系数(粉细砂层为21.6m/d,细砂层为25.92m/d)和垂向渗透系数(粉细砂层为2.592m/d,细砂层为3.456m/d)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新提出的解析法和数值法均能得到可靠的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可为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基坑降水设计提供更直接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落底式止水帷幕 水文地质参数 抽水试验 解析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对煤层气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毛得雷 康永尚 +2 位作者 韩军 秦绍锋 王会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90-394,共5页
通过对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划分、构造演化和延续时间系数及含气量的综合分析,探讨了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对煤层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旋回,其中第Ⅰ水文地质旋回(∈-C1)只构成气田的基底,对煤... 通过对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划分、构造演化和延续时间系数及含气量的综合分析,探讨了韩城煤层气田水文地质旋回对煤层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水文地质旋回,其中第Ⅰ水文地质旋回(∈-C1)只构成气田的基底,对煤层气的生成和吸附无影响;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在第Ⅱ水文地质旋回(C2-T3)沉积;第Ⅲ水文地质旋回(J1-J3)对煤层热成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煤系地层在第Ⅳ水文地质旋回(K1-Q)经过了短时间高温条件下的变质作用,是煤层气生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最大含气量达到22 m3/t。通过该区煤层等温吸附曲线的特征判断,第Ⅳ水文地质旋回渗入水文地质阶段约20 MPa煤系地层压力的降低幅度,只造成原始最大含气量18%左右的解吸气量,没有改变研究区煤层气吸附量大和资源丰富的基本特征。水文地质旋回分析方法从成因机制上说明了韩城煤层气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旋回 煤层气 韩城煤层气田 沉积水文地质阶段 渗入水文地质阶段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指南解读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爱民 Giovanni Conte +1 位作者 Lucio Martarelli 马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6-172,共7页
对《意大利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指南(1∶50 000)》(Quaderni,serie III,N.5英文版)的产生背景、结构特点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与中国现行《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DZ/T 0282—2015)进行对比,得出如下认识:(1)《意大利水文地质调... 对《意大利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指南(1∶50 000)》(Quaderni,serie III,N.5英文版)的产生背景、结构特点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与中国现行《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DZ/T 0282—2015)进行对比,得出如下认识:(1)《意大利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指南(1∶50 000)》融调查规范与编图规范于一体。在编排结构上,编图内容在前,调查内容在后,调查内容紧扣编图内容,体现了围绕编图搞调查的技术路线。(2)中国现行《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 000)》未涵盖编图内容,亟需出台《水文地质编图规范(1∶50 000)》与之配套。《意大利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指南(1∶50 000)》在图例组织、编图规则、工作量定额等方面值得中国借鉴。(3)意大利水文地质工作程度与中国接近,两国地质调查局都在推进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一带一路"上的两个文明古国开展水文地质调查与编图合作,对于促进两国乃至世界水文地质调查编图技术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编图 水文地质 技术指南 意大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与地下水监测井布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承军 商照荣 +2 位作者 程吉吉 魏国良 王韶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1,51,共5页
为了做好核电厂附近地下水放射性监测,首先必须在分析厂址附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厂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条件和补、径、蓄、排关系,然后概化水文地质条件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最后模糊判别地下水径流带,... 为了做好核电厂附近地下水放射性监测,首先必须在分析厂址附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厂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条件和补、径、蓄、排关系,然后概化水文地质条件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最后模糊判别地下水径流带,并以此指导厂址附近地下水找水方向和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位的布设。按上述思路,结合某核电厂址的水文地质条件,详述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地下水放射性监测井井位的布设原则及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基岩裂隙水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地下水放射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水文地质结构特征与水害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书全 王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随着西部煤炭资源的持续高强度开采,矿山所面临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极易诱发采掘突水溃砂事故,而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水害评价和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陕北榆神府矿区的柠条塔煤矿为例,在对其地质条件和构造发... 随着西部煤炭资源的持续高强度开采,矿山所面临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极易诱发采掘突水溃砂事故,而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水害评价和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陕北榆神府矿区的柠条塔煤矿为例,在对其地质条件和构造发育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矿区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主要充水水源,矿体与含水层的空间结构关系三个方面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表浅部松散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基岩风化带含水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矿井充水水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空水和烧变岩水五种,不同煤层根据其埋深、开采厚度、冒裂带发育高度等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充水水源。基于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分析,认为火烧区下部2-2煤层回采工作面可能存在突水溃砂风险,并设计了两排帷幕注浆孔。注浆治理工程完成后的放水试验结果表明,烧变岩含水层补给量大幅度减小,治理效果显著,可以保障煤层的安全开采,研究成果对榆神府矿区的矿井水害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结构 烧变岩 突水溃砂 帷幕注浆 安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的预防策略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夺 高成林 朱筱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3,共4页
本文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境中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探讨了矿山开采如何影响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流动,强调了综合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必要性。特别介绍了利用地质雷达和瞬变电磁技术来建立早期预警系统的创... 本文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环境中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探讨了矿山开采如何影响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流动,强调了综合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必要性。特别介绍了利用地质雷达和瞬变电磁技术来建立早期预警系统的创新方法。这些技术不仅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风险,还为找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展示了其在未来地质灾害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灾害预防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岩土水文地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占龙 马毅男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地下水是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金属矿山岩土土体、理化性质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了解岩土水文地质对金属矿山工程勘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金属矿山岩土水文进行深入分析,能够结合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金属矿山工程勘察方案,由此... 地下水是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金属矿山岩土土体、理化性质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了解岩土水文地质对金属矿山工程勘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金属矿山岩土水文进行深入分析,能够结合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金属矿山工程勘察方案,由此进一步提升金属矿山工程勘察效率,消除岩土水文对金属矿山工程质量产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 勘察方案 金属矿山 工程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研究 工程勘察 岩土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蚀地貌区浅埋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结构及保水采煤方法
19
作者 孟凡林 李佳山 +4 位作者 孙治豪 蔡进 乔伟 王启庆 吴慧杰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857,共9页
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如何保护矿区水资源成为新疆地区煤炭开采面临的重大课题。以位于风蚀地貌区的新疆榆树泉煤矿作为研究区,探讨风蚀地貌区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循环规律,提出榆树泉矿区保水采煤方法。首先,通过计算煤层开采导... 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如何保护矿区水资源成为新疆地区煤炭开采面临的重大课题。以位于风蚀地貌区的新疆榆树泉煤矿作为研究区,探讨风蚀地貌区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循环规律,提出榆树泉矿区保水采煤方法。首先,通过计算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煤层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并进行富水性分区;然后,根据研究区内水文观测孔水位数据,分析矿区水体间水力联系及开采造成的影响,确定煤层顶板含水层、烧变岩含水层为应保护的目标含水层;最后,根据煤层开采扰动程度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采取留设煤柱、限高开采等保水采煤措施,给出矿区污水净化后再利用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后续的开采水害防控与水资源保护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地貌区 浅埋煤层 水循环 水文地质结构 保水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解析法和数值法求解巨厚砂岩水文地质参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全超 刘玲 +1 位作者 李继升 殷裁云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4-182,共9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涌(突)水等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水文地质参数在计算矿井涌水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准确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对于煤矿防治水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更...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涌(突)水等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水文地质参数在计算矿井涌水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准确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对于煤矿防治水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更加贴近实际的矿区顶板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以新庄煤矿洛河组巨厚砂岩含水层上、下段的抽水试验资料为依托,采用传统的非稳定流的Theis公式法、Jacob直线图解法和水位恢复法等解析法,结合实际场地特征,计算出洛河组砂岩含水层上、下段的渗透系数分别为0.22~0.59和0.03~0.35 m/d;上段导水系数为128.74~373.67 m^(2)/d,下段为5.52~47.07 m^(2)/d;上段的贮水系数为2.22×10^(-4)~6.69×10^(-3),下段为6.53×10^(-5)~3.29×10^(-3)。并通过FEFLOW软件建立新庄矿区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求解洛河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得到洛河组上、下段渗透系数分别为0.55和0.45 m/d。通过多种方法对比分析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法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结果与多种解析法计算的结果相近。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方法得出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井涌水量,并与实际涌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含水层上段,采用数值模拟法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涌水量更加接近实际涌水量;而在洛河组下段,采用Jac-ob直线图解法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涌水量更加接近实际涌水量。进一步提高了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准确度,为后期的含水层富水性研究、矿井涌水量预测以及类似矿区顶板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矿井水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突)水 水文地质参数 抽水试验 洛河组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