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森林枯落物水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闫文德 张学龙 +2 位作者 王金叶 王艺林 傅辉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4,共8页
通过对祁连山寺大隆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枯枝落叶持水能力以及截留作用测定分析,研究了枯落物层的蓄水防蚀效能。结果表明,祁连山寺大隆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年凋落物累积量为2.7~3.7t/hm2,其累积量(Y)随时间... 通过对祁连山寺大隆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累积量、枯枝落叶持水能力以及截留作用测定分析,研究了枯落物层的蓄水防蚀效能。结果表明,祁连山寺大隆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年凋落物累积量为2.7~3.7t/hm2,其累积量(Y)随时间(t)变化符合Y=a+bt+ct2+dt3方程。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相当于7.0~10.6mm的降雨,该层对10mm以上雨强的降雨截留率明显下降。经分析认为,枯枝落叶层有蓄水、保水,起抑制地表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凋落物 水文作用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几种林下枯落物的水文作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程金花 张洪江 +4 位作者 史玉虎 潘磊 祁生林 程云 何凡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3,共6页
该文通过对三峡库区 3种森林类型 (松栎混交林、栓皮栎纯林、马尾松纯林 )林下枯落物储量调查分析及其持水特性试验 ,得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 .结果表明 ,栓皮栎纯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最大 (1... 该文通过对三峡库区 3种森林类型 (松栎混交林、栓皮栎纯林、马尾松纯林 )林下枯落物储量调查分析及其持水特性试验 ,得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 .结果表明 ,栓皮栎纯林林下枯落物储量最大 (10 7t hm2 ) ,其后依次为松栎混交林 (10 1t hm2 )、马尾松纯林 (5 8t hm2 ) .松栎混交林林下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 3 0 9mm ,栓皮栎纯林为 2 95mm ,马尾松纯林为 1 4 6mm .松栎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 3 0 3mm ,栓皮栎纯林为 2 37mm ,马尾松纯林为 0 99mm .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同为中龄林条件下 ,三峡库区针阔混交林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大于阔叶树纯林或针叶树纯林林下枯落物持水能力 .在只有林下枯落物覆盖情况下 ,不同森林类型林内不产生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雨量和最大雨强分别为 :松栎混交林林地 6 12mm ,7 0 0 0mm h ;马尾松纯林林地 2 4 5mm ,1 76 0mm h ;栓皮栎纯林林地 5 32mm ,6 2 0 0mm 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林下枯落物 水文作用 年持水量 吸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群落的枯落物储量及水文作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玉国 刘长成 +3 位作者 李国庆 魏雅芬 刘永刚 郭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类型的4种小生境中进行枯落物储量和持水能力调查,研究枯落物持水过程和不同厚度(2,4,6,10cm4个梯度)枯落物抑制土壤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变化在2.7~13.7cm,枯落物总储...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山地5种森林类型的4种小生境中进行枯落物储量和持水能力调查,研究枯落物持水过程和不同厚度(2,4,6,10cm4个梯度)枯落物抑制土壤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的枯落物层平均厚度变化在2.7~13.7cm,枯落物总储量在4.9~9.1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为1.608~3.445kg·kg-1,其排序为圆果化香-异叶鼠李林>圆果化香-小果蔷薇林和圆果化香-槲栎林>圆果化香-云南鼠刺林>窄叶石栎-云南鼠刺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为V=at-b;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蒸发速率远远小于无枯落物覆盖土壤,并随着枯落物厚度递增而递减。5种森林类型枯落物层的土壤蒸发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窄叶石栎-云南鼠刺林和圆果化香-异叶鼠李林较强,其次为圆果化香-小果蔷薇林,圆果化香-云南鼠刺林和圆果化香-槲栎林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小生境 枯落物储量 持水能力 生态水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 被引量:25
4
作者 高甲荣 尹婧 +2 位作者 牛健植 张东升 程根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79,共5页
通过对贡嘎山林区不同类型峨眉冷杉 (Abiesfabri)林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初步研究了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 .结果表明 ,枯枝落叶层是保证森林充分发挥水源涵养作用的一个重要层次 ,具有明显的蓄水保... 通过对贡嘎山林区不同类型峨眉冷杉 (Abiesfabri)林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初步研究了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 .结果表明 ,枯枝落叶层是保证森林充分发挥水源涵养作用的一个重要层次 ,具有明显的蓄水保水作用 ,不同类型峨眉冷杉林死地被物层有效拦蓄量的排序为过熟林 >成熟林 >中龄林 >针阔叶混交林 >灌木林 ,其中成过熟林的有效拦蓄量为 4 8~ 7 4mm ,而其它群落一般则小于 2mm .不同森林植被条件下土壤涵蓄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涵蓄量的顺序为成熟林 >中龄林 >灌木 ;同一森林植被条件下 ,坡积物土壤的有效涵蓄量为冰碛物土壤的 3~ 4倍 ,需要在今后森林经营和开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 林地 水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中山区低效林改造对枯落物水文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庞学勇 包维楷 张咏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9-122,155,共5页
川西地区存在大面积的低效林,其生态功能极弱。通过萌蘖更新技术对岷江上游中山区低效灌丛林地进行改造,定位监测对枯落物水文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效林改造1年后,枯落物层厚度和贮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总贮量较改造前提高了32.68%,... 川西地区存在大面积的低效林,其生态功能极弱。通过萌蘖更新技术对岷江上游中山区低效灌丛林地进行改造,定位监测对枯落物水文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效林改造1年后,枯落物层厚度和贮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总贮量较改造前提高了32.68%,厚度从未分解层向半分解层或分解层转化的趋势加快;(2)改造低效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较改造前增加了39.60%,影响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枯落物贮量和分解程度;(3)改造林地枯落物对降雨拦截能力有一定的提高;(4)岷江上游中山区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S=klnt+p),枯落物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反曲线关系(V=p+k-t1)。今后应加强对改造林地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土壤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以系统综合地讨论这一地区低效林改造的生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中山区 低效林改造 枯落物 水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不同群落结构云南松林的水文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文耀 刘伦辉 郑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8-45,共8页
研究结果表明,在3类不同群落结构的云南松林中,调节和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的能力均以复层林最好,禾草一云南松林居中,疏林最差;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3.4%,9.3%和7.9%;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5.8t/ha,46.6t/ha和6.7t/ha;年平... 研究结果表明,在3类不同群落结构的云南松林中,调节和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的能力均以复层林最好,禾草一云南松林居中,疏林最差;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3.4%,9.3%和7.9%;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5.8t/ha,46.6t/ha和6.7t/ha;年平均冲刷量分别为0.015t/ha,0.088t/ha和0.452t/ha,径流深分别为4.32mm,15.59mm和85.57mm;径流系数分别为0.60%,2.16%和11.85%。此外,长期受人为干扰、结构简单的疏林地土壤含水量及表土层中有机质、全N、速效态P、K元素含量都明显地低于其它两类林地。本文最后提出,为了提高森林水文效益,一方面要营造具有多层结构的云南松针阔混交林,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林下地被植物和枯枝落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林 水文作用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 被引量:57
7
作者 杨立文 石清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采用实地测定和人工模拟蒸渗器(Lysimeter)相结合的方法,对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森林涵养水源过程中,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调蓄2~5mm的降雨,更重要的是可使土壤增加下渗21.... 采用实地测定和人工模拟蒸渗器(Lysimeter)相结合的方法,对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森林涵养水源过程中,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调蓄2~5mm的降雨,更重要的是可使土壤增加下渗21.3%~50.3%,减少地表蒸发222.0%,减少地表径流含沙量11.5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植被类型 枯枝落叶层 水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森林生物量与生态水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程积民 邹厚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5-63,共9页
六盘山木本植物有37科、67属、600余种,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小片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及灌木、草本的叶、枝、杆、根、枯枝落叶层对天然降水在不同程度上起着缓减、吸收、截留等生态水文作用。六盘山林区分布的几种根生群落,生... 六盘山木本植物有37科、67属、600余种,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小片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及灌木、草本的叶、枝、杆、根、枯枝落叶层对天然降水在不同程度上起着缓减、吸收、截留等生态水文作用。六盘山林区分布的几种根生群落,生物量的差异显著,其中在海拔低、土壤水热条件好、空气湿度大的地方生物量较高。在六盘山林区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下吸水量的差异也十分明显,最大为华山松,其他依次为辽东栎、白桦林、灌木、草本。六盘山林区自然条件恶劣,森林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往往超过其本身的价值,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效益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生态水文作用 六盘山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油松林根系层的水文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鸿雁 吴钦孝 +2 位作者 刘向东 汪有科 韩冰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1-23,32,共4页
通过试验观测,黄河中游山地油松人工林根系层的分布规律是:0~40cm土层内分布的根系占总根量的82.3%,17.7%的根系分布在40cm以下的土层内;根系的累积量与剖面深度为幂函数关系。根系对非毛管孔隙的增强效应在0... 通过试验观测,黄河中游山地油松人工林根系层的分布规律是:0~40cm土层内分布的根系占总根量的82.3%,17.7%的根系分布在40cm以下的土层内;根系的累积量与剖面深度为幂函数关系。根系对非毛管孔隙的增强效应在0~10cm土层内最明显,其值为15.1%。根系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入渗的改良效应随剖面深度逐渐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根系层 水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松 欧润贵 +2 位作者 钟永德 汪继勇 林辉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在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森林水文作用的研究方法模式及其数学模型的推导,认为流域系统模型能最准确地模拟森林水文作用过程。并且提出流域系统模型,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模和流域分析专家系统... 在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森林水文作用的研究方法模式及其数学模型的推导,认为流域系统模型能最准确地模拟森林水文作用过程。并且提出流域系统模型,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模和流域分析专家系统相结合是研究评价森林水文作用的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作用 研究方法 水文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综合研究森林水文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松 欧润贵 +2 位作者 钟永德 汪继勇 林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5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ARC/INFO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对水文地理信息系统(FFIGIS)。该系统包括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森林生态环境水文效应综合评价专家系统和流域水文模型建模专家系统。系统能对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对水...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ARC/INFO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对水文地理信息系统(FFIGIS)。该系统包括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森林生态环境水文效应综合评价专家系统和流域水文模型建模专家系统。系统能对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对水文状态过程的影响做出分析,并能对水文过程做出预报,可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作用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九龙山主要植被类型水文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刘创民 李昌哲 +1 位作者 张理宏 杨立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3期98-102,共5页
对北京九龙山的阳坡灌木林、阴坡灌木林、油松林及侧柏林四个主要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枯落物、枯落物水容量、土壤渗透、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被类型的林冠对降雨截留效果较好,年均截持率为22%~32%;枯落物的... 对北京九龙山的阳坡灌木林、阴坡灌木林、油松林及侧柏林四个主要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枯落物、枯落物水容量、土壤渗透、土壤物理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被类型的林冠对降雨截留效果较好,年均截持率为22%~32%;枯落物的吸水量是它自身重的2~3倍;每公顷贮水公益效能为335.64~556.52t,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水文作用 水土保持 涵养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系统森林水文作用过程的辨识和仿真研究
13
作者 欧松 欧润贵 +2 位作者 钟永德 汪继勇 林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从理论上对动态系统脉冲响应函数与水文状态预报方程进行了推导与计算、对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湖南省炎陵县河漠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系统不同年份的系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辨识,比较了不同年份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 本文从理论上对动态系统脉冲响应函数与水文状态预报方程进行了推导与计算、对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湖南省炎陵县河漠水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系统不同年份的系统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辨识,比较了不同年份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评价与分析了森林状态的变化对水文状况的影响.根据系统脉冲响应函数,可对流域系统的水文状况进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文作用 流域系统 水文状况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森林水文作用动态过程的建模和仿真
14
作者 欧松 欧润贵 +2 位作者 钟永德 汪继勇 林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5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以中等流域系统(500Km2)森林对水文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时期的航空照片和TM遥感图象以及近30年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根据相应时期的水文气象资料,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和评价森林水文作用。水文气象数据以5... 本文以中等流域系统(500Km2)森林对水文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时期的航空照片和TM遥感图象以及近30年来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根据相应时期的水文气象资料,建立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和评价森林水文作用。水文气象数据以5年为一个时期单位,以月降雨量作为系统输入,以径流量减去蒸发量系数为系统输出,建立辨识系统响应函数,并对响应函数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森林覆被率不变,保持在80%,单位蓄积量变动13m3/ha,则洪峰峰值变动40%,丰水期流量衰减时间变动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森林水文作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主要森林类型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徐万仁 张永庆 +1 位作者 杜和平 李丽英 《宁夏农林科技》 1993年第6期14-18,共5页
本文对贺兰山云杉纯林、油松纯林和山杨纯林三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冠截留量、冠流量和茎流量、林地枯枝落叶层蓄积量、水容量、林地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渗透和渗透特性,以及森林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森林 类型 水文作用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论林区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及其养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覃文更 黄承标 +1 位作者 韦国富 谭卫宁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共3页
通过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层的累积量、持水量及养分含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枯枝落叶层累积量为 1 4 79~ 35 2 6t/hm2 ;净持水量为 1 8 73~ 5 8 2 0t/hm2 ;主要养分(N、P2 O3 和K2 O)含量为 1 ... 通过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层的累积量、持水量及养分含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枯枝落叶层累积量为 1 4 79~ 35 2 6t/hm2 ;净持水量为 1 8 73~ 5 8 2 0t/hm2 ;主要养分(N、P2 O3 和K2 O)含量为 1 95 94~ 6 82 99kg/hm2 ,其中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P2 O3 、K2 O含量的 1 3倍和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论林区 枯枝落叶层 水文作用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谷县森林枯落物水文作用研究
17
作者 岳奎 刘富平 李增 《绿色科技》 2012年第9期200-202,共3页
指出了森林枯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枯落物层是森林拦蓄降水的重要环节。为了调查景谷县森林枯落物水文作用,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6个大样区和18个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取样,结果表明:(1)景谷县3种植被类型中枯落物蓄积量最大的... 指出了森林枯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枯落物层是森林拦蓄降水的重要环节。为了调查景谷县森林枯落物水文作用,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6个大样区和18个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取样,结果表明:(1)景谷县3种植被类型中枯落物蓄积量最大的是季雨林,最小的是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林下枯落物半分解层所占比例要比未分解层大,而暖性针叶林林下枯落物未分解层所占比例要比半分解层大;(2)景谷县3种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最高,季雨林最小,暖性针叶林介于二者中间;(3)自然状态下,阔叶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大于针叶林,但由于针叶林枯落物数量较多,不易分解糜烂,因此仍有很强的拦蓄能力,3种植被类型中,暖性针叶林的拦蓄能力是最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县 森林枯落物 水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沙棘林水文水土保持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云明 陈永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57-1361,共5页
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土壤层的水文水保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7~10龄沙棘林冠平均年截留率为8.5%;5~10龄沙棘林地枯枝落叶层单次可截留0.89mm的降水。和农地相比,沙棘成林、幼林分别可减小50cm、25cm土... 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土壤层的水文水保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7~10龄沙棘林冠平均年截留率为8.5%;5~10龄沙棘林地枯枝落叶层单次可截留0.89mm的降水。和农地相比,沙棘成林、幼林分别可减小50cm、25cm土层深度的容重。沙棘枯枝落叶层自身和覆盖土壤具有增强土壤抗冲刷的能力,林地覆盖2cm以上厚度的枯枝落叶层可保护表层土壤免受降水侵蚀;沙棘林具有增强土壤抗冲刷和侵蚀的性能,其中:抗冲性能的强弱与同土层中毛根数量呈显著的幂相关,抗蚀性能的强弱与土层中腐殖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沙棘林 黄土丘陵区 水文作用 水土保持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煤田太原组灰岩水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及反向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陆望 任星星 +2 位作者 张杰 陈逸飞 郑忻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99-4009,共11页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开采殆尽,华北型隐伏煤田的煤炭开采正逐步向深部发展,破坏了地下水系统原有平衡,以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从而使深部地下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发生改变。通过对淮北煤田石炭系太原组灰岩(简称"太灰")含水...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开采殆尽,华北型隐伏煤田的煤炭开采正逐步向深部发展,破坏了地下水系统原有平衡,以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从而使深部地下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发生改变。通过对淮北煤田石炭系太原组灰岩(简称"太灰")含水层地下水化学常规组分进行离子比例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该含水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并选取淮北煤田南部的临涣矿区太灰含水层为研究示范,应用PHREEQC软件对其进行了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淮北煤田太灰含水层主要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类型为溶滤溶解(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溶滤溶解和黄铁矿氧化)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定量分析与离子比例以及主成分定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随时间的延续,采动后淮北煤田南部太灰含水层溶滤溶解作用逐渐减弱,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逐渐增强,而北部太灰含水层因地层埋藏普遍较浅表现出与之相反的现象。淮北煤田南部太灰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受构造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而北部太灰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程度受其径流影响,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增强的特征。淮北煤田南部的临涣矿区太灰含水层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验证了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及其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煤田 太灰含水层 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 主成分分析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立亭 王立艳 +1 位作者 李常锁 徐旻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43,共12页
选取鲁北地区浅层粉土、浅层地下咸水及大气降水为供试材料,进行室内淡水驱替咸水试验,分析地下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水化学成分形成、演化过程,探讨内陆浅层咸水区地下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1驱替过程... 选取鲁北地区浅层粉土、浅层地下咸水及大气降水为供试材料,进行室内淡水驱替咸水试验,分析地下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水化学成分形成、演化过程,探讨内陆浅层咸水区地下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1驱替过程中,含水介质粘土矿物含量高,电导率≤0.83 ms/cm,粘土矿物"膜效应"使离子组分发生浓缩现象.2驱替过程中,白云石处于沉淀状态,岩盐处于溶解状态;电导率〉1.00 ms/cm,方解石处于沉淀状态;电导率≥6.22 ms/cm,石膏处于平衡状态.临界离子强度为0.20~0.25 mol/L,Mg/Ca-Na阳离子交换作用显著.电导率〉12.00 ms/cm,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显著.研究表明,内陆浅层咸水区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发生复杂的水化学作用,主要包括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溶滤作用、脱白云岩化作用及混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咸水 水化学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驱替试验 内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