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纸张防油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培枝 杨晓武 +1 位作者 罗巧丽 牛育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77-2480,共4页
为制备一种环保型水性纸张防油剂,以丙烯酸单体为溶剂,首先进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全氟烷基乙基醇(FEOH)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的聚氨酯链段的聚合反应,经水乳化分散后,再进行丙烯... 为制备一种环保型水性纸张防油剂,以丙烯酸单体为溶剂,首先进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全氟烷基乙基醇(FEOH)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的聚氨酯链段的聚合反应,经水乳化分散后,再进行丙烯酸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全氟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纸张防油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对聚合物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纸张防水防油应用实验表明,对水和液体石蜡的接触角,可分别达到130.2和113.5°,达到了优异的防水防油效果,并对纸张应用性能进行检测,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特种纸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防油剂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全氟烷基 接触角 纤维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段含磺酸盐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波 王廷平 赖小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26-9230,9236,共6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磺酸型聚酯二元醇(SPOL)、1,4丁二醇(BDO)、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乙二胺(EDA)为原料,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然后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单体对SWPU共聚改性,得到了不含有机溶...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磺酸型聚酯二元醇(SPOL)、1,4丁二醇(BDO)、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乙二胺(EDA)为原料,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然后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单体对SWPU共聚改性,得到了不含有机溶剂无胺类刺激性气味的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SWPUA)。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径分布仪对乳液的胶束形态、粒径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拉力试验机对胶膜的结晶度、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WPUA为核壳结构,胶膜的结晶强度为3.76%,耐热性比SWPU提高了22℃。当SPOL含量为40%、n(NCO)/n(OH)(R值)为1.7时,乳液稳定期达到12个月,平均粒径为44nm,固含量可达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磺酸盐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 无三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VOC无胺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赖小娟 宋沛艳 王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29-1235,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耐高温聚酯二元醇(NCL)等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二羟甲基丁酸和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丙烯酸羟乙酯为封端剂,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然后加入...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耐高温聚酯二元醇(NCL)等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二羟甲基丁酸和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丙烯酸羟乙酯为封端剂,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然后加入KPS引发剂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无胺型磺酸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WPUA)乳液,利用FTIR,XRD,TEM,TG等方法研究了WPUA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显示,WPUA乳液不含三乙胺,性能稳定,乳液粒子平均粒径为50~55 nm。实验结果表明,合成WPUA适宜的TMP用量为1.5%(w)(基于乳液体系质量)、n(NCL)∶n(BDO)=1.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WPUA乳液胶膜的耐热性、耐水性及机械性能等性能较好。该磺酸型WPUA满足软包装行业市场要求,是一种新型的无挥发性有机溶剂水性环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三乙胺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 零挥发性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磺酸盐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赖小娟 闫蓓 +2 位作者 宫米娜 王磊 任庆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8-140,144,共4页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磺酸型聚酯二元醇(SPD205)、1,4-丁二醇(BDO)、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乙二胺(EDA)为原料,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然后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SWPU改性,得到了不含有机溶剂的磺酸型...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磺酸型聚酯二元醇(SPD205)、1,4-丁二醇(BDO)、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乙二胺(EDA)为原料,制备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然后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SWPU改性,得到了不含有机溶剂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SWPUA)。利用透射电镜、粒径分布仪对乳液的胶束形态、粒径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拉力试验机对胶膜的结晶度、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SWPUA为核壳结构,胶膜的结晶度为3.76%,耐热性比SWPU提高了22℃。当SPD205含量为40%、n(NCO)/n(OH)为1.7时,乳液稳定期达到12个月,平均粒径为44.1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磺酸盐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 无三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炜 李昊 +2 位作者 张炎 许戈文 黄毅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75-881,共7页
将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用巯基乙醇作为链转移剂调控合成了一定分子量的端羟基聚丙烯酸酯(PA),再与聚氨酯(PU)预聚体反应,在水中分散得到PA-PU-PA三嵌段共聚复合乳液。采用FTIR和1HNMR测试技术对共... 将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用巯基乙醇作为链转移剂调控合成了一定分子量的端羟基聚丙烯酸酯(PA),再与聚氨酯(PU)预聚体反应,在水中分散得到PA-PU-PA三嵌段共聚复合乳液。采用FTIR和1HNMR测试技术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U与PA质量比的降低,共聚物中丙烯酸酯含量随之增加;PU软硬链段之间的氢键化作用减弱。TEM显示,复合乳胶粒子形态均匀规整,并呈现明显的核壳结构。改性后的乳胶膜耐水、耐热性能均随着PU/PA质量比的减小而提高,吸水率由25%降低至5%,最大热失重温度由369℃提高至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水性聚氨酯 改性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为连接料的塑料凹版水性油墨的研制 被引量:33
6
作者 蔡栋宇 项尚林 +1 位作者 陈贤益 张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乳液共聚法制备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以酞菁蓝为颜料配制了塑料凹版水性油墨,讨论了封端剂丙烯酸-β-羟乙基酯含量和颜料含量对水性油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EA用量的增加,PUA复合乳液和水性油墨的粘度增加,但油墨的... 采用乳液共聚法制备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以酞菁蓝为颜料配制了塑料凹版水性油墨,讨论了封端剂丙烯酸-β-羟乙基酯含量和颜料含量对水性油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EA用量的增加,PUA复合乳液和水性油墨的粘度增加,但油墨的稳定性先得到改善而后下降;随着颜料含量的增加,水性油墨的稳定性变差, 13%的颜料含量为宜;该水性油墨不仅对PET薄膜具有优异的附着牢度,对OPP薄膜同样具有良好的附着牢度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丙烯酸 乳液 塑料凹版水性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庆云 杨建军 +4 位作者 王小君 张建安 吴明元 瞿贤超 崔国庭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
采用单体预乳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合成含有活性酮羰基的氟化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合成的含有酰肼基的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 采用单体预乳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合成含有活性酮羰基的氟化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合成的含有酰肼基的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透射电镜、接触角和耐溶剂性、耐水性能检测等方法对FPUA复合乳液及成膜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复合乳液的涂料印花性能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 酮肼交联 复合乳液 涂料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建军 王小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瞿贤超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1,共7页
首先制备了聚氨酯(PU)种子乳液,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丙烯酸酯为单体,通过单体滴加法和单体预乳化法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FPUA复合乳胶膜的表面结构进行表... 首先制备了聚氨酯(PU)种子乳液,再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丙烯酸酯为单体,通过单体滴加法和单体预乳化法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FPUA复合乳胶膜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激光粒径仪对FPUA复合乳液的粒子形态进行分析,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对FPUA复合乳胶膜耐水性的影响、氟含量对FPUA复合乳胶膜与水接触角的影响和在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含氟单体对FPUA复合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氟单体成功接入了大分子链中;与单体滴加法相比,单体预乳化法制备的FPUA复合乳液的聚合稳定性更好,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与水溶性引发剂相比,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制得的FPUA复合乳胶膜的吸水率更低;含氟单体的引入增大了FPUA复合乳胶膜与水的接触角。对两种聚合工艺的成核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 复合乳液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 单体滴加法 单体预乳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疏水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安秋凤 窦蓓蕾 孙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34,共4页
为了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将聚氨酯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和丙烯酸羟丙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溶液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亲水基扩链,通过溶液... 为了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将聚氨酯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和丙烯酸羟丙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溶液中进行聚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然后用N-甲基二乙醇胺进行亲水基扩链,通过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得新型阳离子氟代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仪和接触角测定仪分别对复合乳液的结构、乳胶粒形态、膜表面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疏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氟链段成功接入了大分子链中,乳液形成稳定的核-壳结构,在膜材料表面形成了主要由含氟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界面,FA的引入可使复合乳液胶膜与水的接触角(PUA膜与水的接触角)由65°提高至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聚丙烯酸 改性聚氨酯 -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0
作者 洪亮 瞿金清 蓝仁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5-59,共5页
聚氨酯丙烯酸复合乳液兼有聚氨酯乳液和聚丙烯酸酯乳液的优良特性,成本较低,广泛用于涂料工业。综述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混交联法、种子乳液聚合法、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乳液共聚合法等。讨论了PUA复... 聚氨酯丙烯酸复合乳液兼有聚氨酯乳液和聚丙烯酸酯乳液的优良特性,成本较低,广泛用于涂料工业。综述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混交联法、种子乳液聚合法、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法、乳液共聚合法等。讨论了PUA复合乳液的成膜机理、性能及应用。指出PUA乳液的发展趋势为高性能、高固体含量和多功能的交联型复合乳液成为发展的主要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聚丙烯酸 复合乳液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功能化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伟 陈政 +1 位作者 韩颜庭 辛中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116,共6页
以环氧树脂(E51)和乙氧基封端聚合物二醇(D3403)为原料,制备了环氧功能化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EPU),并与聚丙烯酸酯(PA)制备了EPU/PA共混乳液,研究了EPU/PA共混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共混材料中聚氨酯组分的增加,乳液粒径减小、粒度... 以环氧树脂(E51)和乙氧基封端聚合物二醇(D3403)为原料,制备了环氧功能化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EPU),并与聚丙烯酸酯(PA)制备了EPU/PA共混乳液,研究了EPU/PA共混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共混材料中聚氨酯组分的增加,乳液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红外分析显示环氧基在分子链间产生作用,提高了2种聚合物的相容性,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显示2种聚合物无明显相分离现象,EPU/PA的tanδ-温度曲线上出现的单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Davies方程拟合曲线表明2种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随聚氨酯组分的增加,涂膜的断裂伸长率由135%增大到337%,断裂强度由11.5 MPa增大到34.4 MPa;共混涂膜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E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 共混 Davies方程拟合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单体对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胶膜力学性能及热降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花 姜春阳 +1 位作者 费贵强 朱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77,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酸乙酯(AAEM)为酮单体,己二酰肼(ADH)、碳酸二酰肼、草酸二酰肼和丁二酸二酰肼为肼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系列阴离子酮肼交联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分散液。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了乳胶粒的尺寸和... 以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酸乙酯(AAEM)为酮单体,己二酰肼(ADH)、碳酸二酰肼、草酸二酰肼和丁二酸二酰肼为肼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系列阴离子酮肼交联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分散液。通过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了乳胶粒的尺寸和微观形貌;系统分析了不同肼单体对乳胶膜的力学性能、断面微观形貌、耐水性和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肼单体的引入可综合提高乳胶膜的吸水性、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乳胶膜断裂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采用不同肼单体所制PUA分散液的粒径及其分布随着肼单体亲水性的增加而降低。4种肼单体中碳酸二酰肼的反应活性最高,己二酰肼的反应活性最低。采用碳酸二酰肼所制PUA乳胶膜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热性能最佳,其热分解活化能最高。而采用己二酰肼所制PUA乳胶膜的综合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肼交联 聚氨酯-聚丙烯酸 肼单体 力学性能 热性能 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肼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一丁 郭丹慧 +1 位作者 王海花 费贵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7-82,共6页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在合成过程中引入酮单体和肼单体实现酮肼交联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研究了不同酮单体含量对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在合成过程中引入酮单体和肼单体实现酮肼交联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研究了不同酮单体含量对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AAM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粘度、粒径得到增大,聚合物的交联密度增强;当DAAM含量为3%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耐水性、热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聚丙烯酸 DAAM含量 交联改性 水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含氟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分散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小瑞 陈洪伟 +3 位作者 李培枝 秋列维 董斌 王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2-76,共5页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酯为溶剂,以纳米SiO_2(nano-sio_2)为功能单体,合成纳米SiO_2改性含氟聚氨酯-聚丙烯酸酯(WSFPUA)分散液.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散射仪(DLS)、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WSFPU... 采用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酯为溶剂,以纳米SiO_2(nano-sio_2)为功能单体,合成纳米SiO_2改性含氟聚氨酯-聚丙烯酸酯(WSFPUA)分散液.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散射仪(DLS)、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WSFPUA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WSFPUA乳胶膜的防水性、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含量为6%(占总固含量的质量百分数)时,乳胶膜接触角达到122.5°、吸水率下降到8.5%,抗拉强度提高了15%,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氨酯-聚丙烯酸 疏水 NANO-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培枝 罗巧丽 +1 位作者 赵会芳 闫君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有机硅单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硅烷偶联改性,制备了硅烷偶联改性水性聚氨酯-...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1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有机硅单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硅烷偶联改性,制备了硅烷偶联改性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表面施胶剂.同时,系统研究了主要单体用量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表面施胶度、接触角等测试对其结构与应用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NCO)∶n(-OH)=1.07,w(HEA)=0.9%,w(MDEA)=5.50%,w(KH550)=0.7%时,乳液性能达到最优,乳液的粒径为62.3nm;有机硅的加入明显增强了纸张表面耐水性,施胶度为146s,接触角达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聚丙烯酸 表面施胶剂 硅烷偶联 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聚丙烯酸酯纳米纤维膜的耐水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捕集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明 薛袁 +3 位作者 蔡银莲 朱益清 李梁斐 郑春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为得到一种可捕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耐水型过滤膜新材料,将β-环糊精(β-CD)与聚丙烯酸酯(PA)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β-CD/PA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所制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探讨了β-CD质量分数对其表面形... 为得到一种可捕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耐水型过滤膜新材料,将β-环糊精(β-CD)与聚丙烯酸酯(PA)共混,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β-CD/PA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所制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探讨了β-CD质量分数对其表面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铜、铁等重金属离子的捕集能力。通过捕集前后的SEM照片初步分析了其捕集机制。结果表明:PA膜在40 min后的吸水率维持在8%,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当PA质量分数为10%时,纳米纤维膜中单丝间的相互黏结情况随β-CD质量分数的增大有显著改善;PA质量分数为10%,β-CD质量分数为50%(相对于PA)时,纳米纤维膜对铜、铁离子的捕集量可分别达到82.0、219.5 mg/g;捕集铜离子后的纳米纤维膜表面有明显的离子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Β-环糊精 聚丙烯酸 水性 铜离子 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肼交联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东阳 金敏 吴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11,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通过加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合成了具有活性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同时通过羟基酮将酮羰基引入聚氨酯分子中,经分散得到含活性酮羰基的聚氨酯树脂;将二者混合,并加入己二酰肼(ADH),得到酮肼交联水性聚氨酯/聚丙... 采用乳液聚合工艺,通过加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合成了具有活性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同时通过羟基酮将酮羰基引入聚氨酯分子中,经分散得到含活性酮羰基的聚氨酯树脂;将二者混合,并加入己二酰肼(ADH),得到酮肼交联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和耐磨性等测定对涂膜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其与常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树脂等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酮肼交联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水性聚丙烯酸 酮肼交联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复合树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疏水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萌 董爱学 王维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0,45,共5页
分析了以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为分散介质对肼基封端聚氨酯进行乳化分散的可行性,探讨了羰肼自交联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疏水性能,并对复合乳液改性棉织物拉伸性能、表面结构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酮羰基的聚... 分析了以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为分散介质对肼基封端聚氨酯进行乳化分散的可行性,探讨了羰肼自交联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疏水性能,并对复合乳液改性棉织物拉伸性能、表面结构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和肼基封端聚氨酯能以物理共混的形式稳定存在于水分散体系中,并在烘干过程发生交联反应;羰肼自交联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复合乳液可在棉纤维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疏水性薄膜,而不会粘连纤维,同时可改善棉织物的拉伸断裂延伸性,但对拉伸断裂强力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丙烯酸 水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其成膜强度和耐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晨 李小瑞 +2 位作者 李培枝 王晨 李海斌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9,共5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自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乳液。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环氧基团含量和氟单体含量对乳液制备过程、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膜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涂膜表面的水...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自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乳液。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环氧基团含量和氟单体含量对乳液制备过程、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膜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涂膜表面的水接触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NCO)∶n(—OH)=1.4、n(—NHNH2)∶n(—CO—)=1、GMA用量为4%、含氟单体用量为6%时,合成乳液稳定性良好,涂膜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在成膜时复合乳液中的氟基团向空气/聚合物界面伸展,有效地覆盖涂膜表面,降低涂膜表面能,水在涂膜上的接触角达到1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 含氟 自交联 水性 涂膜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见艳 王园园 王学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92,共10页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2,2-二硫二乙醇(HEDS)为扩链剂,制备了含有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WPUS)。再与聚丙烯酸酯(PA)乳液物理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2,2-二硫二乙醇(HEDS)为扩链剂,制备了含有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WPUS)。再与聚丙烯酸酯(PA)乳液物理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自修复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S)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粒径分布、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扫描电镜及偏光显微镜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分、热稳定性及自修复性能,并探究了PA/WPUS的不同配比对胶膜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自修复效率;在60℃,修复效率由6 h修复73.4%提高至2 h修复81.7%;当PA/WPUS质量比为3/7时,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分别为16.8 MPa和704%,加载-卸载循环5次后,应力恢复率达到84.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再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自修复 聚丙烯酸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