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法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学武 葛沛 +2 位作者 汪太生 王龙海 吕建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30-2034,共5页
;辐射乳液聚合是一种在高能射线辐照下使介质分解成自由基而引发乳液聚合的方法。作者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醚二元醇(N-220)、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为原料合成碳-碳双键封端的水性聚氨酯预聚物,... ;辐射乳液聚合是一种在高能射线辐照下使介质分解成自由基而引发乳液聚合的方法。作者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醚二元醇(N-220)、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为原料合成碳-碳双键封端的水性聚氨酯预聚物,用丙烯酸酯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单体降低体系黏度。经过机械乳化、中和、钴60γ-射线辐射聚合,制得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用红外光谱(FTIR)、粒径分析、热重分析(TGA)等对乳液粒子和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与化学聚合法相比,辐射聚合法有明显的优势,乳液平均粒径由143.5 nm降至100 nm,乳液固含量由37.5%提高至38.6%;膜的拉伸强度由15.3 MPa提升至18.3 MPa,膜的吸水率由7.4%降至5.6%,热分解温度由320℃升高到380℃。所得结果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复合乳液的合成及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辐射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GO改性无胺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赖小娟 张引引 +1 位作者 刘佳慧 王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9-1395,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WPUA)预聚体,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插层改性,改性产物与预聚体进行机械共混,同时引入羧酸型亲水...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WPUA)预聚体,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插层改性,改性产物与预聚体进行机械共混,同时引入羧酸型亲水扩链剂和磺酸型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无溶剂、零VOC型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DTGO/WPUA),研究改性氧化石墨烯(DTGO)用量,并对复合乳液和胶膜进行测试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DTGO复合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当DTGO用量为质量分数0.8%时,相比未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胶膜,复合胶膜拉伸强度提高到48.5MPa,热分解温度提高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氧化石墨烯 插层改性 机械共混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在超细涤纶涂料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细江 丁雷 +3 位作者 刘素素 隋晓锋 毛志平 钟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9,共4页
用自制的包覆有酞菁蓝颜料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对超细涤纶织物进行涂料染色。通过改变黏合剂色浆用量、烘干和焙烘条件、交联剂和渗透剂用量,确定最佳染色工艺。试验发现,染色超细涤纶织物的得色量较高,织物柔软性好,K/S值达... 用自制的包覆有酞菁蓝颜料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对超细涤纶织物进行涂料染色。通过改变黏合剂色浆用量、烘干和焙烘条件、交联剂和渗透剂用量,确定最佳染色工艺。试验发现,染色超细涤纶织物的得色量较高,织物柔软性好,K/S值达到5左右,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湿摩擦牢度可达5级,皂洗牢度中的褪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均达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染色 复合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涤纶织物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修饰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1,共11页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乳液(WEP)因污染小、附着力好、耐候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但其不尽如意的耐腐蚀性大大限制了其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微波法制备了柠檬酸碳量子点溶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g-C_(3)N_(4)@Fe_(2)O_(3)杂化粒子的结构和形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涂层的形貌,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实验研究了WEP、g-C_(3)N_(4)@Fe_(2)O_(3)/WEP、经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涂层的耐腐性能。结果表明,Fe_(2)O_(3)粒子成功负载到了g-C_(3)N_(4)纳米片上,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后,g-C_(3)N_(4)@Fe_(2)O_(3)在WEP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柠檬酸量子点修饰的g-C_(3)N_(4)@Fe_(2)O_(3)/WEP乳液涂膜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浸泡1 d时阻抗高达1.5×10^(10)Ω·cm^(2),较纯WEP乳液涂膜高出2个数量级;浸泡7 d后,复合涂层阻抗值仍高达8.7×10^(9)Ω·cm^(2);盐雾168 h后复合涂层表面锈蚀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Fe_(2)O_(3)纳米杂化材料 量子点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平华 伍胜利 +3 位作者 刘春华 黄璐 王文平 尤业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 系统介绍了几种不同结构的核壳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方法及各自性能,其中包括A/U型、IPN型、A/A-g-U型三种主要的核壳结构形式;讨论了核壳之间化学键交联结构及互穿网络结构的形成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及乳液涂膜的耐水、耐溶剂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6
作者 黄洪 张辉 +1 位作者 沈慧芳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7-41,共5页
为开发高性能且环保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预聚物/乙烯基单体混合物,然后加入引发剂,经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 为开发高性能且环保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预聚物/乙烯基单体混合物,然后加入引发剂,经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并对影响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PUA复合乳液的性能及外观与-NCO/-OH比(物质的量比,下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以及中和度等密切相关.当n(-NCO):n(-OH)=1.3~1.4,-COOH质量分数在2.6%左右,中和度为90%~100%时,所得PUA复合乳液的外观好、性能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构建及对水性油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咏佳 费贵强 +3 位作者 段仪豪 郑熙熙 桑起龙 徐洪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0-928,共9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HPA)、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173)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酯大分子乳化剂,再通过...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HPA)、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173)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酯大分子乳化剂,再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将其与颜料等混合制备了水性油墨。采用FTIR、DSC、TEM、SEM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BPO用量对丙烯酸酯大分子乳化剂的影响,不同AA添加量对乳液及水性油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PO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18%时,丙烯酸酯大分子乳化剂具有最低表面张力40.43mN/m;当AA添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0%时,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具有合格的储存稳定性,乳胶膜拉伸强度可达5.00 MPa,断裂伸长率为2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5℃,所制备的水性油墨黏度为23.79mPa·s,附着牢度90.75%,耐摩擦性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化剂 聚合 丙烯酸酯 无皂 水性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乳液交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崔月芝 张庆思 +2 位作者 段洪东 王世泰 盖永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将由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乳液与含有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了酮羰基与肼基之间的交联反应的发生。对乳液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 将由双丙酮丙烯酰胺 (DAAM )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乳液与含有肼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混合后 ,得到了交联型聚氨酯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技术证实了酮羰基与肼基之间的交联反应的发生。对乳液膜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反应极大地提高了乳液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断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丙酮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 酮羰基 肼基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包覆的RDX 被引量:12
9
作者 陆铭 孙杰 +2 位作者 陈煜 罗运军 谭惠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DL-400(Mn=340)、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用FTIR表征了其结构。以WPU、水、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分别以AIBN、(NH4)2S2O8-NaHSO3作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运用TEM表征了PUA乳液的粒子形态。结果表明:以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壳层为黑色的聚氨酯胶粒,核层为白色的聚丙烯酸酯胶粒;而(NH4)2S2O8-NaHSO3引发的乳液不具有核-壳结构,黑白粒子相间分布。采用加入10%明矾水溶液使核-壳乳液破乳的方法包覆RDX,并用SEM观察RDX的表面变化,证实包覆后的RDX表面有均匀的包覆层,且颗粒间流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RDX 水性聚氨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的制备及粒子形态 被引量:31
10
作者 董岸杰 冯士有 +2 位作者 万同 孙多先 安英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Core/shell type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microemulsions in which polyurethaneas the shell and acrylic polymer as the core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Differen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between core and shell can b... Core/shell type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microemulsions in which polyurethaneas the shell and acrylic polymer as the core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Different cross-link-ing structures between core and shell can be formed by introducing hydroethyl acrylate andadipoyl dihydrazine at the ends of the polyurethane chains. The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the emulsions were smaller than 200nm.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results revealed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of the uncross-linkingtype microemulsions and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of the cross-linking type microemul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制备 核壳结构 水性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辉 沈慧芳 +2 位作者 张心亚 黄洪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77-1782,共6页
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优异、用途广泛,是当前涂料工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并通过傅... 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优异、用途广泛,是当前涂料工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粒径分析仪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NCO/OH比值、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MMA含量及三乙胺与DMPA的摩尔比值对PUA乳液性能及外观的影响.发现当NCO/OH=1.3~1.4,—COOH含量为2.6%左右,MMA含量为20%~30%,三乙胺与DMPA的摩尔比值为90%~100%时,所得PUA乳液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蒋欣 刘治猛 +1 位作者 刘煜平 靳东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04-607,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N-210(Mn=1000)、蓖麻油、扩链剂乙二醇和二乙烯三胺、亲水单体环氧氯丙烷和马来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PU)。将PU与乳化剂、水混合后,滴加丙烯酸丁酯溶液,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N-210(Mn=1000)、蓖麻油、扩链剂乙二醇和二乙烯三胺、亲水单体环氧氯丙烷和马来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PU)。将PU与乳化剂、水混合后,滴加丙烯酸丁酯溶液,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下进行PU/PBA(聚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聚合,合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PUA)均一稳定,成膜性能良好。运用TEM、DSC等手段对PUA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聚氨酯丙烯酸酯 丙烯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聚物/加聚物复合胶乳的制备科学Ⅱ.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游波 武利民 +1 位作者 李丹 邹丽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 ,在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中 ,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发生部分交联形成稳定的核 -壳结构。文中还对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聚物 加聚物 复合胶 制备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 合成 表征 接枝 交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小君 杨建军 +2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已见报道的氟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种类、结构特点、合成工艺以及性能,并指出了国内相应领域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发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氟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膜表面结构 被引量:19
15
作者 董岸杰 何菲 孙多先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AC-PU),包括非交联型和两种核-壳交联型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XPS元素组成测定和电子计算机自动拟合分峰技术对谱峰的数学处理以及不同...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AC-PU),包括非交联型和两种核-壳交联型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XPS元素组成测定和电子计算机自动拟合分峰技术对谱峰的数学处理以及不同膜的上下表面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纯PU乳液膜的表面软段含量多于内层,非交联型AC-PU乳液膜的表面为富PU相,而交联型AC-PU乳液膜较为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丙烯酸 聚氨酯 表面结构 -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胡国文 沈慧芳 +1 位作者 杨清峰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0,共7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分别得到无交联型PUA-1、合成交联型PUA-2和室温交联型PUA-3 3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并用这3种乳液配制了清漆.探讨了DMPA、HEMA、ADH和DAAM加入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DMPA中的COOH、HEMA、ADH和DAAM的含量(占PU的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2.5%、1.44%、3.5%和2.0%-3.0%时,乳液和涂膜性能较好.通过粒径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PUA-1胶粒的平均粒径在40-50nm之间,粒子呈规则球形;PUA-2胶粒的平均粒径在90-100nm之间,核壳间形成互穿网状交联结构,胶粒形态偏离球形,与PUA-1相比,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PUA-3胶粒的平均粒径在30-40nm之间,壳层分子与核内分子的互穿部分呈无规状态,胶粒形态非常不规则,但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由PUA-3配制的清漆的耐水性、耐干热性及耐粘污性都很好,但涂膜干燥速度很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清漆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自交联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仇诗其 张旭东 廖阳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9-1344,共6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Diol-1000)、丁二醇(BDO)、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酮肼、环氧羧...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Diol-1000)、丁二醇(BDO)、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己二酸二酰肼(ADH)和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酮肼、环氧羧基双重自交联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了酰肼基/异氰酸酯基、酮羰基/酰肼基和环氧基团含量对乳液制备过程、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UA复合乳液中的ADH、DAAM、DMPA化合物中的—COOH和GMA的含量(占PU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2.2%、1.6%和4.0%时,复合乳液涂膜铅笔硬度达3H,耐水性和耐化学品性得到改善。PUA胶粒的平均粒径在100 nm左右时,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水性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单体对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建军 王小君 +4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瞿贤超 崔国庭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7,108,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丙烯酸酯为单体,以水性聚氨酯作种子乳液,通过单体滴加法和单体预乳化法两种不同的聚合工艺制备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对FPUA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与表征,探讨了含氟单体、不同聚合...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和丙烯酸酯为单体,以水性聚氨酯作种子乳液,通过单体滴加法和单体预乳化法两种不同的聚合工艺制备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对FPUA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与表征,探讨了含氟单体、不同聚合工艺对FPUA复合乳液聚合稳定性及胶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单体 聚氨酯-氟化丙烯酸酯 复合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新进展 被引量:41
19
作者 尹朝辉 张洪涛 林柳兰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31-24,共1页
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类新型的PUA复合乳液,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聚氨酯 丙烯酸酯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涂料用环氧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雪 张旭东 +2 位作者 乔营 罗珍珠 田金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6,61,共6页
以环氧树脂开环制备的环氧树脂多元醇为改性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GE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原料合成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EA)复合乳液,并应用于金属表面防腐。研究发现:环氧树脂... 以环氧树脂开环制备的环氧树脂多元醇为改性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二元醇(GE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原料合成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EA)复合乳液,并应用于金属表面防腐。研究发现:环氧树脂多元醇、DMPA和MMA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显著。当DMPA、环氧树脂多元醇和MM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5%、12%和25%~35%时,涂膜的耐水性、硬度和耐盐雾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多元醇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