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交联型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 马嘉旺 +3 位作者 班涛 蒋展鹏 曾荣 朱秀玲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再引入2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预聚体进行改性,获得单交联型的MMA改性WPU(WPUA)乳液;然后合成一种双双键双酰胺键的交联剂四亚甲基二丙烯酰胺(PABD),将PABD引入到上述单交联型WPUA乳液... 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再引入2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预聚体进行改性,获得单交联型的MMA改性WPU(WPUA)乳液;然后合成一种双双键双酰胺键的交联剂四亚甲基二丙烯酰胺(PABD),将PABD引入到上述单交联型WPUA乳液中获得双交联型WPUA乳液。粒径及外观的观测结果表明,乳液状态稳定。当交联剂PABD的添加量为4wt%时,薄膜的交联度较高,凝胶含量达到了91.14%。并且改性后WPUA薄膜的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最大为13.78MPa,断裂伸长率为261%,硬度最大达4H,附着力均保持在最优等级0级。WPUA薄膜的耐水性也较为优异,吸水率最低仅为7.73%。此外,WPUA薄膜的终止分解温度约为480℃,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双重交联 水性 凝胶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自乳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和胶膜性能
2
作者 李明泽 杜淼 +1 位作者 潘鹏举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0,共8页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采用丙烯酸酯单体作为聚氨酯预聚体降黏的溶剂,扩链、中和并加水乳化后再将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制备出互穿网络结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复合乳液制备成胶膜后考察其力学性能,探究丙烯酸酯与聚氨...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采用丙烯酸酯单体作为聚氨酯预聚体降黏的溶剂,扩链、中和并加水乳化后再将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制备出互穿网络结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复合乳液制备成胶膜后考察其力学性能,探究丙烯酸酯与聚氨酯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种类丙烯酸酯用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制备所得胶膜力学性能优异,最佳配方下的胶膜拉伸强度达45.17 MPa、断裂伸长率达400.6%、杨氏模量达332.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水性聚氨酯 无溶剂 丙烯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含氟杂化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东明 李玉 +2 位作者 程佳男 吕世强 张延强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31,共8页
将不饱和脂肪酸、丙烯酸与环氧树脂酯化合成环氧酯预聚体,通过半连续自由基聚合工艺,将环氧酯预聚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及乙烯基单体共聚,合成水性含氟杂化丙烯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能谱仪(EDS)、热重分析仪(TGA)... 将不饱和脂肪酸、丙烯酸与环氧树脂酯化合成环氧酯预聚体,通过半连续自由基聚合工艺,将环氧酯预聚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及乙烯基单体共聚,合成水性含氟杂化丙烯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能谱仪(EDS)、热重分析仪(TGA)、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接触角测量仪及激光粒度仪等对分散体和胶膜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酯化温度、环氧酯用量、DFMA及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树脂交联固化机理。结果表明:DFMA可与乙烯基单体共聚生成含氟丙烯酸树脂;当DFMA单体用量为9%时,树脂分散体粒径小于125 nm,且分布均匀,贮存稳定性良好,胶膜的水接触角达到96.5°,附着力0级,热失质量10%的温度超过336℃;同时胶膜耐水性、耐酸性和耐碱性得到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常规水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水性 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UV固化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导电油墨的应用
4
作者 郭丽媛 罗洋 +3 位作者 王海花 李鹏 张康 赵华登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3,共12页
树脂作为导电油墨中导电剂的载体,对导电油墨的应用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了改善导电油墨的应用性能,首先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与丙烯酸(AA)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作用下制备出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预聚物(EA),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树脂作为导电油墨中导电剂的载体,对导电油墨的应用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了改善导电油墨的应用性能,首先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与丙烯酸(AA)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作用下制备出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预聚物(EA),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1000)、2,2-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制备了半封端UV光固化聚氨酯预聚体(PUA),然后通过EA对PUA进行封端反应,制备了水性光固化树脂WPE。系统考查了n(NCO)/n(OH),w(PETA),DMBA和EA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将该树脂作为黏结剂制备水性导电油墨,研究了光固化时间对油墨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NCO)/n(OH)为1.6,DMBA用量为10%,EA用量低于8%,w(PETA)为8.51%,光引发剂含量为3%时,WPE-PETA凝胶含量为93.5%,乳液粒径为39.91nm,乳液稳定性最佳,光固化速度最快,制备出的导电油墨具有最佳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 导电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贵勋 李硕硕 +2 位作者 孔令辉 刘书潭 张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116,共6页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及环氧树脂用量对PUA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PUA的拉伸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加入5%时,PUA拉伸强度为103.0 MPa,材料呈强而脆的特性。环氧树脂加入提升了PUA的拉伸剪切强度,由0.25 MPa增至1.60 MPa。同时,环氧树脂改性PUA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耐溶剂性能、抗冲磨性能,5%环氧树脂改性PUA抗冲磨强度为800 h/(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 环氧树脂 涂层 黏结 抗冲磨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交联硅酸钠浸渍改性杉木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萍 刘思羽 +3 位作者 张源 周亚 韩建超 左迎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18,共9页
目的提高速生杉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药剂抗流失性、热稳定性等性能,满足速生杉木在家居装饰、建筑工程、包装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方法以硅酸钠和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改性剂,利用真空加法浸渍法,制得硅酸钠/丙烯酸树脂复合改... 目的提高速生杉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药剂抗流失性、热稳定性等性能,满足速生杉木在家居装饰、建筑工程、包装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方法以硅酸钠和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改性剂,利用真空加法浸渍法,制得硅酸钠/丙烯酸树脂复合改性杉木。通过对其力学性能、吸水率、流失率进行测试,并借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对改性杉木进行表征,探究硅酸钠/丙烯酸树脂复合改性对杉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当硅酸钠质量分数和水性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均为15%时,硅酸钠/丙烯酸复合改性杉木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药剂抗流失效果最佳。相比于未改性杉木、硅酸钠改性杉木和丙烯酸树脂改性杉木,硅酸钠/丙烯酸复合改性杉木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药剂抗流失性、热稳定性都得到了提升。结论硅酸钠/丙烯酸树脂浸渍改性,既能实现硅酸钠对杉木内部孔隙的物理填充,又能实现丙烯酸树脂对硅酸钠的化学交联,从而达到显著提高杉木各项性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硅酸钠 水性丙烯酸树脂 浸渍改性 交联固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对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7
作者 屈超 刘俊红 +1 位作者 贾彬 黄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68-3276,共9页
研究了四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水性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万能拉伸测试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接触角测试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 研究了四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择最佳水性丙烯酸树脂进一步研究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万能拉伸测试仪、熔体流动速率仪、接触角测试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亲水性能、热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对PBAT/淀粉复合材的分子结构与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温度较低的水性丙烯酸树脂对淀粉的改性效果更佳;当水性丙烯酸树脂7168(B7168)用量为25.2g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最佳值,较空白样提高10.8%和38.5%;随B7168的增加,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先减小后趋于平缓,亲水性能增加,对PBAT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影响不明显,对球晶形貌影响不大,但使球晶平均直径略有减小,3000~3600 cm^(-1)的红外响应峰强度有增加的趋势,波峰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热失重显示B7168的加入,使体系热分解起始温度提前,700℃残余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淀粉 水性丙烯酸树脂 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醇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涂层的疏水耐磨性
8
作者 李金学 马跃 +3 位作者 曲美洁 贺佑康 安振东 宾月珍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5,共8页
【目的】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基体的疏水耐磨性能,拓展其在高端电子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醇(PCL)、八氟戊醇(OFP)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合成了一系列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树脂,并将树脂与多... 【目的】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基体的疏水耐磨性能,拓展其在高端电子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醇(PCL)、八氟戊醇(OFP)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合成了一系列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树脂,并将树脂与多官能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混合搭配成UV固化涂料。对不同氟醇用量的树脂及固化后的涂层进行了测试。【结果】一元氟醇OFP的加入降低了FPUA涂层的表面张力,使涂层具有优良的疏水性,当OFP含量为20%时,水接触角可以达到99°。OFP的引入使涂层在不同摩擦次数下均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附着力0级,硬度2H,耐冲击性50 cm。【结论】OFP的引入提高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疏水耐磨性,为其在低表面能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 氟醇 水性 耐磨性 UV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水性聚氨酯丙烯酸热反射涂料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宁利 王瑞 +1 位作者 常紫攀 栗培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等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改性WPU制得水性聚氨酯丙烯酸(WPUA)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WPUA的官能团,利用铅笔硬度和百格划线法对WPUA膜的硬度、附...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等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改性WPU制得水性聚氨酯丙烯酸(WPUA)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WPUA的官能团,利用铅笔硬度和百格划线法对WPUA膜的硬度、附着力进行测定,利用水接触角试验对WPUA膜的疏水性能进行测试;以降温值、黏度值、光泽度作为评价指标,借助正交试验设计确定WPUA热反射涂料的最佳配方;通过室内太阳辐射模拟装置以及室外太阳照射试验对WPUA热反射涂料的降温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WPUA膜的附着力和硬度均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疏水性;WPUA热反射涂料的最佳制备配方为固含量30%的WPUA乳液、16%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的石英砂和4%的中空玻璃微珠。WPUA热反射涂料室内外降温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热反射涂料 红外光谱 正交试验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漆膜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光娣 费贵强 +2 位作者 段仪豪 王志东 白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52,共8页
为了提高丙烯酸树脂的耐水性、附着力以及耐溶剂性,以桐油酸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制备环氧酯,采用溶液聚合和自乳化工艺合成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并引入氰特CY325氨基树脂制备双组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漆膜。利用FT-IR、1 ... 为了提高丙烯酸树脂的耐水性、附着力以及耐溶剂性,以桐油酸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制备环氧酯,采用溶液聚合和自乳化工艺合成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并引入氰特CY325氨基树脂制备双组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漆膜。利用FT-IR、1 H NMR、粒径测试等对环氧酯单体、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测试了单组分和双组分环氧酯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漆膜的硬度、光泽、吸水率、水接触角、耐溶剂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当环氧酯用量为35%时,单/双组分漆膜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双组分漆膜光泽(60°)达102.3,耐溶剂擦拭次数为500次,耐水性可达480 h,附着力为0级,铅笔硬度为4H,耐冲击性为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酯 改性 水性丙烯酸树脂 漆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3
11
作者 黄洪 傅和青 +1 位作者 邓艳文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B(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B(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好、附着力强,丙烯酸酯的耐水和耐候性好,环氧树脂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性好等许多优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E-44和MMA添加量增大,胶膜硬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逐渐提高,胶膜断裂伸长率和乳液的稳定性则随着降低。当环氧E-44含量为4%,MMA含量为20%-30%时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改性 丙烯酸酯改性 核壳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宇辰 刘仁 +2 位作者 丁永波 乔永洛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8,共6页
针对当前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生物基代替化石燃料需求的增加,结合了醇酸树脂生物基含量高、空气氧化交联以及丙烯酸树脂干燥快、硬度高等优点的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已被广泛研究。为了给从事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开发的研... 针对当前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生物基代替化石燃料需求的增加,结合了醇酸树脂生物基含量高、空气氧化交联以及丙烯酸树脂干燥快、硬度高等优点的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已被广泛研究。为了给从事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开发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共混法、接枝共聚法和局部酯化缩聚法;同时评价了各种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的制备方法。最后就发展性价比高的水性醇酸-丙烯酸杂化树脂制备方法提出了建议,如可重点发展物理共混法制备醇酸二级分散体和丙烯酸一级分散体的杂化共混物以及溶液接枝共聚法制备丙烯酸接枝改性醇酸二级分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树脂 醇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 杂化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英姿 黄潼欣 +4 位作者 周梦璇 叶庆忠 肖亚亮 胡洋 杨卓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8,共11页
新型可再生生物基树脂的开发是实现石油基相关产品的替代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利用马来酸酐(MA)、甲基四氢苯酐(MTHP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一锅法获得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树脂(AESO)。在所得树脂中... 新型可再生生物基树脂的开发是实现石油基相关产品的替代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利用马来酸酐(MA)、甲基四氢苯酐(MTHP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一锅法获得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树脂(AESO)。在所得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异氰酸酯或HEA半封端的异氰酸酯,得到生物基含量30%以上的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探究了不同异氰酸酯种类及添加量对树脂光固化活性、热稳定性、拉伸性能等的影响。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力学性能及流变黏度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EA结构的引入可以使聚氨酯光固化膜玻璃化转变温度升至65.3℃,储能模量升至1417.9MPa,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7.4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7.2%,黏度降低至43.4Pa·s。同时发现,上述2种树脂凝胶率达86%以上,均具有碱溶性、优异的耐溶剂性及高光泽度。该方法为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拓宽其在生物基光固化涂料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光固化 一锅法 生物基 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紫外线固化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7
14
作者 魏丹 夏正斌 +2 位作者 谢德龙 钟理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4-1273,共10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高交联密度和优异涂膜性能的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同时改性的紫外线(UV)固化水性聚氨酯(UV-EP-AC-WPUD)。通过环氧基团与以异氰酸酯基团(—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之间的反应引入质量分数为4%的环氧树脂E-20。同时...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高交联密度和优异涂膜性能的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同时改性的紫外线(UV)固化水性聚氨酯(UV-EP-AC-WPUD)。通过环氧基团与以异氰酸酯基团(—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之间的反应引入质量分数为4%的环氧树脂E-20。同时,通过聚氨酯链的—N=C=O与二元丙烯酸酯(PEDA)以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的羟基之间的反应引入碳碳双键(C=C),C=C的含量达到4.65meq.g-1。质量分数为3%的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被用于引发涂膜中C=C的聚合,涂膜的凝胶含量在12sUV辐射之后达到91%,意味着C=C的聚合和交联速度快,同时所得到的涂膜的交联度非常高,不溶于溶剂丙酮,测试表明环氧树脂和两种丙烯酸酯单体已经成功嵌入聚氨酯链中,涂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固化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交联密度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热行为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芝华 李菊仁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68-72,共5页
通过二树脂的机械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PU) 、丙烯酸树脂(PA) 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DSC 曲线分析表明:材料中的PU 链的软段、硬段及PA 分子... 通过二树脂的机械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PU) 、丙烯酸树脂(PA) 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DSC 曲线分析表明:材料中的PU 链的软段、硬段及PA 分子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PU 链硬段、PA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能提高二者分子链相容性及共混程度;化学共混体系即核壳型聚合物PUA及PUA′中PU、PA 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机械共混物PU/PA 体系中PA 分子链与PU 链硬段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但聚氨酯链软段与PA链之间的共混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树脂 改性 热行为 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芝华 李菊仁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55-59,共5页
通过两树脂的机构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特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材料中存在着氢键行为... 通过两树脂的机构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特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材料中存在着氢键行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分子链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能提高其相容性及共混程度;化学共混体系即核-壳型聚合物PUA、PUA′体系中PU与PA分子链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机械共混物PU/PA体系中PU链的硬段与PA分子链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很高的共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树脂 改性 结构设计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领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炳强 韩露 +1 位作者 陈炳耀 张志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7-41,48,共6页
水性丙烯酸树酯因其绿色环保、耐酸、耐碱、耐候性强、成膜性好、使用安全、施工性能良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介绍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基本性质,归纳了几种常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式的优缺点。然后叙述了丙烯酸树脂的常用改性... 水性丙烯酸树酯因其绿色环保、耐酸、耐碱、耐候性强、成膜性好、使用安全、施工性能良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介绍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基本性质,归纳了几种常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式的优缺点。然后叙述了丙烯酸树脂的常用改性方式,接着探讨了丙烯酸树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行业、汽车行业、金属防护和木质家具等领域。最后,分析了目前丙烯酸树脂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包括通过引入新的单体、交联剂或助剂,采用先进的合成工艺,进一步提升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耐水性、硬度、耐磨性等综合性能;继续深化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环保性能研究,开发更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更高生物降解性的产品;进一步拓展到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新兴领域,为这些领域提供更加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树脂 合成方式 改性方法 应用领域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合成及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曾国屏 董清龙 +2 位作者 刘德旺 王刚 王玲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5,26,共5页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WPUA)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低,耐水性、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优秀,已经成为水性涂料的研究热点。对WPUA的主要组成及合成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不同合成方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改性 核/壳聚合 互穿网络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结构设计及表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芝华 李国莱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6,共4页
设计聚氨酯(PU) 、丙烯酸树脂( PA)2 种树脂的机械共混、化学共混即核- 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该2 种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析乳胶粒大小及分布、胶膜材料红外光谱及DSC 特... 设计聚氨酯(PU) 、丙烯酸树脂( PA)2 种树脂的机械共混、化学共混即核- 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该2 种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分析乳胶粒大小及分布、胶膜材料红外光谱及DSC 特征曲线表明:设计PU 分子链硬段与PA 分子链形成化学键,得到的材料中PUA 及PU/PA 中PU 分子链硬段与PA 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和共混程度;核- 壳型聚合得到的PUA 及PUA′材料PU 分子链与PA 分子链之间处于一定的微相分离状态;机械共混物PU/PA 中PU 分子链、PA 分子链之间的共混主要集中于PU 乳胶粒、PA 乳胶粒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改性 结构设计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耐化学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芝华 郑子樵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9期1-2,共2页
研究了以不同方式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耐化学性。试验结果表明,物理和化学改性均可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甲基性及耐下酮性;仅以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之间形成化学键的常规化学改性无助于改善聚氨酯的耐碱性;而以核-壳共聚的化学... 研究了以不同方式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耐化学性。试验结果表明,物理和化学改性均可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甲基性及耐下酮性;仅以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之间形成化学键的常规化学改性无助于改善聚氨酯的耐碱性;而以核-壳共聚的化学改性则可提高聚氨酯的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树脂 耐化学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