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1
作者 李小玉 胡雯燕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环氧树脂高分子链上后,中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并对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水分散稳定性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环氧树脂高分子链上后,中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并对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水分散稳定性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合成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6 h,BPO用量为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6%,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占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0%,三异丙醇胺用量占成功接技的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 共聚 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型环氧-苯丙树脂水分散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凯 张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41-744,共4页
通过化学接枝法合成了稳定的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接枝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单体接枝率的影响;亲水单体含量、中和度对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功能硅单体(A-1757)的引入对接枝共聚物膜的耐水、耐介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 通过化学接枝法合成了稳定的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接枝温度、引发剂浓度对单体接枝率的影响;亲水单体含量、中和度对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功能硅单体(A-1757)的引入对接枝共聚物膜的耐水、耐介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温度为112~115℃,亲水单体含量为22%(占总单体质量分数),中和度为110%时,单体接枝率可达84.09%,所得改性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最好,且具有较小的粒径.功能硅单体的引入能大大提高耐水、耐介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树脂 水分散稳定性 耐介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交酯改性纳米SiO_2/聚乳酸-环氧大豆油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李汝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5,共3页
采用外消旋丙交酯(D,L-LA)在辛酸亚锡(Sn(Oct)2)催化下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所得的接枝物(PDLLA-g-SiO_2)与聚乳酸-环氧大豆油共聚物(PDLLA-ESO)共混制备纳米复合材料(PDLLA-ESO/g-SiO_2)。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粒径分析以... 采用外消旋丙交酯(D,L-LA)在辛酸亚锡(Sn(Oct)2)催化下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所得的接枝物(PDLLA-g-SiO_2)与聚乳酸-环氧大豆油共聚物(PDLLA-ESO)共混制备纳米复合材料(PDLLA-ESO/g-SiO_2)。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粒径分析以及沉降实验对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_2经改性处理后,表面成功接枝了低聚乳酸,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量逐渐增大,在36h时接枝率最高达28.4%,粒径明显减小,最小为93.2nm,团聚现象得到改善,表现出良好的溶剂稳定性和分散性。并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PDLLA-ESO与接枝物共混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当改性粉体质量分数为4%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36.3MPa,断裂伸长率为9.1%,均高于PDLLA-ESO相应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硅 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 聚乳酸-大豆油共聚物 丙交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抗氧剂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孟恩 汤千熠 +1 位作者 张明耀 刘伯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抗氧剂的组成CPL/DLTP为2/3时,其ASA接枝共聚物的热氧老化性能最优;随着水性抗氧剂含量的增加,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显著增长;水性抗氧剂的加入量超过1%以后,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增长不显著;在230℃空气条件下,添加1%水性抗氧剂的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可达73.1 min,其抗热氧老化能力是相同条件下不添加水性抗氧剂ASA接枝共聚物的80倍以上;水性抗氧剂的组成及含量对ASA树脂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对其表观性能如白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丁酯 核壳共聚物 水性 化诱导期 抗热老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酯的合成及其对PC/ABS合金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丽 张菲菲 王成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2,共5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己二酸合成了聚环氧酯,将其作为相容剂加入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中,注射成型制备了PC/ABS合金,与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PS-g-MA)相容剂增容的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分散形态进行了对比。结...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己二酸合成了聚环氧酯,将其作为相容剂加入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中,注射成型制备了PC/ABS合金,与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PS-g-MA)相容剂增容的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分散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聚环氧酯与PC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而PS-g-MA与ABS相的相容性较好,二者复合使用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的相容性;聚环氧酯能明显提高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但过量加入会降低合金的冲击强度;少量的聚环氧酯即可使ABS分散相分布均匀,与PS-g-MA并用可使分散相尺寸减小,提高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合金 马来酸酐苯乙烯 合成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韧性PET/PBT合金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宇飞 孙树林 +3 位作者 沙莎 郭菲 郝润佳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POE-g-GMA)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同时考察了PET、PBT组成变化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5%~20%(质量分数,下同)...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POE-g-GMA)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共混物的增韧改性,同时考察了PET、PBT组成变化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5%~20%(质量分数,下同)的POE—g-GMA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冲击强度最高可达890J/m,实现超韧;基体的剪切屈服和橡胶粒子的空洞化是增韧PET/PBT共混物主要形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丙酯 熔融 乙烯-辛烯共聚物 增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极性POE弹性体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夏茜 孙树林 +1 位作者 杨海东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173,共4页
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引入到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POE)用于提高其强度,加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POE(gPOE),提高POE的极性及其与PBT之间的相容性。红外光谱(FT-IR)证实GMA成功接枝到POE分子链上;gPOE提高了共... 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引入到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POE)用于提高其强度,加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POE(gPOE),提高POE的极性及其与PBT之间的相容性。红外光谱(FT-IR)证实GMA成功接枝到POE分子链上;gPOE提高了共混物的黏度和相容性,PBT在共混体系中均匀分散,粒径细化到0.5μm^1μm;拉伸性能结果表明,PBT为30份,gPOE为35份时,共混物拉伸应变仍可达到近700%,断裂强度可达14MPa左右,是纯POE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丙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韧剂对PBT增韧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文 李坤泉 +5 位作者 柴生勇 李积德 陈林 李岩 刘勤 莫文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8,共6页
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丙烯酸酯高胶粉KM355P、环氧基团接枝POE (POG-2)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TW)四种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无卤阻燃增强PBT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增韧效果和增韧剂结构进行了对... 研究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丙烯酸酯高胶粉KM355P、环氧基团接枝POE (POG-2)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TW)四种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无卤阻燃增强PBT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增韧效果和增韧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增韧剂中PTW和POG-2的增韧效果最好,KM355P次之,POE最差。扫描电镜(SEM)和产品结构分析表明增韧剂需要与PBT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强的相界面结合,才有利于诱发银纹和基体剪切屈服,有效提高PBT的韧性。POG-2和PTW对无卤阻燃增强PBT产品都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但是POG-2对产品的MFR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剂 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乙烯-辛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