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金朝 张文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絮凝工艺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以及架桥作用完成的,降低废水初始pH值可以提高去除率。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6.56,PAC最佳用量为126.5 mg/L,CPAM最佳用量为4.6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5%;废水初始pH值为6.78,PAC最佳用量为107.7 mg/L,CPAM最佳用量为3.0 mg/L,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废水初始pH值为6.5,PAC最佳用量为107.8 mg/L,CPAM最佳用量为5.8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9.97%。整合以上3个响应面的最佳条件,油墨废水的初始pH值为6.51,PAC最佳用量为128.7 mg/L,CPAM最佳用量为4.9 mg/L,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PAC CPAM PH值 水性油墨废水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析-电催化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鹏 王中琪 王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考察了酸析预处理对水性油墨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并对酸析沉淀物进行了红外分析。探讨了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未掺杂、掺杂Fe、掺杂Bi、掺杂Fe+Bi 4种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对酸析后的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板间距、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p... 考察了酸析预处理对水性油墨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并对酸析沉淀物进行了红外分析。探讨了通过电沉积法制备的未掺杂、掺杂Fe、掺杂Bi、掺杂Fe+Bi 4种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对酸析后的水性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板间距、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pH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酸析预处理对水性油墨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掺杂Fe+Bi钛基二氧化铅电极板的电催化处理效果最好;最优工艺条件:pH为9,电流密度为30 mA/cm2,电解时间为210 min,板间距为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废水 酸析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光催化降解水性油墨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婕 刘树鑫 +1 位作者 邓家旺 蒋毓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0,共5页
采用颜料蓝1为原料配制模拟水性油墨废水,在太阳光下对基底材料、水性油墨颜料初始浓度、光照强度进行光催化氧化影响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铝板作为基底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强于其他板材;颜料蓝1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强为65.32 W/m^2时,... 采用颜料蓝1为原料配制模拟水性油墨废水,在太阳光下对基底材料、水性油墨颜料初始浓度、光照强度进行光催化氧化影响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铝板作为基底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强于其他板材;颜料蓝1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强为65.32 W/m^2时,水中污染物最高去除率可达98%;质量浓度为150 mg/L、光强为39.16 W/m2时,水中污染物最大去除量为360.7 mg/L;太阳光光催化反应体系受光照波动性影响较大,其中光照强度越强则水性油墨废水降解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光催化氧化 水性油墨废水 光照强度 基底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热固化联合空气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潘芬 张宾 +3 位作者 于晓 郭曼曼 于梦楠 柳荣展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混凝—热固化联合空气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混凝—热固化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混凝剂NS-1投加量7.36 g/L,热固化温度75℃,热固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1.00%,色度去除率达99.00%。空气... 采用混凝—热固化联合空气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混凝—热固化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混凝剂NS-1投加量7.36 g/L,热固化温度75℃,热固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1.00%,色度去除率达99.00%。空气吹脱法处理混凝—热固化出水,初始ρ(氨氮)对氨氮去除率影响较小;气液比增大、废水pH升高、吹脱次数增加、废水温度升高均能提高氨氮去除率。在废水初始ρ(氨氮)为1 406.25mg/L、气液比为2 667、废水pH为11.50、废水温度为25℃、连续吹脱4次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达9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油墨废水 混凝 热固化 空气吹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热固化-微电解法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废水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顺 柳荣展 +3 位作者 张宾 张妍青 张端振 张尚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4,131,共4页
采用混凝-热固化-铁屑微电解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结果表明,混凝剂NS-1的投加量在22.8 g/L左右,混凝后50℃以上热固化可使固液充分分离,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7%;混凝后废水微电解p H为4,铁屑用量约为50%(w/w),停留时... 采用混凝-热固化-铁屑微电解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水性油墨印花废水。结果表明,混凝剂NS-1的投加量在22.8 g/L左右,混凝后50℃以上热固化可使固液充分分离,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7%;混凝后废水微电解p H为4,铁屑用量约为50%(w/w),停留时间为60 min时,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3%;废水总体COD去除率可达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NS-1 热固化 铁屑微电解 水性油墨印花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忠强 芦小山 左卫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75,共4页
氧化锡(Sn O2)电极在电解处理水性油墨废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通过酸析降低水性油墨废水的固体悬浮物(SS)、化学耗氧量(COD)和色度,并在使用自制氧化锡电极和添加电解助剂条件下,进行了电流密度、极距以及p H等条件的优化。... 氧化锡(Sn O2)电极在电解处理水性油墨废水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通过酸析降低水性油墨废水的固体悬浮物(SS)、化学耗氧量(COD)和色度,并在使用自制氧化锡电极和添加电解助剂条件下,进行了电流密度、极距以及p H等条件的优化。实验还对比了自制氧化锡电极与常用电极对水性油墨废水电解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氧化法 水性油墨废水 化学耗氧量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变选育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及其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焕利 冯贵颖 +2 位作者 赵淑艳 张雪峰 杨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118,共6页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脲法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并用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研究了不同因素(pH、投加量、助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菌株YB-1的絮凝率为95.0%;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总糖含量为6.630 g/L,不含蛋白质,其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要单体组成的多糖;添加0.5 mol/L CaCl2溶液作助凝剂、废水pH 8.0、YB-1发酵液投加量为60 ml/L时,水性油墨废水的COD、浊度、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8.25%,94.55%和95.27%,并得到了该微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方程。【结论】紫外诱变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是获得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微生物絮凝剂 水性油墨废水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掺杂g-C3N4污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马立标 张宾 +2 位作者 柳荣展 张颖 詹丽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55-2261,共7页
以水性油墨废水絮凝污泥、三聚氰胺和K2CO3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制备了K^+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污泥基复合材料(AC/K-CN),利用XRD、UV-Vis DRS、FTIR、XPS、BET、SEM和PL光谱对AC/K-CN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可见光照射下,将AC... 以水性油墨废水絮凝污泥、三聚氰胺和K2CO3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制备了K^+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污泥基复合材料(AC/K-CN),利用XRD、UV-Vis DRS、FTIR、XPS、BET、SEM和PL光谱对AC/K-CN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可见光照射下,将AC/K-CN用于光催化降解阳离子蓝X-GRRL。结果表明,AC/K-CN对阳离子蓝X-GRRL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石墨相氮化碳(g-C3N4)或碳化污泥(AC),这归因于AC/K-CN有效的电子-空穴分离。与AC和纯g-C3N4相比,AC/K-CN在模拟日光下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阳离子蓝X-GRRL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43.17%和4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K+掺杂 可见光光催化 水性油墨废水 复合材料 碳化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