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在水性防锈剂残留基材上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吴炳贤 王荣芳 +3 位作者 姚煌 许奕祥 方博 冯德臣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0,共6页
针对金属基材表面残留的水性防锈剂引起后续涂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研制一种在水性防锈剂残留基材上具有良好涂层外观和性能的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润湿剂、助溶剂和功能填料的选择对涂层性能与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金属基材表面残留的水性防锈剂引起后续涂装质量下降的问题,研制一种在水性防锈剂残留基材上具有良好涂层外观和性能的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润湿剂、助溶剂和功能填料的选择对涂层性能与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性环氧树脂YPWE-406A和丙烯酸杂化环氧乳液AEH-20按照质量比1∶3复配,制备的环氧涂料润湿性好、表干速度快。通过添加0.2%两亲性硅氧烷类润湿剂HOS2413、0.4%非离子型炔二醇类润湿剂Dynol-607和6%混合溶剂(异丙醇、丙二醇丁醚和二丙二醇丁醚质量比为1∶1∶1),能够进一步降低涂料表面张力、提高表干速度和改善成膜性能,制备的环氧涂层在防锈剂残留基材上无印痕,附着力达到0级,耐中性盐雾性达到480 h。同时,添加片状填料滑石粉或云母粉可以改善涂层在防锈剂残留基材上的外观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环氧涂料 水性防锈剂 残留 涂装印痕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材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研究
2
作者 熊泉波 谷雨 +2 位作者 孙伟祖 景传明 许幸洪 《涂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3-39,46,共8页
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由于其环保性、绝缘性、保温性和性价比优异,逐步取代传统的铝合金型材,被应用在光伏边框、门窗边框上。采用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主要原材料,搭配颜填料、功能助剂配制出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在各... 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由于其环保性、绝缘性、保温性和性价比优异,逐步取代传统的铝合金型材,被应用在光伏边框、门窗边框上。采用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异氰酸酯固化剂为主要原材料,搭配颜填料、功能助剂配制出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在各厂家生产的玻纤增强聚氨酯环保型材上具备优异的附着力及物化性能,符合多种环境对型材涂层的性能要求。本文探讨了固化剂类型、分散体类型、pH等因素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活化期、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是较适合应用在环保型材上的涂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丙烯酸分散体 环保型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丙烯酸酯杂合乳液的合成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瞿金清 罗春晖 陈焕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4,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合即时中和与极性单体分段滴加等手段合成了羟值为98.8 mg(KOH)/g、固含量为45.0%的新型聚丙烯酸酯杂合乳液(PAH)。TEM观察发现:PAH由表层为羧酸盐覆盖的乳胶粒P1和富含...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合即时中和与极性单体分段滴加等手段合成了羟值为98.8 mg(KOH)/g、固含量为45.0%的新型聚丙烯酸酯杂合乳液(PAH)。TEM观察发现:PAH由表层为羧酸盐覆盖的乳胶粒P1和富含—OH的乳胶粒P2组成。纳米粒度分析表明:相对于常规羟基聚丙烯酸乳液(HPAE),PAH的粒径分布更宽,平均粒径更小。针对PAH配制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2K-WPU)的综合性能测试说明:当—COOH和—OH在P1和P2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0和1∶3时,涂膜性能最佳。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涂膜固化过程中—NCO与—OH完全反应仅需3 d。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显示:2K-WPU涂层结构致密且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聚丙烯酸酯 杂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羟值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春晖 瞿金清 陈焕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极性单体分段滴加工艺合成了高羟值(98.8mgKOH/g)和高固含量(≥45.0%)的丙烯酸酯乳液,配制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2K—WPU),考查了羟值对聚合稳定性...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为羟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极性单体分段滴加工艺合成了高羟值(98.8mgKOH/g)和高固含量(≥45.0%)的丙烯酸酯乳液,配制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2K—WPU),考查了羟值对聚合稳定性、乳液粒径和涂膜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合适的-NCO和-0H物质量的比。研究发现:羟值的提高会增加乳液聚合的凝胶率,降低单体的转化率,使乳液聚合稳定性下降,乳液粒径变大,分布变宽;涂膜硬度和交联度随羟值的增大而提高,涂膜光泽和耐介质性能分别在羟值为65.9mgKOH/g和82.4mgKOH/g时达到最佳;当n(-NCO):n(-OH)为1.5~1.8时,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涂膜形成过程中-NCO与-OH的固化反应完全需7d,TGA分析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膜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高羟值 极性单体 水性双组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2K—W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交联单体对水性双组分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卢翔 瞿金清 +1 位作者 黄洪 陈焕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4-718,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内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与交联单体分段滴加工艺合成了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HPAE),并配制成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WB 2K-PUR)。考察了TMPTA的添加量及其在核、壳中的质量比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和涂...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内交联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与交联单体分段滴加工艺合成了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HPAE),并配制成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WB 2K-PUR)。考察了TMPTA的添加量及其在核、壳中的质量比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TMPTA添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时,乳液聚合稳定性好,凝胶率仅为0.26%;涂膜的综合性能好,涂膜硬度0.78、交联度96.4%和光泽度92%。热重分析(TGA)表明,TMPTA在核壳中以质量比3∶7分布的HPAE涂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PTA 羟基聚丙烯酸酯乳液 水性双组分涂料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高光聚氨酯涂料适用期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乾慰 张鑫 +2 位作者 张之涵 沈剑平 徐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2-67,共6页
通过持续检测亲水型多异氰酸酯聚合物中的-NCO基团含量在水性体系中的变化情况、液态双组分涂料添加固化剂后的黏度变化情况,并检测涂膜固化后的硬度、光泽、雾影、耐化性等方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乳液CA42、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CA70... 通过持续检测亲水型多异氰酸酯聚合物中的-NCO基团含量在水性体系中的变化情况、液态双组分涂料添加固化剂后的黏度变化情况,并检测涂膜固化后的硬度、光泽、雾影、耐化性等方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乳液CA42、羟基丙烯酸二级分散体CA70和羟基聚氨酯分散体CU55这3种树脂与磺酸盐改性HDI三聚体CH655固化剂按照一定物质的量比配制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一定条件下的适用期,并试图建立一套用于确定3种体系适用期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CA42体系的雾影值在5-6h增长478.7%:CU55体系的雾影值在4-5h增长313.1%:CA70摆杆硬度在6-7h的1h内下降12%,得出CA42、CA70、CU55这3个体系的适用期分别为5h、6h和4h,根据3个体系适用期长短,计算其在适用期内异氰酸根浓度的下降值分别为34.1%、36.9%和31.2%,可以看出异氰酸根大约消耗30%就会达到适用期的极限。而通过光泽、耐化学品性、黏度、粒径均不能判断适用期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雾影 光泽 粒径 适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在大型交通工具和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金旗 朱德勇 庞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50,55,共9页
介绍了用于大型交通工具涂料和工程机械涂料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技术,以及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在大型交通工具和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思路。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水性多元醇 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 涂料的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流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汉功 张汉青 +6 位作者 狄志刚 陈力 祝宝英 刘睿 刘明 左慧明 吴雪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共7页
针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流平性的问题,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成膜机理,流平剂的流平原理及作用机理出发,通过对鲜映性、长波、短波、水接触角等性能的表征,研究了流平剂种类以及聚酯多元醇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流平性的影响。结... 针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流平性的问题,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成膜机理,流平剂的流平原理及作用机理出发,通过对鲜映性、长波、短波、水接触角等性能的表征,研究了流平剂种类以及聚酯多元醇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面漆流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硅类流平剂对涂膜的短波影响较大,含氟类流平剂对涂膜的长波影响较大,而丙烯酸类流平剂较为均衡,含硅类流平剂的鲜映性略优于其他2类。另外,在体系中加入聚酯多元醇有助于涂膜的流平,与流平剂进行配套使用能达到较好的涂膜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 聚氨酯 面漆 流平性 聚酯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制冷压缩机组设备用水性双组分低温快干防腐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唯 姚煌 +4 位作者 许奕祥 王荣芳 余国强 许昭展 梁丰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6,共8页
结合大型制冷压缩机组设备涂装特点,介绍了一种水性双组分防腐涂料。探讨了主要成膜物、潜伏型固化促进剂、防锈颜料、紫外光吸收剂、触变剂和增稠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组分选用水性环氧树脂E-pos1025,乙组分选用胺类固化... 结合大型制冷压缩机组设备涂装特点,介绍了一种水性双组分防腐涂料。探讨了主要成膜物、潜伏型固化促进剂、防锈颜料、紫外光吸收剂、触变剂和增稠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组分选用水性环氧树脂E-pos1025,乙组分选用胺类固化剂B和C,甲、乙组分配比为6∶1,配合0.3%低温潜伏型固化促进剂,以及防锈颜料体系ZMP+CH-6和紫外光吸收剂Light 951时,该水性双组分涂料能够在45℃×30 min烘烤条件下快速固化,漆膜初期耐水性能48 h、耐腐蚀性能720 h、耐候性能200 h;同时配套触变剂972+SD-1和增稠剂3060,能够适用于高压无气双组分自动调配喷涂系统的施工,可实现厚涂150μm不流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防腐涂料 制冷压缩机 低温快干 自动调配喷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鹏 刘建明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7期9-11,共3页
采用水性聚酯树脂乳液同多种异氰酸酯交联剂配合 ,制备木器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漆。探讨了水性聚酯乳液同各种交联剂混合的粘度特性 ,并分析了交联剂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漆膜早期硬度和最终漆膜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交联剂 水性双组分 聚氨酯漆 性能 影响 水性涂料 木器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双组分金属漆的研究
11
作者 李柏文 伍祺卓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解决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双组分金属漆施工时出现的银粉排列发花、流挂、适用期短等问题,考察了含羟基树脂和不含羟基树脂比例对金属漆施工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羟基树脂和不含羟基树脂复配的方式,可有效解决金属漆施工... 为解决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双组分金属漆施工时出现的银粉排列发花、流挂、适用期短等问题,考察了含羟基树脂和不含羟基树脂比例对金属漆施工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羟基树脂和不含羟基树脂复配的方式,可有效解决金属漆施工困难的问题,所得涂层附着力、金属排列效果、闪光效果、色彩鲜艳度等都有较大的提升,其中A2470树脂和UA5410树脂复配制得的涂层综合性能最佳,抗流挂性可达150μm,附着力0级,杯突试验5.5 mm,耐丁酮擦拭性较好,可满足车身外观颜色多彩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树脂 水性双组分金属漆 适用期 抗流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的交联剂
12
作者 巫辉 夏亚敏 +1 位作者 明三军 雷家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z1期109-112,共4页
介绍了以多异氰酸酯、聚氮丙啶、聚碳二亚胺、硅氧衍生物、聚环氧化合物作为交联组分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系统,简要阐述了它们的交联反应,并说明了不同交联剂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触变高抗流挂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康 王佳胜 +1 位作者 刘胜普 付长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具有触变性和抗流挂性不易调节的问题。采用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和膨润土复配,并选用乳液型胺固化剂取代常用的水溶性胺固化剂的方式,制备了一款具有高触变、高抗流挂和优异综合性能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研究了增稠... 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具有触变性和抗流挂性不易调节的问题。采用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和膨润土复配,并选用乳液型胺固化剂取代常用的水溶性胺固化剂的方式,制备了一款具有高触变、高抗流挂和优异综合性能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研究了增稠剂和流变助剂的种类及用量、胺固化剂的类型对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的触变性、抗流挂性及其他应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6870乳液型胺固化剂与299增稠剂和LT膨润土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当299增稠剂用量为0.5%、LT膨润土用量为0.3%时,搭配6870乳液型胺固化剂可制得触变指数为4.5、抗流挂极限膜厚为475μm、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 施工性 增稠剂 流变助剂 乳液型胺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干燥应用于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干燥过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海生 黄卫 +1 位作者 施国萍 高建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干燥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工业化应用的瓶颈。将微波干燥应用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干燥过程,打破了微波干燥只能应用于水性单组分涂料的传统观念,实验结果表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经微波干燥形成... 干燥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工业化应用的瓶颈。将微波干燥应用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干燥过程,打破了微波干燥只能应用于水性单组分涂料的传统观念,实验结果表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经微波干燥形成的漆膜性能略高于常温干燥形成的漆膜,可与溶剂型双组聚氨酯木器涂料相媲美,且固化剂用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 木器涂料 微波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法测量马来海松酸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表面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司红燕 商士斌 +3 位作者 刘鹤 王丹 廖圣良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分别与马来海松酸改性聚酯多元醇(MPP)、聚酯多元醇(PP)和Bayhydrol D270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进行复合交联制得MPP-2K-WPU、PP-2K-WPU和D270-2K-WPU,并采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n(—NCO)... 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分别与马来海松酸改性聚酯多元醇(MPP)、聚酯多元醇(PP)和Bayhydrol D270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进行复合交联制得MPP-2K-WPU、PP-2K-WPU和D270-2K-WPU,并采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n(—NCO)∶n(—OH)及多元醇组分种类对2K-WPU涂膜接触角、表面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并采用Equation of State法和Owens-Wendt-Rabel-Kaelble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甲酰胺系列(甲酰胺、甲酰胺-二碘甲烷)检测液体相比,水系列(水、水-二碘甲烷)检测液体能更好地对2K-WPU涂膜表面性能进行描述;随着n(—NCO)∶n(—OH)的增加,MPP-2K-WPU的表面能先减小后增大,耐水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n(—NCO)∶n(—OH)为1.5∶1时其表面能最小、耐水性最强;与2种对照样(PP-2KWPU和D270-2K-WPU)相比,MPP-2K-WPU的表面能最小且耐水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海松酸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接触角法 表面能 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水性木器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文秀芳 吴昌荣 +2 位作者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探讨了有机硅氧烷的种类、酸值、羟值、中和度和玻璃化温度对水性有机硅丙烯酸羟基树脂的外观、粘度、水溶性、分子质量大小、与固化剂的相容性和所配置清漆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  探讨了有机硅氧烷的种类、酸值、羟值、中和度和玻璃化温度对水性有机硅丙烯酸羟基树脂的外观、粘度、水溶性、分子质量大小、与固化剂的相容性和所配置清漆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氧烷单体、酸值在35~50mgKOH/g,羟基含量为3.5%左右,中和度约为8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15℃,合成的树脂与固化剂配漆所得涂膜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木器涂料 有机硅 改性丙烯酸聚氨酯 研制 涂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在木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国民 王旭林 +4 位作者 陈健 叶义英 李小平 肖亚亮 孔振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4-79,共6页
为提高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室温交联速度,将N-苄基乙醇胺引入到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表征了多元醇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分布和玻璃化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配合制... 为提高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室温交联速度,将N-苄基乙醇胺引入到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表征了多元醇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粒径分布和玻璃化温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将环氧树脂基水性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配合制备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交联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多元醇分子结构中引入苄胺基加快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交联反应速度。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制备成水性木器涂料,漆膜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附着力、柔韧性、光泽、耐液体介质、硬度、丰满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多元醇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木器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交联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喜红 任娜娜 +3 位作者 李红星 曹银祥 刘建平 刘娅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通过耐溶剂擦拭实验、溶胀率实验、盖尔分率实验、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玻璃化温度(Tg)的羟基组分、n(—NCO)∶n(—OH)及不同固化时间对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交联密度的... 通过耐溶剂擦拭实验、溶胀率实验、盖尔分率实验、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玻璃化温度(Tg)的羟基组分、n(—NCO)∶n(—OH)及不同固化时间对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交联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组分的Tg对涂膜的交联密度有较大影响,Tg为22 ℃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和水性HDI基固化剂交联的涂膜具有最大的交联密度;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在25 ℃条件下干燥7 d可达到最大的耐溶剂擦拭次数,异氰酸酯固化剂和羟基分散体的n(—NCO)∶n(—OH)值为1.5~2.0时制得的涂膜有较好的交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交联密度 玻璃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涂膜缩孔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长春 魏瑞金 +3 位作者 吴春莹 黄春辉 李会宁 曹德榕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3,共5页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应用过程中的涂膜缩孔问题会影响涂膜的使用性能和美观。研究并分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2K-WPU)的施工黏度、熟化时间以及所用颜料、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基材润湿剂)等对涂膜缩孔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涂膜...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应用过程中的涂膜缩孔问题会影响涂膜的使用性能和美观。研究并分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2K-WPU)的施工黏度、熟化时间以及所用颜料、助剂(如消泡剂、流平剂、基材润湿剂)等对涂膜缩孔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涂膜缩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涂膜缩孔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硬度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季永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3,共4页
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用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可水分散的水性聚氨酯固化剂。优化条件为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酸值为 2 2~2 5mgKOH/g,w(—OH) =2 %~ 2 5 % ,硬单体质量分数 35 %~5 0 % ,助溶剂质量分数为 5 %左右的乙二醇单丁醚 ;... 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用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可水分散的水性聚氨酯固化剂。优化条件为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酸值为 2 2~2 5mgKOH/g,w(—OH) =2 %~ 2 5 % ,硬单体质量分数 35 %~5 0 % ,助溶剂质量分数为 5 %左右的乙二醇单丁醚 ;固化剂乙二醇丁醚改性时 ,(—NCO/—OH)≥ 6 ,聚乙二醇改性时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80 0 ,(—NCO/—OH)≥9。两组分配比以 (—NCO/—OH)≥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硬度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合成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 水分散固化剂 硬度 木器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