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能量矩阵在海底地震仪水平分量旋转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常亮 夏密丽 王祥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4,共4页
海底地震仪(OBS)地震数据为4个分量:1个垂直分量,2个水平分量和1个水听器.OBS采集数据为共接收点数据,即炮点沿测线移动而检波点不动,这就导致同一采集系统中道与道之间不具有一致的振幅和极化方向,从而道与道之间振幅能量不一致,这一... 海底地震仪(OBS)地震数据为4个分量:1个垂直分量,2个水平分量和1个水听器.OBS采集数据为共接收点数据,即炮点沿测线移动而检波点不动,这就导致同一采集系统中道与道之间不具有一致的振幅和极化方向,从而道与道之间振幅能量不一致,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水平分量旋转完成的.利用x,y分量构成的交叉能量矩阵求解其最大本征特征向量值,从而确定极化方向进行水平分量旋转.通过实际OBS数据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且计算速度快,缩短了处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 交叉能量矩阵 极化方向 水平分量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多分量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军迎 雍学善 +1 位作者 高建虎 杨午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51-456,483,共7页
以多波多分量地表资料处理和解释为目的,利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多波多分量地震波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单界面和双界面模型正演,对反射纵波(PP波)和转换横波(P-SV波)的识别及波场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①P-SV波速度低,频率低,能... 以多波多分量地表资料处理和解释为目的,利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多波多分量地震波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单界面和双界面模型正演,对反射纵波(PP波)和转换横波(P-SV波)的识别及波场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①P-SV波速度低,频率低,能量随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加,零偏移距处能量为零;②界面反射系数为正时P-SV波与PP波极性相反,界面反射系数为负时P-SV波与PP波极性一致;③Z分量和X分量地震记录都是PP波与P-SV波的混合信息;④X分量的PP波和P-SV波都是由两个极性相反的分支组成的。通过多界面模型正演,分析了转换波勘探的多解性,即地质上的同一个岩性界面有可能对应地震剖面上的两个甚至更多的同相轴。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分析,探讨了多波多分量勘探中水平分量旋转处理存在的问题,即通过水平分量旋转处理获得的三分量记录仍然包含了全波场信息,指出通过极化分析,进行三分量同时旋转,可以实现纵波波场和横波波场的完全分离。最后讨论了PP波和P-SV波的分辨率,认为P-SV波的纵、横向分辨率均低于PP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 波场特征 水平分量旋转 分量旋转 波场分离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地块海底地震仪转换横波震相识别最新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莉 赵明辉 +1 位作者 丘学林 王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71,共11页
通过挖掘海底地震仪记录的转换横波信息,可以促进对地壳岩性、均质性的认识。以南海南沙地块OBS973-1剖面上18个台站的数据为实例,阐明了海底地震仪横波震相识别的方法。首先对三分量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地震数据进行带通滤... 通过挖掘海底地震仪记录的转换横波信息,可以促进对地壳岩性、均质性的认识。以南海南沙地块OBS973-1剖面上18个台站的数据为实例,阐明了海底地震仪横波震相识别的方法。首先对三分量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地震数据进行带通滤波、维纳滤波、极化滤波等去噪处理,然后利用能量扫描法求得极化角进行水平分量坐标旋转,求取最佳径向分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OBS记录的磁罗盘方位角,能量扫描法求取的极化角更为准确可靠。最后通过OBS973-1地震剖面垂直分量与径向分量上的纵横波走时对比、质点运动轨迹、速度模型试算等手段,进一步确定了转换横波震相的类别。在南沙地块OBS探测中成功地在10个台站中识别出了PgSs、PnSc、Pms等震相,不仅可以为下一步横波速度结构模拟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而且可以为今后OBS转换横波在其他地区的有效应用与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OBS) 转换横波 滤波 水平分量旋转 南沙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