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帘降温系统下猪用发酵床垫料的特性与功能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龚俊勇 廖新俤 +1 位作者 杨平 吴银宝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3,共8页
为了探讨水帘降温系统下猪用发酵床垫料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选取发酵床猪舍为研究对象,在南方夏季高温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根据距水帘的远近将舍内垫料分为A区(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近风机端),各区垫料再区分为表层(0... 为了探讨水帘降温系统下猪用发酵床垫料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选取发酵床猪舍为研究对象,在南方夏季高温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根据距水帘的远近将舍内垫料分为A区(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近风机端),各区垫料再区分为表层(0~20cm)、上层(20~40cm)、中层(40~60cm)、下层(>60cm)采样,每周采样一次,监测垫料的成分变化,试验期56d。结果表明,水帘降温系统没有引起发酵床猪舍内垫料含水率、温度二维空间分布的显著差异;对垫料微生物和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真菌总数与脲酶活性的显著差异,从水帘端到风机端,真菌总数的对数值显著升高,脲酶活性显著增强;对垫料在水平区域上的细菌总数、放线菌数和纤维素菌数、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垫料有机质降解影响不大,在二维水平上各区(层)垫料有机质含量和C/N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表层、下层垫料温度显著低于上层、中层,表层含水率显著低于下层;从表层到下层,垫料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垫料有机质中层、下层显著高于表层;铵态氮含量表层最高,上层次之,中、下层较低;硝态氮含量表层最高,上层和下层次之,中层最低。研究指出,水帘降温系统没有对猪用发酵床垫料的主要特性与运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特性的差异是床自身运行过程固有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水帘降温系统 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夏季水帘降温系统对发酵床猪舍与传统猪舍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龚俊勇 廖新俤 +1 位作者 杨平 吴银宝 《养猪》 2011年第5期65-68,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发酵床猪舍采用水帘降温系统的可行性。试验在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同时进行,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试验期63d,监测两栋猪舍内3个区域(A区靠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靠近风... 本文旨在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发酵床猪舍采用水帘降温系统的可行性。试验在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同时进行,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试验期63d,监测两栋猪舍内3个区域(A区靠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靠近风机端)的温湿度分布特点、舍内空气微生物数量和氨气浓度。结果表明,采取水帘降温系统后,发酵床舍温度降低1.79℃~4.23℃,两栋猪舍3个区域温度分布特点相同,即靠近水帘端最低,发酵床猪舍中央比水帘端高0.58℃~1.04℃,风机端比水帘端高1.51℃。2.49℃。发酵床舍内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P〈0.05)。发酵床舍与传统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分别为(6.56±0.32)mg/m3,(8.55±0.82)mg/m3,差异显著(P〈0.05)。南方夏季发酵床猪舍采取水帘降温后,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温度和氨气浓度,但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尤其是靠近风机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猪舍 传统猪舍 水帘降温系统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帘降温系统在肉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克俊 黎泰银 +2 位作者 邓红英 陈政谕 吴家荣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1期23-25,共3页
高温高湿环境会影响肉猪的健康和生长。规模化养猪场推广应用水帘降温系统,可以加快肉猪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全面提高肉猪生产性能。
关键词 水帘降温系统 肉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