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完善的水工实验数据采集控制分析软件包——GEDAP
1
作者 李炎保 张绍松 《黄渤海海洋》 CSCD 2000年第2期79-82,共4页
GEDAP是加拿大科学院水力中心经多年开发改进推出的随机波浪和水工模型实验数据采集控制分析软件包 ,以功能齐全、方便灵活、运行可靠为特点。本文扼要介绍其结构、功能、应用环境。
关键词 模型实验 数据采集 分析软件 软件包 水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Darawat大坝工程水工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睿璇 杨小亭 杨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基于巴基斯坦Darawat大坝的泄洪消能的水工模型实验,在不同工况下,观测溢流坝挑流跌流过程,并测量了溢流坝下游冲坑地形。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坝址左岸坡基岩出露,需对右岸岸坡进行防护。实验结果证明:增大宽尾墩的折角可实现对本方案的优... 基于巴基斯坦Darawat大坝的泄洪消能的水工模型实验,在不同工况下,观测溢流坝挑流跌流过程,并测量了溢流坝下游冲坑地形。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坝址左岸坡基岩出露,需对右岸岸坡进行防护。实验结果证明:增大宽尾墩的折角可实现对本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案布局合理。该结论为有效解决同类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达瓦特大坝 水工模型实验 河床冲刷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模型实验在洛界高速伊洛河特大桥设计中应用实践
3
作者 周峰 《隧道建设》 2007年第S2期299-301,共3页
结合洛界高速伊洛特大桥水工模型实验,介绍了水工模型实验的设计制作,及实验对设计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工模型实验 特大桥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小水槽尾部流态影响的新型孔板尾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松乔 奚斌 +1 位作者 黄才安 杨鹏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通过几种常用水槽尾门对水槽尾部流态影响的分析 ,结合流速分布对数公式和小孔口自由出流公式 ,推导出一种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开设孔径的计算公式 ,经验证 ,用该公式设计的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对水槽尾部的流态影响较小 ,在水槽总长度不变的... 通过几种常用水槽尾门对水槽尾部流态影响的分析 ,结合流速分布对数公式和小孔口自由出流公式 ,推导出一种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开设孔径的计算公式 ,经验证 ,用该公式设计的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对水槽尾部的流态影响较小 ,在水槽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槽尾门 流态 流速分布 孔径 孔板尾门 水力学 水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水槽尾部流态的新型斜拉孔板尾门 被引量:1
5
作者 奚斌 郑松乔 +1 位作者 黄才安 杨鹏飞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改善水槽尾门对水槽尾部流态的影响 ,从几种常用水槽尾门对流态影响的分析入手 ,结合明渠流速分布对数公式和小孔口自由出流公式 ,并根据分层来流量与孔口出流量相等的原则 ,推导出一种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开设孔径的计算公式。经验证 ... 为了改善水槽尾门对水槽尾部流态的影响 ,从几种常用水槽尾门对流态影响的分析入手 ,结合明渠流速分布对数公式和小孔口自由出流公式 ,并根据分层来流量与孔口出流量相等的原则 ,推导出一种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开设孔径的计算公式。经验证 ,用该公式设计的新型斜拉孔板尾门对水槽尾部的流态影响较小 ,在水槽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槽尾门 流态 速度分布 孔径 斜拉孔板尾门 水工实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力井消能效率及井底压强分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衡海龙 刘焕芳 金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85,共4页
结合室内方形消力井水力模型实验,对方形消力井的消能效率及井底压强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为消力井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实验发现,当管道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力井和闸板阀的消能比重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并且输水管道中的大... 结合室内方形消力井水力模型实验,对方形消力井的消能效率及井底压强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为消力井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实验发现,当管道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力井和闸板阀的消能比重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并且输水管道中的大部分能量消耗在闸板阀处,闸板阀在消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井底中央处的压强大于井内的静水压强,而井底靠近井壁处的压强小于井内的静水压强,表明井底中央处于冲刷状态,井底靠近井壁处为负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模型实验 消能效率 消能比重 井底压强 消力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lam water impact on flatted-bottom seafloor mining tool
7
作者 胡小舟 刘少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33-539,共7页
A test rig for constant velocity water entry experiments was developed that drives a flatted-bottom section attached on six degree of freedom(6-DOF) platform to enter the water vertically at near constant velocity.The... A test rig for constant velocity water entry experiments was developed that drives a flatted-bottom section attached on six degree of freedom(6-DOF) platform to enter the water vertically at near constant velocity.The experiment system,which consists of drive and actuation system,water pool,model test sections,load cell,and control system,was presented.Water entry forces of different velocities were measured during impact process,and for each test case,three run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same motion program to check the repeatability of the force readings.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wo-dimensional(2D) CFD simulation methods for flatted-bottom rigid bodies with constant entry velocity.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act forces mainly depend on water entry velociti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simulation methods has been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entry water impact constant velocity DEPLOY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