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回灌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室内模拟实验
被引量:
15
1
作者
林学钰
张文静
+3 位作者
何海洋
石旭飞
王寒梅
焦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4-1409,1433,共7页
人工回灌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有关评价人工回灌过程对地下水化学场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以上海市某人工回灌试验场为例,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手段,对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水主要溶质组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
人工回灌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有关评价人工回灌过程对地下水化学场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以上海市某人工回灌试验场为例,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手段,对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水主要溶质组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水岩反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回灌过程中,地下水的主要离子成分主要受混合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及含水层矿物相(方解石、白云石、钾长石)溶解作用的影响;受回灌过程中地下厌氧环境向好氧环境发展的影响,含水介质中的As、Cr、Fe等元素存在溶出趋势,回灌后As-Fe元素的变化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随着回灌时间的增加,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水化学类型由初始的Cl-HCO3-Na型逐步向Cl-HCO3-Na-Ca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回灌
地下水
室内模拟实验
水岩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井地表水与深部水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侯俊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4-198,204,共6页
为了探讨地表水和深部的奥灰水、十_(下)灰水的变化特征,基于水化学角度选取了东滩煤矿3种共计28个水样(9个奥灰水样品,6个十_(下)灰水样品和13个地表水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绘制了研究区水化学的Piper三线图解,分析了3种水样的水化学典...
为了探讨地表水和深部的奥灰水、十_(下)灰水的变化特征,基于水化学角度选取了东滩煤矿3种共计28个水样(9个奥灰水样品,6个十_(下)灰水样品和13个地表水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绘制了研究区水化学的Piper三线图解,分析了3种水样的水化学典型特征离子关联性,利用因子分析探讨了地下水水化学成分控制因素,再通过分析水岩作用机理比较了奥灰水、十_(下)灰水和地表水之间主控因素的强弱和水环境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奥灰水存在碳酸盐溶解、硫酸盐溶解和硅酸盐风化现象;十_(下)灰水存在蒸发盐溶解、硅酸盐风化和脱硫酸作用,其中蒸发盐溶解占主导地位,且以静储量为主,容易疏干;地表水存在硫酸盐溶解、碳酸盐溶解和硅酸盐风化,发现地表水的硅酸盐风化比深部的奥灰水和十_(下)灰水更强。3种水样均存在一定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地表水和矿井深部水控制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对东滩煤矿采掘中的突水水源判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深部水
水化学控制因素
因子分析
水岩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回灌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室内模拟实验
被引量:
15
1
作者
林学钰
张文静
何海洋
石旭飞
王寒梅
焦珣
机构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地面沉降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4-1409,14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3045)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0dz2254000)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1003031)
文摘
人工回灌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有关评价人工回灌过程对地下水化学场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的研究还十分缺乏。以上海市某人工回灌试验场为例,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手段,对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水主要溶质组分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水岩反应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回灌过程中,地下水的主要离子成分主要受混合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及含水层矿物相(方解石、白云石、钾长石)溶解作用的影响;受回灌过程中地下厌氧环境向好氧环境发展的影响,含水介质中的As、Cr、Fe等元素存在溶出趋势,回灌后As-Fe元素的变化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随着回灌时间的增加,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水化学类型由初始的Cl-HCO3-Na型逐步向Cl-HCO3-Na-Ca型转变。
关键词
人工回灌
地下水
室内模拟实验
水岩作用机理
Keywords
artificial recharge
groundwater
laboratory experiment
water-rock inter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P641.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井地表水与深部水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侯俊华
机构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煤矿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4-198,204,共6页
文摘
为了探讨地表水和深部的奥灰水、十_(下)灰水的变化特征,基于水化学角度选取了东滩煤矿3种共计28个水样(9个奥灰水样品,6个十_(下)灰水样品和13个地表水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绘制了研究区水化学的Piper三线图解,分析了3种水样的水化学典型特征离子关联性,利用因子分析探讨了地下水水化学成分控制因素,再通过分析水岩作用机理比较了奥灰水、十_(下)灰水和地表水之间主控因素的强弱和水环境变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奥灰水存在碳酸盐溶解、硫酸盐溶解和硅酸盐风化现象;十_(下)灰水存在蒸发盐溶解、硅酸盐风化和脱硫酸作用,其中蒸发盐溶解占主导地位,且以静储量为主,容易疏干;地表水存在硫酸盐溶解、碳酸盐溶解和硅酸盐风化,发现地表水的硅酸盐风化比深部的奥灰水和十_(下)灰水更强。3种水样均存在一定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地表水和矿井深部水控制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对东滩煤矿采掘中的突水水源判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地表水
深部水
水化学控制因素
因子分析
水岩作用机理
Keywords
surface water
deep water
hydrochemical controlling factor
factor analysis
water-rock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回灌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室内模拟实验
林学钰
张文静
何海洋
石旭飞
王寒梅
焦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矿井地表水与深部水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分析
侯俊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