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0.9Al2O3-0.1TiO2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甲民 吕文中 +1 位作者 梁军 汪小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采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0.9Al_2O_3-0.1TiO_2陶瓷.研究了烧结后的0.9Al_2O_3-0.1TiO_2陶瓷的微结构、相组成以及微波介电性能.通过采用合适的预烧温度(1200℃)和连续、缓慢的降温工艺来退火,成功消除了Al_2TiO_5第二相.和传统... 采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0.9Al_2O_3-0.1TiO_2陶瓷.研究了烧结后的0.9Al_2O_3-0.1TiO_2陶瓷的微结构、相组成以及微波介电性能.通过采用合适的预烧温度(1200℃)和连续、缓慢的降温工艺来退火,成功消除了Al_2TiO_5第二相.和传统干压法相比,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的0.9Al_2O_3-0.1TiO_2陶瓷具有较大的晶粒,较少的气孔和更加均匀的微结构.因此,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的0.9Al_2O_3-0.1TiO_2陶瓷拥有更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10.71,Q×f=20421GHz,τ_f=1.3×10^(-6)/℃,而用传统干压法制备的0.9Al_2O_3-0.1TiO_2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为ε_r=10.89,Q×f=11938GHz,τ_f=1.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介电性能 微结构 0.9Al2O3-0.1TiO2 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石膏模型的氧化铝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技术研究
2
作者 董皓天 张优 石棋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4,共5页
将MAM/MBAM胶凝性氧化铝陶瓷浆料注入石膏模型中完成凝胶注模成型,研究了该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关键技术与坯体性能,结果表明:在TEMED用量少时,该成型机制以石膏模毛细管孔过滤脱水成坯为主,和传统注浆成型基本相同,但脱水成坯速度较传... 将MAM/MBAM胶凝性氧化铝陶瓷浆料注入石膏模型中完成凝胶注模成型,研究了该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关键技术与坯体性能,结果表明:在TEMED用量少时,该成型机制以石膏模毛细管孔过滤脱水成坯为主,和传统注浆成型基本相同,但脱水成坯速度较传统注浆成型要慢,成型生坯强度比注浆坯体强度稍大。增加养护工序可以明显提高坯体的强度,且干坯密度的均匀性好,与注浆坯体相当。TEMED达到一定数量后,其凝胶注模成型由过滤脱水与高分子聚合交联双重机制控制,且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多,高分子聚合交联机制的主导作用逐渐明显,成型的生坯强度达到最大值,但干坯密度均匀性随之变差。浆料在TEMED用量为0.8 vol%时,该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铝陶瓷坯体强度达到6.55 MPa,在TEMED用量为0.2 vol%时,该凝胶注模成型经养护的氧化铝陶瓷坯体强度达到5.53 MPa,分别是注浆成型氧化铝坯体强度的1.83倍和1.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氧化铝陶瓷坯体 养护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凝胶注模用高固相含量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浆料及烧结陶瓷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景林 张培志 +3 位作者 祁海 郭方全 田云龙 韩伟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在不同氧化锆质量分数(25.0%,27.5%,30.0%)和分散剂添加量(0.2%~0.4%,质量分数)下制备高固相含量(45%~57%,体积分数)、不同pH(1~12)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浆料,研究了pH、分散剂添加量和固相含量等对陶瓷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在较... 在不同氧化锆质量分数(25.0%,27.5%,30.0%)和分散剂添加量(0.2%~0.4%,质量分数)下制备高固相含量(45%~57%,体积分数)、不同pH(1~12)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浆料,研究了pH、分散剂添加量和固相含量等对陶瓷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在较佳pH和分散剂添加量下制备不同氧化锆含量的陶瓷浆料,经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后,在1600℃进行常压烧结,测试了烧结陶瓷的相对密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H为7~12时,ZTA陶瓷浆料的Zeta电位和黏度均随pH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加,且当pH为9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黏度最小,说明此时陶瓷浆料最为稳定;随着分散剂添加量增加,浆料黏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固相含量增加,浆料黏度增大;在pH为9、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3%条件下,制备的高固相含量(45%~55%)ZTA陶瓷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低黏度,成型并烧结后,当固相含量较高时,陶瓷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 黏度 高固相含量 ZTA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开琪 宋慎泰 +1 位作者 洪彦若 孙加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十余年来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HMAM工艺和TRG(热可逆转变凝胶注模成型 )两种新型工艺 ,并列举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并... 系统地介绍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十余年来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HMAM工艺和TRG(热可逆转变凝胶注模成型 )两种新型工艺 ,并列举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在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HMAM工艺 TRG工艺 成型 水基成型 丙烯酸酯 热可逆转变 N-甲基-2-吡咯烷酮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评述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刚 阎逢元 +1 位作者 石雷 杨祖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陶瓷的成型和加工问题一直是困扰无机陶瓷材料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 ,也是陶瓷材料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是一种近净尺寸陶瓷成型技术 ,它为解决陶瓷材料的加工成型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 陶瓷的成型和加工问题一直是困扰无机陶瓷材料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 ,也是陶瓷材料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是一种近净尺寸陶瓷成型技术 ,它为解决陶瓷材料的加工成型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工艺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陶瓷凝胶注模工艺和陶瓷浆料的基本组成 ,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速率、浆料流变性和陶瓷坯体性能的多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陶瓷 成型工艺 无机陶瓷材料 陶瓷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凝胶注模坯体的排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光 仝建峰 +1 位作者 李宝伟 陈大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了排胶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水基凝胶注模坯体排胶后的微观组织及气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坯体厚度及表面积均对排胶过程有很大影响。结合DTA-TG曲线,分析排胶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并比较几种成型法坯体的排胶工艺。
关键词 工艺 水基 微观组织 DTA—TG曲线 陶瓷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承亮 赵兴宇 +1 位作者 郭文利 梁彤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以陶瓷材料的注凝成型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陶瓷注凝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陶瓷凝胶注模成型(Gelcasting)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并对工艺要求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指出了注凝成型工艺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探讨... 以陶瓷材料的注凝成型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陶瓷注凝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陶瓷凝胶注模成型(Gelcasting)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并对工艺要求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指出了注凝成型工艺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几种改进型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近净尺寸 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I)悬浮体的制备及流变特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灿英 戚凭 +2 位作者 李镇江 侯卫丰 侯耀永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3-629,共7页
本文研究了单相α Al2 O3 及 Zr O2 (3 Y)  Al2 O3 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着重研究了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浓悬浮体的制备及其固化在碱性条件下, 用自制的分散剂 M N 制备出固相含量高达65vol... 本文研究了单相α Al2 O3 及 Zr O2 (3 Y)  Al2 O3 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着重研究了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浓悬浮体的制备及其固化在碱性条件下, 用自制的分散剂 M N 制备出固相含量高达65vol% 、粘度为267m Pa·s 的α Al2 O3 浓悬浮体, 以及低粘度下固相含量达55 vol% 的10 vol% Zr O2 (3 Y)  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成型 工艺 氧化铅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东祥 欧阳俊 +1 位作者 郑志平 胡明哲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研究了微波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包括浆料制备,成型工艺及用微波介质陶瓷制备成介质柱谐振器,观察了介质陶瓷的微观形貌,用Hakki-coleman开式腔圆柱介质谐振法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并与用干压成型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用... 研究了微波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包括浆料制备,成型工艺及用微波介质陶瓷制备成介质柱谐振器,观察了介质陶瓷的微观形貌,用Hakki-coleman开式腔圆柱介质谐振法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并与用干压成型工艺制备的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用凝胶注模法用于制备微波陶瓷(Ba6-3x(Sm1-yNdy)8+2xTi18O54),与干压法制备的样品有相当的介电常数,而无载品质因数值略高,且样品致密、缺陷少,组分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微波陶瓷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预处理改善氮化硅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利国 杨金龙 +1 位作者 张立明 黄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要求制备高固相含量、低粘度的浓悬浮体。商业氮化硅粉体表面特性复杂 ,难于制备符合工艺要求的悬浮体 ,而且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中固液界面上发生的放气反应也会导致坯体中存在显气孔缺陷。因此 ,本文在 85 0℃下煅烧...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要求制备高固相含量、低粘度的浓悬浮体。商业氮化硅粉体表面特性复杂 ,难于制备符合工艺要求的悬浮体 ,而且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中固液界面上发生的放气反应也会导致坯体中存在显气孔缺陷。因此 ,本文在 85 0℃下煅烧氮化硅粉 2h ,改善了粉体表面特性 ,在颗粒表面生成SiO2 和Si2 N2 O包覆层 ,使成型过程中产生气孔的有害反应得到有效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成型 煅烧预处理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bam新体系凝胶注模成型制备氮化硅陶瓷
11
作者 邹楠 秦梓轩 +1 位作者 张牧 孙旭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8-958,共11页
利用一种新型无毒的异丁烯马来酸酐聚合物,采用凝胶注模的方法制备了氮化硅陶瓷。采用不同分子量的Isobam用作分散剂和胶凝剂,研究了其添加量及固相含量对Zeta电位和流变性影响,并探讨了其分散和凝胶化机理。该新型体系相较于传统丙烯... 利用一种新型无毒的异丁烯马来酸酐聚合物,采用凝胶注模的方法制备了氮化硅陶瓷。采用不同分子量的Isobam用作分散剂和胶凝剂,研究了其添加量及固相含量对Zeta电位和流变性影响,并探讨了其分散和凝胶化机理。该新型体系相较于传统丙烯酰胺体系无毒且更加环保,添加量极少,不足原始粉料的1wt.%。因此,在烧结过程中即可排除有机物,无须制定特殊排胶制度,简化了工艺。采用气压烧结的方法,在1760℃下保温2 h得到的烧结体结构均匀致密,β-Si_(3)N_(4)形成相互搭接的连锁微结构。随着分散剂含量的增加,烧结体的密度、孔隙率和抗弯强度变化不大,当固含量为40 vol.%,Isobam 600含量为0.3 wt.%时,密度为2.9 g·cm^(-3)、抗弯强度454 MPa。固含量增加到45 vol.%时,密度可达3.0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氮化硅 Isobam 分散剂 悬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和机械发泡工艺制备多孔硅酸锆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抗压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怡 刘常华 +3 位作者 周国红 彭翔 刘娟 王士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97,共4页
以工业锆英砂为原料,以体积分数0.1%~0.5%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Surf-E)为发泡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和机械发泡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硅酸锆陶瓷;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材料试验机等手段表征了锆英... 以工业锆英砂为原料,以体积分数0.1%~0.5%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Surf-E)为发泡剂,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和机械发泡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硅酸锆陶瓷;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材料试验机等手段表征了锆英砂浆料的流变性和多孔硅酸锆陶瓷的物相、断口形貌及抗压性能。结果表明:加入体积分数0.5%发泡剂(Surf-E)和质量分数0.2%增稠剂(CMC)浆料的流变性能最好;高温烧结后,多孔陶瓷的主要晶相为正方结构的ZrSiO4相和少量单斜结构的ZrO2相,气孔接近球状,平均尺寸为100μm,孔壁粗糙不平,多孔陶瓷的密度为1.83g·cm-3,显气孔率为54.3%,抗压强度为24.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酸锆陶瓷 成型 机械发泡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大分子在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正水 邓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54-57,共4页
果胶凝胶大分子在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充分溶解,当溶液pH值调至4.0以下时,将发生强烈的凝胶化反应,进而形成立体网络结构的凝胶体,实现陶瓷浆料的原位凝固成型。讨论了有果胶存在时,陶瓷浆料的流变特性以及用碘酸内脂作酸度调... 果胶凝胶大分子在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中充分溶解,当溶液pH值调至4.0以下时,将发生强烈的凝胶化反应,进而形成立体网络结构的凝胶体,实现陶瓷浆料的原位凝固成型。讨论了有果胶存在时,陶瓷浆料的流变特性以及用碘酸内脂作酸度调节剂的果胶凝胶化过程。成型出表面光洁、结构致密、微观均匀性好、形状各异的陶瓷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浆料 酸度调节剂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绍纯 戴长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论述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几种凝胶体系,包括丙烯酰胺凝胶体系、高聚糖凝胶体系、壳聚糖凝胶体系、蛋白藻酸钠凝胶体系以及尿素-甲醛凝胶体系。分析了分散剂对制备低粘度、高固相浆料的影响,并简要讨论了复相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关键词 成型工艺 体系 低粘度 复相陶瓷 分散剂 固相 壳聚糖 蛋白 藻酸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工艺成型氧化铝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小平 于长凤 戴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30,共5页
采用凝胶注模工艺成型氧化铝陶瓷,讨论了凝胶注模工艺成型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通过FESEM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坯体的显微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凝胶注模成型的工艺过程中,主要研究了如何制得高固相体积含量、低粘度的浆料,讨论了... 采用凝胶注模工艺成型氧化铝陶瓷,讨论了凝胶注模工艺成型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通过FESEM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坯体的显微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在凝胶注模成型的工艺过程中,主要研究了如何制得高固相体积含量、低粘度的浆料,讨论了分散剂的选用、含量、pH值、球磨时间及固相含量等对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浆料中固相含量为55%时,以聚甲基丙烯酸铵为分散剂,在pH=10时,可获得985mPa·s的低粘度浓悬浮液。分别选择低毒的有机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研究了有机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与含量对生坯抗弯强度的影响,引发剂与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固化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氧化铝 分散剂 有机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复相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友胜 何宝珍 李楠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的各种工艺因素对Al2O3-SiC复相陶瓷悬浮体的黏度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溶液的pH值为7~8时,采用2%(wB)的ADS1分散剂,可制备出固相体积分数为60%,黏度为640mPa·s的悬浮体;随成型温度的升高... 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的各种工艺因素对Al2O3-SiC复相陶瓷悬浮体的黏度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溶液的pH值为7~8时,采用2%(wB)的ADS1分散剂,可制备出固相体积分数为60%,黏度为640mPa·s的悬浮体;随成型温度的升高,悬浮体的固化时间逐渐缩短;随着引发剂尤其是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加,悬浮体的固化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 成型 流变性能 工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晏伯武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综述了陶瓷凝胶注模工艺的产生、工艺过程、常用的凝胶体系,并和相关成型技术进行了比较,论述了其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功能陶瓷成型的应用方面。
关键词 固相含量 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水基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研究
18
作者 李宝伟 陈大明 +3 位作者 仝建峰 王岭 黄浩 刘晓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本文以淀粉为模板剂,研究了半水基注模凝胶技术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密度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利用此方法成功制备出密度1.38 g/cm3,... 本文以淀粉为模板剂,研究了半水基注模凝胶技术制备变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密度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氮化硅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随密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利用此方法成功制备出密度1.38 g/cm3,介电常数2.6的低密度氮化硅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 变密度氮化硅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BT陶瓷电容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
19
作者 张雅杰 陈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137-138,共2页
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首次用于SPBT陶瓷电容器的制成。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凝胶注模工艺的原料配方。通过探索瓷料煅烧温度曲线得到了SPBT瓷的合适煅烧温度,从而为获得低粘度、高均匀性的注模浆料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成型工艺 SPBT陶瓷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立敏 张嘉振 +3 位作者 岳广全 张花蕊 周丽 张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01-2506,共6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Y2O3陶瓷部件,研究了分散剂加入量、p H值和固相含量对浆料粘度影响,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和温度对凝胶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烧结后陶瓷制品的线收缩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分散剂聚丙烯酸铵加...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了Y2O3陶瓷部件,研究了分散剂加入量、p H值和固相含量对浆料粘度影响,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和温度对凝胶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烧结后陶瓷制品的线收缩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分散剂聚丙烯酸铵加入量为0.8vol%,p H值为9,固相含量为65vol%,浆料的粘度为1.07 Pa·s;单体丙烯酰胺为3.5wt%,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0.35wt%,引发剂5wt%过硫酸铵溶液为0.9vol%,催化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0.2vol%,反应温度为50℃,凝胶反应时间为25 min。在2000℃温度下烧结后,陶瓷制品的最小线收缩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陶瓷 成型 反应时间 粘度 线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