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编制方法与实践
1
作者 许晓鸿 沈大伟 +8 位作者 黎霄苹 鲍永雪 孔伟刚 孙美琪 褚小京 要金良 孙园贺 崔海锋 苑佰飞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67-70,85,共5页
当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动态更新机制,导致项目支出长期存在计量口径模糊、成本核算失准、区域差异失衡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吉林省为实践对象,构建了“标准先行、实践验证、动态优化”的定额... 当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动态更新机制,导致项目支出长期存在计量口径模糊、成本核算失准、区域差异失衡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吉林省为实践对象,构建了“标准先行、实践验证、动态优化”的定额编制框架,通过细化任务层级、分类成本要素及多方法融合测定单价,形成了覆盖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同时,结合政策规定、监测技术以及成本等更新变动情况,探索编制了符合吉林省实际的监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支出定额 标准编制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农村建设用地B因子参数优化研究——以从化区为例
2
作者 刘朱婷 郑国权 +2 位作者 连少宏 杨王意 李新尧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使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区域水土流失时,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B因子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通过采用优于0.6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精细解译农村建设用地图斑内部地类,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的技术路线,对地块B因子重新进行计... 在使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区域水土流失时,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B因子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通过采用优于0.6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精细解译农村建设用地图斑内部地类,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的技术路线,对地块B因子重新进行计算,评估B因子优化前后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化区农村建设用地内部地物构成以房屋及硬化地面为主,其次是树木草丛,占农村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4.98%、9.27%;②从化区农村建设用地优化后的B因子值为0.0186,相比全国标准化赋值0.025减少约25.60%;③采用优化后的农村建设用地B因子值计算出从化区水土流失面积将减少38.36%,对水土流失产生了正面影响。针对农村建设用地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土地类型,包括人为扰动用地、农村道路、裸露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未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地等,这是农村建设用地水土流失防治的新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B因子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水利委员会部署推动流域2025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
3
作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3期18-18,共1页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水利部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近日,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天津组织召开海河流域2025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部署会。水利部水土保...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水利部安排部署,扎实做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近日,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天津组织召开海河流域2025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部署会。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到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流域 水土流失 2025年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继真 姜艳艳 张月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6-29,I0005,共5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最小,共减少约0.06万km^(2);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均可大幅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同时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也可有效阻止土壤侵蚀的发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进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利厅组织召开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参数因子优化咨询会
5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8期55-55,共1页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2024年7月23日,河南省水利厅在郑州组织召开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参数因子优化咨询会,邀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和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的领导、专家到会指导。河南省水土...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2024年7月23日,河南省水利厅在郑州组织召开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参数因子优化咨询会,邀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和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的领导、专家到会指导。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汇报了2023年河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情况和2024年参数因子优化初步方案,与会领导、专家就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关键参数因子优化进行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动态监测 流域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监测中心站 河南省水利厅 参数因子 初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阶段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思考
6
作者 刘忠仙 顾再柯 杜迪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0期19-21,共3页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科学、系统、准确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科学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制定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制定区域水土保持政策措施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做好新阶段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科学、系统、准确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科学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制定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制定区域水土保持政策措施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做好新阶段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并为相关决策和考核等提供依据,通过总结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从监测成果精度亟待提高、分析与应用不足、监测技术有待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和培训交流不够5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阶段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应提高监测成果精度、强化监测成果分析与应用、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管理、提高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加强培训交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水土流失 贵州省 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滇池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会玉 王充 +1 位作者 林振山 杨浩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以遥感数字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数据为数据源,借助ERDAS IMAGINE 9.2和ARCGIS9.3,对滇池流域1992年、2000年和2006年的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呈现环形分布,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 以遥感数字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数据为数据源,借助ERDAS IMAGINE 9.2和ARCGIS9.3,对滇池流域1992年、2000年和2006年的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呈现环形分布,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于环绕滇池沿岸的低山丘陵区和山区;(2)1992年~2000年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形势恶化;(3)从2000年~2006年间,滇池流域的水土流失恶化形势得到有效遏制,说明退耕还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滇池流域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5
8
作者 赵辉 黎家作 李晶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理的工作体系、科学快捷的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和统一的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等方面,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工作。[结论]进一步提高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水平,是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宏观决策的要求,可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服务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监测评价 重点防治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快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詹小国 谭德宝 +1 位作者 朱永清 黄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理平台,以1:50 000地形图作为数据源,进行扫描矢量化,生成DEM,并从中提取坡度,考虑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率和坡度这3个因子,利用水利部的行业标准和GIS的空间叠加分析能力,研究了三峡库区(湖北片)巴东、兴山、秭归和宜昌4县1986年和1999年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县中,对水土流失起减轻作用的林地、梯田、园地面积都在增加,而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草地面积都在减少;各县的水土流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宜昌减轻最多,秭归、兴山和巴东居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快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动态监测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红岩 李强子 +3 位作者 吴利桥 丁雷龙 张磊 杜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以Landsat-5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通过选取关键影响因子,对红水河干流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及其时空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红水河干流区水土流失... 以Landsat-5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通过选取关键影响因子,对红水河干流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及其时空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红水河干流区水土流失敏感性主要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1990—2010年近30a来水土流失敏感性总体呈现好转趋势;在水土流失不同敏感性等级变化中,以水土流失中度敏感转为轻度敏感面积最大,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转化面积分别为2 736.24km2和2 462.09km2,1990—2000年水土流失敏感性向轻度敏感、不敏感转化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红水河干流区中段区域,但2000—2010年水土流失敏感性等级的变化区域与之明显不同,主要发生在红水河干流区的东段。总体看来,在响应国家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下,红水河干流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生态环境逐渐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敏感性评价 动态监测 遥感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詹小国 王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技术进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过程和方法。首先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了土地利用的分类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中GRID工具进行各类水土流失因素图的空... 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技术进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过程和方法。首先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了土地利用的分类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中GRID工具进行各类水土流失因素图的空间分析 ,估算各县或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强度 ,并计算各种强度下的水土流失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左长清 谢颂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江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江西省1987,1996和2000年3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情况,并对该省十几年来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认为... 江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江西省1987,1996和2000年3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情况,并对该省十几年来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认为,尽管江西省水土流失恶化的趋势得到了遏制,生态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该省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土保持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支持下的汝溪河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穗 姜莹 李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7,共7页
为促进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在3S技术支持下开展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选取三峡库区汝溪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信息,并综合所收集的当地水保资料和地形坡度数据等,进... 为促进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在3S技术支持下开展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选取三峡库区汝溪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信息,并综合所收集的当地水保资料和地形坡度数据等,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定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分级与分布情况。参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对2014年、2015年2个时期的汝溪河进行水土流失动态分析,并采用转移矩阵法对2个时期土地利用转化方向与转化面积进行合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2 a之间,汝溪河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结构性调整,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大体趋于稳定,微度水土流失面积略增加,轻度、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基本持平,中度水土流失略降低,极强、剧烈水土流失情况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3S技术 三峡库区汝溪河 土壤侵蚀 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斌斌 李占斌 +3 位作者 李智广 秦百顺 周玉喜 陈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123-126,132,共5页
[目的]动态监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重点地段、重点对象的水土流失状况,为后续长输管线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定位观测与遥感监测方法相结合,在天山山地区,吐哈盆地及河西走廊戈壁沙漠区这3处重点地段进... [目的]动态监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中重点地段、重点对象的水土流失状况,为后续长输管线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方法]定位观测与遥感监测方法相结合,在天山山地区,吐哈盆地及河西走廊戈壁沙漠区这3处重点地段进行监测。[结果]工程建设造成了大量新增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新增加的水土流失量为1.61×106 t;在新增加的土壤流失量中,管道作业带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93.68%,是施工过程中重点防治区域。[结论]工程建设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气东输 二线西段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遥感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屈创 张春亮 +2 位作者 王丽云 岳本江 刘晓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所采用的遥感监测技术,为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探索和推广一种崭新、高效的方法。[方法]基于资源3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对准格尔旗2014年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半... [目的]总结和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所采用的遥感监测技术,为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探索和推广一种崭新、高效的方法。[方法]基于资源3号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对准格尔旗2014年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半自动分类,并构建植被覆盖度回归模型,对项目区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研究。[结果]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半自动分类结果和植被覆盖度回归模型反演结果,其野外验证精度达到90%以上,满足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高解析度和高精确度基础数据获取的需求。[结论]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和植被覆盖度回归模型计算,能够有效避免传统人工目视解译导致的成果误差,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数据获取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度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准格尔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江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构想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建民 左长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分析了江西省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提出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原则、目标、范围与内容。并指出该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必须加强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这“三大体系”建设 。
关键词 江西 水土流失 管理信息系统 动态监测 网络体系 指标体系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和GI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登荣 朱建丽 徐鹏炜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降雨量、土壤可蚀性、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壤流失容许量和保护因子等 ,笔者提出建立基于 GIS和遥感技术的水土流失反演分析模型 ,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和快速监测预报 .技术要点如下 :1)遥感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植... 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降雨量、土壤可蚀性、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壤流失容许量和保护因子等 ,笔者提出建立基于 GIS和遥感技术的水土流失反演分析模型 ,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和快速监测预报 .技术要点如下 :1)遥感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现状制图 ,可满足中长期水土流失变化监测预报的数据要求 . 2 )利用气象卫星数据可实现对雨量的短期预报监测 ,进而实现水土流失的短期快速预报和监测 . 3)在 GIS支持下 ,利用土壤背景和数字地形模型可实现水土流失潜在可能性分析 . 4 )利用 GIS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可实现基于像素的地面逐点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卫星遥感技术 GIS技术 降雨量 土壤可蚀性 植被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三峡库区秭归县水土流失快速动态监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志军 贾泽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153-10154,共2页
RS和GIS技术是开展水土流失研究的有效工具,可以对水土流失分布与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监测。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利用1999和2004年两个时期的TM影像,在ERDAS/IMAGINE和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快速监测与分析。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动态监测 秭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刍议 被引量:8
19
作者 熊明彪 罗茂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探讨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问题 ,就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初步讨论。认为要搞好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理论体系”建设 ,在此基... 为探讨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问题 ,就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初步讨论。认为要搞好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理论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 ,建立全省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 ,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预测和预报水土流失 ,为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网络体系 技术体系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大数据分析基础与对策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辉 李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4,共7页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目的是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成效,建成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高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大数据采集与知识挖掘,构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数据集(或集合),再利...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目的是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成效,建成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高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大数据采集与知识挖掘,构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数据集(或集合),再利用云网络计算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文章针对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数据基础,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大数据融合与共享,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创新大数据和云网络服务方式,完善监测站网信息采集和大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方法和实现途径,并提出其大数据构成与分析流程,以及应用大数据分析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分析评价 大数据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