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特征分析
1
作者 彭珂珊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 ,坡面陡峭 ,植被稀少 ,坡地所占比例大 ,水土流失严重。根据调查和试验 ,在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上 ,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 ,对改变坡面微地形 ,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土壤抗蚀、蓄水、保土性能 ,...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支离破碎 ,坡面陡峭 ,植被稀少 ,坡地所占比例大 ,水土流失严重。根据调查和试验 ,在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上 ,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 ,对改变坡面微地形 ,减少水土流失 ,增加土壤抗蚀、蓄水、保土性能 ,培肥地力和提高作物产量 ,都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效果明显的八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及其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蓄水保土 增产率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耕作对黑土坡耕地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2
作者 张作合 张忠学 +3 位作者 薛里 周利军 李浩宇 吕项龙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2,共9页
黑土坡耕地顺坡耕作土壤侵蚀严重,土壤有机碳含量逐年下降。为探明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对黑土坡耕地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影响,开展径流小区试验,以常规耕作(CK)作为对照,设置等高耕作(CT)、垄向区田(RT)、深松耕(ST)、等高耕作+垄向区田... 黑土坡耕地顺坡耕作土壤侵蚀严重,土壤有机碳含量逐年下降。为探明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对黑土坡耕地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影响,开展径流小区试验,以常规耕作(CK)作为对照,设置等高耕作(CT)、垄向区田(RT)、深松耕(ST)、等高耕作+垄向区田(CR)、等高耕作+深松耕(CS)、垄向区田+深松耕(RS)等6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观测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下玉米收获后各器官干物质量和碳含量,同步监测玉米田土壤碳储量增量、CO_(2)排放碳量和土壤侵蚀损失碳量,估算玉米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玉米田净土壤碳收支值(NSCB)。结果表明:玉米植株总固碳量为10201.93~12357.34 kg/hm^(2),各器官固碳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籽粒、茎鞘、叶、穗轴、根;CT、RT、CR、CS、RS处理NPP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分别增加20.28%、11.55%、21.68%、16.55%、7.95%,而ST处理NPP与CK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垄向区田、深松耕及其组合模式增加玉米田CO_(2)排放总量,等高耕作和等高耕作+垄向区田可以降低CO_(2)排放总量;CT处理NSCB最高,为1402.29 kg/hm^(2),CT、RT、CR、CS处理NSCB显著高于CK处理(P<0.05),而ST处理NSCB显著低于CK处理(P<0.05)。综合来看,等高耕作治理技术模式最佳,碳增“汇”潜力最强,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保护与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 碳平衡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黑土 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贵州旱作农业的土肥水管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雪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3期23-23,50,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旱作农业 土肥水管理 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坡改梯工程 集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