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1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方钰宁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该文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采取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产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 该文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采取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产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可以显著保护农田的生态安全、提高农田水利的可持续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2
作者 李雪娟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5期208-210,共3页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是一种以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和耕作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方法,其目的是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维护...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是一种以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和耕作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方法,其目的是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增加粮食生产。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这一技术具有明显的生态防护效应,可以提高农田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土壤侵蚀带来的各种损失。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效益分析——以官脉地小流域、高枧槽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海燕 丁剑宏 +2 位作者 柏勇 吴昊 张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8,共11页
岩溶区存在季节性干旱缺水、土壤贫瘠易流失、农业生产力低、经济水平较低等关键问题。本文以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的官脉地小流域和马龙县的高枧槽小流域为例,应用解决上述问题的治理技术,并研究其效益。对含设施安装的技术,参照指标分值... 岩溶区存在季节性干旱缺水、土壤贫瘠易流失、农业生产力低、经济水平较低等关键问题。本文以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的官脉地小流域和马龙县的高枧槽小流域为例,应用解决上述问题的治理技术,并研究其效益。对含设施安装的技术,参照指标分值及权重,调查6个指标包括核心区前期争取、农户参与、受益农户满意度、非受益农户意愿、投资成本、回报,其中前4项指标由项目组成员、供应商技术施工人员、当地水务局项目联络人、技术受益农户、技术实施地非受益农户打分取均值,依照实际情况对成本和回报打分,加权平均后评价其应用效益;对巨菌草种植和土壤改良技术,设置田间对照试验,观测叶片、株高、产量、根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土壤化学成分,对比评价其效益。结果表明:1)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应用效益评价为:光伏提水(7.8)>模块化水柜(6.9)>柔性水窖(6.15),技术实施后灌溉受益面积达到63 hm2;2)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应用效益评价为:滴灌(7.65)>降解膜覆盖保墒(6.3)>吊袋管引(5.4)>低成本渗灌(5.2),技术实施后用水效率提高30%;3)土壤改良使巨菌草和玉米的植株更大,玉米增产8.82%,巨菌草增产17%,土壤化学成分高6.54%~22.87%;4)种植巨菌草与种植玉米比较,巨菌草根系错综庞大,根重高6倍,土壤含水量高48%,地上植株饲养牛可增加经济收入24万元/hm2。各项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可综合治理岩溶区存在问题,为区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决策和同类地区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光伏提水 滴灌 巨菌草 土壤改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岔梁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路线与效益评价
4
作者 张万海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4期54-55,共2页
1 流域概况八岔梁流域地处宁夏盐池县的东北部,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的缓坡丘陵地带,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海拔高度在1340~1467m之间,相对高差126.8m,地势相对平坦,沟壑发育不明显,水力侵蚀微弱,风力侵蚀剧烈.流域总面积37.... 1 流域概况八岔梁流域地处宁夏盐池县的东北部,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的缓坡丘陵地带,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海拔高度在1340~1467m之间,相对高差126.8m,地势相对平坦,沟壑发育不明显,水力侵蚀微弱,风力侵蚀剧烈.流域总面积37.55km^2,其中沙化面积30.4km^2,占总面积的80%.流域内共辖5个自然村、203户、1120人,总劳动力504个,人均土地面积3.35hm^2,人均耕地0.3hm^2.该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多沙大,干旱灾害十分频繁,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28天,多年平均降水294.6mm,气候干燥,年蒸发量达2179.8mm,为降水量的7.4倍.从1953年至1980年春旱发生频率为81%,秋旱发生频率为84%,年均风速2.8m/s,主害风以西北风最为多见;年大风日数达30天以上,沙暴日数达2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岔梁流域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宁夏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奥云 赵海鹏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88-90,共3页
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本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空间格局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科学规划了小流域的空间布局,并建立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然后结合GIS技术精确识别土地类型,采用... 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本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空间格局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科学规划了小流域的空间布局,并建立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然后结合GIS技术精确识别土地类型,采用生态修复手段调整土地资源结构;最后分析了流域内生态阻力分布,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生态网络,提升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和生态功能,旨在增强该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空间格局优化 多目标规划模型 土地资源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作者 赵顺乾 《当代农机》 2025年第7期51-51,54,共2页
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土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核心,对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探讨其对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水资源利用、维护生态平衡... 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土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核心,对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探讨其对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水资源利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成效评估。研究提出加强政策引导、推广先进技术与模式等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肥力 水资源利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筑基 系统治理 绿富共赢——达拉特旗西柳沟龙头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书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
作者 张强 张德全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龙头拐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西柳沟中游风沙区的北缘,行政区划隶属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磴嘎查村,项目区总面积13.89 km^(2)。为进一步减少泥沙淤积、协调水沙关系,2023年鄂尔多斯市实施了龙头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 龙头拐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西柳沟中游风沙区的北缘,行政区划隶属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磴嘎查村,项目区总面积13.89 km^(2)。为进一步减少泥沙淤积、协调水沙关系,2023年鄂尔多斯市实施了龙头拐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3 925万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07 km^(2),分为综合治理区、河道治理区、人居环境整治区、封育整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项目碳信用核算方法与应用——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8
作者 李小燕 李智广 +4 位作者 成辉 吴娟 卢顺发 谢锦升 钟小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3,共8页
为了探索我国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评估方法,促进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项目为例,提出综合考虑碳汇效益、生物多样性测度及社区发展效益的水土保持碳... 为了探索我国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评估方法,促进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以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项目为例,提出综合考虑碳汇效益、生物多样性测度及社区发展效益的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核算方法,分析该流域各碳库碳储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情况,计算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碳汇效益;通过参与式乡村评估、实地走访、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评定罗地河小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情况与社区发展效益。发现经过20 a的综合治理,罗地河小流域碳汇效益为3万571.05 t,年均1455.76 t/a。生物多样性与社区发展效益评定结果表明,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Ⅰ类项目,无需对碳信用进行调整。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碳信用有效体现综合治理活动的固碳减排增汇、多样性恢复和消除贫困等多重效益。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信用核算方法的开发,有助于利用碳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能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代表的水土保持活动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碳汇 碳信用 生物多样性 社区发展 罗地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经验浅谈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德正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南安市位于粤闽赣红壤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又是福建省水土保持四地攻坚区域之一,水土流失总体上比较严重。2015年以来,南安市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水土保持起到一定的作用,水土流失率... 南安市位于粤闽赣红壤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又是福建省水土保持四地攻坚区域之一,水土流失总体上比较严重。2015年以来,南安市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水土保持起到一定的作用,水土流失率从2015年的16.04%下降至2021年的11.65%。本文从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南安市福洋溪、檀美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入手,浅谈南安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经验,为今后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解读
10
作者 赵院 曹文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9-13,I0005,共6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开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2年以来,水利部先后发布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 342—2006)、《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SL 452—2009... 水土保持监测是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开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2年以来,水利部先后发布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 342—2006)、《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SL 452—2009)和《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 592—2012)4项标准,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来,原来的4项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急需修订完善。2020年,水利部决定对这4项标准进行整合修订。2024年10月22日,水利部发布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27—2024),自2025年1月22日起实施。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地方水土保持监测站建设、监测站观测内容和方法、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对标准修订的背景、修订过程、修订原则、标准主要内容、修订主要内容和强化内容等进行了解读,为相关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学习、理解和掌握标准提供参考。建议组织编制标准宣贯材料,开展宣传和培训,各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相关工作时要认真贯彻执行,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技术规范 监测技术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地农田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方法
11
作者 罗春乔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8期68-70,共3页
坡地农田由于地形特点,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文旨在探讨和评估一系列综合治理方法在坡地农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模型分析,识别了植被覆盖、梯田... 坡地农田由于地形特点,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文旨在探讨和评估一系列综合治理方法在坡地农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模型分析,识别了植被覆盖、梯田建设、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管理等关键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治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农田的抗旱能力,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该研究为坡地农田水土保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坡地农田 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春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12-15,I0005,共5页
由西安市水务局主导提出并归口的《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6101/T 3094—2020)(以下简称《规范》)于2020年12月23日发布,2021年1月23日起正式实施。《规范》明确定位于全方位指导西安市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内可能引... 由西安市水务局主导提出并归口的《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6101/T 3094—2020)(以下简称《规范》)于2020年12月23日发布,2021年1月23日起正式实施。《规范》明确定位于全方位指导西安市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内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房地产、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细化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优化了项目概况介绍,完善了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强化了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设计。《规范》施行3 a来,已指导2000余个城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施验收等工作,西安市约83%的生产建设项目加大了绿地建设规模、约61%的项目减少了径流损失、约54%的项目降低了水土流失风险;西安市生产建设项目年均径流损失量减少3.58万m^(3),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169.05 t,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技术规范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西川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监测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56-58,共3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和典型的环县城西川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坡面径流小区和控制站监测、走访调查等方法,以土壤侵蚀量、输沙量、坝系拦沙量、坝系拦沙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植被覆盖率、粮食单产、人均纯收入等...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和典型的环县城西川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坡面径流小区和控制站监测、走访调查等方法,以土壤侵蚀量、输沙量、坝系拦沙量、坝系拦沙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植被覆盖率、粮食单产、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结合其他辅助指标,分析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封禁、坡面治理和坝系工程建设,城西川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增收增产,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效益评价 城西川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文华 赵鹏博 +1 位作者 李怀有 张西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系统交错配置的经济生态农业、全方位综合防治体系、“四道防线”治理保护、基于径流调控利用的多元综合治理和基于水生态修复的水沙调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塬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坡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和沟道高质量综合治理3种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水利部开展整沟治理试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塬沟壑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被引量:21
15
作者 鲍玉海 丛佩娟 +3 位作者 冯伟 王海燕 贺秀斌 田风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系统梳理西南紫色土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技术,为区域水土保持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层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紫色土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阐述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总结了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 [目的]系统梳理西南紫色土区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技术,为区域水土保持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从不同层面开展综述和分析。[结果]针对紫色土区自然概况和水土流失现状,阐述了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思路,总结了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简要综述了各项水土措施的适宜条件及技术构成,同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论]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方向重点是坡耕地整治和坡面水系配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沟坡兼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单项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措施。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缺乏针对西南紫色土区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欠缺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和适宜性评价等问题。今后应加强技术标准编制、水土流失防治效益评估、分区治理技术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技术的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16
作者 宫春明 王星 蒋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集灵项目区,从总体措施完成进度、措施实施误差、多源数据系统展示方面对系统监测成果进行了展示。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监管系统图层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可核算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误差,并据此调整施工计划;通过监管系统,可实现室内虚拟现场监管,为监管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施工现场体验;通过WebGIS技术整合多源数据,可实现多源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有效融合,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及监管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可视化监管 WEBGIS技术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康玲玲 王云璋 +3 位作者 王霞 常茂德 王国庆 李皓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62,81,共5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 4条典型小流域的调查和治理模式的分析评价与系统研究 ,提出了适应于该地区的治理开发模式 ,初步确定了小流域不同单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及其组合方案。
关键词 关键措施 组合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土保持技术在坡耕地中的应用
18
作者 宋振振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94-96,共3页
坡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土地资源类型,但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农业水土保持技术在坡耕地中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技术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耕作措施等多方面。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防治坡... 坡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土地资源类型,但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农业水土保持技术在坡耕地中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技术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耕作措施等多方面。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还能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土保持技术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李忠佩 张桃林 +3 位作者 杨艳生 王兴祥 何园球 曾希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7,共6页
根据试验结果 ,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耕作轮作措施下的变异特征 ,提出了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东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2 1.5 %。水土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非常... 根据试验结果 ,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耕作轮作措施下的变异特征 ,提出了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东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2 1.5 %。水土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非常大 ,达 18~ 2 0倍 ,季节间的变化则主要受降雨分布、植被覆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可以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量。采用综合治理技术 ,创造合适的水分和养分条件 ,是快速恢复水土流失区的植被和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探析
20
作者 韩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刺槐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树种,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水土保持林的功能及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分析了用刺槐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适应性,并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方法、造林季节、栽植方法、造林密度及... 刺槐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树种,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水土保持林的功能及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分析了用刺槐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适应性,并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整地方法、造林季节、栽植方法、造林密度及后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营造刺槐水土保持林的技术要点,旨在为营造刺槐水土保持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水土保持 营造技术 特点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